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

對於大多數的出家人來講,世俗生活中的關係很大程度上被他們剪斷了,而選擇一條獨自面對自己的道路。好不好,當然好,沒有了人世間的牽絆,煩惱自然就少了很多。

有一個人在山洞裡修行了十多年,他看上去已經完全超凡入聖了,他甚至可以不吃東西,他自己也覺得自己已經成道成仙了。有一天,一位村民發現了他,驚爲天人,立即把他請到村裡去,邀請他開壇作法。很多的村民都涌來看這位仙人,因爲人太多,擠來擠去的,一個村民不小心就踩到了這位“仙人”的腳了,這位“仙人”內在騰的一下憤怒就起來了,三字經脫口而出。這時,這位“仙人”才明白,自己的修行還遠遠沒有到達他所認爲的境界。

出家是一條簡單的路,雖然在此之前,要做這個決定一定不容易,但是,一旦出家,他們所面對的情境相對於隱於世的人來講,是相對容易的,他們所需要面對的,就是自己而已。當然,這種成果仍然需要在關係中得到檢驗,比如,他去了一家嘈雜的寺廟,那裡面也還是有一些關係需要去面對的。然而,對於我這樣的隱於世的人來說,修行似乎就只有“關係”這一條路了。

首先是我與自己的關係,應該如何與自己相處?阿南·達吉瑞說過一句非常美的話:所謂覺醒,就是我對自己感到自在(asewithmyself)。我們中國的語言非常美,很有境界,自在——就是和自己在一起,覺得很舒服。是的,當我們能夠接受自己一切如是的樣子,不想在別人面前有任何的掩飾時,那我們就是醒過來了。而每個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成爲自己,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目的。

我常爲自己要不要塗點粉底液再出門而苦惱。本心來講,我不喜歡用化妝品,因爲再標榜爲純天然的化妝品,也已經不是天然的了。可是,每次化點淡妝,確實讓我出門之後更加地自信,感覺良好。這是不是還不夠完全接納自己的表現呢?做一件事的時候,還是會想着另一件事,經常地心不在焉,這是不是也是沒有活在當下的表現呢?

然後,當然是我們與父母的關係。這是我們這個世界最老的關係,也是我們的第一份關係。父親是我生命中的第一個男性,母親則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一個女性,我們與他們的互動模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與其他的男性或女性的互動模式。而糾纏在家長與孩子的關係當中的,有愛、有恨、有期待、有失望、有痛苦……人生的酸甜苦辣,基本上都反映在我們與父母的關係當中,並寫進了我們早期的人生劇本。

在與父母的關係中,我們要理清不少的問題,首先是要將所有的負面情緒的能量轉化成真正的愛意,然後還要區分自己想要的人生與父母對我們的期待;同時,也要放下我們對父母的期待,放下我們內在那個執拗的要求,要求他們以自己想要的方式來愛自己;更要區分愛與責任的不同,愛與照顧的不同,擔心與關心的差異;以及對每一個生命的接受與尊重,等等。可以說,與父母之間的功課,是最複雜也是最不可逃避的,它直接關係到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

接下來,當然是我們的親密關係了。很多人在父母身邊感受不到愛與接納,就轉而去親密關係中尋找。所以,兩個人的愛情,常常成了我們以愛的名義而進行的情感交易:我愛你,是因爲我想要你愛我。我們在另一半的身上投射了很多的希望和幻想,那些我們自己無法達成的或是感覺自己無法擁有的,就轉而投射到愛人的身上,希望他們來滿足我們。而對方往往也跟我們一樣,也想在我們的身上尋找到他們認爲缺失的東西——愛,於是,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就變成了兩個乞丐的關係,大家都在託着討飯鉢向對方索愛。因此,在這樣的關係裡,雙方很容易累積失望與抱怨。剛剛戀愛時的各自的僞裝會很快現形,而陌生的真實感則會很快顯現。很多的親密關係都是在上演這樣的模式,但是,如果我們真的能看清楚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心理遊戲,並且開始真正地面對自己的內在進行探索,開始走向靜心。那麼,兩個人的關係就開始真的朝着美好的方向發展了,親密關係就真的會成爲我們成長的助力。之後,我們就不會一味地苛責、要求和依賴了,親密關係會開始朝着類似於友誼的方向發展了,真正的友誼就是全然的接納,接納對方成爲他自己,也自在做自己,像兩棵樹一樣,既彼此相系,又各自獨立,這樣的關係會變成美好的祝福。

再者,就輪到我們與鄰居、工作夥伴及其他一些人的關係了。當我們處理好了前面的三種關係,處理好這方面的關係就相對簡單了。如果我們能把所有的關係都看做是內在成長的助力,那麼,關係之旅就會是一場靜心之旅。別人的一句話,一個行爲,爲什麼會在我們的內在引起反應,原因很簡單,那一定是我們的內在還有一些待處理的情緒負荷及過往記憶。

我喜歡那句話,親愛的,在你之外,沒有別人。其實,所有關係的功課,都是自己個人的功課,看似與他人有關,其實它是完全單獨的。

最後,就是我們與這個自然與世界的關係了。我們越是向自己的內在走,就越是會發現,我們與這個世界本是一體的,我們外在的實相只是我們內心的投射而已,我們就是那個創造自己命運的主人。所以,推己及人,愛人如己,便是我們向內挖掘到深處時一個自然的了悟,而在某些特定的時刻,恩典會降臨,就會瞥見萬物合一的神性。

在關係中成長,當“麻煩”來的時候,要學會去歡迎它,把它看作是讓我們看向自己內在的機會。迎向它們,迎向生命中所有的關係,因爲每一個關係的背後,都藏着一份禮物,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的話,就會越來越接近自己的心,而那些走近我們的人們,也會感受到我們內在的平和、喜悅。

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88章 切換自卑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5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1第5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1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4章 夢魘2第85章 四梵行4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遊戲第1章 愛的語言第20章 真相第95章 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恐懼開出的花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15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2第4章 這些孩子怎麼了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24章 擁抱陰影第17章 愛你的存在第27章 神秘電話第13章 渡6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12章 幸福之旅3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77章 心理陷阱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19章 愛與自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27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第26章 相由心生第17章 流水線上的加工品第4章 這些孩子怎麼了第80章 對生命保持覺知第24章 擁抱陰影第77章 心理陷阱第56章 罪孽清理第10章 渡3第60章 星光體第14章 渡7第18章 空椅子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9章 笑看風雲淡 坐對雲起時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1章 佛陀(1)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13章 靈魂伴侶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14章 兒子的夢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22章 神念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71章 慈悲喜捨(4)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7章 牌坊林的秘密3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95章 不生不滅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2章 職業倦怠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19章 愛與自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經驗第4章 選擇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16章 越長越美的松樹第57章 明心見性第28章 財由心收2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28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2第23章 五奶奶第3章 愛的語言3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23章 我心深處第83章 四梵行2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9章 笑看風雲淡 坐對雲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