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房玄齡稱頌

PS :感謝書友“巴圖喀”、“戴霏”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諸愛卿,可知道朕勞累了一天一夜,天微亮時纔剛剛睡下。”李沐不傻,未言先嘆苦,談判之道也,讓對方先心生歉疚,便可先弱了對方氣勢。

正常情況下,皇帝這麼一說,朝臣們就該先施禮請罪的。

魏徵也不傻,可他就是愣當作是沒聽見。

李沐見沒什麼反應,無奈之下只能切入正題,早了早回去,還能睡個回籠覺不是?

“今日可不是大朝會,諸愛卿這麼早進宮,想必是有要事,說說吧。”

魏徵身爲御史臺之首,自然當仁不讓,他橫跨三步,立於殿階中央,“臣有奏,聽聞陛下要簡化漢字,不知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

“臣以爲,大唐天下剛剛平息戰亂,百姓正需修養生息,朝廷如今應該做的,是無爲而治。陛下簡化漢字確是彰顯文治武功之盛舉,但此舉耗費人力物力甚巨,臣以爲眼下還不是時候。望陛下三思。”

房玄齡隨即出列道:“陛下,臣以爲魏大夫所言甚言,請陛下三思。”

於是,一衆朝臣都揖首齊聲道:“請陛下三思。”

李沐不生氣。

不知者不罪嘛。

李沐微笑道:“諸位愛卿今日就只爲此事而來?”

魏徵答道:“正是。此事關乎國政,關乎來日朝廷施政方向,不可兒戲。”

這話讓李沐聽了有些惱意,兒戲?這是在說朕兒戲呢。

不過李沐自認大人有大量,沒有喝斥魏徵無狀。

“魏愛卿和諸位愛卿想必是誤會了。”李沐平靜地說道,“此事也怪朕,事先沒有說清楚,其實簡化漢字不需要耗費人力和物力,因爲朕已經完成了。”

此話一出,滿殿衆臣都驚呆了。

簡化漢字,就這麼完成了?

是自己耳朵出問題了呢,還是自己的腦子出問題了?

不是一個兩個,滿殿的官員都四處張望着,想從別人的臉上驗證自己的耳朵和腦子正不正常。

李沐看着這羣已經失了神智的大臣們,心中嘆了口氣,這還真怪不得這些大臣。

是人都不會相信自己能一天一夜之間,簡化出漢字。

“諸位愛卿,朕確實已經完成了此事。孫華,將譯好的字交於首輔、魏卿和諸公過目吧。”

當房玄齡等人用顫抖的手,從孫華手中接過那疊紙時。

“呼啦”,滿殿羣臣就圍了上來。

這時候他們自己也已經顧不得爲臣的禮儀了。

這一看,所有人的臉上只有兩個字——震撼。

他們看向李沐的眼神中,流露得是四個字——驚爲天人。

簡化漢字已是不易,不,準確地說,是太難了。

而要讓簡化出的字,能讓人一目瞭然,就更加不容易了。

可從這些紙上,衆人一眼看過去,居然能認出其中十之八九,那就說明這些經過簡化的漢字,能被絕大多數人接受,並且一旦使用,就再也沒有人想重寫古字了。

這說明什麼?

說明古字會被淘汰,而古字的淘汰,就會使得許多耗盡一生,引以爲傲的學問,將會成爲無用功。

一時間,羣臣的臉上陰睛不定,或紅或白,變幻不定。

李沐有些奇怪,他是真不明白,誤會已經解釋清楚了,羣臣們不該跪倒膜拜,交口稱頌嗎?

事實上,李沐還是有些沾沾自喜的。

雖說這簡化字確實不是自己的功勞,但能經過自己推行天下,改變這個時代,開啓民智,李沐自認,自己還是功不可沒的。

可問題是,殿階下的諸臣顯然沒有這種稱頌的覺悟。

雖然有些失望,但李沐還是不生氣,他認爲,或許自己走的這第一步,還沒有使得衆臣意識到自己將給這個時代帶來怎樣的變化所致。

“咳……字也給諸公看了,諸公擔憂的耗費國帑之事就不必擔心了。既然誤會已解,那就散朝吧,朕是真困了,先回宮了。”

就在李沐站起身時,魏徵幾乎與房玄齡等超過一半的大臣跪倒在地。

“大哉聖人之爲君也!巍巍乎!唯天爲大,唯陛下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修字之功……!”

房玄齡如歌似唱,而後跪在殿中的羣臣附和一片。

李沐從震驚,而後恍然。

說實話,他是真沒聽明白房玄齡在唱什麼。

不過從字裡行間,和羣臣的神色上,李沐還是可以判斷出這唱的肯定是好話。

這個時候,李沐心裡是無比暢快的,這世上沒有人不愛聽好話。

被衆臣在太極殿交口齊聲稱頌,無論何朝何代,都不多見,這將被記入史冊的。

好嘛,李沐施施然重新坐回龍椅,享受起聖明之主的榮耀來。

房玄齡是個新附之臣,他不是憎恨李沐,事實上他對李沐一直是非常欣賞的。

從李沐初入長安,房玄齡都是青睞有加的。

至於二者爲敵,是因爲房玄齡一直想成爲國士,事實上他的地位早已經超過國士,但房玄齡一直自認還沒有達到國士的標準。

這其中原因很複雜,有些說不清楚。

房玄齡崇尚從一而終,但李世民最後發起的宮變失敗,讓房玄齡清楚地認識到,李世民確實遜於李沐一籌。

不管是從大局觀,還是從內心對這天下的責任感,房玄齡都覺得,李沐如同初升的太陽,而李世民已經日落西山。

而這還不足以讓房玄齡真心去效忠李沐,一個人活到了七十歲,很多事情就很難改變。

如果說房玄齡沒有參與李世民之前宮變,是因爲李道宗臨行前那一拜。

那麼這次稱頌,房玄齡是真心誠意的。

他很明白這幾卷簡化漢字會給大唐帶來怎樣的改變。

開啓民智,有皇以來,只有聖明君王纔想着去開啓民智,庸人、暴君只想着愚民、牧民。

只是聖明君王雖有心,卻從沒有成功過。

如今,千年的明主都想做卻做不成的事,將在李沐手中實現了,這其中的意義絕不是天雷、水泥、琉璃等物所能比擬的。

武功雖然重要,但天下終究是和平時間多,人總得活着,故,文治就成了壓過武功的必選。

第三百八十二章 衙門八字開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輔臣之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肉都爛在了鍋裡第一百五十五章 長袖善舞第二百十六章 李承乾的COSPLAY第二百一十章 敲竹槓第七百六十五章 好問寶寶李治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牆上一聲吼第七百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勸進第八百零四章 平衡第七百零三章 李沐活得好好的第三十九章 打了小的惹來老的第九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第八十二章 拍馬入天牢第一百八十六章 長孫無忌的威脅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走第三百八十三章 江南大旱第七百七十八章 長安亂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燒三把火(三)第七百八十八章 帶甲入宮第二百二十二章 欲擒故縱之計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打自招第三百四十七章 實則虛之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不寬仁,但不缺德第九百八十七章 心中的那份執念第七十一章 童謠第四百六十一章 延攬韓仲良第三百九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什麼女子不好娶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二十三章 驚鴻一瞥第二百六十章 瞬間反轉第二百五十二章 崔尚的野望第九百十九章 該來的,終究會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娶了媳婦忘了娘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九百五十四章 都是決戰,都是孤注一擲。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人的智慧(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密談第三百九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邊海水一邊火焰第二百十七章 逼李沐就範第八百四十七章 這廝還有什麼不想要的?第八百四十章 你若善終,天理何在?!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恃身份的李麗質第六百四十一章 玩陰的?我也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不象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是賢王第五百三十七章 深諳人心第八百八十四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三百十六章 以舊換新第二百零九章 你待怎地?第九百十一章 喜歡一個人,需要理由嗎?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時刻(二)第九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有啥?第二十二章 赴宴第三百十四章 反而歪打正着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情起復第二百五十七章 常寶親手畫押的口供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十三章 朝廷議賞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徹夜奏對(四)第八百八十九章 李沐發大招(二)第三百零七章 這只是利息第七百四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會(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即興演說第七百一十章 京兆韋家沒落(一)第十八章 勝在狡辯第六百四十六章 美人如玉(二)第八百二十章 該殺的一個不放過第八章 伏允來寇第二百九十二章 朕不給你,你不能搶第七百五十一章 高延壽獻策第一百十七章 鬧除夕(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道宗訪蒔花館(加更)第七百零八章 要麼不出手,出手就得狠第二百五十四章 坦誠相對第四百六十八章 密信第二百六十章 瞬間反轉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救沈綸第七百七十七章 李沂的怨念第二百四十五章 驟聞驚變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現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重建玄甲軍(加更)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常玉被捕第三百九十九章 餘杭縣令張士衡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山會盟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中之國第二十九章 指鹿爲馬第二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四)第八百九十四章 李恪與段志玄第九百零九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內亂第五百六十三章 樑仲業日子不好過第八百九十二章 倭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