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安定

“啊。宋九傻了。

這不能立,於是將諸將召集,論官職,這羣人當中宋九官職不是最高,資歷同樣也不是最深,然而他是最有實權的官員。

諸人到來。

宋九先向趙延美與趙德昭行禮,然後說道:“我不管你們有何想法,請一律停下。”

頓了頓,不顧事後趙匡義有何感想了,又說道:“我在岐溝關看到前線邸報,與楊業商議,隱約感到耶律斜軫這支軍隊呆在清水河有些不妙,於是寫了奏摺給陛下。”

這件事許多人都知道。

接下來宋九又說道:“然而我心中不放心,因此又讓楊業以押送糧草名義遊離於戰場之外,其他事不用他負責,主要就是一旦有變時,保護陛下的安全。楊業武藝高超,又帶着一些勁卒。若沒有遇到陛下,此時應當早就回來了。說明他遇到了陛下。他此行帶了一些精銳兵卒,若有變,交戰規模不會小,那麼諸位肯定得知。然而又無消息傳來,說明楊業找到了陛下,只是不知道他們現在何處。”

“有這回事?”潘美等人激動地說。

最高興的就潘美,若真讓石守信他們立了趙德昭爲皇帝,趙德昭爲鞏固地位,必然起用趙普,打壓趙匡義殘存的力量,那麼女婿甚至包括自己,就悲催了。

宋九又看着大家,繼續說道:“三大王,燕王殿下,你們地位尊貴,然而這是非常時刻,請屬下僭越了。潘將軍,你是副帥,軍事由你來指揮,我是參知政事,又是負責行在轉運之職,文事由我來負責。請潘將軍立即派出斥候。四處尋找陛下蹤跡,包括北到古長城,南到拒馬河,定州。”

“好。”

潘美開始調派大量斥候,至於他們有沒有危險,這時都眼紅了,誰管誰。

石守信走了過來。低聲問:“那麼現在陛下沒有危險?”

“暫時應當沒有危險,”宋九又扭頭看着大家,大聲道:“不管大家怎麼樣想,陛下下落不明之前,請勿要有舉措,這乃是國家大事也。”

石守信臉色慘淡。

宋九看了他一眼。他心情宋九一清二楚,他兒子娶了趙匡胤的女兒,大軍損失不是太嚴重,一旦扶立有功,那麼石家地位尊貴無比想像。但只要趙匡義安全了,石守信可能會悲催。

他嘆了一口氣,石守信。你們想榮華富貴,但害苦了趙德昭。

石守信命運宋九不會多想,儘管石家兩個孩子與他關係不錯。又看着大家,問道:“有一件事我不解,想請諸位解答。契丹大勝,爲何追到涿州城迅速返回?”

潘美想了一會兒答道:“多半他們也是長途而來,擔心弄巧成拙吧。”

“派密探進城打聽。”

又是一道命令吩咐下去。

這讓潘美感慨萬千,這個女婿終於成長起來。

宋九又說道:“再派人將百姓向南方遷移。”

涿州城是無法佔領。不說耶律休哥的軍事能力讓他畏懼,就說大義,大義上眼下涿州還是契丹的,一旦契丹大軍來襲,心理上契丹人佔據上風。而且離拒馬河又遠,成了一個孤角延伸出來,想要守住。必須從後方得到大量供給,可這個後勤容易被對方劫持,那麼孤軍在外,早晚還是守不住。圖勞犧牲。

但眼下大軍主力還在,至少能守上一段時間,有這個時間,足以讓涿州百姓遷移到南方。

接着又下令,救治傷員,再將傷員先行向後方轉移。

看着他一道道命令下達,史珪臉色陰沉。然而在這關健時刻,他也不敢輕舉妄動,萬一趙匡義活着,宋九都將話挑到這種地步,自己還要強立趙德昭,那就是找死的。

當天,探子依然沒有得到趙匡義消息。

傍晚來臨,因爲宋九的功勞,將時間全部提前,這時纔是六月末,正是最熱的時候。雖然這裡是北方,還是很熱,紅霞漫天中,晚風略略帶來一份涼意。

然而涿州城前還是很熱鬧,不時地有逃兵涌到城門前,然後抓起來,進行甄別,再進行安置。可能會持續數天左右,這正是宋九搶到涿州來的原因。不過現在讓諸將提前代做了。

宋九與十幾位重將默默站在城樓上。

不是爲了收納逃兵,而是在等消息,等趙匡義的消息,等去幽州城中探子的消息,契丹軍隊追擊到涿州城下,隨後撤回,似乎僅派出數支軍隊,掃蕩幽州城附近的逃亡宋軍,並沒有深入到涿州附近。這中間肯定有古怪。

至於涿州城後方更加熱鬧,由宋軍強行着將所有百姓往南方轉移,那怕不願意的,也押向南方。這會花費更長時間。

潘美忽然說道:“小九,老夫有錯啊,當初未聽你的話。”

不管怎麼說,此次大敗,他做爲第二號主將,也有失誤之處。

宋九搖頭:“丈人,不僅是你與陛下,我與楊業交談,他同樣信心滿滿。”

“驕兵必敗啊。”

“也不能說是驕兵必敗,敗就敗在耶律休哥之手。”宋九未怪趙匡義,趙匡義失誤很嚴重,你是皇帝了,做做樣子就行,何必親臨前線一手指揮?若是你大哥,或者柴榮還差不多,武藝出衆,就是耶律休哥殺到眼前也不怕。

但仔細一想也不是,若無這個破綻,在耶律休哥帶領下,契丹也不會大敗,兩軍必然相持,那麼後方會涌來更多契丹援兵,那時士氣敵漲我消,說不定輸得更慘。

宋九又說:“現在主要是陛下,只要陛下平安無事,不算是慘敗,至少這支勁旅主體保持下來,否則我朝將無法與契丹交戰。”

說這句話時,宋九心中暗暗發下決心,第一次北伐失誤了,再也不能讓趙匡義盲目的實施第二次北伐。不然將趙大的底子全部輸光了,還輸掉了士兵的信心。

“丈人,先帝與我談過契丹。欲收回幽州,必須與契丹進行持久戰,你站在先帝角度分析,應當如何與契丹來這場持久戰?”

“持久戰?”從宋九嘴中出現許多新名詞,例如圍點打援,例如持久戰,但淺顯。容易理解。

“恩,就是利用中原人口,經濟,物產,以及我朝武器等優勢,耗死契丹。逼迫契丹不得不讓出幽州。”

“怕是很難,陛下終不是先帝。”兩人說話聲音很小,不然潘美決不會說出這句話,又道:“我也不及先帝。”

“丈人,我想壯大遼東那個烏舍國,想要他們強大,用此掣肘契丹。不僅要支持武器,最好還要選派一名武將前去協助他們指揮。你認爲如何?”

沒有這場失敗,沒有人重視那個烏舍國,就包括趙匡義,宋九要玩,就讓宋九玩吧。反正朝廷不會補貼多少錢帛進去。

這也是河洲唯一不賺錢的作坊。

武器利潤不可想像,可那個作坊掣肘太多了,火藥不能賣。軍用的弓弩不能賣,虎炮不能賣,而且周邊數國,交趾大理吐蕃與西北諸族不能向他們銷售,甚至不讓賣給占城人。

賣給大食人沒關係,可種種先進武器不讓銷售,餘下的武器大食還需要嗎?就包括倭國都看不上眼。因此想要它維持下去,生產更多武器壯大烏舍國,國家必須要大量補貼。

之前宋九不敢說,但現在提議肯定能通過了。

潘美沉思。

如果依照宋九提議。那最少得派一名象樣的大將,換原來,大家不會重視,這次慘敗讓大多數將士清醒過來了,可能與契丹打得有聲有色的大將能有幾個?

沉默了一會兒,潘美道:“還是等陛下有了準確消息後再說吧。”

由宋九阻攔,沒有一個人敢再提立趙德昭爲皇帝了,可是趙匡義如果戰死,必立趙德昭,那時宋九與潘美局面會很糟糕。

兩人正說着話,趙德昭走了過來,恭敬地說道:“見過九先生。”

“殿下,你折殺臣了。”

宋九眉毛卻挑了起來。對趙德昭宋九很同情的,不僅沾了一點師生關係,還有他的命運。趙匡義幹不掉趙匡胤,趙匡胤也不會立趙德昭爲皇儲,而是趙德芳,那麼趙德芳會不會容忍他大哥?趙匡義幹掉了趙匡胤,趙匡義也不會容忍趙德昭。

但這個九先生喊得他皺眉不止。

同情歸同情,理智歸理智。

這個九先生不好當的,如果趙匡義死了,他想做皇帝,暫時必須要自己與岳父支持,然而皇帝做穩了後,會不會將自己當作九先生?如果趙匡義活着,趙德昭就危險了,那麼自己要不要替趙德昭說情?趙匡義又怎麼看待自己?

“九先生,叔父他能不能平安?”

“應當會平安吧。”

“九先生,救我。”

宋九眉頭皺得更緊,心裡想到,我救你,誰來救我?

然而趙匡胤對他不惡,若不管不問,良心也過意不去。於是徐徐說道:“諸將所爲,看似是爲了大局着想,三軍無主,國家無君,大敵當前,將士喪氣,一旦擁立你成功,馬上局面就會扭轉。可殿下你有沒有想過,當真如此?自唐末以來,帝室衰微,國家混亂,五代更替頻繁。先帝能於陳橋驛皇袍加身,可這種情況能不能繼續下去?今天僅因爲一兩天就未聽到陛下消息,三軍擁你爲君,那麼將來呢?你有沒有替你子孫後代想過,有沒有替這個國家千萬百姓想過?”

“九先生,與我無關哪。”

難道你心裡面不想?主要能力不足,若當時藉着這股勢,讓石守信來次二披皇袍,再將幾十萬大軍攏集起來,說不定就讓趙德昭成功了。然而前怕狼,後怕虎,即便趙匡義死了,趙德昭做了皇帝,也未必能壓住這羣悍兵猛將,說不定會給整個國家帶來不好的走勢。

不過宋九還是委婉地說了一句:“殿下,若有萬一發生,我不管不問,若是陛下平安歸來,請聽我一勸,從此以後閉門謝客,不言不語。”

面對趙匡義的滔天手段,能讓宋九說出這句話,那可是掏了心窩。

趙德昭茫然地退下。

這時就聽到第一個消息,探子回來稟報,說是之所以契丹未出兵,乃是大將耶律休哥中箭昏迷,正在搶救當中。

未出兵追擊還有幾個原因,不僅是耶律休哥,還有一員智將,耶律斜軫,然而耶律斜軫顧慮也很多,首先耶律沙不知逃到哪裡去了,他手中的兵馬最多,數次失敗,心中嫉妒,未必聽自己調動。餘下的兵馬,耶律休哥手下一路跑過來,再接着大戰,是疲軍不堪用。自己的兵馬得到休生養息,可人數太少。宋軍主力還在,也不放心。因此停下來,整頓幽州城防,再看宋軍有何動向。

然而這則消息讓宋九感到心動。

第4章 打賭第294章 小魚(下)第345章 殺氣第495章 第一權臣第140章 奸細第38章 信(上)第104章 太不現實了第10章 製造標準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34章 第一張畫(上)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116章 流民(下)第369章 拓跋第310章 碩麥(下)第180章 開業(下)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344章 矯正(下)第64章 糊塗第17章 約戰(下)第55章 爹爹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479章 不動如山第193章 朝會第168章 鏡子(下)第39章 信(下)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8章 神奇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52章 地震第474章 背嵬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423章 定(中)第369章 拓跋第424章 定(下)第243章 插花第223章 皇后(上)第314章 才子(下)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287章 春行(上)第131章 詰問(下)第54章 獨一無二第372章 包青天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273章 中傷第169章 寒瓜第313章 才第367章 相才第310章 碩麥(下)第453章 山後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318章 搖擺第275章 反擊(下)第122章 吃肉第111章 送禮第70章 神奇(中)第257章 神仙第4章 打賭第283章 春闈(上)第519章 病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111章 送禮第279章 二敲第133章 荒野(上)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372章 包青天第273章 中傷第173章 第一槍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第100章 大舟第108章 最危險的職業(上)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510章 膠着第262章 辭戟(上)第224章 皇后(下)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389章 封禪(上)第372章 包青天第4章 打賭第399章 未卜第427章 上位(下)第134章 荒野(中)第25章 殺傷力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168章 鏡子(下)第83章 夜郎(上)第456章 忠心第460章 小寇纔是禍第367章 相才第234章 快樂島第334章 契丹惡夢之始(上)第345章 殺氣第264章 人才第24章 父輩(下)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462章 前戲(上)第306章 不殺人第142章 又是豪賭(下)第288章 春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