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祭奠

韓綜見徐平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小聲問道:“通判,自上月命太平寨屬下各州縣捉拿逃犯黃從貴,至今沒有消息,外面起了風言風語。這道奏章要不要揭榜曉示地方,以止衆人之口。”

徐平回過神來,對韓綜道:“不必了,你去和段方依奏章裡安排,做好諸般準備。這些事情做起來千頭萬緒,不是一下就能做好的。當然如果有人問起來,那就直言相告,也不用藏着掖着。”

韓綜點頭稱是。

徐平笑笑,又道:“你去到處揭榜,會讓人以爲我多麼在意那些流言,一有消息就要去平息。我堂堂一個七品官員,如此行事不讓人笑話!”

“下官疏忽了,沒想到這一層。這便就去找段知縣商量。”

韓綜沒想到徐平是這樣想法,倒是顯得自己想得太多,告別匆匆離去。

徐平是不願費那心思,在他看來,這種事情當然是兵馬壓陣,強行先拿下各地方的土官,再跟底層民衆講清楚纔有意義。跟土官們宣揚,那不是與虎謀皮嗎,打這種嘴炮會有什麼結果。

在徐平前世,那種社會條件下,翻身農奴把歌唱也不是田園詩,與其指望着與奴隸主談擴丁,還不如把力氣留下來應付接下來的麻煩。

韓綜離去,徐平在交椅前輕輕踱步,考慮着後續的事情。

這種天翻地覆的變革,絕不可能靠一道旨令就完成,要想砸碎成千上百年形成的奴隸制枷鎖,就要做好迎接各種困難的準備。

對上層要準備好對付他們的雷霆手段,對社會下層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還要有足夠的力量去保證這種耐心。上層奴隸主必然會反撲,下層民衆不會一下就意識到這種變革對他們的意義,很大一部分人會被煽動。

好在徐平負責的是左江道地區,面對的困難少得多。

與右江道和靠近宜州的其他地區相比,大宋朝廷對左江地區的經營要深入很多,自太宗時候就劃分爲四寨,各州縣峒都納入管轄。一個多月前徐平招集的地方土官就是原太平寨管下的,只有申峒是例外,原屬古萬寨,後來因爲與蔗糖務關係緊密才劃到太平寨治下。

四寨當中遷隆寨因爲地方偏遠,交通不暢,管理成本太高,真宗朝實際上已經放棄,那裡的土官自治性最高,也註定了是徐平要頭痛的地方。

再一個自這裡的土官納土歸順,朝廷逐年增加了許多州縣峒,導致大的勢力越分越小,不成氣候。這種手段中央王朝的官員們駕輕就熟,自漢朝削藩就被熟練運用,現在已純熟無比。日久天長下來,蠻人勢力被分成一個一個小山頭,難以組織起能與朝廷對抗的力量。

例爲的是法外之地廣源州,朝廷勢力延伸不到那裡,儂家不斷吞併,勢力越來越大,獨立性也越來越強。

以徐平前世而論,現在左江地區的土州土縣及與縣平級的峒,一般的都是一鄉一鎮之地,少數的幾個大州相當於那個時代的縣,當然是在那個時代來說是人口相當稀少的縣。還有爲數不少的只相於幾個村子大小,完全不用考慮。

面對一盤散沙的土官,徐平想的是不需要造勢,不要嚇他們,最好讓他們感覺不到即將到來的是怎樣一場狂風暴雨。等到時機成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解決,再從容處理遺留的各種問題。

“官人,在想什麼呢?”

聽到聲音徐平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見段雲潔站在不遠處,正微笑着看着自己。印刷時要與油墨打交道,她的袖子挽了起來,露出如白玉一般潔白的手腕,手中託着一小疊紙張。

秀秀站在段雲潔身後,同樣拿着紙張,表情木然,看着遠方,也不知她心裡在想什麼,更可怕的是她可能心裡什麼都沒想。

徐平笑了笑:“在想一些雜事。怎麼,印完了嗎?”

“先印了冊出來,官人看看沒什麼要改的,便就照着印了。”

徐平接過紙來,略看了一下說:“先放我這裡吧。再去印一套,給韓綜那裡也送過去,讓他也看一看。”

段雲潔笑道:“還好我已經想到了,秀秀手裡拿的不就是。”

說完,把秀秀手裡的紙張取了過來。

秀秀乖乖地鬆手,等紙張離開自己的手,突然開口:“劉小妹姐姐離開四十九天了。”

段雲潔聽了,無耐地搖了搖頭。這些日子秀秀經常這樣,你問她今天是初幾她不知道,自己時不時莫名其妙冒出一句,劉小妹離開多少日子了。好像自那一天開始,秀秀的世界裡不再有年月日,一切都從那天開始算。

徐平聽了心中一動,對段雲潔道:“四十九天,那今天不是尾七?”

“可不是,唉呀,我怎麼忘記了。”

段雲潔拍了拍腦袋,有些懊惱。畢竟不是自己的親人,最近又有些忙,段雲潔再是細心也不能關注到所有細節。

這種日子不用擔心秀秀會算錯,有的時候她報的時間裡都帶着時辰,那是分毫不會差的。她現在這個狀態,完全不知道她怎麼會記這麼清楚。

徐平對段雲潔道:“你準備一下,一會我們去祭奠一下小妹。”

段雲潔點點頭,拉着秀秀轉身走了。

徐平想了一下,回到自己住處,到書房尋了筆墨,在書桌上展開紙張,皺着眉頭冥思苦想。

過不了多少時間,段雲潔和秀秀尋到徐平房裡,見徐平在書桌前苦苦思索,想一會寫幾個字,看一會又塗塗改改。

段雲潔道:“官人在這裡寫什麼錦繡文章?時間也不早了。”

徐平在紙上添幾個字,出了口氣,把放下道:“爲劉小妹寫篇祭文,她爲蠻人求不生而爲奴,自當爲人紀念。”

“官人說的是。”

段雲潔走上前來,看徐平寫的祭文。

徐平扔扔頭:“時間倉促,總覺得這文裡意思不到,你幫我改改。”

他們兩人之間已經沒什客氣,改改文章是很平常的事。

段雲潔看過,想了一會,點頭道:“有幾處改一下會更好。”

徐平站起身來,讓段雲潔坐下,這才注意到跟在後面的秀秀。秀秀收拾得很整潔,渾身上下都仔細收拾過了,這是最近這段時間裡從來沒有過的事。秀秀的目光還有發僵,但此時多了一分凝重和認真。

秀秀站在一邊,看着徐平和段雲潔兩個人忙碌,不言不語,動作也沒有變過,好像在等待一件神聖的事。

(熬不住了,今天只能寫這麼多,後續補上,讀者見諒。)

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54章 官與民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253章 亮劍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80章 花開富貴第14章 茶法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55章 藥銀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15章 閒事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40章 炸山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161章 開課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33章 家信第145章 將校營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48章 做假貨的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58章 仙人跳第112章 黑吃黑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3章 護衛鐵騎第213章 預算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28章 換相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9章 宣詔使臣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207章 離別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57章 夜戰(上)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72章 夜襲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250章 修兵書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37章 何爲神?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93章 新格局第125章 搜尋第26章 餘波第94章 萬事俱備第14章 規劃第172章 農事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26章 餘波第20章 定計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195章 大變第26章 餘波第76章 增兵第21章 同年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56章 城狐社鼠第60章 陽光明媚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5章 高大全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60章 新的門路第76章 那些同年第37章 三頭目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91章 反擊第157章 清場第297章 大政第49章 舊部第70章 南下大道第9章 詠梅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195章 反攻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99章 搞事情第234章 獨自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