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九年(二)

梓笙和川兒是悄悄從房間的側門進去的,二人一進去,只覺得室內薰香嫋嫋,那香味淡雅清香,使人凝心靜氣,窗子下襬有一張精緻的案臺,上面卻是幾隻做工精細的青銅花瓶,斜插了幾支木槿,爲着屋子添上一抹靈動和生氣。

梓笙輕手輕腳的往裡面走了走,只見那屋子正中央掛着一層淡淡的桃紅色帷帳,中間的女子盤膝而坐,一席白色曲裾於身後鋪散開來,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簡單的在腦後挽了個髮髻,一隻素雅的白色象牙簪斜插於耳後,纖細白皙的手緩緩撥動琴絃。

眼前這幅景象使梓笙完全呆住了,這景象竟比自己看到的許多畫還要美······

梓笙萬萬沒想到這咸陽宮內,竟還有如此才貌雙絕的女子,梓笙一時手癢,回身從川兒手裡抱過琵琶,緩緩走到旁邊,跪坐了下來,雙手撥動琴絃,以音和之,一時間,兩種琴聲交疊起合,時而低續婉轉,時而高亢激昂,二人可謂配合的天衣無縫,流轉間一曲已畢。

旁邊的川兒聽完之後,一個勁的拍着手,滿臉豔羨的和梓笙說道:“秦姑娘,你和這位姑娘的合奏簡直猶如天籟啊,川兒真是從未聽過如此好聽的曲子,怕是陛下來了也會讚不絕口呢!”

梓笙伸出手,剛要制止川兒讓她小聲些,卻見那帷帳中的女子緩緩起了身,向自己走來,梓笙見她標緻的鵝蛋臉上,不施粉黛,卻更加凸顯出那雙清亮眼眸,這總會讓梓笙不自覺的想起白居易那句“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這樣的女子真真是不多見。

“姑娘的琵琶彈得如此出神入化,不知小女子可否有幸得知姑娘芳名?”女子微微伏了身向梓笙輕聲說道。

梓笙見狀,連忙起了身,兩步就走過去扶起那女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姑娘快別多禮,我叫秦梓笙,姑娘實在是謬讚了,姑娘的琴彈得才叫好吶,不知道梓笙又可否有幸,請姑娘告知芳名呢?”

“小女名叫苒熙,難道姑娘就是秦梓笙,秦姑娘麼?不想小女子今日竟有幸得見,秦姑娘的琵琶果然名不虛傳。苒熙真是佩服。”苒熙一聽到梓笙的名字,眸子裡頓時放出光來。

“你認識我?”梓笙有些疑惑的問道。

“嗯,苒熙常聽王將軍提起你,說你的琵琶乃是他聽過最好聽的樂曲,還說你呀,是他見過最特別的女子。”苒熙的笑顏像開在三月緋紅的桃花,明豔動人。

“王將軍?姑娘說的可是王翦將軍麼?莫非你與他二人相識?”梓笙一聽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

“嗯,正是王翦,不瞞姑娘說,我與王翦他們兄弟二人乃是舊識了,所以總是會從王翦大哥那裡聽到關於你的事呢,好久以前我就一直想着,能讓王翦大哥這麼日思夜想的人啊,一定不會是一般的人,沒想到今日一見,果然沒讓我失望,哈哈···”苒熙有些激動地一把握住梓笙的手,一股腦的把心裡的話都說了出來。

梓笙聽到這,心裡不免有些吃驚,想來自從上次,咸陽宮外匆匆一別,已有一個多月沒見到王翦了,也不知道他最近好還是不好,於是便啓脣問道:“王翦···最近可好?”

“嗯···王翦大哥挺好的,就是消瘦了些,不過聽王賁說,好像王翦大哥最近酒喝得多了,以前他都是不怎麼喝酒的,也不知道近日是怎麼了······其他的倒沒什麼了。”苒熙皺了皺眉,眼底裡都是疑惑和不解。

聽到這,梓笙自言自語的說着:“哦,是麼,酒喝得多了麼?”不知道爲什麼,梓笙心裡突然有些愧疚,就像是經年不愈得舊疾,雖然習慣了,但是它就在那裡,永遠不會消失······

“秦姑娘,你怎麼了?”苒熙輕輕晃了晃有些發呆的梓笙說道。

“哦,我沒事,突然想到些事情而已,對了,苒熙姑娘今年多大啊?既有如此精湛的琴藝,可是這宮中的樂師麼?”梓笙微微笑着,還是選擇避開了那個話題。

“哦,苒熙今年剛好十九了,卻並不是這宮中的樂師,只是每年咸陽宮設宴,陛下都會叫我來這裡演奏,早在今年進宮之前,苒熙就已經聽說過秦姑娘的大名啦,所以一直想求陛下讓苒熙見上你一面,可是陛下卻一直都不答應,也不知道因爲什麼,哼!”苒熙一想到嬴政當時堅決的語氣,簡直有些氣的牙癢癢。

梓笙看着她的模樣,反而被逗笑了,說着:“原來苒熙姑娘才十九歲啊,有這麼好的琴藝真是了不起啊。”

“哎呀,秦姑娘就不要再褒獎我了,看姑娘的樣子,姑娘也不大啊,況且這琵琶之樂的興起不過幾十年,可方纔我聽秦姑娘的琴音婉轉多變,而且當中許多指法,苒熙都未曾見過,今日託姑娘的福,苒熙當真是開了眼界啦!如果秦姑娘不嫌棄,苒熙願爲知音。”苒熙說着,連忙後退了一步,向梓笙微微伏了身。

梓笙見狀,連忙上前將苒熙扶起來,說道:“哪裡哪裡,應該是梓笙說苒熙姑娘不要嫌棄纔對,嗯···我今年也是十九歲,你我二人若是可以成爲知音,想必定有不少話題,哈哈。”

“話題?何爲話題?”苒熙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頗有些不解的問道。

“額···就是我們可以一起談論的東西。”梓笙尷尬的笑了笑,向苒熙解釋道。

“嗯,那自是一定,哈哈,還有啊,我一定要和陛下說,我已經和秦姑娘成爲知音了,誰叫他不讓我見你!哦,對了,我還要和王翦大哥說,他若是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的。”苒熙眼睛一亮,拍手說道。

“苒熙姑娘,直接喚我梓笙便好了,總是姑娘姑娘的叫,顯得生分。”梓笙笑看着苒熙輕聲說道。

苒熙一聽也連忙扯了梓笙的袖子,開心的說道:“哈哈,那好,梓笙,你就叫我苒熙好了,也不要叫我什麼姑娘了。”

看着苒熙這樣,梓笙有些爲難的輕聲說道:“苒熙,你可不可以不要和王翦說見到我這件事。”

“爲什麼?”苒熙不解的問道。

梓笙微微低了頭沒有多做解釋,眼中卻滿是愧疚和擔憂,小聲地說着:“你就不要問了,日後你自會明白。”

看到梓笙這樣,苒熙也不便多說什麼。只是將梓笙引到琴案前,笑着和梓笙說道:“嗯,那好吧,不過梓笙可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梓笙想了想,想不出苒熙到底會提出什麼條件,便疑惑的問道:“是什麼條件?我若是能做到便一定答應你。”

“梓笙你可要答應我,從明日起,每日都要來這樂府,與我一起練習琴技,如何啊?苒熙真是有好多東西想和你探討探討吶。”苒熙說着便自然的挽起梓笙的胳膊。

不知爲什麼,苒熙讓梓笙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那麼熟悉,那麼自然,看着她這麼天真純潔的樣子,梓笙總是會覺得那麼溫暖,那麼明朗。

梓笙笑着點點頭說道:“嗯,好,我答應你。”

“啊,真的嗎?實在是太好了!”苒熙一聽,高興地在屋子裡轉起圈來,白色的曲裾像飛舞在藍天上的雲朵,輕盈而秀麗,那一瞬間,梓笙突然覺得,眼前的這位女子也許正是這個時代美人的象徵,不僅才貌雙絕,又溫婉嫺靜。梓笙笑看着苒熙,也許今後自己不會再覺得那麼孤獨了,能在這裡認識苒熙這個朋友,也算是上天給自己的優待吧······

不過,梓笙看着苒熙轉久了,畢竟有些頭暈,便輕聲打住道:“苒熙,你小心點腳下,不要摔了。你呀,還是快些給我介紹介紹你的琴吧······”

“哦,你瞧我高興地,一時間竟忘了···”苒熙終於停下,輕輕把梓笙拉過來,讓她跪坐在琴案邊,隨後便詳細的說道:“這個呀,叫箏,共張有十二絃,此箏起初便源於我大秦,故也稱秦箏······”

梓笙點了點頭,輕聲說道:“哦,原來是這樣,難怪與我之前所見的兩種琴都有所不同。”

“哦,還有什麼琴與之相似麼?”苒熙瞪大了眼睛問着。

······

轉眼間便到了正午,一旁的川兒看着外面高懸的日頭,心裡估摸着差不多應該是午膳的時候了,便扶了扶身,對梓笙和苒熙說道:“二位姑娘,該是午膳的時候了,不知姑娘有何吩咐?”

梓笙和苒熙相視一笑,微微點了點頭,便聽梓笙開口說道:“川兒,你下去多準備些點心和熱茶便好了,我今日恐怕還有好多話要與苒熙說呢,準備好以後,你也下去吃些東西吧,別餓着自己。”

“諾,川兒記下啦,川兒這就給二位姑娘去準備。”說着,川兒便轉身退下了。

川兒走後,苒熙看着這丫頭,對梓笙說道:“梓笙,你這丫頭看起來好生機靈啊。”

“嗯,是啊,這丫頭伶俐,性子又開朗,多虧有她,我這生活啊也是多了不少樂趣呢。”梓笙笑着說道。

不多時,川兒就將點心和熱茶準備好了,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交談甚歡,直至傍晚,梓笙才離去。

秦王政九年(四十三)秦王政八年(三)秦王政十年(三)一個人的西安之行秦王政九年(二十二)秦王政八年(六)之子于歸(一)秦王政八年(十九)秦王政十年(十五)秦王政九年(二十六)秦王政九年(十二)秦王政九年(五十)秦王政十年(二十六)秦王政九年(三十八)秦王政九年(四十二)秦王政八年(十六)秦王政九年(三十二)秦王政九年(二十七)秦王政九年(十四)秦王政九年(三十三)秦王政十五年(四)秦王政九年(八)秦王政九年(二十六)秦王政八年(十四)秦王政九年(二十七)秦王政十五年(五)秦王政九年(二十六)秦王政十年(三十三)秦王政十年(三十七)秦王政八年(三)秦王政十八年(一)秦王政八年(十五)秦王政十年(三十一)秦王政十年(二十六)秦王政十年(二)秦王政十六年(四)秦王政十年(二十八)秦王政九年(四十五)秦王政十年(十一)秦王政十年(三十五)秦王政九年(二十五)秦王政九年(二)秦王政十年(二十)秦王政十年(三十二)秦王政八年(二)秦王政八年(一)秦王政九年(四十五)秦王政九年(二十)秦王政九年(一)秦王政九年(四十)秦王政九年(十四)秦王政十五年(一)秦王政十五年(一)秦王政十四年(二)秦王政九年(四十四)秦王政十年(一)秦王政十四年(三)秦王政十年(十八)秦王政十四年(四)秦王政十年(十)秦王政十年(四十二)秦王政九年(六)秦王政九年(九)秦王政九年(四十五)秦王政九年(十)秦王政十年(四十三)秦王政十五年(七)秦王政十五年(六)秦王政九年(三十五)秦王政十年(三十五)秦王政十四年(三)秦王政十五年(六)秦王政九年(三十三)秦王政十年(三十一)秦王政九年(九)秦王政十八年(一)秦王政十四年(五)秦王政八年(八)秦王政十四年(七)秦王政八年(五)秦王政十年(十)秦王政十年(二十四)秦王政九年(十四)秦王政十年(二十三)秦王政九年(四十六)秦王政十年(十二)秦王政十年(二十四)秦王政九年(六)秦王政八年(十八)秦王政十年(四十)秦王政十五年(三)秦王政十一年(三)秦王政九年(八)秦王政九年(三十五)秦王政九年(十八)秦王政十一年(五)秦王政十六年(四)秦王政八年(七)秦王政十四年(一)秦王政十一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