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

延和殿裡,趙禎看着正襟危坐的徐平和桑懌兩個人,微笑着對徐平問道:“自你任滿回京,與桑將軍已經多年未見了吧?聽說你們兩個自布衣時就認識?“

徐平捧笏道:“回陛下,當年我在中牟莊裡的時候,便與桑鈐轄相識。那時我的莊裡鬧賊,而桑鈐轄在附近幾州捕賊頗有名聲,請他到莊裡捉賊。天聖五年,我們兩個還一起科舉呢,可惜桑鈐轄未過省試,因爲捕賊做了郟城尉。”

“哦,那當年你莊裡的賊捕到了沒有?”

“捕到了,是因爲有人造藥銀騙錢。說起來有趣,最後我們找到做藥銀的人,竟然就是前些日子投党項的張元、吳昊兩人。昨天我在家裡設宴,請從邕州回來的幾位官員,還說起此事。大家都說真是無巧不成書,當時的兩個小賊,竟鬧出如此動靜。”

既然說起,徐平便主動提自己曾經在家裡請過幾個邕州官員聚會。除了一些特殊職位特殊身份,官員私下裡聚會並不犯禁,要不然一當官豈不成了六親不認了。但這種事情最好不要藏着掖着,越是不想讓皇帝知道,越是容易引起猜疑,還不如坦蕩一點。

果然趙禎點了點頭,並不問昨天聚會的事,只是道:“可惜當時沒有把張、吳兩人抓起來嚴懲,不然也不會有今日之禍。從陝西路傳來的消息,党項對此二人似極爲看重。最近幾年党項多有不臣之舉,有這些人相助,只怕党項真會做出背叛朝廷的事來。”

徐平笑了笑,對趙禎道:“陛下,臣以爲,這兩人無關緊要,不需要格外看重。党項這個時候重用這兩人,並大肆宣揚,在臣看來,並不是他們多能幹,而是千金市馬骨,要招攬更多的漢人到党項那裡去。不是因爲這麼兩個人投党項,党項便就要叛宋,而是党項要叛宋了,才特別重用這麼兩個人。沒有張元吳昊,党項也會另選人出來。”

趙禎沉默了一會,才道:“你真地認爲党項一定會反叛朝廷?”

徐平點頭:“一定會的!而且從大肆宣揚張、吳兩人來看,就在這一兩年之間。”

趙禎道:“天下無事,便是百姓之福。可是朕怎麼覺得,你倒是並不在意?”

“陛下,要真的無事,纔是百姓之福。可西北這幾年是真的無事嗎?党項縱兵入境抄掠,年年都有,只是朝廷存了息事寧人的心思,最多隻是薄責而已。邊境的百姓,面對党項人的燒殺擄掠,怎麼也不會覺得是福。膿瘡總是要擠破的,這兩年朝廷錢糧充足,只要再有一兩年的時間,打一場仗並不會讓朝廷無法負擔。早早滅了党項這個隱患,邊地的百姓才能安心過日子。選在朝廷錢糧充足的時候打,對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是好事。”

太宗真宗兩朝,對外用兵大多鎩羽而歸,漸漸興起了對外只求太平的風氣。邊地的文臣武將都一味求穩定,稍有衝突便會被定性爲擅起邊釁,只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徐平當年在邕州其實也曾面對同樣的遭遇。這樣的後果,便就是自己的軍力一天天爛下去,邊境的隱患則一天比一天大,最終迎來大爆發。趙禎說得不錯,徐平是真地想讓党項乾脆一點,早反了早算,很多事情,沒有這麼一個刺激,還真難進行下去。用這兩年的時間,朝廷的財政已經徹底改觀,特別是銀行剛剛走上正軌,戰爭還有正向的刺激作用。在這個時候,打一場仗真地對國家有好處,只要這仗不打成爛仗就行。

趙禎卻沒有這麼樂觀,顯得有些憂心忡忡。朝廷裡確實有主戰派,但勢力微弱,身居高位的更是隻有徐平一個。趙禎的意見,還是偏向大多數人的。

不再討論這個話題,趙禎說起正事,對徐平道:“邕諒路兵馬已經進京,只是桑懌奏事的時候,說起人員並不齊整。這是你當年帶過的兵,召你來便是想聽聽你怎麼看。”

徐平道:“回陛下,邕諒路兵馬跟三衙禁軍最大的不同,便是僚佐官員衆多。因爲當時只是廂軍,大多數還是鄉兵,人員都是本地自闢,入京的時候,這些當地自闢的僚佐官員並沒有一同前來。要想重現邕州的規模,便需配齊這些僚佐官員。”

趙禎不由皺起眉頭:“不過六指揮人馬,僚佐卻有一百多人,真地有必要嗎?再加上各級統兵官,憑空多出兩百多人來,這可比三衙的人多得太多了。”

徐平想了一想,才捧笏道:“陛下,說到底,此事就是管人還是管事的區別。”

“怎麼講?”

“立國時太祖收藩鎮之兵,兵入禁軍,而幕曹卻留在了地方,之後禁軍的軍政等事入了樞密院,從而也就造成三衙禁軍沒了僚佐。有僚佐,則事有專屬,人有專責,統兵官不需分心。而現在三衙禁軍一切事務都委統兵官,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幾十人還可以管得過來,幾千幾百人沒有幫手怎麼行?最終就是事情沒人管,朝廷對禁軍的要求是無事,統兵官對下屬的要求也是無事。軍隊是要打仗的,能打仗纔是第一位的,只要求無事怎麼能行?所以僚佐是必須要有的,有了他們,統兵官纔有了左膀右臂,才能管好軍隊。如果沒有僚佐,對於軍隊的事務便就無從考察,一切的管治都在選統兵官的人選上。擇人而用固然是重要的事,但不能讓事情去等人,把事情管起來更加重要。”

趙禎想了想,搖了搖頭,決定不再去動這些腦筋。軍隊到底有哪些事情,需要什麼人的去做,他並沒有概念。從太宗時候傳下來的規矩,便就是把軍隊的事務盡最大可能地簡化,然而選信得過的人去管,用這種辦法來控制軍隊。百八十人可以這樣管,幾十萬大軍怎麼可能管得過來?各種各樣的行政事務只好視而不見,讓每營各自爲政。

本來募兵的好處是讓軍隊職業化,進而專業化,禁軍卻只剩下了個職業化,專業化還不如以前歷朝歷代的軍隊。不打仗的時候,沒有專門的人管後勤,打仗的時候便也就同樣組織不起來,只能稀裡糊塗準備儘可能多的物資,稍緊張一點還發不下去。沒有專門的人搞行政,一切都只好簡化,組織不起復雜的戰役。更不要說情報偵察等等,全靠過仗時候將領的悟性,有的時候就是聽天由命。至於說作戰組織、進軍等等複雜的參謀工作,對於禁軍來說就是空白。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最大的優勢就是組織能力,結果卻自廢武功,把這長處扔掉了,退化到原始狀態跟人家拼殺,想打勝仗真要拼運氣。

搞不明白,趙禎便也就不多想,左右就是這三千多人,就按徐平說的去做好了。邕州軍畢竟是在他的帶領下打過勝仗的,說的應該有道理。一百多人而已,再艱難也不差這些人的俸祿,萬一徐平說的有用呢?雖然戰事還沒有起來,趙禎對軍隊的事務不懂,但他也能夠看出來,現在的禁軍是真打不了仗。

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84章 南線北線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151章 新市場第39章 文理荒謬第27章 辨司馬光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27章 西南邊事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98章 三人成虎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186章 應對第43章 賜姓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14章 盛宴第168章 田園風第251章 危機第62章 算計第45章 京城故事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02章 首告第11章 遇仙樓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25章 追捕逃亡第48章 風波第252章 驚夢第90章 捉襟見肘第77章 交涉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37章 階級法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243章 算賬第51章 綠影亭第205章 蛻變第68章 冬日牡丹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54章 將要離去第243章 算賬第62章 劉員外第37章 逼迫第127章 大捷第9章 變夷爲夏第47章 帶毒的餌第6章 酒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43章 重逢第155章 解套第24章 賭鬥第62章 新場務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6章 知州第119章 審問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293章 敕勒川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01章 抽血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91章 災年第2章 準備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33章 有錢纔好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36章 狂徒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92章 收權第91章 大勢第89章 魑魅魍魎第152章 渡河第20章 西行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59章 洞若觀火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