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嬗變的局

“什麼,李哲竟然大敗曹孟德,將曹孟德一舉成擒?連許都也給佔了?”病榻上的袁紹得到這個消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這玩笑可是開的太大了!緊接着一股邪火竄上胸來,若不是渾身無力,他都想直接蹦起來,一劍將這個傳遞消息的人給砍了!豎子!膽敢如此愚弄與我!

可是接下來,形勢漸變,越來越多的情況表明,這個消息的確鑿無疑。許都被攻陷,豫州兗州各地換防,司州黑山黃巾的浩大聲勢的南下舉動,這一切的一切都證明了,原先所說的那個天方夜譚般的笑話竟然是無比的真實。

而最後,邊界處傳來消息,黃河邊上一直和自家對峙的曹軍重將也一一換了門頭,徐晃、樂進、于禁、劉延都紛紛改旗易幟,變成了李哲軍的部屬,這種種情況終於令袁紹終於放下了幻想,開始認真思考應變。

“這!這!這李哲李顯德,大膽如斯,竟然敢竊據許都?我們該怎麼辦?怎麼辦?”袁紹突經這般大變,一時間腦袋都有些不夠用了,一時間冥思苦想,但就這般想着想着,竟然突然想出來一些招數來。

“形勢竟然如此,身在許都的各位名士的消息還有嗎?楊氏,荀氏,陳氏,士孫氏,快快快!各位先生,快快行書於朝廷的各位重臣,就說我袁本初久慕衆位先生的大名,迫切希望和衆位先生一敘,務必要爭取各位重臣名士歸來。吾盼衆位名士。如久旱盼甘霖也!”哈哈哈哈!如此袁紹在心裡想着,曹操既去,李哲不過是一賊頭,能有多少名望,若是我袁本初登高一呼,豈不是就成百川匯海之勢!

“晚了!明公!李哲已經派手下大將收復了許都,他自己也恐怕馬上就要進駐。那些重臣名士,在李哲大軍的逼迫下,自己也要明哲保身。恐怕難以響應主公的號召!”審配在旁邊,梗着脖子毫不留情的打斷了袁紹的夢想。事情哪有如此簡單,這袁本初纏綿病榻久了。真的腦袋已經給糊塗了。

“哦?李哲竟敢如此麼?他區區一個賊頭,竟然敢挾持朝廷重臣?”

審配嘆了一口氣,說道:“主公!到了此時,你還要對這些亂臣賊子給予什麼希望麼?曹操是亂臣賊子,其他人又何嘗不是。如今這人世間,兵強馬壯者爲大,我等往日無比重視的,名望聲譽什麼的,如今已經是被世人棄若敝履了。”

“什麼?”袁紹一愣,隨即明白過來。當即是如喪考妣,慘痛無比的大聲痛哭:“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率獸食人啊!這就是夫子所說的亡天下,亡天下啊!”

他在這裡痛苦。豈料身邊的人卻是早已經不以爲意,習以爲常,如今的袁本初早已經喪失了鬥志,終日裡纏綿病榻,只會在這裡空放嘴炮了。

其實要說這大漢朝廷的禮教秩序崩亂,又豈止是自今日始。當年第一個起兵破壞了這秩序的,豈不正是眼前的袁紹袁本初?不經朝廷詔令,私自矯詔行事。糾結各路諸侯攻伐洛陽,以下克上,大肆封官許願,到最後在冀州幾乎是明打明的自立朝廷,這天下秩序的敗壞,歸根結底的根子可都是在眼前這個自家的主公身上啊!這袁氏的兩個敗家子兒,一個比一個昏聵!漢室之亡,實亡於袁氏也!

而這個時候,卻又在這裡指着別人痛罵,渾然想不起自家是始作俑者。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士族!士族!終究不外乎就是些這等敗家的玩意兒!

……

長安!如今已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曹操往日的手下重臣鍾繇坐鎮此地,身邊聚集了一衆關西精英子弟,楊阜,蘇則,杜畿,張既,韋端韋康父子,在一起商議大事。

“韓馬二賊,果然是又叛了,這些羌賊,都是些養不熟的狼,只會敗壞我等關西士族的門風,如何能夠依仗?”

楊阜在旁邊慚愧不已,當日聯絡韓遂馬騰,正是他一力主持,如今又逢這等事,只能是不斷告罪討饒。

鍾繇卻是大度的解勸道:“義山(楊阜字)不必惶恐,如今之形勢,當然是怨不得你,那韓馬二賊,從幾十年前起就是積年慣賊,降而復叛,叛而復降,都是些無信無義之徒,輕信不得。如今看丞相大敗,率兵復叛,圖謀長安,卻是意料之中事,絕非你的過錯!”

楊阜大爲感激,又連連告罪不提。

鍾繇隨即說道:“如今之事!其實卻不在於韓馬,而在於我關中士族的日後之事。如今朝廷淪陷,李哲勢大,但此賊雖然兇悍,中原廣大,恐急切間也顧不得我關中。眼前之危機只有韓馬二人而已,還算不得真正地危難!只是日後,我等何去何從,卻是要從長計議了。”鍾繇也是憂心忡忡,他雖然是潁川士族,但自從奉曹操命,入關中持都督關中印信以來,已和關中士族融爲一體,共同進退,此時所說,正是衆人心中要緊的心思。

韓遂馬騰,不過是昔日涼州豪族,衆世家高門門前呵斥來去的奴僕而已,衆人自是不放在心上,但此時朝廷淪陷,便觀周圍各地諸侯,還有何處可以投靠?

劉表,垂垂老矣,張魯,也不過是一個神棍,袁紹太遠,又是關東世家的門閥領袖,靠不上!益州劉璋?衆人又心有不甘!一個自己家的家僕都管不住的君主,如何能讓人心服?

難道,未來就只有投靠李哲的這一條路麼?

關中士族,從百年前起,就已經被朝廷傷透了心,西北羌亂,固然是當地豪族互相勾結,有本地士人蔘與其中,但是關中士族,都是大漢子民,哪有不向着自己朝廷的道理兒?不管西北如何變亂,但是關中士族的根,可都是深深的紮根在這廣袤無垠的大漢疆土之上的啊!沒有大漢,何來士族!沒有關中,何來大漢!

關西人和關東人在朝廷中終日爭吵,屢屢被關東人所欺,近數十年在朝廷中更是屢受排擠,朝廷中的關東人沒有切身之痛,對羌亂煩不勝煩,竟然喊出了關閉潼關,盡棄關外之地的口號,這!這簡直是不可容忍!關中士族和朝廷的離心,早就已經開始了。否則,也不會有董卓借詔書入洛陽妄圖重整朝廷的野望,只可惜,這場關西和關東兩地士族的最後的一場努力爭鬥,最終還是敗亡了。

如今,天下紛亂,羣雄逐鹿,沒有了大漢朝廷!難道讓關中士族組織起自己家的一羣關中名將,圖謀自立?

衆人議論紛紛,一時間難以抉擇!

……

河北長安的情勢,其實都不是急迫。荊州,如今纔是最惶恐不安的。曹李大戰,徹底揭開了李哲軍表面上的那一層面紗,本來以爲是一個能夠拴在家門口攔路的惡狗,誰知道竟然是一隻擇人而噬的猛虎。而且最恐怖的是,這隻已經張開血盤大口的猛虎離自家是如此之近,只需一轉頭,就能將爪牙伸到自己的臉上來,近在咫尺!

於是,本來繁華安定的荊州在接到了一系列的消息之後,立刻就變了模樣,一時間人心惶惶,近些日,劉表本就一直纏綿病榻,眼看就不行了,膝下的大公子劉琦又不是什麼守成之主,這大廈將傾,樹倒猢猻散,衆人不得不行動起來,考慮替自己找一條後路。

荊州的蒯氏二英門前開始門庭若市,衆人都知道這蒯氏和李哲素來關係良好,就是昔日有些變故,那也是因爲蔡瑁惡行假傳劉使君手令之故,怪不到蒯氏身上。如今李哲打敗了曹操,進駐許都,眼看着就要取代曹操成爲雄霸中原的龐然大物,那是何等的威勢!這一切充分說明了,當日蒯氏兄弟二人的眼光之卓絕長遠,不說能不能借助二人搭上李哲的關係,便只是走走這裡的門路,那總是不會錯的。

而本來炙手可熱的蔡氏如今卻愈見冷落,明眼人都知道,這家的家主已經惹了天大的災禍,便是李哲不與他計較,未來等到李哲定鼎中原之後,愈漸強大,那等着暗中等着對蔡氏落井下石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只需一個眼色上來,便不知有多少人要衝上來將整個蔡氏給分食吞吃了。

這等滅族的大事,誰敢再湊上前去,嫌活的不耐煩了麼?這世間,改朝換代的大勢,本就是如此的冷酷和不可阻擋!

……

青州、徐州等地,暗流涌動。

臧霸、昌豨、陳登,各有各的心思,此時臧霸受曹操命,鎮守泰山,表面上最是恭順。

而昌豨早在去年就已經謀反,佔據北海、東萊二郡,自稱敬天定海大將軍,張遼夏侯淵二將徵而不克,過海路和遼東大豪公孫度眉來眼去。

至於陳登,依舊是鎮守徐州,力拒江東,自顧自看守自己個兒的家園。

如今曹操倒下,李哲崛起,已經是又到了站隊的時候,這幾個地方梟雄,都會有什麼樣的選擇呢?

一百九十八章 登陸之前一百七十章 具裝甲騎一百四十六章 法屬印度支那第4章 夜襲第67章 餘威一百四十三章 入暹兩百一十五章第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七第72章 初戰一百七十四章 長安第80章 談事兒一百零五章 機械化一百五十九章 會前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庫克敦一百四十六章 法屬印度支那第5章 談心第33章 調製一百七十三章 陌刀陣第75章 危險,來自天空二一百三十八章 晚報第62章 鐵料一百零八章 僵持看法一百零八章 僵持看法第61章 反應兩百零三章 司馬第127章 雷霆第32章 “神車”出爐,搬遷第86章 東江改編一百九十六章 戰略下第8章 超時空戰爭樂園兩百零四章 蒸汽機第58章 詫異一百二十四章 出發第43章 對峙一百四十五章 另類外交一百一十一章 結論第1章 我可以吃了你嗎第15章 誓師第42章 安排兩百零一章 變化第94章 殘忍第76章 殖民時代一百三十五章 戰勝第103章 北進一百六十四章 激變第13章 生理人和海匪們一百三十三章 徵倭九第17章 趙子龍的槍兩百零六章 打響一百九十三章 蓬萊艦隊和公孫康兩百一十九章一百七十七章 時空一百六十一章 魯班車和工匠營一百八十五章 時代的敵人第51章 諸葛第46章 戰灤州第113章 麒麟衛一百四十章 騷動第127章 雷霆一百七十六章 絕望第61章 反應第46章 徐庶獻策第115章 演習一百七十章 盛京第39章 價值第15章 開公司第133章 制度一百四十九章 武器軍事進化一百五十二章 儀式第100章 會議第2章 出場第36章 井蛙一百七十章 突襲一百零四章 算計第140章 視覺極限傳媒一百二十三章 紛爭第91章 考驗第71章 張奎下第74章 對陣第11章 危機,逃逸兩百二十五章第84章 皮島上第83章 中華宮,西北談一百五十九章 南客第122章 炮戰一百二十三章 紛爭第57章 覆滅第121章 擴散一百八十一章 非洲一百七十七章 異動第4章 找一家代理人第63章 中德第144章 世間總有知心人一百六十三章 華夏一百九十三章 蓬萊艦隊和公孫康第七十九章一百五十一章 青州徐州第87章 農業第52章 準備戰鬥第41章 收穫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