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

曾紀澤既然制定了“變夷爲夏”的大政方針,而上海又爲大清國最重要的通商口岸,洋商雲集於此,再則通過兩次鴉片戰爭,大清國門已開,與洋人打交道已是不可避免之事。對於曾紀澤而言,與洋人的交往將成爲他當政生涯的一個重點,他迫切的需要富有經驗的外交人才。

滿清閉關鎖國,以天朝上國自居,雖然屢敗於洋人的堅船利炮之下,但那些大清的官吏們在與洋人的打交道當中,不是傲慢無禮,就是迂腐不已,毫無外交風範和經驗可談。而曾紀澤選定了若干人選,這幾人在歷史中也是鼎鼎有名的外交人物,在當時的清國算是難得的算是比技術人員還要難得的人才。

這其中包括浙江永康人應寶時,字敏齋。此人舉人出身,後考取國子監學正、學錄。旋改就本班,以直隸州州同分發到江辦,起初曾辦理過海運等事務。太平天國二次攻破清軍江南大營,佔蘇州、常州,進逼上海,江南團練大臣龐鍾璐委派應寶時會同辦理團練事宜。後與蘇州知府吳雲僱用了美國人華爾組成洋槍隊,一舉攻陷了松江,被當時的江蘇巡撫大加讚賞。

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曾國藩因安慶戰事吃緊,拒絕向上海派援軍。應寶時便與上海的外國官商交涉協商“借師助剿”之事,在此過程中,積累了相當的外交經驗。

除應寶時外,其餘如安徽人劉瑞芬、江蘇人李鳳苞不但擁有和洋人打交道的經驗,本身還通曉西學,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曾紀澤選定的外交人選中,有一人名叫伍廷芳,字文爵,廣東新會人。此人出生於新加坡,幼年學過四書五經,但十幾歲時便真赴香港,就讀於聖保國書院,主修法律,畢業後供職於香港審判廳。此人是曾紀澤所選之人中,唯一一個精通英語的人才,實在是難能可貴,如果有他相助,曾紀澤就不會在衆多有洋人在場的場合中,爲他那些下屬們充當“翻譯”的工作。

不過,伍廷芳目前身中香港,曾紀澤已專程派人前去香港尋訪並邀請此人,但是在當時這樣通訊不發達的年代,找不找得到還是個未知數。

不謀一世者,不足謀一時,在不久的將來,曾紀澤想到推行的變革運動,不止於軍工、實業,將是一場方方面面的變革。曾紀澤清楚的知道,光憑一己之力是不夠的,他需要更多具有變革思想的知識分子。而這些人又不同於劉瑞芳、應寶時這樣僅僅比較“開明”的人才,他需要那種能爲他搖旗吶喊,爲他的變革維新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持,爲他在提供可以打動人心的思想武器。

當時的大清,開眼看世界者並不多,而能甘願投入曾紀澤幕下的就更區指可數,江蘇吳縣人馮桂芬就是其中之一。

馮桂芬出身名門望族,天資聰慧,24歲即考中舉人,時任江蘇巡撫的林則徐曾評價他爲“國士”。1840年,馮桂芬以一甲第二名考中進士,俗稱榜眼,循例授職爲翰林院編修。後母病亡,馮桂芬丁憂在家,潛心專攻經世致用之世,同時開始對歐美之事大爲關心,通過各方面的渠道瞭解西方世界。至及今日,已是相當有聲望的西學之士。

除馮桂芬之外,如薛福成、鄭觀應、馬建忠等西學思想家,因年齡閱歷尚且的原因,曾紀澤並未選擇馬上將他們召入幕中,想讓他們先在外面闖蕩鍛鍊幾年,待火候到時再召入幕中唯其所用不遲。

曾紀澤並非專業的歷史學家,史書言李鴻章有着龐大的幕府,但他能記起來的不過是些名聲頗重的一些重要人才。即使把這些人全部召入幕中,對於他日益擴大的軍事與行政職權範圍而言,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曾紀澤纔對外開出公告,召攬那些賢能之士入幕,並鼓勵下屬們舉薦賢能。

也許是上海三戰的失敗使戰功赫赫的忠王感到了局勢的嚴重性,就在曾紀澤開幕召攬人才的同時,近在咫尺的李秀成親率精兵萬餘人,自蘇州出發,再度向上海進發。

李秀成也許是想打淮軍一個措手不及,他選擇了在大年初三發兵。除此之外,原先的三路敗軍也開始向淮軍堅守的三個鎮進發,但他們並不急於進攻,只在鎮外安營紮寨,圍而不攻。

三路太平軍無非是起佯攻作用,企圖牽制淮軍的三團兵力,而李秀成的本部人馬便可趁機直撲上海。看來李秀成這次是經過了周密的偵查,抓住了淮軍兵力不足的弱點。此番,他的一萬多人馬殺來,無論從哪個方向上進攻,淮軍都將難以應對。

曾紀澤在與李鴻章等商討後製定了一個頗具冒險性的計劃,由吳長慶的的四團仍作爲預備隊,隨時支援戰事吃緊的淮軍各部。另由潘鼎新的五團急襲太倉,打亂李秀成的攻計劃。

太倉鎮位於蘇州城東,是拱衛蘇州東大門的戰略要地,根據之前的偵察得知,太平軍在此地駐軍不足一千,淮軍若能出奇不意的攻下此鎮,則可對蘇州造成巨大的威脅。蘇州目前是李秀成苦心經營的大本營,他斷不能容許此城失陷,所以到時他必撤上海之圍,反救蘇州。簡單來講,曾紀澤制定的就是一出圍魏救趙之計。

這個計劃攻敵之必救之地,可以說是天衣無縫,唯一令曾紀澤擔憂的就是潘鼎新團的戰鬥力。這支團練的隊伍剛剛加入淮軍不久,雖然武器裝備都是先進的美國貨,但卻未進行過系統在西式訓練,而且曾紀澤還沒來的及在該團中編入原常勝軍的骨幹士兵,所以,該團能否在新武器的幫助下發揮較強戰鬥力,還是一個未知數。

此戰關係重大,曾紀澤對潘鼎新的指揮能力,以及五團的戰鬥力都持有懷疑態度,於是他決定新自督軍前往,並帶上了教習威利,以及重新集結後的直屬炮營,只留李鴻章暫時主持上海城防。

第285章 天鷹第4章 英國醫生第124章 人慾第215章 天才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172章 海權第1章 湘江北去第63章 常熟第288章 南京條約第221章 第一人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4章 英國醫生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22章 大冶建廠第160章 殖產興業第283章 邊境第243章 黎明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108章 洪神經第241章 狂歡第241章 狂歡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144章 北征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138章 豬尾巴第217章 曖昧第30章 假老爸第266章 借道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117章 天兆第240章 反戈第281章 烽煙再起第181章 一生爲奴第252章 自作聰明第244章 反目第28章 手術第93章 北方重鎮第218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276章 不當婊子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228章 骨肉第99章 土地之重第266章 借道第28章 手術第314章 犧牲第187章 輪迴第88章 家庭晚餐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78章 瘟疫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281章 烽煙再起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20章 以利換技第18章 武器優勢第79章 夫人第178章 決斷第190章 總統的恩人第286章 一夫當關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47章 容閎第74章 紀澤式第144章 北征第11章 洋槍營第306章 讓步第88章 家庭晚餐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91章 四川第134章 不上也得上第194章 人,狗第61章 楚軍第90章 保存實力第300章 憶往昔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141章 心腹之患第314章 犧牲第258章 大權在握第296章 屈服第236章 空襲第164章 無恥的干涉第37章 夜襲第31章 風流猛將第150章 另類的美國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280章 升級第139章 逆天者亡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154章 左宗棠的抉擇第302章 積弊第219章 “貴賓”第247章 儲君第1章 湘江北去第3章 初顯不凡第170章 衝突第8章 胡林翼第296章 屈服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266章 借道第25章 江上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