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獻 詩

等吳金保現場吟詩一首,贊端陽文會盛景。

這首詩雖然沒多少文采,卻也是中規中矩。對於端陽節的詩詞,自古以來都沒有太出彩的傳世之作。楊繼業聽了這詩,心裡多少有些篤定,不擔心自己會出醜。

今天詩會上,不求出名但也不能損害自己已有的文名。楊繼業不急於將自己的詩送上,往周圍看一圈,身後擁擠的人中,確實找不到之前那兩個人。

劉鑫銘這時候站起來,先對高臺上鞠躬,然後說一通敬仰的話,念出一詩來:

端陽盛景

風雨端陽文會生,

汨羅荊楚吊英靈。

萬舟競發應相笑,

吾輩詩傳功名成。

第一首詩出來,即使不算好,但依然得到不少人叫好聲,有第一人站起來,其他人也不甘落後。一時間,你方上罷我登臺,詩句詞賦,也有一兩詩詞比較好的,也有一兩句傳神的,都得到稱讚,傳揚其名。

過得小半時辰,荊蠻楚地稍微有名氣的文士,都已經獻出自己的詩作。楊繼業始終不動,見周夫子往自己這邊看過兩回,卻依然不想動。

劉鑫銘離楊繼業本來不願,都是秀才功名,座位相差無幾。論名望,如今的劉鑫銘被楊繼業甩幾條街了,劉鑫銘自然不服氣,覺得楊繼業不過是一詩成名,後來再沒有好詩。

而今天,楊繼業遲遲沒有吟詩,說不定他沒有靈感,可能連一首詩都沒準備好。覺得是打壓楊繼業的好時機,便站起來,說,“楊兄,今天文會大喜,正式我輩文人一展胸懷之際。上有前輩高賢指點,周身有同窗在列,爲何不見楊兄吟詩?難道楊兄要等到最後壓軸……”

有人站出來,點名道姓,臺上的前輩、名宿也都看過來。吳金保側臉看身邊的周夫子,周夫子是縣學的教諭,在柳河縣這邊文名最盛。

“好叫學政得知,那少爺叫楊繼業,秀才。今年才十五歲,三年前考取秀才功名……”周夫子輕聲解說。

“楊繼業,就是楊《詠石》了?年少才高啊,就不知今天有什麼高妙詩作。”吳金保笑笑地說,對於《詠石》詩的大名,已經是公認的存在,誰也不能掩蓋其光芒。

不過,也有人懷疑《詠石》詩是其父之作,因爲《詠石》詩更貼合楊盛文這個落魄的右丞相際遇。

吳金保沒有直接點名,但另一個夫子,張夫子卻也想到了什麼,揚聲說,“楊繼業,今天遲遲不作詩,是何用意?不會是沒才思了吧。”

張夫子的聲音高揚,故意讓人聽到,劉鑫銘見張夫子發難,更加興奮。順着張夫子的話說,“楊兄,不會之前《詠石》詩,是另外人先做好的?”

劉鑫銘這話格外惡毒,一旦外傳,對楊繼業的文名損害最大。作爲文人,抄襲詩傳是最無良之舉,所有的文士都會鄙視之。

楊繼業這時候也站起來,說,“劉兄,你這話說出來,可是對張夫子不敬啊。你是想說,那次張夫子出題,先就和我勾連了嗎?”

當初考察學業,縣學力度文士多在場,自然看得出那是張夫子臨時纔想出那樣的題,來故意刁難楊繼業的。結果楊繼業做出《詠石》詩,才名遠播,反而成全了楊繼業的名氣。

劉鑫銘原以爲用《詠石》詩說事,誰知楊繼業一句話,讓他沒發再說,“楊兄,張夫子德高望重,我可不是那意思。”

對夫子的品行之事,劉鑫銘哪敢瞎說,急忙辯解。

“劉兄看來也不糊塗嘛,”楊繼業故意說,自然要對劉鑫銘有所反擊,免得他的話傳開,“今天文會盛世,先賢在座,我真不敢像劉兄那樣急不可待誦詩,覺得自己的詩還待斟酌。既然劉兄催了,張夫子又有令,我便獻醜了。

午日觀競渡

共駭羣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臺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楊繼業將詩唸誦,臺上也是一片安靜,隨即有竊竊私語,在議論這詩。臺上品評名宿,也吟詠一陣,隨後交換一番意見。

張夫子原以爲楊繼業詞窮,做不出詩,才說話的。誰想楊繼業轉眼出一詩來,這詩即使不算高妙,可與之前幾首品評最高檔次的比較,也不見得輸。

文無第一,品評詩時更是看品詩者的心情,但這詩對龍舟競渡、對屈子故事、對江臺上文會盛況都進行描繪,很傳神了。

張夫子準備說了句,貶損的話,但轉念想,自己真故意貶損楊繼業,說不定會再給他揚名。反而不若不置一言,輕飄飄地過去,等下一個人的詩再褒揚幾句,無形中就可壓住楊繼業的詩才。

楊繼業在文會的環節已經完成,便不想多留。他也想找一下之前見到的兩人,等周夫子評過詩句,微笑着感謝夫子栽培,下一個文士便誦詩。

巫小陸在旁,等楊繼業坐下,說,“楊大哥,你的詩太好了,應該評爲魁首啊。”

“小六,別亂說。你這話是在給我招仇恨啊。”楊繼業笑着說,一邊回頭看,隨即見一張陌生的臉,從人背後冒出,對他怒視。雖不認識,可楊繼業卻判斷出應該是他要找的人。

而那人一露臉,就被另一個人拉走,似乎要下露臺。楊繼業想一下,也不能判斷對方是不是故意讓他看到,說,“小六,我們出去一下。”

巫小陸聽了,也不再問,站起來跟着走。楊猛也緊隨着,擠出人羣。到下樓梯口,楊繼業見要找的兩人正往下走,似乎要躲進人羣,藏匿。

楊繼業想,既然對方出現了,可能是陷阱,也可能將對方抓住。雖然對方沒有顯露直接的惡意,可他們多次出現在自己面前,不會沒有原因的。

下高臺的通道也不少人,巫小陸在前,楊猛在楊繼業身後跟着。距離地面還有五六級臺階時,那兩目標已經鑽進人羣,看不到了。楊繼業也想快一些追上去,誰知才踏到地面,一把匕首伸過來,斜抵住他胸口,“別動,乖乖跟我走,不然,死。”

第182章 第一親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33章 看夜校第524章 同一天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379章 領軍需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24章 俘獲三個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617章 寄望皇孫第382章 槍來——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37章 劉浪出題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100章 我們做第274章 身子麻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498章 議婚事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355章 殺回去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91章 劁 豬第308章 知書堂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97章 虎口奪食第163章 竹 詩第57章 攻 殺第95章 二八分賬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201章 誰 錯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88章 洗 臉第57章 攻 殺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569章 分頭跑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130章 演 說第16章 你賴皮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8章 闖王府第14章 巫 家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187章 攀爬山崖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403章 三件寶第482章 前無路第240章 求 聯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5章 抄 詩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33章 看夜校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414章 張靖海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38章 學內功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477章 臨戰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