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宰人的價格

短暫地匯合之後,羅傑很快又離開了洛杉磯,繼續過着“在天上的時間比在地上多”的日子,在北美地圖上到處趕通告。

《滾石》專輯發行一週過去,直接登上了Billboard.200的第一位。

在現在這個年頭,這差不多是所有大牌明星的標準待遇了。

只要一張專輯在發行前做出足夠的宣傳,將粉絲們的期待值提升到最高,在發行首周拿下《公告牌》榜首幾乎是必然的事情,除非與其它大牌的新專輯撞車。

雖然Billboard.200並非單純計算銷量,甚至銷量的權重佔比不足百分之五十,但只要是足夠大牌的歌手和樂隊,單單隻憑藉發行首周爆發出來的銷量,在Billboard.200前排佔據一個位置不會有很大的難度。

不過這種爆發也就僅僅只有剛剛發行的一週而已,後面的銷量就會趨於平穩,然後在兩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快速下滑。

再之後,就只能依靠漫長的時間來積累一些銷量,對於其中絕大多數專輯來說,這個積累都可以無視。

例外總是有的,比如說老鷹樂隊的《Their.Greatest.Hits.1971-1975》,這張發行於1976年的精選專輯,發行最初三年裡,北美銷量連鑽石認證的門檻都沒有達到。

但在後來的近四十年裡,僅僅只是北美地區,這張專輯的累積銷量就達到了3800多萬張,直接從累積銷量排行榜的幾百名開外,衝上第一的位置。

同年發行的錄音室專輯《加州旅館》也差不多如此,發行之初僅僅只賣出了不到500萬張,而在四十年之後,累積銷量已然超過2500萬。

(以上數據來源:RIAA認證)。

對於樂隊自己來說,在過去的專輯中,銷量爆發期過去之後,緩慢增長的銷量還算可觀的,也僅僅只有樂隊的第一張錄音室專輯《怪胎》。

這張專輯到現在爲止,每年都還能賣出北美一百多萬,全球兩三百萬的銷量。

至於其它的專輯……在發行之初的銷售高峰期過去之後,後續的銷量就基本可以無視,多一點的每年幾十萬,少點的乾脆只有幾萬,甚至於幾千,無論名氣上、數據上抑或是金錢上的收益都聊勝於無。

對於絕大多數專輯而言,在一個銷售高峰期過去之後,哪怕再過十年、二十年甚至於更長的時間,積累出來的銷量也幾乎可以無視。

發行之初的銷量爆發期,纔是重中之重。

最多再加上一個“特殊情況下的重新發行”,不過這種情況,【通常】受益人就不是明星自己了,而是唱片公司和明星們的遺產繼承人。

隨着數字唱片業的發展,這個銷量爆發期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從樂隊剛成立時超過一年以上,在短短五年之內,就迅速縮短到只剩下兩三個月。

而且實體專輯在銷售數據中的佔比也出現了明顯滑落的趨勢,雖然大牌明星的專輯依然能賣出八位數的實體專輯,但更多的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已經開始大幅度減少了在CD、磁帶或者黑膠唱片上的投入,將更多的錢花在更加廉價的數字唱片上。

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新的技術總會替代舊的技術,無論是唱片業還是其它行業,都只能去適應它,而不是改變。

無論是否有托拉斯模式的存在,在輕工業這個領域,永遠是買方市場。

一張CD的錢夠買2~3張數字專輯,而且後者還可以適應更多的播放設備,消費者會傾向於哪一種選擇,自然是不用有任何懷疑的。

依照唱片業內主流的聲音來看,隨着數字播放設備的普及,在北美、中歐、東亞等經濟較爲發達的地區,最多不超過五年,數字唱片就會完全取代實體唱片。

到了2010年代,除了懷舊羣體和收藏以外,幾乎不會有人再去選擇購買CD和黑膠。

對於樂壇明星,乃至於唱片公司來說,這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實體唱片和數字唱片的利潤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受到數字唱片的衝擊,無論是明星自身,還是唱片公司,在專輯上的收入都會出現大幅度的下滑。

並且隨着數字唱片市場的擴大,下滑的速度也將越來越快。

對於羅傑三人來說,這一點已經體現得相當明顯。

新專輯《滾石》在發行首周,總計賣出了近六百萬的銷量,但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二,都是不被唱片業協會所承認的數字唱片。

實體專輯,僅僅只賣出去了一百多萬張,這還是在大量宣傳之下,發行之初的一個爆發!

根據MAD唱片發行部門的預測,從第二週開始,《滾石》專輯的單週銷量會滑落至單週三十萬到四十萬之間,最終的北美銷量幾乎不太可能突破五百萬這個關卡。

當然,這是指實體專輯的銷量。

如果算上數字唱片,總銷量反而會有不小的增長,預計會達到2000萬以上。

因爲數字唱片不分國界,也沒有距離的限制。

只要能夠登錄北美的音樂平臺,再擁有一張全球支付的信用卡,哪怕在火星上也可以購買。

事實上,首周的四百多萬數字銷量中,一大半都是北美之外的粉絲貢獻出來的。

雖然幾家主流音樂平臺均以“不會收集用戶資料”爲由,拒絕透露詳細的數據,但誰都知道這個理由只是敷衍。

詳細的數據拿不到,但私下裡,通過員工之間的“私人友誼”,MAD唱片還是得到了一些粗略的暗示。

例如“英語區國家的購買量最多”,“中歐、西歐的非英語國家也有大量支付記錄”等等。

這些資料看上去沒什麼用,但卻有助於公司對未來的宣傳、發行策略做出判斷,乃至於調整海外發行的談判策略。

雖然這個年頭還沒有所謂“大數據”的說法,但在實際應用上,這一理論早在七十年代就被應用到金融、零售、廣告等行業。

到了互聯網時代,盡全力收集用戶資料,幾乎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會去做的事情。

哪怕自己不用,也可以賣一大筆錢,無論它是否合法。

……

這份報告的篇幅很長,理查森用了大半天的時間,纔將前半部分整理出來。

根據三人的分工,在趕通告之餘,胖子需要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於公司的業務上。

但羅傑和安妮兩人也不能對公司的運轉一無所知,【金屬猴子】和【A】兩支樂隊那邊也需要定期交換資料。

後者還早,沒有重要事情的情況下,每三個月召開一次電話會議即可,如果某個樂隊有重要事情無法參與,延長期到半年以上也可以接受。

至於前者,安妮幾乎是個徹底的甩手掌櫃,但胖子並不打算讓羅傑清閒下來,這份報告,就是胖子給羅傑的“任務”。

算不上有什麼工作要安排給羅傑,只是讓對方對公司的發展有個瞭解罷了。

看了一眼時間,已經是晚上九點多,要繼續將這份報告整理完,至少還需要五六個小時。

理查森沒有繼續動手,而是撥通了依耶塔-哈森的電話,問道:“我明天有什麼重要的安排嗎?”

樂隊現在只有依耶塔-哈森這一名助理,因爲胖子要負責公司的大部分事務的緣故,在三人分開之後,這名助理也被分派到了胖子身邊。

某種程度上,在這段時間裡,依耶塔-哈森就是胖子的個人助理。

“下午兩點半有《好萊塢新聞報》的採訪預約,預計需要兩個小時。另外,您約了華納唱片的執行董事約克先生共進晚餐。”

“只有下午?”

胖子點點頭,說道:“沒事了,你去休息吧,明天中午記得讓人叫我起牀,我今晚要熬夜。”

“好的。”

依耶塔-哈森沒有多問,直接掛斷電話。

完成老闆交代的任務,不該問的不要問,這是職場的基本守則,對於秘書、助理一類的職位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

雖然依耶塔-哈森還很年輕,但也不至於在這種基礎問題上犯錯。

放下手機,胖子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個問題。

只有依耶塔-哈森一名助理,是不是太少了點?

平時倒是沒什麼問題,這個小助理的工作能力足夠出色,完全足以滿足樂隊的需求。

但當羅傑三人分開的時候,就有些不夠用了。

依耶塔-哈森能力再強,也只有一個人,又不會分身術。

再招聘上幾個助理,作爲依耶塔-哈森的助手,若是三人再分開,也可以保證每個人身邊都有人可用。

至於僱傭助理的薪水,那點錢根本沒什麼好在乎的。

不過這只是小事,胖子隨手在備忘錄上記了一筆,就將這個想法丟到一邊,繼續完成只做了一半的報告。

由於是給羅傑看的,這份報告的大多數內容都和樂隊自身相關,而很少涉及公司旗下的其它明星。

至於MAD唱片的另一個重要業務,《美國偶像》,壓根提都沒提。

《美國偶像》第二季已經結束,第三季還未開始,還在籌備當中。

再加上節目的模式已經足夠成熟,按部就班去執行即可,沒有必要在這上面多分心。

查閱了一下白天的會議記錄,理查森挑出其中的一段。

關於《郊區的耶穌》銷量“異常”的問題,在胖子提出之後,公司很快做出了針對性的調查,並初步得出了結論。

原因根本沒有胖子想象得那麼複雜,其實很簡單。

就是因爲在《郊區的耶穌》發行初期,被曝出《搖滾聖經》系列作者的身份,所以自己樂隊的許多粉絲也對這張專輯進行了收藏。

在總銷量上,由於兩者粉絲本身就有極高重合度的原因,沒有十分顯眼的變化。

或者說,其實是有變化的,本應大幅度降低的實體銷量,實際跌幅沒有預想中那麼大,這就是變化。

不過這個變化很不起眼,雖然發行部門的人注意到了這一點,但卻沒有產生太多的聯想,將其歸咎於專輯質量更加出色這一點上。

不過,當典藏版唱片的“數據異常”引起胖子的注意,並重新進行了調查之後,MAD唱片才注意到了這一點,並初步得出了結論:

許多樂隊的粉絲原本並沒有收藏《郊區的耶穌》的打算,但在樂隊承認了自己是《搖滾聖經》系列作者之後,這一點出現了變化,導致十萬張典藏版CD在很短的時間內賣光。

除了少數不缺錢的“土豪”之外,很多歌迷往往只會收藏自己最喜歡的一名歌手或者一支樂隊的作品。

即使不止一個,數量也不會太多。畢竟幾百乃至於上千美元一張的唱片,哪怕是中產階級也會感到心疼。

至於其它的,或許也會喜歡,但受限於錢包,只會購買平裝版,或者更便宜的數字唱片。

這只是一個意外,幾乎不可能被複制的意外。

在得到這個結論之後,理查森顯然有些失望。

雖然這對樂隊來說是好事,但卻幾乎不可能複製到其它歌手和樂隊身上,對於MAD唱片來說,也沒有太多的幫助。

唯一的用處在於,當樂隊再發行新的《搖滾聖經》系列時,可以考慮增加典藏版CD、黑膠唱片的發行量,或者小幅度提高價格。

不過具體要如何做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是發行部門和市場部門需要考慮的事,無論是胖子還是羅傑,都不擅長這些需要大量專業知識的工作,也不會在這些瑣事上浪費時間。

公司每年支出大量的薪水,爲的就是讓上千名員工將自己的能力用在“適當的地方”。

未來的《搖滾聖經》系列是以後的事,不過《郊區的耶穌》典藏版唱片大賣,卻還會對一件眼下的事情造成影響。

那就是海外發行的談判。

MAD唱片不具備海外發行能力,只能將海外發行權賣掉,這是必然的事情。

以樂隊現在的咖位,合作方只能是唱片業內的巨頭,也就是四大。

無論是從關係,還是從利益上來講,《郊區的耶穌》的競爭者都只會是華納和環球兩家。

談判纔剛剛進入到正式報價的環節,距離達成協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確認了《郊區的耶穌》典藏版銷量大漲的原因之後,胖子立刻要求發行部門提高了海外發行權的報價。

根據胖子的估算,最終很有可能以三千萬美元加上不高於百分之二十分成的價格達成協議。

如果是完全買斷的方式,胖子心裡的底線是五千萬美元。

這確實是一個宰人的價格,但以《郊區的耶穌》的銷售數據,以及樂隊的影響力。

無論是環球還是華納,都會心甘情願的伸出脖子,捱上這一刀。

第175章 計劃有變第837章 《講不出再見》第171章 海外發行第665章 致命一擊第794章 要做父親了第643章 背叛第226章 替換合約第567章 有錢真爽第204章 “休假”第88章 “混進去”第638章 兩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87章 Slap第617章 無人能及第542章 燒錢的計劃第3章 畢業舞會第721章 其它的計劃第280章 歷史新低第292章 空客ACJ第197章 歡迎來到叢林!(9更,3萬+字)第127章 兩兄弟的家庭倫理劇第400章 搬家禮物第691章 有興趣更進一步嗎?第674章 奇怪的條件第202章 意料之外的獲得和失去(5更)第20章 樂隊成員第524章 這傢伙不會當真了吧?第348章 萬惡的資本主義!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408章 沒那個必要第697章 信第149章 華麗的音樂劇式搖滾第368章 2.15億第805章 定價問題第772章 2010第279章 秘密結婚第559章 打賭第105章 禁止開和同性戀有關的玩笑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796章 五個意向方第778章 【量子娛樂傳媒集團】第591章 長期規劃第818章 《寂靜嶺》第162章 玩搖滾的都是神經病和變態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350章 都給老子把頭甩起來!第546章 電影完成第836章 向過去道別第18章 第一筆收入第708章 解決問題?第177章 五首上榜第398章 發行時間確定第594章 誰上誰下第163章 第三張專輯第805章 定價問題第620章 中流砥柱第726章 西海岸第一張《Nevermind》第494章 The Jesus Of Suburbia第690章 驚不驚喜?第675章 三方合作第407章 《後天》第587章 “商業天才”安妮第20章 樂隊成員第751章 爭搶第699章 真正的目標第49章 新的宣傳方案第628章 《波西米亞狂想曲》第384章 新的貝斯第823章 阿曼達-克里斯蒂安第733章 歡迎加入第521章 你們去搶銀行啦?第128章 《生命萬歲》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28章 吉姆的道歉第156 現場寫歌第230章 沒有派對就會死星人第444章 兩份計劃書第763章 “年輕”的董事長第517章 選擇困難症第765章 安妮的反常第278章 兩個心機男第649章 默多克家族第364章 爲了紀念我的一個朋友第692章第410章 第三方擔保第540章 狂歡到天亮第339章 燃燒&信仰 Tour第296章 提名者晚會第96章 演出確定(第五更)第449章 《臥了個槽》第249章 降低心理預期第506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493章 傳記電影?第25章 專輯立項第678章 幺蛾子第412章 膚色不同的兄妹第876章 【《搖滾聖經》 Tour】第770章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681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357章 這傢伙是誰找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