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高-潮,是一種理想的狀態,更是一個精神層面的高要求。
它從漸進式躍升到一個極致,在前期是平緩跌宕的,漸漸在進程中會波浪疊加,層層遞進,雖然不常有,但這是我們的一種追求,矢志不渝。
文學創作就要求我們,文似看山不喜平,不能一貫的平鋪直敘,效果看起來如同喝白開水,淡而無味,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添加佐料,幫助文風有個良好的起色。
這個起色是要求我們,文字比較喜人愛看,到了孜孜不倦的地步,在層面上有波浪,當然還有起伏,甚至更有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浪漫,風光旖旎。
詩章上說,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四時風光,是優美的,有春色的淺風波盪、稍寒微暖,有着山花的爛漫與奼紫嫣紅,有夏季的狂濤猛進,波濤相擊,也有鮮花的狂放不羈,生命進入豔麗和賞之不盡的美景。
也有秋風漸起,氤氳着山嵐薄霧,景色從嫣紅變成錦瑟華年,到處鋪排着豐收的快感,同時夾雜着寒風凜凜,秋水明澈而盪漾,一年勝景君須知,人間十月小陽春。
那也是一種極致的美麗。
當然,到了漠風颳起來,鋪天蓋地的黃沙漫漫,寒涼帶來朔風呼嘯,剎那間落葉四下,深秋的風蕭疏起一片落黃,間雜着秋雨霏霏的凋零,秋風帶來了漠野的怒號,和捲起的狂沙飛舞。
一夜北風涼,明朝見微雪。
四野無不是茫茫的白色,待陽光升起,白色景緻在光照下悽迷而着紅,和跌進湖水裡的寒雪,沙沙的盪漾出微波。
這應該是四季的寫照吧?
高-潮就與這個景色類似,她不掙平白無辜,要的是疊加的波浪,一浪浪一波波,風起雲涌的起伏,讀者會沉浸在其中,嘗試着樂趣無窮。
讀者的要求是,跌宕起伏的,需要激烈的矛盾衝突,在敘事的過程中,我們把日常慣見的事務矛盾,在適當的時候把她引發出來,層起推進,達到高-潮迭起的效果。
這是喜人的,令人驚奇不盡,樂此不彼的,讀者滿意,作者就是幸福的。
因爲,這就是作者的追求,極致快感。
直接進入高-潮的很少,起手必定漸進,有前奏,才能在進入高-潮階段享受到不能言喻的樂趣。
在創作時,一個好的作者,必須時刻把握自己的心跳,融入讀者的起伏要求,纔會引起他們的共鳴,營造良好的氛圍。
就像前面說的四個季節的不同,必然有着迤邐的風貌,感染着讀者。
這纔是讀者要求的精神實質。
他們要求風光的不同,作者就應該極力滿足,不是嗎?
接天的蓮葉,是滿目的碧綠,偶然看到會有不一樣的視覺,但是看久了,也會覺得平淡無奇,進而要求有點不一樣的色彩。
那麼在鋪排上,應不應該拿一支畫筆,在作品上描繪出一道映着日光,展現出靚麗的風采呢?
別起急,來了,畫筆濃墨重彩的塗抹出別樣的紅色,在碧綠的蓮葉中間,就出現了一道風景。
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個紅色,就是高-潮。
那個迭起是什麼呢?
就是層層遞進,把波浪起伏更多的塗在荷葉上,不要求平,只要求不同,刷刷點點幾筆落下,輾轉騰挪,就在碧荷中顯示出來,亮紅的風景。
作者是枯燥的,作品是豐富的,她表現出一個作者的良好素養,和精神特質。
這就是讀者對作者的基本要求,高-潮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