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

剛到崇政殿門外,就聽到裡面夏竦正在厲聲質問樞密院。軍國大事,遷延兩個月才上報,說得難聽一點,如果党項的軍力強大,兩個月都足以讓他們兵臨兩京了。

徐平和陳執中進了崇政殿。此時殿中已經亂成一團,連賜座都免了。幾位大臣圍住張士遜,高聲喝問党項到底是怎麼回事,樞密院到底還壓住了多少重要軍情不讓朝廷知道。

張士遜無奈地道:“樞密院與諸位一般,同樣是剛剛得到鄜延路送來的消息不久。邊將隱匿軍情,樞密院又如之奈何?我們也與衆人一樣是在京城裡,並不在邊地——”

“滿口胡言!樞府掌機密,日常難道沒有眼線在党項?元昊這些年刺探本朝軍情,無所不用其極,怎麼樞密院沒有任何防備?事事依賴邊將稟報,那要樞密院何用?”

夏竦額頭的青筋都爆了出來,如鬥雞一般緊緊逼住張士遜,咄咄逼人。此次樞密院肯定要大換血,他的機會來了,能不能如願任執政,就看這一次自己的表現。

張士遜低垂着眼簾,一言不發。最終還是沒有躲過去,党項終於反了,自己必定要負責任,降職外任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此時再說多餘的話沒有意思,強行爲自己分辨反而被人看不起,還不如就此任人宰割便了。

向鄰邦派眼線,蒐集情報,問題是從來就沒有這規矩,張士遜怎麼派?樞密院就是個政務衙門,想派手中也沒有人。所謂掌機密,只是收集各邊地將帥報上來的軍情而已,樞密院並沒有自己單獨的情報系統。邊將壓住情報不上報,樞密院確實是沒有辦法。

爲了防止引起地方官員的猜忌,朝廷是沒有情報組織的,實際上也不允許有。這個年代因言成事因言廢事太普遍,在地方上建立情報機構,地方官員還怎麼安心做事?

此次元昊反了兩個多月,消息才傳到朝廷,主要責任是在地方官員身上。之所以在這個時間點報上來,是因爲邊地州軍算着党項的使節在年後就該到朝廷了,再不報擔的責任更大。元昊在決定反了的時候,便就派使節入宋,正式宣告。可知延州郭勸在看了元昊使節帶的信後,竟然說党項尚稱臣,並沒有反意,同意党項使節到京城,這纔是離譜。

郭勸進士出身,爲政清廉,但能力實在不足以擔任邊地州軍的主官。党項這幾年蠢蠢欲動,朝廷卻一無所知,跟他的關係非常大。再一個鄜延路鈐轄李渭,同樣缺乏該有的警覺,軍情本來武將應該爲關注纔是。結果文臣武將一起失職,文恬武嬉,不外如是。

見張士遜裝死,夏竦又厲聲質問王德用:“西府失職,樞密是宿將,如果說張樞相文臣不通軍情,怎麼樞密也是一無所知?食朝廷之祿,豈能不爲朝廷分憂!”

王德用誠惶誠恐,拱手道:“內翰,前兩月延州上章,說是党項使節言辭謙恭,國書中猶稱臣,並沒有反意。此事朝中人人知曉,本將知道的,也只是如此。”

見夏竦要把樞密院的官員一一責問,李迪沉聲道:“爲今之計,不是追究哪個失職的時候,而是要朝廷定下如何應對!夏內翰,先商量正事要緊!”

夏竦這才停下,李迪帶領衆臣向趙禎見禮,趙禎賜座。

趙禎直覺得腦殼疼,對衆臣道:“党項已反,如何應對,衆卿可各抒己見。”

御史中丞孔道輔捧笏道:“延州知州郭勸,遇事不明,致使鄜延路拖延党項謀反的軍情不報,壓了兩個月之久。此事責在郭勸,當下詔切責,降職別用!”

趙禎想了一想,道:“前兩年郭勸曾爲元昊官告使,到党項的時候,元昊私下送他錢一百萬,郭勸卻而不受。再者郭勸爲官一向清廉公正,直言敢諫,此次失職,當是一時無心失查之過。可落其天章閣待制之職,移往內地州軍任職。”

李迪領旨,中書照此辦理。這就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郭勸在延州連出昏招,致使党項叛宋的時候朝廷非常被動,他的責任最大。但這真的是他的能力和認識問題,其間並沒有私下的小心思,以前官聲又一直很好,重責並不合適。落他的天章閣待制之職已經是很重的處罰了,從侍從一下子降到庶官,最少相當於連降個十級八級。

雖然已經在朝中任職多年了,徐平對此次事情的發生,發生之後的處理還是覺得相當陌生,甚對覺得有些可笑。這真地不是一兩個官員的問題,而是整個制度的系統性問題。

明明知道西北党項不穩,將來非常可能反叛,爲什麼沒有做出針對性的預案?爲什麼沒有針對性地收集情報?如果做好了預案,發生了什麼都有章可循,就不會出現這麼可笑的事情。軍國大事,竟然就靠一個知州個人的判斷。

“元昊雖僭中國名號,然尚稱臣,可漸以禮屈之,願與大臣熟議。”正是郭勸奏章裡的這一句“然尚稱臣”,讓朝廷上下都以爲党項沒反。元昊驕橫狂妄,內外皆知,在國書裡有不恭敬的話並不讓人意外,看了郭勸的奏章,朝廷上下也只是以爲如此而已。哪裡能夠想到,元昊這次不是不恭敬,而是真地反了。看了國書,見了使節,竟然還看不出來党項是要造反,郭勸的書不知道讀到哪裡去了,真是讓人無語。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科學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對事情要做預案,一旦觸發了警報點,預案就會自動啓動。事情按部就班,什麼應該開始做,什麼應該停下來,一切都井井有條,而不是靠着幾個人的判斷。科學是系統性的處理事情,是有條理,而不是靠着哪個聰明人的靈機一動。靈機一動是做事情的時候的小聰明,但在科學決斷中是大忌,是靠不住的。因人成事不可靠,偏偏這個年代就是因人成事。

徐平在三司並不僅僅是推出一些新的政策,同時也在推行這些管理方法,革除掉以前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的陋習。可惜這種做事方法沒有被樞密院學到,他們這種管理方法,就決定了這種事情的發生。不發生這件事,也要在別的事情上壞事。

正是意識到這是系統性的制度缺陷,徐平並沒有興趣在處罰個別官員上糾結。前世讀歷史的時候,總是免不了想如果一件悲劇發生的時候換一個人,歷史會不會有不同。合適的位置用合適的人,確實會有不同的結果,但人力有窮盡,你永遠不能保證把合適的人安排到他適合的位置。實際上你無法防止發生什麼,但卻可以保證發生什麼,這是系統性有條理的做事方法可以做到的。徐平要改變世界的,正是做事的方法。

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88章 紙醉金迷第67章 猜測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29章 刻漏社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0章 治術(一)第39章 按律當斬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60章 騷亂第60章 窮人當家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60章 致太平(二)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1章 人選第138章 憤怒第13章 蠻人第82章 祭奠續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233章 學習第58章 夜戰(中)第77章 你倒黴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10章 新的生意第213章 天下父母心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316章 大火第40章 炸山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55章 利用第179章 意外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158章 桃花運第100章 虎威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87章 時差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11章 潑皮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242章 交涉第304章 話從前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91章 大勢第61章 官吏鬥法第12章 空調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35章 災民第41章 串香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52章 酒鬼亭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312章 郵寄司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145章 將校營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7章 我做好人第82章 別機機杼第26章 龍門酒家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68章 別有出路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60章 呂公綽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40章 炸山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73章 夜對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73章 童大官人第180章 轉機第168章 大新聞第101章 抽血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21章 衆人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