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謀事在人

廳內火盆嗶啵輕響,戶外大雪無聲飄落。

張原與楊鎬促膝長談,他要努力向楊鎬表達他對遼東局勢的憂慮,躁進易敗,穩守反擊方是上策——

“不論老奴肯不肯交換李永芳,只要消息傳出,李永芳必惶惶不可終日,可增強大明將士的鬥志;撫順城破後,清河獨當一面,已成撫順周遭數百里的孤城,守城參將鄒儲賢忠義果敢,守城有功必須嘉獎,更要借冬季建奴退兵之隙增強清河城的守衛,清河原有戌卒五千二百五十人,應急調八千慣能守城的步卒增援,配備火炮、火槍,嚴令堅守,不許出戰,只要能守住清河,奴酋就不敢深入遼東,然後我軍徐圖重建撫順城——”

楊鎬眉頭微皺,說道:“若以堅守爲拒敵之策,皇帝也不會把我從商丘召到京城了,時論皆言要戰、要速戰、要大勝,我若主張據城堅守,必被指責爲畏敵怯弱,不待出山海關就會被罷官。”

張原默默點頭,楊鎬所言極是,現在京城朝野是衆口一詞要開戰,對建州老奴敢冒犯天朝龍威侵略都是義憤填膺,一個個顯得忠肝義膽,恨不得自己衝上去殺敵一般,這些人既不知彼也不知己,盲目自大,這時若有人主張堅守,被罵作懦夫是肯定的——

張原道:“守只是守清河,守清河正是配合我大軍出擊,開戰是肯定的,但萬萬不能倉促動兵,從張總兵敗亡可知,我軍的火槍火炮幾乎沒有殺傷力,所以整頓軍備不能忽略,對八旗軍的長甲兵的防禦力要加以研究,如何能給敵人以最大殺傷。還有,各路軍馬如何統一指揮也是一個難題,在下以爲,明年秋冬之際用兵乃是好時機,在此之前要據險堅守。”

楊鎬點頭道:“張贊善計慮穩健,我會參考張贊善的建議,此戰許勝不許敗啊,若敗,全遼就非我大明所有。北關葉赫也不能保。”

張原心道:“只要不是大敗就不至傷我大明筋骨,想要憑此一戰徹底消除建奴的威脅,這就是輕敵自大了。”但言盡於此,再多說也沒什麼用了,很多事不是他張原能左右的。就是奉旨經略遼東的楊鎬也不能事事作主,朝野輿論逼人啊。

……

從張原寓所出來,楊鎬坐上馬車向李閣老胡同外行去,這時已是正亥時,雪落得疏了,但氣溫愈發寒冷,馬車緩緩駛過積雪皚皚的西長安街。楊鎬忽道:“再去方閣老府。”

夜深寒重,年過六旬的方從哲此時已經上牀,侍寢的老妾正給他捏腳,聽到家人叩門來報說楊侍郎又來求見。方從哲立即就起牀了,遼事危急,楊鎬去而復來必有要事,他不敢怠慢。

見到方從哲。楊鎬告了叨擾之罪後就把他方纔與張原的長談直言相告,楊鎬知道自己處境的微妙。他離開朝廷中樞已經二十載,人脈已稀,方從哲與他是同門,更是內閣首輔,在外領兵若朝中無大僚支持,那有功也是白搭,稍有過錯就會被論罪,所以楊鎬固然對張原的神算和洞察很驚訝並且佩服,但張原說的禦敵之策與京中輿論相悖,頗難實施,而且張原與方從哲的怨隙也是他要考慮的,他更注重方從哲的感受,他不能失了方從哲的信任,否則什麼事都做不了——

方從哲用指尖梳理着他的長眉,聽楊鎬說完,半晌道:“張原此人心機如此之深,實在出乎我之意料——京甫賢弟可知張原的用心?”

楊鎬沒敢輕易答腔,怕領會錯了方從哲的意思,說道:“張原的策略可謂獨樹一幟,弟還在思忖中。”

方從哲冷笑一聲:“他這是想借機扳倒老夫。”

楊鎬倒吸一口冷氣,不明白方從哲怎麼會得出這麼個結論!

方從哲放緩語氣道:“京甫啊,你以爲張原見識不凡,被他巧舌迷惑也不稀奇,此子爲人也小有才,但不行正道,專施暗計,彷彿當年嚴分宜之子嚴世蕃再生,可惜他沒有一個嚴分宜的爹,想行奸計也不是易事——”

楊鎬噤若寒蟬,靜聽方從哲猛烈抨擊張原,只聽方從哲道:“張原野心不小,中進士才一年餘就想攬權,翰林院本是讀書養望之地,他卻是不肯安分,活躍異常,屢屢想插手朝政,出使朝鮮就把朝鮮攪個天翻地覆,也不知他如何會料知你會起復,預先作長信與你讓你驚歎他有先見之明,但他的用心是想讓你和老夫陷入困境,奴酋興兵,皇帝震怒,屢下旨意要求發兵討伐,京中民衆也亟欲復仇,而張原卻獻妙計要固守,到時這畏敵如虎和畏縮不前的罪名卻是要你這個主將來承擔的,你又是老夫舉薦的,你若獲罪,老夫還有何顏面在內閣行走,張原的座師吳道南就可名正言順爲首輔了——賢弟可明白這其中利害?”

楊鎬額角冒汗,聽了方從哲的話他才深切體會到朝中黨爭之烈,方從哲對張原的成見和怨氣已無法化解,但楊鎬並非人云亦云的庸人,與張原一席談,張原的報國憂國之心讓他動容,方從哲說張原全是私心陰謀實難讓他認同,只是他也不能爲張原辯解,不然的話他從哪裡來就要回哪裡去。

方從哲目光炯炯,楊鎬必須表態,楊鎬鄭重點頭道:“方兄所言極是,張原關於固守遼東之計並不可取,我若行之,必致千夫所指。”

方從哲捻鬚微笑,說道:“張原之計也並非全不可取,增兵清河刻不容緩,清河一定要守住。”

楊鎬心絃略鬆,應道:“是,年前赴援的兵馬就要趕至清河,守住清河城對我幾路大軍的總攻有很大益處,可牽制建奴的兵馬。”

方從哲點點頭:“皇帝用兵之心甚切,你會同兵部堂官與赴援諸將,在年前制訂出進軍的具體方案。”

楊鎬道:“弟在野多年,軍中諸將大都不熟悉,只恐有令不行。”

方從哲道:“這個你放心。皇帝既委你重任,必不讓你受人掣肘,我會向皇帝請求賜尚方寶劍以重你事權,總兵以下敢不聽命者,你可以軍法處之,不必事先奏聞。”

楊鎬大喜,離座拜謝道:“楊鎬必殫精竭慮爲國經略遼東,不負賢兄厚望。”

……

萬曆四十五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從薊門、宣、大、山西、山東、四川的明軍冒着嚴寒向京城、山海關一帶集結。臘月十二,新任山海關總兵杜鬆率一萬六千大軍抵達山海關,大軍入駐山海關,杜鬆自己率親衛數十人星夜入京向兵部報到,並參見主帥楊鎬。楊鎬已獲賜尚方寶劍,臨陣可斬總兵以下將官,杜鬆向楊鎬慷慨陳詞願爲先鋒直搗敵巢,楊鎬知道杜鬆是一員猛將,嘉勉之,命其回山海關整頓軍馬聽候軍令——

杜鬆在回山海關的前夜悄然拜訪了張原,隨同他來李閣老胡同的是穆敬巖和洪紀、洪信三人。穆敬巖已從試百戶升任正職六品百戶,再見女兒和外孫,穆敬巖自是欣喜,但穆真真卻是心有隱憂。她從張原那裡得知遼東局勢兇險、建奴騎兵兇悍,她爹爹已是大明軍官,此番當然要追隨杜總兵出征,戰場上刀槍無情。爹爹生死難卜啊——

穆敬巖卻不象女兒穆真真那樣憂慮,他與杜總兵一樣鬥志昂揚。安慰穆真真說他定能獲勝而歸。

與楊鎬的將信將疑不同,直爽勇悍的杜鬆對張原是心悅誠服,自三年前在江南貞豐裡結識張原,張原對他說的話俱已應驗,現在他已是山海關的總兵,即將開赴遼東與建奴交戰,他當然要再次請教張原,看他杜鬆能否立下大功?

張原道:“杜將軍勇冠三軍,威名赫赫,建奴素聞將軍之名,必嚴防將軍所部,戰場風雲變幻,在下亦無有勝無敗的良策,但我要請杜將軍牢記‘六個字’——”

杜鬆忙問:“是哪六個字,張狀元請講,杜鬆無有不遵。”

張原道:“毋分兵、毋冒進——杜將軍切記,如此或能立功,否則屍骨難歸故鄉。”

杜鬆惕然道:“建奴兵有這麼厲害?”十年前他也是遼東總兵,那時的奴爾哈赤對大明還是臣服的。

張原道:“不是我誇敵自貶,八旗軍征戰多年,戰力遠勝明軍,八旗軍集中,明軍鬆散,所以杜將軍切勿輕敵,與另幾路明軍儘量保持聯繫,不要爲爭頭功冒進。”

杜鬆皺着濃眉想了想,點頭道:“我聽張狀元的,張狀元神算,不會錯。”

張原笑了笑,說道:“當然還是要聽楊侍郎指揮,只是臨陣時不要忘了在下送杜將軍的這六個字。”又與穆敬巖說了一會話,將二十副望遠鏡送與杜鬆以便行軍時加強哨探,隨後便送杜鬆、穆敬巖四人出門,回來時見穆真真抱着小鳴謙立在門廳外,問:“我爹爹他能得勝回來嗎?”

張原摸了摸兒子臉蛋,對穆真真道:“以武藝博取軍功掙出身是穆叔之志,沒有危險又怎能稱作戰場。”

……

萬曆四十五年的寒冬就在調兵遣將、厲兵秣馬中過去了。

萬曆四十六年正旦朝會,萬曆皇帝依舊沒有參加,這位老皇帝以前不參加朝會是因爲怠政,現在是的確力有不逮,頭暈目眩,經常腹瀉,手中無力……諸般症狀都發作起來,哪裡還能視朝,但遼東戰事萬曆皇帝還是很關切的,天子守國門,建奴已經威脅到他大明的根基——

萬曆皇帝命皇太子朱常洛代他主持新年正旦朝會,朝鮮謝恩使呈上的賀表讓大明君臣大爲高興,新近受大明冊封的朝鮮王李倧上表請求出兵協助天朝征討建州叛奴,並請天朝派使者駐平壤督軍——

大明要大舉進攻建州,本就打算向朝鮮征戰馬、調炮手,由翰林院代擬的萬曆皇帝給朝鮮國王的敕諭正待加急送往漢城,不料朝鮮主動請求出兵助戰,更請天使駐平壤督軍,楊鎬尤爲喜悅,當即與朝鮮使臣商議,徵調朝鮮五千槍炮手、三千弓箭手和八千步卒渡鴨綠江聽用,兵部又奏明皇帝由赴朝鮮冊封尚未歸國的徐光啓暫駐平壤督軍,協調明軍與朝鮮軍,以便統一征戰遼東。

到了二月初,各鎮援軍俱已到齊,楊鎬的作戰計劃也得到了兵部、內閣和皇帝的批准,依舊是分進合擊之策,分四路:西路以山海關總兵杜鬆爲主將,保定總兵王宣、趙夢麟爲左右協助,以分巡兵副使張銓爲監軍,統兵兩萬八千,將經由撫順出擊,從西路進攻建奴老巢赫圖阿拉;

北路以開原總兵馬林爲主將,副總兵麻巖、鐵嶺遊擊鄭國良諸將爲輔,開原兵備道僉事潘宗顏爲監軍,會合北關葉赫部派出的兵馬總計兩萬五千出靖安堡,攻擊赫圖阿拉的北面;

南路又稱清河路,由遼東總兵李如柏任主將,遼陽參將賀世賢、遊擊張應昌諸將爲輔,分守兵備參議閻鳴泰爲監軍,統兵兩萬三千出鴉鶻關,進攻赫圖阿拉的南面;

東路又稱寬甸路,由四川總兵劉綖爲主將,寬甸遊擊祖天定、南京六營都司姚國輔諸將爲協助,海蓋兵備副使康應乾監軍,計一萬八千步騎,還有朝鮮援軍一萬餘人也歸劉綖統轄,這一路從涼馬甸出發,從東面進攻赫圖阿拉。

四路大軍,十萬餘人馬,號稱四十萬,擇日進發。

二月初九,遼東積雪未化,四路大軍也還未進發,奴爾哈赤先發制人了,他已得知明軍要大舉進攻赫圖阿拉,所以不待天氣轉暖積雪融化,率先出兵鴉鶻關,要在明朝大軍進逼之前拔掉清河這座孤城,這樣可以阻遏明軍經由清河出鴉鶻關進攻赫圖阿拉——

去年十月撫順陷落後,清河守將鄒儲賢就已開始修築堡墩、寨臺,以防禦建奴攻城,年前遼東經略楊鎬派遊擊張旆率五千軍來幫助守城,整個清河城有軍士萬人,防禦力量遠比撫順爲強,但奴爾哈赤對清河城是志在必得,親自率領四旗主力共四萬兵馬要在三天內攻下清河城——

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174章 期待聊齋**四封推感言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414章 說死第478章 挑釁第24章 不動心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496章 行路難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302章 難題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80章 良師箴言第33章 七擒七縱四封推感言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385章 驚馬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305章 王見王第291章 東林辯難第202章 審鏡第189章 南園論道第180章 及時雨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170章 情挑張案首第290章 誰是懸崖採蘭人?第379章 秘密與挽留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409章 甘露餅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423章 秋思第139章 百般刁難張案首第206章 一招鮮吃遍天第314章 洞房花燭(上)第457章 詩與血第83章 外來和尚好唸經第71章 嬰姿第303章 有女懷春第63章 姚記書鋪第72章 越王橋上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215章 草包第346章 東廠耳目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166章 騷賦體八股第349章 揚州慢第78章 蟹會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496章 行路難弄清寒mm論春夢及其他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93章 鬧市捉賊第306章 醜不醜問介子第408章 木瓜詩第220章 亦師亦友亦情人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225章 棄子第284章 思君如流水第390章 闖東宮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129章 撒嬌也生硬第399章 私慾第220章 亦師亦友亦情人第29章 訓師第353章 鏗鏘三人行第255章 佳麗地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2章 釣之夏第352章 北京北京第308章 女人心第153章 天降小任第174章 期待聊齋**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334章 爾虞我詐第440章 血紅雪白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92章 大宗師到第230章 火燒董宦(上)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55章 湖心亭看蘿莉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155章 百人敵第214章 高士邪僧房中術第248章 風雨夜第444章 又見方鴻漸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44章 我意獨憐才第160章 衣衫襤褸也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