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

一月一日

國家今日之要事,爲抗日、防共與建設三者,欲實行此三者,必須整個的黨,統一的國。欲完成整個的黨,統一的國,必須求諸己。前者求諸人,致使整個的黨成爲破碎,統一的國形成分裂,誤國實多。此後謀國應矯其非,黨員斷除爲己之心以爲黨,以黨之利害爲自己之利害,使黨員與黨的利害相合爲一,以完成整個的黨。黨斷除爲黨的心以爲國,以國之利害爲黨之利害,使民與黨相合爲一,以完成統一的國。庶幾抗日、防共與建設能有辦法。

一月二日

學爲啓智,非能益智,若己無智可啓,則他人之智無從益之也。

一月三日

服其心,其身亦服之矣。服其身,則心不服也。心不服,則身服不固。服心以理,服身以力,故爲政必須合理。

一月四日

牽之以情勉強,處之以理自然。處家須寓情於理,不可缺理恃情。

一月五日

勉強一時易,勉強長久難。勿使人長久勉強處己。

一月六日

與人相處,利害須預先分清,利害分清,受害者不能與人混,得利者人不能混,始可久處。

一月七日

照顧住腳下,永遠不至有錯。估算到將來,永遠不至有禍。

一月八日

復劉靈華函

靈華先生有道:

惠書敬悉。錫山侍親無狀,大故猝膺,失怙興悲,百身莫贖。承賜輓聯,並以親喪時,足以體驗人生觀之真無常,諄諄指示,隆施稠疊,感切歿存。錫山未學佛,對靈魄輪迴之說未敢仰贊,惟近體儒家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及祭神如神在之意,虔誠將事,頃覺有所感通。親喪誠是改變人生觀之一大關鍵,辱承教言,謹以奉復,祗頌道祺,統維衿鑑。

棘人閻錫山稽顙二十四年一月八日

持得住不爲物擾,擺得開不爲物惑。即使持不住,亦須擺得開。縱然擺得開,不若持得住。

一月九日

復崔首席參事函

文徵如晤:

山侍親無狀,先嚴棄養,承執事先後弔唁,並贈梁皇懺隨聞錄,歿存均感。餘未學佛,不諳佛理,惟就耳聞所及,對儒釋作如是之區別,釋道滅情以顯理,儒道達情以復理。故釋道離開人情做工夫,儒道就着人情做工夫。釋道避人事,儒道重人事。釋則以心朽身,身能愈朽,心境亦愈淨。儒則以物表心,物力愈大,表心亦愈大。釋道在斷生根而成佛,重在苦修,故須清靜寂滅。儒道在善生趣而成仁,重在養生,喪死無憾,故須棲棲皇皇。總覺生人學佛,有遺生之憾,人死之後,無遺生之慮,學佛理當能通,故對各寺派遣僧衆前來爲先嚴誦經,一一延接,而餘心並予以同情也。

執事所贈梁皇懺隨聞錄,已代薦靈前矣。至所陳將一切禮典樂譜等匯印成冊一節,所見甚是,自當託人辦理。民國改制之後,鄉間對於喪葬禮儀徘徊於新舊之間,莫知所從。山奉葬先嚴所用一切禮儀,系參酌鄉禮,本自心之所安而定,將來印就之後,並願質諸世人也。

山一月九日

一月十日

復力空函

力空大師法鑑:

惠函暨印光老人書戒殺放生俗歌,均敬悉。錫山侍親無狀,罹此鞠兇,承以素筵益親之語,諄諄相告,仰企慈悲,實深銘感。佛儒雖各有所宗,而民胞物與之念實乃相同,佛則痛切言之耳。儒門雖有遠庖避聲之義,而非肉不飽,膾不厭細之句,亦屢見不鮮。錫山對此問題,早有所討論,至今尚無真切之認識。對昔日討論之結果,尚待證諸賢達,固不敢輕予信認,致啓戒殺之端。對大函所示亦不敢輕於接納,致驟改鄉里之俗。錫山幼讀詩書,少知儒學,但平生應事接物,一以我心之所安爲準。今日之事,姑從鄉俗,系出認識之未定,非囿於環境,亦非敢以未學佛道,即根據儒理抹殺佛理也。且茲事理甚大,於人生及動植礦物之成全毀滅均關重要,在錫山必須加以深切之探討,得其心之所安而後始能毅然行之也。專此敬頌法祺。棘人閻錫山稽顙。一月十日。附“討論結果”感想錄二十年三月二十九日。

理不可以深求,深求則不易見諸事實。事不可以淺爲,淺爲則難於一勞永逸。

一月十一日

抱定自由自動自成之決心,非特人無我如之何,造化亦無我如之何。否則,擊於功者爲功累,擊於名者爲名累,擊於理者爲理累,既不自由,又不自動,何能自成乎。

一月十四日

心晦莫如今。

注:閻太公本日奉葬。

一月十五日

不爲物誘始能自主,不爲力衝始能自動。

一月十六日

(即復三日廬墓之第一日)大事畢,居遊自如,死生俱可矣。孝義十則:

第一成親之德。

第二補親之德。

第三成親之善。

第四助親之善。

第五養親之心。

第六順親之心。

第七養親之身。

第八養親口腹。

第九助親之靈覺。

第十慰親之靈安。

一月十七日

萬物本乎天,先心而後物。人本乎祖,先身而後心。無此身何有此心,故人不可忘本。

一月十八日

狗不臥在門子邊,何能看家。心不置在腔子裡,何能應事。

一月十九日

善用錢者,不因小果用多錢。善用力者,不因小事用大力。

一月二十日

喜怒本於義,不本於己,形於言不形於色。由內向外者,知之易而行之難。由外向內者,知之難而行之易。當潛心於知難行易者,努力於知易行難者。

一月二十一日

有愧於人者不自安,對於有愧於己之人,尚使之自安,否則將壞事。其險也若此,用人豈可不慎乎!

一月二十二日

令人做什麼,須告知人如何做,人始能做得滿自己之意。

復陳乙和函

一月十八日函閱悉。孝貴怡親,事死如生,所見極是。山自猝遭大故,方寸昏迷,廬墓之舉,並非循禮,正暫離宅第,以免睹物興感。居近遺骸,聊慰如失之心耳。憶從政廿有餘年,非特無暇讀書,亦且無暇思過,每感物誘名牽,常處被動,而欲割斷牽誘以成自由自主之自動生活者久矣。今值居桑守制,處境淒涼慘淡,深願痛自克伐,以期補過。古人云,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也。此復。乙和。

一月二十三日

照料住周圍,始能做中心。

一月二十四日

有人問:餘曰,唯中論是公之親手着乎?

答曰:非也,餘告其義,他人所書。

曰:曾過眼否?

答曰:未也。

曰:閱之有何感想?

曰:覺瑣碎。

公之中何解?

曰:化矛盾爲不矛盾也。

曰:何雲?

曰:人事盡如之,不如之者,即錯誤也。情與理爲矛盾,盡情盡理是化矛盾爲不矛盾。過與不及爲矛盾,不過不不及爲不矛盾。高與低爲矛盾,不高不低爲不矛盾。長與短爲矛盾,不長不短爲不矛盾。重與輕爲矛盾,不重不輕爲不矛盾。多與少爲矛盾,不多不少爲不矛盾。奢與儉爲矛盾,不奢不儉爲不矛盾。酸與鹹爲矛盾,不酸不鹹爲不矛盾。工作時間長工作力量減,工作時間短工作數量小,是爲矛盾,不長不短爲不矛盾。近世科學之成立,何一非得中者,故可括盡人事之成立,不中者皆失敗也。

一月二十五日

多言易錯,有錯言連對的也丟了,故言欲對須要少。

一月二十六日

進不能舉事益人,退不能斷牽脫引,枉生。

一月二十七日

昨夜夢介公二次來晉,請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之句,醒而展是章讀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深覺一段無一閒字之語,可爲終身之止而不遣。

一月二十八日

弱肉強食,得半失半之言,以之勉弱者上進則得,以之醒強者爲暴則失矣。

一月二十九日

走來回路者,必須選平道,因去時下坡多少易,回時上坡多少難。只去不返者,當然選下坡路走。儒是生死兼顧者,固不敢爲死而撂生,亦不敢爲生而遺死。釋只爲修死者,故敢撂開人事而只管修死,因其遺生而修死,故收效果亦易,其易多少即是錯多少。

一月三十日

內外儼然若兩人,打不通終久莫辦法。

二月一日

學儒在善生趣,故善不了生趣不能成聖。學釋在斷生根,故斷不了生根不能成佛。

二月二日

大勇不輕怒,大智不輕現。

二月三日

今日父喪盡七,心中有如望車不見,覺紅爐亦冷,遂萌爲祖父母、父、外祖父母建一家祠之念,覺冷轉熱。

二月四日

教子弟防人可,與子弟說人壞不可。種上惡因結惡果,使人壞之念先入子弟之心,則相激愈壞,久成仇敵,禍不旋踵矣。

二月五日

有一分聰明即能評人錯,有十分聰明亦難做無錯。聽人評錯者要作自己鑑鏡,評論人錯者當知做對不易。

二月六日

種什麼上來什麼是地田,要在選種。教什麼成個什麼是心田,貴在擇師。

二月七日

內者向外以化外,外者向內以益內,爲儒學。內者向內以淨內,外者向內以朽外,爲釋學。釋爲造化了過。儒爲造化善後。儒釋目的不同,方法亦不同,成果當然不同。

二月八日

行有不得者反求諸己,人糊塗亦須求諸己,使其不糊塗。若求諸人,反足激而使之更糊塗。

復力空法師函——儒釋之別

力空法師執事:

接讀法函,甚感肯摯。鄙人廬墓出於不自禁慾廬墓而廬墓,非欲循廬墓之禮而墓也,孝之義實說不上。老不能自養,同於少不能自長,父母如何盡心使兒女長,兒女亦應如何盡心使父母養,此如算術上之等號,不容稍有欠缺。自覺自己盡心於父母者,不若父母盡心於自己者遠甚,就報恩上說尚未相當,何孝之足雲。鄙人未讀釋書,不諳佛理,摭拾一二,亦未之也。今就執事之論,加以思慮,略說鄙見,就正於執事。鄙意釋學是真理,是實功,不是迷信,不能假借。作佛須自成之,不能要佛賞成之。通經之義在明經之理,成佛須明經理。但明經理亦未必能成佛,所謂言語道斷,心思路絕,與明白經理尚截然兩事也,執事以爲何如?

執事所謂佛道超過一切性心之學,佛獨徹底,誠然。離開人事講性心,性心固敢徹底,若合人事講性心,則不敢徹底。佛理超過一切,鄙人亦如此認識,但美其高者羨其高,惡其高者嫌其高,佛理高是高而高出中道以上。身與心互成,情與理兼重。情理相合爲中,舍情言理爲不盡情,舍理言情爲不說理。重情輕理者,勢必恃強凌弱,恃衆暴寡,恃富欺貧,恃智詐愚。重理輕情者,必視強凌弱、衆暴寡、富欺貧、智詐愚之人類痛苦爲不關痛癢,以其所凌所暴所欺所詐者皆所鄙棄者也。又來函雲:父學佛則慈,子學佛則孝,兄學佛則友,弟學佛則恭。鄙意證之實際,丟開人事之慈孝友恭,其慈孝友恭亦成得半失半,學佛者無論矣。就渡人成佛者而論,重父子兄弟之成佛,而不重父子兄弟之成仁,以大慈大悲普渡衆生成佛,不是大慈大悲普渡衆生成仁,重在渡人不再生,不重渡人善此生。執事以爲當否?鄙人每感出家學佛者,父子兄弟對之皆表不滿。執事試就一則居於深山乞食修佛,置強凌弱、衆暴寡、人類之悲慘於不顧。一則棲棲皇皇,惟恐人類之悲慘不除。就人生說,孰合孰離。鄙人未學佛,即不知佛,不只不應非佛,並且不敢是佛,惟感執事來函肯切,不敢自欺。茲以我所見者答之,以求正焉。

至因果之說,執事證以經驗,確信爲真理,鄙人亦有相當之同情。鄙人向來認迷信與迷不信,其錯維均。惟因果之說,說明其事實如此則可,如以信有因果爲學佛之動機則不可。蓋爲果作因,儒釋皆輕之。爲名讓國,儒家輕之。佈施求福,釋亦輕之。彼不信因果無忌憚而爲惡者固非也,信因果而以其所爲要福者,亦非也。不過其非有清濁別耳。

總之,釋家認人生如在苦海,欲斷人生以成佛。儒家認人生有責任,欲教盡生以成聖。斷生者志在了生。盡生者志在善生。了生者遺生。善生者兼生。釋理高超在遺生,易學亦在遺生。儒理得中在兼生,難學亦在兼生。如走路然,走來回路者,去不敢選下坡,以易其行,恐回時走上坡,反難其行也。去而不返者,當然選下坡路走,以行其易也。釋志在了生,如走一去不返路。儒志在盡生,如走來回路。儒釋根本不同。強解釋學爲入世之學,反失釋理之真諦矣。

閻錫山拜啓

二月九日

去不盡渣滓,不能成純金。

二月十日

空實實互用也,無空的無以發生實的,無實的無以表顯空的,故無理論無以發生事實,無事實無以表顯理論。 шωш•тtkan•¢ O

復崔銘臣函——達道達德行之惟誠

銘臣鑑:

函悉。執事因遭母喪,灰念讀書,錄以助我,甚感。達道達德行之者惟誠,所論尤切,此覆。山啓二月十日。

附:崔銘臣來函

總座大人鈞鑒:

頃閱報戰鈞座於守制期間廬墓而處,一則離宅居住不致觸目傷心,可稍減痛感。二則從政以來,非特無暇讀書,亦且無暇思過,今處此淒涼慘淡之境,痛思己過,加以克伐。又日與趙總參議往復函商智仁勇三達德與義利之分、生死之辨,以及做人治事之道,反覆誦讀,益知鈞座道根天成,造詣深邃,迥非他人所能企及也。竊以爲儒家言道言政,皆植本於仁,發端於孝,而其施厚薄以爲強弱濃淡,故愛類觀念必先發生於其所最近,吾家族則愛之,非吾家族則其愛差焉,同國之人則不忍。異國之人則不忍之心亦差焉,由所愛以及其所不愛,由所不忍以達於其所忍。孔子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孟子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皆善推其所爲,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循此途經使同情心日漸擴大,即仁之至也。仁者之人,意誠身修,民胞物與,以天地爲心,爲萬民立命,如日月之行乎中天無不照也,如江河之行乎大地無不潤也,如此境界與天地同體,何憂之有。孔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樊遲問知,子曰知人。孟子謂知者無不知也,急務之爲急。可見欲知之明,毫無疑惑,則格物致知之外,憂須在誠意正心修身處作功夫,否則,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心與身爲物所蔽。如行之次第,則由己及人,由親及疏,由近及遠,始於事親,推而至於昆弟夫婦君臣朋友。

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58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35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8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7)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31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42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35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1)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51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45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31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