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風波起

“除了做太子妃,哪裡還有別的什麼路了?”

武嶽不明白,若不讓唯一的兒子武承肅娶高陽大王主,還有誰夠資格聯姻。自己的三個異母弟弟雖然都有兒子,可畢竟都只是親王之子,目前僅有個嗣子的空銜,與魏國公子相爭則嫌不足。且那幾個侄子的人品、相貌也未必比得過周道昭之子,高陽如要擇婿定會考校,貿然派幾個嗣子湊上去,一旦敗了更是丟臉。

還不如如今坐視不理,秋後再算賬。

“陛下覺得,若與高陽聯姻,許那高陽王主一個正二品婉儀,可算得上是恩典不是?”鮑啓勳低聲道。

武嶽不禁白了他一眼,這也算是個主意?聽起來做皇上的正二品婉儀確實更加風光,可武嶽的年紀擺在那裡,年底就是五十六壽辰了。更何況自中年得子後他再無所出,滿宮的妃子到時都要給自己陪葬。

高陽國裡又不是一羣瘋子,好端端的把一個能聯姻的王主送到自己手裡來。況且正二品的婉儀和超一品的太子妃,實際的分量,高陽國想來也拎得清,目光未必就那麼短淺。

那個王主既然能被用來聯姻,想來陽曦也是頗爲重視她的,所以這條路根本行不通。

可想是這麼想,讓武嶽跟人說自己老,他哪裡說得出口。

見武嶽不以爲然,鮑啓勳知道他此時定是憋了一股火,恐怕還想起自己年邁且子嗣凋零的事,哪裡還敢再賣關子,只好一五一十地將自己的打算說出來。

“陛下聖明。那高陽國主不過是個小丫頭,哪裡就可以封爲婉儀了?微臣方纔所說,都只是計策的一部分。如今陛下可速派重臣前往高陽,爲太子求娶大王主,待把人接到後,只需透露出陛下意欲納高陽王主爲婉儀的意思即可,餘下的,陛下便只需要順其自然就好。”

鮑啓勳心知肚明,皇上如今和皇后掐得愈發厲害。這位皇上也不知道是什麼毛病,跟皇后如同仇人一般,偏偏太子不知怎麼,忽然就站在了皇后那邊,皇上也就連帶着不待見太子。可他的三個弟弟又都是先皇妃嬪所生,論理不能承續大統。

這等頭疼之事即便是由皇上親口說出來,他也要當沒聽見,鮑啓勳自己自然更不能明說。反正話說到這裡,皇上也該知道後頭是什麼了。

武嶽略一想,果然便明白了鮑啓勳的言下之意。他沉思了良久,將主意做個全套,立即讓人去請當朝一品的太子太傅嚴仲麟來。

武嶽纔剛提到與高陽聯姻,嚴仲麟心中已明瞭三分。他以爲武嶽更爲忌憚周道昭,太子武承肅畢竟是其親生子,又或者同仇敵愾之際,武嶽忽然想通了也不一定,其餘的竟沒有多想。

武嶽再三說魏國若與高陽聯姻將給燕國怎樣的危機,嚴仲麟果然動心。一想到此舉不僅能斷了魏國的路,穩固大燕江山,又將對太子大有助益,他也顧不得什麼“有所爲有所不爲”之類的話,直把武嶽當成了好人,把聖賢扔在了腦後,一口應承下來。

反正聖賢的本意也不是不叫他去做,至於聖賢還說過其它什麼話,此時無用的話便不需費力去想了。當晚回家,嚴仲麟就吩咐妻子仇氏準備東西,隨時準備好啓程去高陽了。

武嶽這邊讓人連夜準備了八百兩金、四千兩銀、金茶器一具、銀茶器二具、銀盆二具、各色緞四百匹、全副鞍轡文馬二十匹,並貢茶八色、珠寶玉雕十六件,着人擬了一個長長的禮單,又親手寫了聖旨給嚴仲麟、一封私信給陽曦。第二日一早,武嶽果然將一切準備妥當,交給嚴仲麟讓他帶着去高陽。嚴仲麟沒想到走得這麼急,寅時就來催他出發,也來不及稟了皇后和太子,急忙往高陽去了。待散朝後自然有人告訴皇后錢氏,說嚴仲麟奉旨去了高陽。

錢氏聽說後氣得直跳腳,險些連喜歡的白瓷茶盅都摔了。嚴仲麟雖然是太子太傅,對太子武承肅忠心可鑑,可總是武人心思,想事情未免太過簡單。

她知道丈夫武嶽是無論如何不會與她修好,並因此連獨子也忌憚記恨上了,怎麼會突然發善心給兒子尋這麼好的一門親事?可是嚴仲麟與武嶽說話時身邊並沒人,她也實在打聽不到什麼。

錢氏只好將兒子叫來慈元殿,將嚴仲麟忽然去高陽的事說了。

“別說此時嚴太傅已經走出好遠,不易追上,便是真的追上又能如何?”武承肅倒頗爲坦然,“太傅可是拿了聖旨走的,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要他回來。我倒想看看父皇在盤算些什麼!高陽國是個什麼存在?這事兒若真成了,父皇把高陽王主塞給了我,到頭來還不是請君入甕麼?那時候太子妃就是高陽國來的外人,想必不會像從前的鄭氏那般聽話了吧。”

錢氏聞言略微心安,想起鄭氏,又不免恨了一回。雖然母子都明知武嶽必有後招,此舉絕對沒安好心,可眼下連聯姻都還只是空話,也只能等着嚴仲麟回來,此後見招拆招了。

燕國聽到風聲時才三月裡,離五月尚有一段時間。嚴仲麟一路多行少歇,竟然在四月中就趕到了高陽國,見了陽曦,拿着武嶽的聖旨說明來意,將禮單和私信奉上。

陽曦不好說什麼,只能接了書信,請嚴仲麟去驛館休息,禮單卻是略看看便還給了嚴仲麟,作爲聘禮的禮物則斷然不敢收下。

嚴仲麟大張旗鼓地進了高陽國,自然所有人都知道了。陽筠聽到這個消息後只是愣了一愣,之後的兩三天裡什麼都沒說,陽筱本還想逗姐姐說話,當看到陽筠仍然笑着喂她吃東西時,忽然就不想再鬧她了。

於是,三天裡陽筠一言不發,陽筱也陪着不說一個字;陽筠倒還會微笑着對衆人,陽筱卻冷着臉時常發呆。

高氏聽說嚴仲麟來高陽本來大爲光火,憑什麼那個陽筠先是被魏國的世子瞧上,做不成世子夫人,又有魏國二公子願意娶她;如今纔剛準備議親,燕國皇帝竟然也派了人,而且是要那個小狐媚子直接去嫁給太子做太子妃的。雖然說是續絃的繼室,可那畢竟是大燕太子的繼室,將來陽筠可就是大燕皇后了。

如此看來,陽筱的前途豈不也是一片光明麼?高氏終於沉不住氣,連摔了六個杯子,侍女換上一套新的,她便又砸了一套。直到晚上看到不言不語的陽筠和陽筱,高氏才忽然覺得氣順了。

而魏國知道這個消息時,卻是在嚴仲麟抵高陽的十日之後了。

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二三七回 殺心起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八十五回 親成仇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六回 謹相詢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二三七回 殺心起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二三零回 知節義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二四六回 寒徹骨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五七回 兩相厭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三三一回 連陰雨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十五回 苦糾纏第五十九回 隔肚皮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九十四回 淺輒止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五十六回 無退路(補加更)第一二九回 膽氣薄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一九二回 量進退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