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誰來主持

楊繼業不會留在蘇杭太久,畢竟家在荊蠻楚地,楊爸或許對他在外不加干涉,但楊媽絕對不同意。另外,與韓家親事確定後,成婚也勢所必然。

是這邊的事業會越來越大,缺少一個真正核心人物來主持這邊工作,楊繼業也不會放心離開。

蘇杭這邊,除了知書堂、楊家寨、隱秘研發所,以後肯定還有海事和商貿等方面的事務,每一方面,都需要有大魄力的人去做事。

青年軍這邊卻是有不錯的苗子,像唐仕順、左繼祖等人,還有之前的鄭明亮、趙佩龍和王敬寶等,都在不斷成長。這些人對楊繼業的忠誠,不容置疑的,不存在山頭競爭。

不過,如果巫龍在這邊主導全盤事務,與蠻族軍、與輔兵、與榮盛鏢局的關係處理,會更彌合、融洽。

“少爺,蘇杭這邊的佈局可不小,我有自知啊。”巫龍笑着搖頭,“荊蠻楚地那邊主要是熟悉,又有父親在把握大脈絡,我做事情就放得開。蘇杭這邊,雖說少爺打下的基礎非常牢固,只是,我個人的見識受到侷限,真不敢到這邊來。

這樣吧,荊蠻楚地交給我去打理,想來,以後你很快就返回京都。荊蠻楚地作爲最堅固的根基,會一直保持下去……”

聽巫龍這樣說,楊繼業也無奈,說,“大哥不想遠離故土,我也不好強求。荊蠻楚地確實主要,未來十幾年的發展,也需要大哥去主導。垣武城那邊,就煩大哥一起了。”

垣武城的重要性,在商業的角度上說,垣武城是中轉之地,經營好了,可將少爺的影響力,輻射到半個文朝。這樣的地方,楊繼業自然不會輕易放手。

“垣武城目前的發展很快,孫家那邊的助力很大。”巫龍說,“也是因爲這樣,蘇杭這邊與垣武城、荊蠻楚地才能連線起來,然後從代削蠻那條商路,一直走到蒙匈族去。”

如今,蠻族這邊擁有的戰馬雖然還少,但有戰馬源源不斷從蒙匈族流進來,也是因爲這一商路的佈局所致。另外,在蒙匈族那邊,用米糧換肉食、換戰馬、換皮革等已經在不動聲色中,擴大了規模。另外,關於種植棉花的產業上,前期的投入已經開始,在蒙匈族那邊也開始見效。

真正能夠影響到蒙匈族,該要幾年的推動。到時候,蒙匈族但凡適應作物的區域,都成爲產棉基地。哪時候,蒙匈族的棉花產出,就抓住了當地一些人的利益命脈,同時,削弱了遊牧業也侷限了蒙匈族人的敵視和武力。

蒙匈族人爲什麼如此強大的戰力?關鍵是遊牧,遊牧讓他們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使之完全適應馬背生活。

一旦戰爭,蒙匈族能夠快捷地衝鋒,稍微不利,則快速離開。但種植棉花後,遊牧的草地會縮小,而棉花基地成爲他們利益所在地,這些人就不能像遊牧民那一,所有家資家產,都在馬背上。

用高額收益來改變蒙匈族人的生活方式,即使投入多一些,對目前的體系而言,還是承受得起的。等大量產棉基地縣城,那時候會有大量布匹產出,海貿的發展也開始走出一條通道,這些布匹和棉花,都能夠作爲商品,銷往海外,不至於讓這個體系虧損。

整個環節中,垣武城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這也是楊繼業一早就在垣武城成立榮盛百貨的用意。從垣武城往蘇杭走,到時候,完全可拉一條大路出來,使得兩地貨運暢通起來,就能夠解決不少現實問題。

討論未來的發展與安排,這也是巫龍到蘇杭來的主要目的之一。雖說蘇杭與荊蠻楚地一直互通信息,但哪有當面交談說得深透?

巫龍來蘇杭,也是要看一看蘇杭這邊的具體情況,他在荊蠻楚地和垣武城的規劃,才更有針對性。

楊繼業將蘇杭這邊目前的情況,和未來對於海貿的發展計劃,以及在蘇杭這邊成立商業體系、劉裕等人合作關係,都說給巫龍得知。

蠻族軍在蘇杭建立大戰功,贏得蘇杭的尊重,同時,在蘇杭這邊得到的財物,遠遠超乎之前的預設。

見湖鎮所得本身就不少,後來清剿李明傑和齊家,更是超乎想象的財物。另外,削勁那邊在宮崎山被殲滅後,派出的一千人,在外人意想之外已經找到宮崎山這股倭寇留下的部分財物,數額巨大。

宮崎山團伙其餘的財物,都集中在海島,具體地點也是有掌握的。宮崎山身邊的幾個重要倭寇,蠻族軍這邊沒有選擇殺掉,而是留下來,等有機會後,到海島去運回這些財物。

楊家粥場在杭城外、在寧城外,施粥、放米糧,總量確實不少,但相對於收穫,那不過是十之二三而已。

“少爺,之前你送回去的那些種子,在家裡種下。我過來的時候,見一見開始長出來了。至於能不能收穫,可不好說。”巫龍又提起一件讓楊繼業掛心的事情,“你幾時回去,自己看一看,要怎麼種植纔會有收成,都得你看過才更好。”

原本寄回種子彈時候,楊繼業就書寫了每一種作物的種植辦法。辣椒的移栽、施肥等,玉米的種植相對簡單,紅薯也是如此。

聽巫龍所說,基本按照印象中的樣子在成長了。如果能夠做成,以後在荊蠻楚地先發展起來,作爲一種重要的商品來向外輸出,還是很有價值的。

玉米、紅薯等是填肚子的糧食,可以對外擴散,辣椒這個調味品,倒是可嚴格限制在荊蠻楚地,將種子控制好,對外僅銷售成品就能夠提高其價值。

這些種植,對於楊繼業而言,目前都是小事情。文朝這邊米糧不足,等海貿做起來,大海船往南亞那邊跑,一年可收三季稻米,運回內陸來,也可彌補華族這邊產糧的缺口。

玉米和紅薯的種植推廣,估計要一些年月,纔會被文朝這邊認同。

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579章 挖 坑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699章 排禾縣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34章 《勸學詩》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330章 沒信心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104章 汗如雨第84章 又見啞巴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182章 第一親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29章 伯權大師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499章 議清剿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69章 精銳齊出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69章 精銳齊出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287章 行動了第3章 老 媽第95章 二八分賬第521章 託 付第20章 曲解經典第285章 趕時機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24章 俘獲三個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448章 去皇宮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235章 亂了分寸第42章 太子劉靜第369章 招人手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73章 三尊炮第98章 忠心換槍第136章 難取捨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716章 出 擊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456章 追與逃第172章 打 獵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