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

聽見有琴聲傳來,武承肅心下一喜,擡腳就朝着八鳳殿走。

離八鳳殿已經很近,他卻忽然放慢了腳步——這琴聲矯飾太過,不是那日裡聽的。再往前走兩步,果然,琴聲斷斷續續,分明是從西邊的宜秋宮裡傳出來的。

武承肅只覺得心裡堵得厲害,狠狠往就在前面的八鳳殿瞪了一眼,轉身回崇文館去了。

第二日便傳出膳房的奉御中飽私囊,說是貪了近萬兩銀子,被髮落到內侍省查辦。

新上任的奉御教人把記檔拿來,逐頁翻看後,點了幾樣材料讓每日都要備齊,有聰明的知道那是八鳳殿常要的菜,從此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陽筠聽說後更加糊塗,起初當衆打她臉的是太子,如今別人幫着打了,他不說敲鑼打鼓給些褒獎,做什麼又把人辦了?莫非是嫌這人打得太明目張膽,連帶着傷了他的顏面,非要打出些水平來才行麼?

宜秋宮裡,衛氏看着正廳的兩筐梨子生悶氣,偏她不能拿香草怎麼辦。要不是懷胎已有六月,恐怕要動了胎氣。

早知如此,剛知道此事時就該把香草丟到八鳳殿裡跪着去,如今就是賠個屍體過去也是晚了。

秀橘問怎麼打發那兩筐梨子,衛氏狠狠剜了她一眼,沒好氣道:

“那是太子妃殿下賞的,爛掉了也不許扔!明兒起宜秋宮衆人都跟着受賞吃梨!”

侍衛不在各宮編制裡,宜秋宮裡內侍、侍女加起來不過二十多人,因爲怕爛了,每人每日都會吃上兩三個,三天不到倒也吃完了,只是天氣漸涼,有身子弱的受了風寒咳嗽起來,又要折騰醫官來治。

衛良娣聽見更加心煩,肚子也悶悶地疼。

其他的東宮女眷大都不明白,太子分明三個來月不去太子妃那裡,兩人平日裡也不見面說話,本來都選好倒向哪頭了,風向竟說變就變。

武承肅等了幾日,原以爲自己擺出個態度來陽筠便能明白,不道她竟還是無動於衷。恐怕當初的殺意太讓她傷心,不是辦了個奉御就行的。

過了約半月,正是立冬日,有內侍捧了件大紅色羽紗面薄氅,並一件墨綠色狐皮襖來給陽筠,墜兒接過收好,要給內侍打賞,那內侍卻怎麼也不肯收,奉承了好幾句才走。

“從霜降開始送貂皮小襖,又送了鎏金的、包楠木的、鑲寶石的四五個手爐,太子殿下這是怕凍着娘娘呢!”印兒一面看墜兒收拾東西,一面低聲笑道。

墜兒看了看歪在一旁看書的陽筠,笑着把東西都收了起來。

陽筠則心不在焉,既沒聽到印兒的玩笑話,也不知道書裡寫了些什麼。

武承肅這是要跟自己言和麼?

他也真可笑,不由分說便要置她於死地,如今忽然轉了性,非要對她好起來,誰知道是不是真好,或許是要等她鬆懈了再下手。

陽筠打定了主意以靜制動,對武承肅既不回禮,也不道謝,武承肅給她什麼她就都單獨着,卻從來不拿出來用。

小雪節氣還未到,臨水就迎來是年冬季初雪。雪不大,且是入夜纔下來,倒沒什麼人出去賞雪。

陽筠站在八鳳殿的平臺上往西邊望,只能看到眼前如細鹽一般的雪花,再遠一點就是漆黑一片了。

高陽在西南,魏國在高陽還往西,可說到底都是一兩個月的路程,自己就是再有心也回不去了。陽筠想着,不禁打了個寒戰。

印兒纔剛就拿着武承肅送來的拼色狐皮大氅,幾次要給陽筠披上,可陽筠說什麼都不穿,偏高陽沒那麼冷,陽筠的陪嫁裡沒有這麼暖和的衣裳。

“收都收了,娘娘再是不穿不用,太子殿下也覺得您受了他的好意,您這又是何必?”印兒嘆氣道。

陽筠瞥了一眼狐皮大氅,那還是前幾日侍妾們請安時,武承肅讓姜華親自送來的,衆女眷的眼神她現在還記得——不是羨慕,就是嫉妒。

只隔了兩日,也是那麼衆目睽睽之下,送來了兩個鎏金嵌寶的手爐不說,還給了兩簍子麩炭,她還記得仇良媛的話:

“星子炭最是難得,太子殿下每年冬日也就能得這麼幾簍,往年也沒見賞人,如今留了兩簍給太子妃殿下,可真是羨煞妾身了!”

也不是什麼壞話,但陽筠聽着就是彆扭。她照舊把東西收了,只是依舊封在那裡不肯用。

印兒勸不動陽筠穿衣,只能勸她回去。陽筠又呆呆望着西邊許久,直到覺得身上都涼了,才進寢殿裡去。

正殿裡便十分暖和,往內室去熱氣更是烘着臉。陽筠忽然覺得臉上發燙,耳朵也麻麻癢癢,漸漸燙了起來,沒多久便渾身不舒服,早早盥洗過後就睡了。

第二日陽筠睡到辰正還不起,印兒幾人覺得不對,試着喚了幾聲,陽筠還是沒什麼反應。墜兒膽子大,上前輕推了推,見陽筠只皺了下眉頭,根本不睜眼,忙叫內侍去傳醫官去了。

醫官來時已經巳時,說是惡感風寒需要疏散,加之肝氣鬱結,疏泄失常,治好了風寒後還要養心安神、理氣醒脾。印兒幾個也不大懂,只能好好送醫官回去。

醫官走時武承肅還未從朝上回來,便只把陽筠的病情跟姜華說了,見姜華打聽十分細緻,又叮囑他千萬妥善醫治,哪敢不上心,普通個治療風寒的方子也不敢就開出來,斟酌幾遍才讓人去抓藥。

只是兩天過去,陽筠還是不醒。

武承肅本來繃着不去看,聽說陽筠不醒,再也繃不住了。下午與東宮屬臣議了事,武承肅先是罵了那醫官一頓,又叫了別的直局、醫官來瞧,開出的方子卻是大同小異。

姜華勸他不要輕易換人醫治陽筠,免得倒把陽筠折騰壞了,武承肅默許。

後來的幾人見太子動怒,都擔心事情會輪到自己頭上,見姜華勸住說不換醫官,心下不免高興。

而原先醫治陽筠的醫官則苦惱萬分,自己的方子明明沒錯,太子妃也都能喝咽的,怎麼人就是一直不醒。再這樣下去,他也不知該怎麼辦了。

草草用了晚膳,武承肅親自去看陽筠。

她分明瘦了很多,也不知是這兩個月過得不好所以日漸清減,還是因爲這一病忽然瘦的,本應該因病而蒼白的臉,此刻倒因爲發熱泛起紅暈來。

武承肅坐在牀邊,幾次想握住陽筠的手,終究還是放棄了,就這麼坐着陪了她大半夜,快到丑時才伏在牀邊睡着,睡了兩個多時辰又要去早朝。

整個早朝議事武承肅都心不在焉,好在沒什麼事要他發表意見,散了朝他便直接往東宮趕。

太子妃病了幾日的消息已經傳開了,有人私下裡議論武承肅克妻,有些人懷疑是不是太子妃有了身孕,而諸如衛懋功、姚石良等人,則心心念念盼着陽筠是患了什麼惡疾,不說暴斃,也是七出。

只是他們的猜測議論都落了空。說來也巧,武承肅陪了一晚上,才起身上朝,陽筠那邊就醒了。

姜華告訴武承肅這事兒時,分明看見他難得笑了,只是再問要不要去八鳳殿,武承肅卻不吭聲了。

陽筠醒來,最高興的莫過於給她治病的醫官,急忙調整了方子讓人繼續煎藥給陽筠喝,一邊給武承肅回報。

才說到陽筠風寒好了,尚有肝鬱血虛需要調理,宜秋宮派了人來求見。

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六回 謹相詢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一零四回 當局迷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二六四回 意難平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八回 鴛鴦譜第八回 鴛鴦譜第一二二回 施巧計(三更)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七十八回 情可憫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二五三回 各不同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二五三回 各不同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七十八回 情可憫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