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辭戟(上)

玉蘋傻傻地看着十把戟,問:“黃內侍,奴家該怎麼做?”

主要宋朝沒幾個大臣門前樹戟,她不知道怎麼辦,若象那個嘉禾一樣還能上供,這怎麼供啊。

黃公公吃吃笑起來,說道:“玉娘子,這不是供的,而是插在門前,這樣吧,你喊幾個木匠過來,我教他們如何做木架。”

眼前這個主得巴結好了,以這個速度升下去,宋九用不了多少年,早晚進入兩府爲相。

玉蘋匆匆喊來幾個木匠,黃公公看她繼續懵懂着,又說道:“這是天大的榮譽,玉娘子,你想一想,京城有幾戶人家門前插戟?趙相公家門口都沒有。”

“啊。”

“別啊了,快做戟架吧。”黃公公細心地教木匠如何做戟架。

玉蘋又擔心地問:“黃內侍,雨天怎麼辦?”

“玉娘子,雨天也沒事,它就是豎在門前的,朝廷有定律,五年一換,若不懂,你讓學子請教書院的先生,開元禮上有註釋。”

“謝過陛下。”

“是啊,你得寫信給九郎,讓九郎好好謝陛下,並且他也是大夫了,雖是階官,但自朝請大夫以上才能稱爲真正的士,有了中奉大夫,自此以後九郎就是真正的士大夫。”

黃公公做了耐心的解釋後,纔拿着賞金返回皇宮。

玉蘋還在傻傻地看着十把戟,忽然想起來,對劉海說道:“你去替我將大姐喊來。”

劉海高興地去河洲喊大姐。

木匠在做戟架,幾個木匠同樣開心。宋九仁義,同時也是河中的驕傲。他升官了,作爲鄉親。個個都高興。玉蘋靠在門口,一陣眩暈。看似這段時間她很堅強,卻沒有人知道她承受着多大的壓力。對手是河北,是趙承宗,但後面卻是這天下間最強大的巨人,在他眼中,自己連只螞蟻都不如。她隱約地感到趙匡義出手了,如何出手的,她想不明白。她隱約感到趙匡義非是外表那樣懦弱。但又說不出究竟。而且她也不敢想……那可能是篡位……但知道眼下危機終於熬過去。

實際無論她如何長袖善舞,終是一個女人,沒有男人做靠山,內心很脆弱,這段時間,她倉皇過,不安過,焦慮過,擔心過。緊張過。

直到這一刻,她一顆心才漸漸定下。

大姐匆匆忙忙來到宋家,玉蘋說道:“大姐,這是宋家的喜事。奴家是妾,不能拜祭宋家祖先,潘娘子又不在。所以讓劉海將你請來。”

大姐一把拉着她,說道:“進去。”

來到宋家靈龕前。大姐一把將玉蘋按下,說道:“玉蘋。先父先母都在此,我替你做主,你有資格拜祭先父先母。”

玉蘋遲疑,大姐喝道:“上香。”

玉蘋上香,拜祭完,兩個女人抱頭痛聲大哭。玉蘋有壓力,大姐不及玉蘋有交際能力,可不是不知道,也知道,一樣的心理。

……

宋九與範昱走回城中,夜已深了。範昱看了看左右無人,放聲大笑。這太解氣了,真的沒有讓他下令,百姓就活活將幾十個邪巫給打死。搓着手問:“九郎,怎麼做的,教教我。”

“範知州,勿學,這終是邪道,以邪對邪,沒無奈的辦法,而且這一折騰,用掉了三百多緡錢帛。大母的,這些人值這麼多錢嗎!”

“說說吧。”

宋九被範昱弄得沒辦法,只好將其種種佈置說出來,機關不稀奇,但必須有幾個條件,一是所處的位置必須冷僻,最少能給兩三晚佈置時間,二是背後必須有山,才能阻擋人們看不到氣球收回,三是風向要好,四時廟頂不能太過結實,空間也要大,這才能佈置與發揮機關的威力。餘下的就是各種機關。

條件不允許,否則聲勢還能更大,不過用來對付當地這些假神仙們足矣。

說完又道:“範知州,將此事宣傳出去,也好震懾一下其他地區的邪巫。”

“言之有理。”

接下來就好辦了,出資修了一個道觀,請來幾個比較正直的道士入住,宣傳道經,對寺觀宋九也不喜,不過沒辦法,百姓需要信仰,有道教來,最少不會做出用大活人來祭鬼,更不會不讓百姓看大夫。然後又請來兩三個大夫在道觀門口替百姓免費看病。

這是範昱的事,第二天宋九就要離開了,臨行前對範昱說道:“南方如何?”

“南方?”

“我們有過過就是損失許多錢帛,若是有能力替嶺南變得更好,稅務提高,再得到交趾的錢帛……”

“交趾那邊地形複雜啊。”

“可以先派幾個斥候打探消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不打。”

“這個,”範昱有些心動,出了這檔子事,大家皆沒有了心情,手中又無兵,交趾地形複雜,百姓構成更復雜,因此都沒有對交趾動過心情,但南下幾人沒有一個好惹的,包括範昱,儘管他是範質的兒子,看到將士勇猛,也多次忍不住抄起傢伙進入戰場。伐交趾不想,那個難度太高,可僅僅是爲了錢財,不是佔領,還是能考慮的。想了想說道:“我先派幾個斥候過去看看。”

但兩人並沒有當一回事,範昱是沒那心情,誰願意呆在嶺南?俺也沒有當真犯罪。

宋九是軍事上的考慮,手中兵力並不多,南面地形更復雜,百姓還要複雜,現在學了一些軍事上的知識,戰爭不能以人口多少與國家大小相比的,潘美一萬幾千雜牌軍,先後數戰擊敗了南漢二十多萬軍隊,趙匡胤親率十萬大軍,還沒有拿下太原城,難道潘美比趙匡胤厲害?

若南方時機不成熟。還是最好不要動,否則就是罪上加罪。反正是幾個斥候。不用多少成本,過去多半是看一看的。

宋九與範昱辭別。

然後往回返。又繼續看了數個州,不過回去時很是匆匆,天熱了,真熱啊,因爲人少,許多地區沒有開發,沼澤叢林密佈,不但熱,水氣旺盛。整個嶺南就象一個大蒸籠一般。而且潘憐兒也大約到了。趕回廣州,果然潘憐兒到了,宋九高興地抱着她,又抱着女兒。然後在一大一小臉上瞎親吻。這小兩口感情甜得發膩,潘美與田氏就當沒看到,

放下母女,又拜見丈母孃。

潘美先說聖旨的事。

中使剛走,太熱,大太陽正在北迴歸線上直射。呆不下去了,匆匆返回京城。

王明也才趕到廣州,他與宋九一樣,相互對視一眼。有些傻眼,潘美與尹崇珂還好一點,都在廣州。自己倆人算是怎麼一回事,到底是要知韶惠二州。還是要管這個轉運使?或者兩邊來回跑?宋九好一點,惠州好歹離廣州不遠。王明卻苦逼了,韶州離廣州好幾百里路呢。

王明喃喃道:“難道言臣看不到地圖嗎?”

“王轉使,看到又如何?他們也看到那把火。”

宋九一句,王明黯然。

“不過朝廷不顧規矩,我們索性玩一把大的,”宋九又說道。

正好四人都在,宋九便將路上的想法說出來。首先就是裁州並縣,嶺南莫明其妙設了六十個州,整個宋朝纔多少州。因此大規模的裁,裁成三十五個州,主要是西部地區太複雜,否則宋九還打算裁減更多。縣也從原來的兩百四十多個縣載成一百十八個縣。有兩條用意,一是減少官員。宋九前後已攆出六十多個官員。可遠遠不夠。

這必須要通報朝廷的,一來一去再加上朝廷商議,最少兩個月時間,宋九巡查過了,又說過冬天時還來巡查一次,若下面官員不學好,那就再無改悔動機。這個時間段裡,一是通過各地公文冤案等等審覈,未必上訴的人一定是清白的,但可以判斷是非清白,現在下面的民心可用,或官員做得不好,百姓必然會涌向桂邕廣韶,或者直接到廣州來申冤。

其次還有許多“密探”,那就是宋九帶來的學子,他們也有一個秘密任務,替宋九暗中打聽各州縣官員,那些官員是好的,那些官員是壞的平庸的。

三是其政績。

然後再派書吏下去一查複查,將這些官員全部淘汰下去。這樣剩下的官員基本能湊合了,再與朝廷調來的官員配合,整個官場風氣會逐漸變好。並且裁減了官員,也節約了大量開支。

第二個用意州縣太大,面積人口都很少,想要好,必須手中有資源,這個資源不僅是面積,還有礦產農牧,以及人口,州縣小資源少,也不便官員發揮才幹。

說着宋九拿出一張地圖。

這就是他設想後各州縣的詳細分佈地圖。

它是宋九第一個想法。

第二個想法靈感是來自王安石的免役法,似乎王安石變法有很多種,多數宋九不知道,但有一些主要變法,例如青苗法與免役法還是能記住一些的,只是記得不大清楚。有官不行,還得有吏,有差。也就是免役法中的役。

宋朝政策是三等戶以上執行差役,看似是齊民,減輕貧困戶的壓力,是富戶當差,貪污不會嚴重。事實有許多不便,例如一些商人,他們一年得做多少生意,可現在將他們放在差役上,於是造成幾個後果,許多二三等戶破產,有權有勢的把持舒服的州縣書吏,直接架空知州知縣,或者變相地將差役往四五等戶上加,讓社會不公,或者官員強行提高戶等,手中一條牛一棵樹資產也要計算,讓百姓不敢蓋房屋,不敢養牛,不敢種樹。

要麼就是南漢的差法,從唐朝基礎上演變來的,一部分是強行當差,一部分是養吏。這同樣不好,貧困百姓壓力增加,稅務增重,等等。

但少了他們又不行,就象中書,有堂後官、主事、錄事、驅使官、主書、守當官、行首、副行首、通引官、堂門官、直省官、發敕官、楷書等等,他們沾着官字,實際不是官,而是胥吏。各州有孔目、勾押、勾覆、押司、前行、後行、貼司、造賬司、祗候典、散從官、院虞候、雜職、斗子、搯子、杖直、揀子、庫子、攔頭、衙前、獄子、兵級。那一樣都不可少,例如攔頭,沒有他們如何收商稅?粗分一是吏,例如孔目,一爲公人,也就是衙前、獄子、稱、搯、杖直等粗笨活計。各縣同樣不少,到鄉間還有,里正、耆長、戶長、壯丁、承貼人、催稅甲頭等等。

名目繁多,恐怕連趙普都弄不清楚。

宋九將他們一分爲三,有的可以兼職,例如耆戶長里正等等,這些都是地方上的富戶,平時閒得蛋疼,讓他們配合一下官府還是可以的。宋九稱它們爲兼差役。

餘下的皆必不可少。

再分,例如壯丁,他們平時服役訓練之外,同樣也能抽出一些時間參加耕種,可以通過免稅等形式補償。

儘管這樣擇,一州加上諸縣,最少還需要一百到四百個常任差吏。普通的一兩百人足矣,一些小州幾十人就夠了,但象廣州四百人都未必夠。好在嶺南物價比較低。

因此兩者役法全部不用,而是僱傭差吏,勇武有力不識字者做粗笨活計,讀書人做文吏,象宋江文武兼備之流可以做押司。然後根據戶等徵收差役錢,一差吏給年薪兩十到五十緡錢。數量有些大,正常兩百個差吏最少五六千貫錢,但攤在幾百戶甚至近千戶頭上,並不重。最主要有一個很好的基礎,那就是南漢稅重。

這時執行免役法包括富戶在內,都不會有怨言。

但防止萬一,還要給予一些補償措施,承諾以後廣修水利道路,使他們收入增加,簡化商稅徵收程序,本州之內商品只徵住稅,不徵往稅,於廣南流通,只收一道往稅。若是售給番人或者南唐福建與湖南、大理、交趾,再補一道往稅,餘下雜稅一律不得增加,若有胥吏苛稅,可以於各州訴訟,各州包庇,來廣州訴訟,是事實者不僅退還多收的稅務,還會彌補損失與路費。進行一些差價補貼,富裕州府略多徵免役錢,補貼貧困山區州縣,這些錢帛朝廷不會挪用一文,減輕貧困州縣壓力,再根據情況,五年一次調整。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能向全國推廣,”王明喃喃道。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中小地主與中小商人全部釋放出來,他們做一筆生意,也許就能賺幾百貫錢,那麼嶺南更富。多是僱傭,各州縣官員就有話語權,利於朝廷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會給各州縣讀書人一個生存機會,一邊替朝廷做事一邊可以繼續苦讀,那麼人才會越來越多,甚至可以在這些磨勘後的文吏當中提撥官員。也更好地體現了宋朝的齊民政策。

“它只能在嶺南執行,還要甄別,那些生蠻最好不要招惹他們。至於全國,那不行,因爲已經形成了利益集團。執行得太遲了,若再過幾年,嶺南穩定,利益集團形成,同樣不能執行。”宋九又舉了一個例子:“王轉使,你能讓趙普相公父子交納商稅嗎?”(未完待續。。)

第65章 溫度第202章 停修第344章 矯正(下)第253章 大過第13章 從此醉(下)第471章 驅(上)第33章 始識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34章 第一張畫(上)第279章 二敲第270章 危機第289章 郭成儀(上)第418章 荒誕(上)第172章 死(上)第69章 神奇(上)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350章 狐狸第49章 盛況第175章 聘禮第283章 春闈(上)第306章 不殺人第176章 真是他第474章 背嵬第67章 高第425章 上位(上)第219章 弄錯了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129章 雪話(下)第434章 神的黃昏(二)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317章 學問第128章 雪話(上)第158章 勁弩(下)第240章 脫變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382章 中策(上)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99章 加碼第149章 背後(下)第257章 神仙第446章 野望(上)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134章 荒野(中)第442章 妖星(下)第224章 皇后(下)第241章 金貴第69章 神奇(上)第171章 死(上)第17章 約戰(下)第372章 包青天第301章 高下(上)第274章 反擊(上)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54章 獨一無二第49章 盛況第197章 草帖子第115章 流民(上)第187章 用(下)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445章 高處不勝寒(下)第284章 春闈(下)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356章 無敵第178章 開業(上)第135章 夜戰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第162章 提親(下)第528章 黑土地第324章 棋子第216章 夜宴(一)第153章 燒酒會(下)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236章 三槐王第383章 中策(下)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156章 清明(下)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313章 才第79章 勇退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72章 南方(上)第66章 懸賞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459章 小妾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480章 不殺第400章 未卜(下)第198章 插釵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374章 交鋒(上)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363章 棄子(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517章 養豬第508章 口袋第13章 從此醉(下)第270章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