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師的指點

呂丘建現在看到懷爾斯非常激動,就好像是耍大刀的看到了關二爺,當木匠的看到了魯班,撲街的借鑑派寫手看到了四姐,當鴨子的看到了加藤鷹,充滿了對對方高深技巧和偉大成就的敬仰和嚮往,所以他愣了一下才答道,“很榮幸能得到您的指導,爵士先生!”

安德魯-懷爾斯因爲證明了費馬大定理在2000年被英女王授予爵士頭銜,比大家熟悉的曼聯主帥弗格森晚了一年,聽到呂丘建如此稱呼,懷爾斯皺了皺眉頭,“你還是稱呼我爲教授吧!”,顯然他對教授頭銜的認可度遠遠高於爵士。

“得了,別這麼嚴肅!我們還是來討論論文吧!”,高爾斯打斷了他倆的對白,自從呂丘建進入這間房子已經整整一分鐘了,竟然還沒有開始關於數學的討論,這簡直太浪費時間了!高爾斯教授不由分說的坐到他們兩人中間,將打印好的解題過程放到了他們面前,指着第三行問,“你在這裡做出了一個巧妙地變化,而這種變化是之前從未有人用過的,你是怎麼想到這種解決方法的?”

普通人更關心問題的答案,而科學家則更關心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思路,答案就好比是金蛋,而解題的思路就好像是下金蛋的那隻母雞;前文說過的數學天才陶哲軒在他十五歲的時候寫了一本書《陶哲軒教你聰明解數學》,此書發售後大受歡迎;書中的題目並不難,也就是奧數的中級水平,甚至還比不過一些專業的奧數輔導資料,但是這本書的傑出之處就在於他對同一個題目,會講很長的篇幅,詳細講解他解一個題目的時候試了哪幾種方法,爲啥要這麼試,哪些走不通,哪些能走通。總結一句話就是,把頂尖數學家解題的思維方式展現在了你面前,如果能讀懂這些思維方式,你將在數學上獲得巨大的增長。

做學問做到高爾斯這個年紀,思維方式已經成熟,普通的解題思路已經無法讓他過於激動,但呂丘建所用的方法卻好像讓他抓到了一絲閃光,他隱約的覺得如果弄明白呂丘建的思路,將對解決它困惑已久的某個數學難題有莫大的幫助。

“看到這道題的第一眼我就想到需要用偏微分來解決它,開始的時候我試了試拉克斯的解決思路,不過片刻後我就認識到拉克斯教授的方法並不適合這道題,原因是......,接着我又使用了陶哲軒的理論,通過他的理論我完成了解題的第一步,但再往下就不夠了,然後我產生了新的想法,是否可以將他的方法稍作一些變化!我嘗試着對他的公式進行推演、修改......”,呂丘建掏出筆在高爾斯教授遞過來的打印紙上飛快的寫出了自己的幾次嘗試過程,“就這樣,在失敗了三次之後,我得到了正確的答案!”

呂丘建在做題的時候不過花了十多分鐘,給他們解說解題的過程卻花了一個多小時,好在眼前的這兩位在數學界都是泰山北斗級的人物,只要他略一描述,二人就能明白他的想法,要是放在一般的大學教室,能用一年時間讓那些學生明白這些,校長就該給呂丘建發獎章了。

“巧妙地思路!”,高爾斯摸摸下巴,“但是第三個步驟似乎還有更簡潔的方法!”,說完他將筆遞給懷爾斯,臉上露出促狹的笑容。

呂丘建見了他頑童般的表現不僅搖搖頭,高爾斯顯然已經有了答案,他將筆遞給懷爾斯是想看看他有沒有想到和自己相同的方法,這讓呂丘建想起了赤壁之戰前和諸葛亮在掌心寫字的周瑜,高爾斯和周都督簡直是一樣的傲嬌啊!

“單純就偏微分來說你的解題思路已經很完美了。”,懷爾斯笑着接過筆,在第三個步驟旁邊寫了個簡單的公式,“但是數學不只有偏微分,利用其他的微分公式就可以將你的步驟簡化!當然,這完全無損你的天才構想,能想到這一點只是因爲我們兩個老頭子涉及的領域更多罷了!”

呂丘建對此心悅誠服,天分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經驗卻可以幫助人們找到更便捷的道路,兩位前輩好好地給自己上了一課,不過他對此沒有絲毫不滿,自己想盡辦法進入普林斯頓不就是想要從這些前輩身上汲取經驗麼?

倆人又花費了一個小時時間細細的給呂丘建講述了論文寫作中的要注意的事項,然後叫過一名《數學年刊》的實習編輯來給呂丘建講述《數學年刊》對論文的格式要求。

數學專業論文的寫作比社科類的論文格式要求的更爲苛刻,首先來說光是數學論文中那些千奇百怪的數學符號和公式就夠一般的軟件喝一壺的,不信你可試試用word軟件打出一道大一高數題的解題過程,這絕對會讓人產生出砸鍵盤的衝動;所以,一名叫萊斯利-蘭伯特的電腦學家編寫了latex排版系統,這個系統對於處理複雜的數學公式和圖表尤爲擅長,所以大量數學期刊要求投稿人必須使用這種軟件編寫的論文。

順便說一句,這位萊斯利-蘭伯特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他後來成爲了微軟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員,身兼美國科學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在2013年獲得了計算機領域的最高獎項圖靈獎。

其次,每本期刊對於論文的用詞習慣等同樣有着嚴格的要求,若是沒有人指點,貿貿然的依照自己的想法寫一篇論文上去,他很有可能連打開都不會打開就被編輯刪除。如今有了《數學年刊》的編輯幫忙,呂丘建就不會出現這種失誤。

在謝過了這位編輯後,呂丘建回到了自己的宿舍,開始根據兩位教授的指點撰寫起自己的論文來,他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電腦,所以只能先手寫一份再轉換成電子文檔,至於購買電腦所需的資金,他希望能在這個週末得到解決。

感謝三分之一的快的打賞。下午還有一更

第52章 半道題第604章 本色演出第359章 非主流科學家第569章 壞消息第11章 幾何作圖和推倒第437章 你到底是誰?第213章 國足奪世界盃有望第116章 你算錯了第274章 無所不能第581章 賓客如雲第302章 冠軍第595章 史上最快147第5章 的士數和偏微分第49章 第一個外號第439章 真相曝光第61章 聲名鵲起第199章 說好的油紙包呢?第236章 別以爲挨完打就完了第387章 各方爭搶第90章 賽前第126章 單車和寶馬第107章 旅途中第113章 買櫝還珠第51章 無從下手第377章 帕特里斯的煩惱第157章 江城第213章 國足奪世界盃有望第582章 高規格典禮第697章 來者不善第132章 報告會臨近第9章 體能測試第236章 別以爲挨完打就完了第460章 未來第97章 搞不定第382章 菲爾茲和諾貝爾第238章 後遺症第105章 去和庫裡說吧第265章 希波戰爭第325章 搞笑諾貝爾獎第165章 性格問題第465章 宏偉計劃第92章 最終四強第258章 忙碌的準備第428章 反對力量第643章 抵制華國貨第93章 我不參加選秀第465章 宏偉計劃第122章 返京第379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22章 愉快的用餐第332章 抹黑第272章 特別的守門員第429章 科學家就該受窮?第466章 月球基地第134章 大師雲集第196章 簽下他第617章 常溫超導第39章 爆發第239章 網絡專訪第183章 頒獎第162章 最有錢的數學家第647章 第二次獲獎?第166章 又見西蒙斯第145章 和呂丘建學數學第517章 聞訊而來的明星們第712章 一人之威第176章 爭搶第630章 電話不能亂打第611章 分崩離析第605章 收網第128章 開學第2章 普林斯頓第283章 機密會談第494章 奧運最佳運動員第93章 我不參加選秀第693章 炸鍋的世界第446章 餘波第218章 胥夫特教授的煩惱第330章 意料之中第294章 又讓你失望了第482章 奧運開幕第62章 投稿《Science》第40章 K教練的憤怒第349章 鐵膽火車俠第283章 機密會談第360章 科學妄想者第616章 兩個配方第27章 場下作用第673章 武器測試第295章 四強第320章 規避第94章 NBA也不腫麼掙錢啊第142章 一片譁然第371章 網絡熱潮第728章 軍事衝突第64章 退稿第28章 助理教練第261章 21世紀最偉大物理髮現第76章 心形線第496章 別說我欺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