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

北邊疆幅員遼闊,通行不便,若想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進行控制,顯然力不從心的。

唯一的辦法就是“以漢制夷”,通過大量的將漢人移民向邊疆,並在軍隊的保護下,不斷的“侵吞”土著民的土地,最終對該地區徹底實現漢化。

如此一來,既解決了該地區遊離於中央之外的威脅,又開發了擁有着資源豐富的西北土地,同時,還解決了漢地大量無主農民的生存問題,可謂一舉數得。

當然,這個計劃實行起來絕不可能一帆風順,當地的土著民必然不會允許大量的漢民進入他們所謂“世代居住”的土地,所以曾紀澤纔會免費武裝移民之漢人,使漢人們在必要的時候,能夠迅速的團結並武裝起來,配合政府軍,鎮壓那些企圖入侵他們土地的土著民。

計劃是有點陰險和殘酷,但在19世紀這個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時代,這也是曾紀澤爲維護國家領土完整,避免國家分裂所能想到的最切實可行的手段。

隨着戰爭的結,西部大開發的進行,大明終於進入了難得的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的良好階段。

僅僅1868年到1869年之間,全國各:就新增了工廠四百餘家,尤其以紡織業發展最爲迅速。大明產的紡織品以其廉價的勞動力,得以以價廉的價格售往全國各地,乃至東南亞各地。

自1864年第一家器紡織廠在上海成立之後,短年時間內,大明的紡織品就奪取了本國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市場,以及東南亞百分之二十的市場甚至已經開始遠銷歐美。

大明航運業的發展也迅速,全國擁有二十艘以上蒸汽輪船的航運公司已達十四家之多,不但成功的從洋商手中奪回了一半以上的國內運輸業務,還正在向東南亞航運市場進軍。

至於礦、冶煉等行業,由於技術水平要求較高,故在競爭力上與歐美企業還有一些差距同樣也在穩步的發展。由於政府所採取的貿易保護,對外商礦煉企業的生產規模做了嚴格的限制其無法做大做強,而本國礦冶企業則不受則限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外商企業的競爭優勢。

更因紀澤本人地地質知識。使得本國地礦業企業。幾乎不需要進行任何漫長而低效地地找礦探礦工作能湖南、雲南、湖北、江西等金屬資源豐富地省份開闢出一座座品味高、儲量大地優質新礦。這更是洋商所不具備地優勢。

此時地中國農業仍然是業之根本。發展農業經濟自然也是曾紀澤經濟改革地重頭戲。而改革首要完成地。便是農業生產實現機械化。

根據中國耕地地實際分佈情況。在北方大平原地帶。政府從美國引進了大型機械農具織動員多戶人家採取合作生產地模式。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節省了機器購置費用。

而在南方水網。以及西北山地型農田府則爲農民們引入小型地廉價機械農具。以適應當地地地理實際情況。

當然解決中國地吃飯問題。並不是靠引進點先進地生產工具就能實現地。提高耕地產量。不僅僅要從外部入手。還要從內部着眼。

所以。早在曾紀澤還是前清地江蘇巡撫之時。他就已經在着手一項偉大地工程。

68年秋,曾紀澤對蘇州的一座不起眼的小農場進行了秘密的考察,這座名爲“稻花香”的農場早在四年之前曾紀澤攻陷太平天國所據的蘇州之時就已建立,現在隸屬於大明農業部下屬的“農業科研司”。

曾紀澤身着便裝,在幾十號便衣御林軍的簇擁下,走進了這座神秘的農場,此時已是金秋十月收穫的季,生長在蘇州河畔一片片金燦燦的水稻田,河風襲來,金色的波浪層層疊疊,叫人瞧着就歡喜,不用說,今年定又是一個豐收年。

曾紀澤摘下一根稻子,放在手中細細的觀察着,但他其實對農作物的知識非常有限,便問道:“震山呀,你覺得這些稻子長勢怎麼樣?”

白震山將那稻穀剝開,手指碾了一碾,又放入口中一嚼,答道:“這穀子比尋常的穀粒要飽滿許多,只是質地稍遜色一些,不過尋常人家只求個吃飽,這麼好的粗壯的穀子,對他們來說,已是大豐收了。”

白震山早年也在鄉下幹過幾年莊稼把勢,穀子長得好壞,他當然曉得,曾紀澤從他那驚異的口氣與表情已經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鄭愛卿,你覺得呢?”曾紀澤又問跟隨在旁的農業總長鄭觀應。

鄭觀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慚愧呀,臣雖管農業,卻對莊稼好壞知之不多,臣還是找幾位專業人士給皇上回話吧。”

言罷,鄭觀應便向着稻田中正在收割的那幾個莊稼漢大聲招呼,不多時,一名戴眼鏡的農夫便踩着泥巴地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實在對不住啊,總長大人,這不,光顧着收割了,把你要來這事給忘了,有失遠迎,還請見諒呀。”那人抹着額上的汗水說道。

鄭觀應擺了擺手,笑道:“我見諒沒用,你得問問這位爺才行。”

那人目光投向了一旁笑而不語的曾紀澤。

在大明這個報業越來越繁榮的國度,曾紀澤的肖像時不時登上報紙也是常事,那人瞧了一瞧,猛然間認出是誰,頓時又驚又喜,便要在那泥巴地裡下跪,口中道:“臣不知皇上龍駕前來,有失遠迎,萬望皇上恕罪。”

曾紀澤忙將他扶起,和藹道:“朕事先沒有通知便來打擾,馬成熾先生是專注於本職之事,朕又豈能責怪呢。”

馬成熾是出廣東,求學於香港,留學在英國的植物學博士,當初曾紀澤在江蘇推廣洋務之事,向國內外誠邀各行各業的才相助,馬成熾便懷着一顆報國之心投入到了他的幕下。

曾紀澤根據他的專業力,以及偶爾得到一個靈感,讓他從事起了農業作物方面的科研工作。這些年來,工礦業的一些英才們風起雲涌,揚名天下之時,馬成熾一直在默默無聞的守着稻香農場這一畝三分地做研究,但曾紀澤並沒有忽視掉他,在登帝位大賞羣臣的名單之中,就有這個不起眼的人物。

他對成熾的期望並沒有落空,不久之前收到他的消息,他進行了近五年之久的研究工作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曾紀澤比聽到他的軍隊打敗了俄國人還興奮,興沖沖的便趕了來要一睹馬成熾帶給他的驚喜。

馬成沒有讓他失望,接下來,當馬成熾將這田裡種的特殊水稻介紹給衆人時,在場的農業部的這些官員們一個個的都聽傻了。

不錯,這就是傳說中的雜水稻!

“雜交水稻擁有雜種的優勢,利用這種優勢,可以提高水稻的產量和品質。我們的試驗班子通過多年的尋找與培育,已經成功的培養出雜交水稻量產的三系稻,這就意味着,這種高產的水稻從今以後就可以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的推廣種植了。”

“三系,什麼是三系啊?”鄭觀應聽不太懂馬成熾的專業術語,困惑的問道。

所謂三系,就是雄花不育的母稻,即不育系;給不育系授粉使其傳宗接代而後代仍然保持不育的保持秒;以及給不育系授粉使其恢復正常的結實,優勢又強的公稻,即雄性不育恢復系。只有三系齊備,雜交水稻才能實現推廣。

當年的歷史之中,袁隆平從受到啓發,到成功完成水稻三系配套,共花費了將近十三年的時間。

當然,袁隆平是在走了六年多的彎路之後,才決心到廣闊的野外尋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最終爲三系配套打開了突破口。

曾紀澤就省事了,他直接將雜交水稻的基本理論與簡單有效的培養方法告訴馬成熾,而馬成熾則根據他的指引,在兩年之前就在野外獲得了優良的不育株,在經過兩年多的三系配套試驗之後,終於取得了成功。

馬成熾又耐心爲鄭觀應等人講解了一番,但他們還是一頭霧水,曾紀澤卻手一揮,乾脆利落的說道:“聽不懂就算了,朕也聽不懂,你直接告訴朕,這種雜交水稻每畝能增產多少。”

馬成熾默默算了算,道:“按照保守估計,每調至少可以增產兩成到三成以上,也就是說,一畝的產量至少可以提高到一千兩百斤左右。”

這個數字,足以令在場的所有人咋舌。

鄭觀應驚歎道:“這稻子要是推廣開來,那豈不是要改‘湖廣熟、天下足’爲‘湖廣熟、世界足’了不成!”

曾紀澤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遂令農業部對雜交水稻再做進一步的試驗,時機一旦成熟,便先在江蘇推廣,進而向全國推廣。

欣喜的馬成熾想起了什麼,忙道:“皇上,這雜交水稻的名字怪不聽的,百姓們都吉利,請皇上給賜個吉祥的名吧。”

曾紀澤沉思了片刻,道:“這水稻在國家興隆,天下太平之時而生,就叫它‘隆平稻’吧。

第132章 所謂忠臣第61章 楚軍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97章 立威第4章 英國醫生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216章 不同的騎兵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214章 小喜兒第183章 重複的歷史第66章 程學啓第178章 決斷第305章 放權第259章 爲天下者第97章 立威第166章 政治投資第101章 知府,船廠第90章 保存實力第315章 憲法第170章 衝突第312章 對話第285章 天鷹第22章 大冶建廠第200章 關門打狗第81章 染病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267章 傀儡第7章 治病求醫第67章 暗藏的隱患第236章 空襲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310章 世界潮流第248章 絕育第227章 本性第246章 削兵第158章 幼天王第128章 巷戰第242章 肉第147章 籠絡人心第182章 “虧本的買賣”第245章 郡主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70章 三路進兵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304章 求情第66章 程學啓第172章 海權第140章 視死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220章 空軍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7章 治病求醫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304章 求情第71章 兵工廠第201章 “聖母皇太后”第247章 儲君第53章 聲名雀起第11章 洋槍營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16章 出征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84章 教科書第252章 自作聰明第237章 宿命第312章 對話第63章 常熟第50章 幕府第181章 一生爲奴第313章 牌坊第13章 打砸搶燒第43章 美國領事第299章 統一問題第187章 輪迴第60章 壽州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163章 新的變數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1章 湘江北去第259章 爲天下者第93章 北方重鎮第26章 肩部之傷第313章 牌坊第141章 心腹之患第167章 列強的矛盾第47章 容閎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27章 碼頭相遇第11章 洋槍營第127章 血戰第209章 校長姐姐第96章 會面第115章 聯姻第95章 招降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