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

宋九想李靖李績,但就是李靖李績來到宋朝,也未必能完全將他們威力發揮。

實際宋朝這段時間也有許多大將還是能拿得出的,其中還有不少象曹光實這樣能文能武的,就包括田仁朗。

宋九說得嚴重,趙匡義也不敢賭,萬一成真,後果很不好,不但這兩年多來的努力白廢了,羊毛商路也失去了效果,甚至未來也少了一塊戰馬基地。

雖宋軍以兵步爲主,可沒了騎兵,那纔是惡夢到來。

最後終於同意。

三軍先發。

接着以田重進爲主帥,楊業爲前行,張齊賢爲都監,帶着諸將,包括楊延昭等人,發向西北。

宋九用田重進,大家能理解,那是開國老將。

宋九用張齊賢,大家能理解,趙匡義更能理解,那是讓他上戰場磨練,爲以後西府首相做接班人的。

然而宋九用楊業,讓很多人不明白。雁門關一役,楊業很勇敢,但實際只能說是一員虎將,而非起着一名名帥作用。

可這老小子,先是得到趙匡義器重,又得到宋九重視,並且宋九刻意載培楊業的兩個兒子,不知讓多少人眼紅了。

六萬兵馬,十幾員虎將,氣勢洶洶發向西北。

然而西北戰役已經打響。

大軍未達,趙匡義一令先下,讓秦州田仁朗、閔門使王侁、副使董願、宮苑使李繼隆傳檄會剿,並要求麟、府、夏等州以及日利、月利等部落配合作戰。

田仁朗帶兵來到綏州時,李繼遷正在率兵攻打麟州西部的三族寨。

三族寨寨小。兵力更少,李繼遷又許以豐州都監的空頭支票。因此三族寨主折御乜殺死宋朝監軍,舉寨投降。

李繼遷再次將大軍率到撫寧寨下。

田仁朗大喜。

原因很簡單。撫寧寨同樣不大,可地形險惡,並且在宋九擴張西北寨堡時,還重新將撫寧寨翻修一遍,雖小,易守難攻。

李繼遷想打,就讓他打。

等他打累了,老子再收拾你。不然不大好辦,勝則進。敗則走,往南河套大沙漠上一逃,即便朝廷發出六萬大軍來援助,也不易捉拿。兵力是不少,若是包括折家的,王家的,日利月利各部族的,幾乎達到十一萬兵馬。可這麼多兵馬往南河套大沙漠上一散,又算什麼?

所以等他打累了。先分伏兵斷其後路,大軍親臨,必能將李繼遷生擒活捉。縱然不行,拖一拖。田重進主力軍隊到達,縱然李繼遷逃跑了,因時間倉促。不容易做安排,大軍後面殺到。也減少了平剿的難度。

將利害關係講出來了,故意裝作無能的樣子。整天喝酒賭錢,刻意讓李繼遷探聽到,迷惑李繼遷在撫寧寨下繼續玩命。

眼看田仁朗計策將要得逞,王侁出來了。

他向趙匡義進了快奏,說是田仁朗來到綏州,只顧享樂,畏敵不前,默視三族寨失守。

不要說趙匡義了,就是宋九也弄不清楚,將他召回京城詢問,還好,宋九仔細地想了想,認爲田仁朗說得有理,但那時戰役已經打響,只好將田仁朗調向河北。

可能田仁朗計策會成功,那麼王侁不是害死楊業那麼簡單了,可以說王侁都害死了北宋。

可能不會成功,但不管那個時空,皆無法證明了。

王侁爲什麼這麼做呢,原因簡單,上位啊。但他也不是吃素的。

頂替田仁朗後,馬上撲向了李繼遷。

李繼遷一看宋軍來真格的,立即撤退。然而王侁並不是撲向撫寧寨,而是將田仁朗的計策做了改進,按照田仁朗計策是決戰於撫寧寨下,伏兵抄於後方。

王侁是佯攻撫寧寨方向,實際是集中所有兵力,抄向李繼遷撤退的方向濁輪川。

兩軍相遇,李繼遷大敗,這是後來讓人詬齒宋九的所在,就這個戰鬥力,何必出動十幾萬軍隊?

李繼遷損失五千多人,部下折御乜等人或戰死、被俘,或降宋。

李繼遷不敢回銀州,徑直逃向夏州北部,與岌伽、羅膩等部,又與吳移、越移等部合兵。王侁率兵出擊,擊殺“代州刺史”折羅遇與弟弟折埋乞。再由開光谷西趨杏子坪,敗保寺、保香諸族首領埋乜已,又破保洗二族,俘三千人,降五十五族。三族豪酋折八軍三千餘人派使獻馬謝罪。那麼多折,不錯,他們確實折家子弟,但不是直系的折家子弟。

郭守文又破岌伽羅膩二族。

李繼遷無奈,再度逃向茫茫的大沙漠。

這時候他做了一件讓宋九又後怕又僥倖的事,屢戰屢敗,讓李繼遷終於清醒過來,派使向契丹請降。

但就在這時,宋朝主力軍隊終於到了。

……

大里河水滾滾東流,清澈的河水從河石上經過,發出叮咚的清脆響聲。

天還沒亮,一層層霧氣騰了上來。

河北不遠就是野利族。

其實宋朝做了那麼多,這麼長時間下來,是朋友是敵人,一目瞭然了。若這樣,依然不臣服,那就如張齊賢所說的那樣,除非供在太廟裡。

只不過宋朝一直招安哪招安,削弱了這一政策的成果。

就象趙普與宋九鬥,不會有幾人響應宋九,相反的響應趙普的人卻有很多,就是趙普下去了,宋琪與李昉還稟程着趙普的宗旨,不時給宋九上眼藥。最奇怪的這兩人皆被趙普敲打過。

說到底,這就是以德服人的下場。

有點兒悲哀,如宋九,趙承宗擔任潭州知州時政績還是不錯的,趙普下臺後,宋九還是很老實地說了一句。趙承宗能算是良吏,因此趙承宗仕途沒有受阻。

然而呢。也未必有多少朋友,相反的敵人卻有很多。

西北也是如此。李繼遷造反,朝廷數次出高官厚爵招安,反正忠於宋朝的與造反宋朝的沒區別,何必要忠於宋朝,最少我能首鼠兩端吧。

野利族就是如此。

尹憲送回野利氏,示意讓她改嫁,野利族不聽。

他們沒有謀反,然而與李繼遷一直眉來眼去,早上了宋九的黑名單。並且宋九記得的歷史雖不多,卻正好記住了這個野利族出了野利皇后,出了野利仁榮等西夏名將,成爲西夏崛起中的最重要的動力。

於是有了這次行動。

地平線上終於露出一絲紅線,提爲綏州團練使的楊延昭喝道:“殺。”

六千宋兵從山嶺上殺出來,踏過大里河,衝向野利族。

僅是數天時間,野利族大部被滅,楊延昭分出一部分兵士押着百姓。將他們遷向河南關中河東等地。然後繳令周邊各族,配合宋軍,掃蕩野利族餘部,但是族中的財富與百姓將作爲戰利品。由他們瓜分。

鮮血與鮮花合在一起,才能換來忠誠。

若大的野利族眨眼就消滅了,各部震恐。紛紛配合。沒有多少天,野利族在橫山的這一支徹底地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遠方更大的軍事行動方方開始。

楊延昭滅掉野利族後。率軍北上,自宥州進入白池城。再北上到駱駝河,王侁、李繼隆自黃羊平兵發地斤澤,折家與尹憲自府麟二州向地斤澤合圍,王承美夫婦也出動八千鐵騎,殺入了大漠。

田重進率兵軍沿着黑水河,在後方掃蕩,沒有附從李繼遷反叛的部族留下不動,只要附從的,那怕投降了,也要遷往內地。至於還在反抗的各部族,則是殲滅後全部打散,先送到後方修堡砦修道路,再送向大後方,散於太原以南到河南等地區。

這次鎮壓,一直持續了近四個月時間,斬殺三萬餘敵人,向後方送去安置的俘虜達到四萬多戶。

以至逼得李繼遷中途一度派出使者向宋朝請降。

降書送到京城,宋九不同意,堅決鎮壓,以震懾整個西北。

而且這次手段極其殘忍,於古長城外作戰,供給太困難了,因此宋軍採納了宋九的策略,就食。

鎮壓各部,百姓先分男女老幼,婦孺先行送向後方,壯丁留下修堡路,各部糧食牛羊則是一起留下,以做軍食。

這一政策引起很多反對聲音,宋九用大非川一役做了反駁。

薛仁貴一生不知殺了多少人,可在大非川犯了迷惑,弄了王者之師,後勤一起從後方運輸過來的,以示安撫大非川吐谷渾人。結果呢,在論欽陵帶領下,用郭待封與薛仁貴不和,用糧草,以及這些薛仁貴想安撫的吐谷渾人聯手,五萬唐軍,五萬民夫,全部淪落,一代名將,恥辱地求饒逃了回來。

西漢擊敗了匈奴,匈奴人連在東漢都十分溫順,但那是打服的。

這也不對。

不過已打到這份上,大家也無可奈何了。

九月初,在宋朝五路大軍反覆繳殺下,特別是最強豐州王家與府州折家的加入,他們對南河套地形熟悉,再加上河套上少數對李繼遷不滿部族的倒戈,李繼遷終於在大沙漠裡呆不住了。能呆住,可手下要吃要喝,現在宋軍幾乎讓整個地斤澤周邊近千里方圓堅壁清野,連百姓都沒了,上哪兒吃喝去?

正好遼國派侍中蕭特里持詔封李繼遷爲定難軍節度使、銀夏綏宥等州觀察處置等使、特進檢校太師、都督夏州諸軍事,繼衝爲副使。

蕭特里看到不妙,在他規勸下,李繼遷帶着餘部衝向順化渡,想渡過黃河,從陰山逃向契丹。

正好被王承美派出的斥候得知,王承美與豐州大首領黃羅率軍將他截住,李繼隆又率兩千輕騎從後方殺來。

李繼遷父子,張浦,李大信,破醜重遇貴全部生擒活捉,只有李繼衝與蕭特里殺出重圍,逃到了遼國。

趙匡義聽從宋九建議,將李繼遷等人押到夏州,就在夏州削首示衆。

隨後一系列詔書下到西北,因爲得到大量戰俘,戰事結束後,這些堡砦與道路也全部修好了。手段依然很殘酷,在士兵押管下,幾乎沒天沒夜的搶工。一度發生了三起暴亂,先後被鎮壓。

現在施工結束了,朝廷下詔,讓各族返回故里,國家免其三年徭役,再加上以前免其賦稅,幾乎所有稅務一起免去。

同時鼓勵蕃漢聯親,北周的民族制度不好照搬了,不過也有辦法,若是當地蕃漢百姓有相互聯親者,國家賞賜五匹絹,五斤棉,五斤茶葉,宋九這也是有些惡搞,上書時索性稱爲三五制度。

又讓各族盟約,制訂簡易條法,不是根據宋朝的律法處理糾紛、案件,畢竟情況不一,而是制訂適合於西北的約法,以它來做標準斷案判案。然後再劃分地盤,勒令各族不得仇殺。

再將嵐州、石州、忻州、代州、府麟、渭州、原州、環慶、鄜州、丹州劃出來,允其青白鹽用通商法銷售,朝廷僅徵少許商稅。

但是這一戰,動用了十幾萬軍隊,花了無數錢帛,還有那些百姓,是安置,不是屠殺,物資一起留給前線將士了,幾乎赤條條地送到後方,這批安置費用同樣不菲。

似乎李繼遷那麼弱,宋九興師動衆,死了五千多名戰士,花了天文數字的錢帛,是不是過份了一點?

還好,抓住了李繼遷時,搜出了遼國詔書,多少給了宋九臺階下。

再加上宋九及時派了張齊賢去前方安撫,張齊賢一生極具傳奇色彩,可他的能力實際也未必有多高明,不過他是樞密副使身份去前線的,能鎮住大家,雖張齊賢遠不及呂蒙正,但比普通的大臣能力肯定要高明得多,在前方安撫得不錯。這也給宋九加了分。

然而就是這樣,還有不少大臣彈劾。

張齊賢在前方未回來,這一下去,最少呆上數年了,但這也是一種磨勘。

不過在樞密院裡,宋九並沒有因爲許多大臣攻擊而氣惱,相反的,他眉頭舒展開來,喃喃地說了一句:“歷史終於翻開了新的篇章。”(未完待續,!

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193章 朝會第228章 猛人哥第442章 妖星(下)第499章 示弱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179章 開業(中)第79章 勇退第165章 有約第495章 第一權臣第221章 夜宴(六)第407章 鐵血之路(七)第229章 石嶺關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104章 太不現實了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第170章 巫蠱第182章 功名(下)第127章 廟還小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224章 皇后(下)第317章 學問第103章 遠方的朋友第449章 風起第367章 相才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216章 懲戒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432章 神的黃昏(一)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217章 歸來(上)第274章 反擊(上)第418章 荒誕(上)第478章 幹嘛不站隊第40章 挖祖墳(上)第90章 又玩大了第494章 朕累了第57章 可憐的老師(下)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457章 我非張說,彼非姚崇第250章 暖冬(中)第87章 巡察(下)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416章 一地雞毛(中)第367章 相才第127章 廟還小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468章 均貧富(上)第16章 約戰(上)第144章 事了(下)第61章 愛因斯坦第466章 很短的飆風(中)第427章 上位(下)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60章 關健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310章 碩麥(下)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476章 一(下)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145章 祭文第303章 打獵(上)第146章 桃花第258章 天堂的**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45章 摺紙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9章 歪才第420章 飄搖(上)第45章 摺紙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167章 鏡子(中)第66章 懸賞第259章 槍桿子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369章 拓跋第360章 小把戲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17章 約戰(下)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62章 我的地盤第182章 功名(下)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482章 天堂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241章 金貴第386章 禮物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382章 中策(上)第453章 山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