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

後園裡面到處都是綾羅綢緞,幾個詞臣就在這中間,對着暖棚裡的綠色和遊廊裡的牡丹吟詩作詞,悠閒無比。

這處處顯示出來的富貴氣象,讓從屋裡子出來的徐平一下猝不及防,好像這裡突然變得陌生起來。雖然自己剛剛從這裡進入屋子,再出來卻像到了另一個地方。

經過了在暖閣中的交談,趙禎沒有在永寧侯府裡晚宴,在後園裡遊覽一番,便帶着隨從回了城內皇宮。公開的藉口是徐平新府第在城外,爲了防止晚上城門開啓不便而早早回去。實際的原因,徐平自然是心知肚明。

皇上的儀仗離開,父親徐正和母親張三娘急急從內院出來,問徐平:“大郎,家裡不是準備了晚宴,怎麼皇上也不喝一口酒,急匆匆地就回去了?”

徐平道:“冬日天短,城門關得也早,我們這裡在城外,皇上當然要在城門關前回去。不然城門開開閉閉,惹人閒話。”

“這是什麼話?皇上貴爲天子,全天下他說了算,那城門還不是要開就開,要關就關!在乎什麼,怕什麼人閒話!”

看着張三娘一臉不信的樣子,徐平笑道:“話不是這樣說,最近皇后剛剛因爲無子入道,朝裡的臺諫官員都受責罰,憋着一肚子氣,皇上也得小心着。”

張三娘就嘟囔:“當個皇上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有什麼意思?”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什麼,問徐平:“對了,說起皇后無子,我也想起來,你都回京城半年了,素娘那邊有什麼動靜沒有?”

徐平一時沒明白過來,問道:“什麼動靜?”

“當然是生兒子的動靜!”張三娘有些着急,“這都半年了,也該有動靜了。當初有盼盼的時候,可比這日子短。”

徐平這才明白張三孃的意思,不過這種情林素娘不說,自己又怎麼知道?只好對張三娘道:“這種事情還是問素娘自己,我哪裡知道?”

話是這麼說,不過最近林素娘雖然還是與徐平同房,晚上卻不讓近她的身子,徐平也有些疑惑,莫不是真地又有了?

徐正夫婦雖然把盼盼當心肝寶貝一樣呵護,心裡卻一樣千思萬想能夠有個孫子承繼香火家業。自徐平回京,老兩口雖然不好意思催問,私下裡卻是急得不行。

一會林素娘出來,張三娘拉住媳婦,低聲說了幾句什麼。只見林素娘滿面嬌羞,微微點了點頭。張三娘臉上一下子就像忽然春天來了,拉着林素娘回了屋裡。

徐正和徐平父子對視一眼,一起搖了搖頭。女人就是這樣神神道道的,有什麼話一家人面前不能明說?偏偏要揹着人去嘮叨。

告別父親,徐平又回到了後園裡,看着徐昌和孫七郎帶着下人收拾殘局。

孫七郎見到徐平過來,忙走近了道:“官人,剛剛走的內侍說,讓我到玉津園裡兼個差事,這樣的暖棚在園裡建幾十個,種點瓜果蔬菜冬天宮裡吃。”

“那你答應沒答應?”

見徐平滿臉笑容看着自己,孫七郎搖了搖頭:“我沒一口應承下來,還要問問官人怎麼看。官家的差使不好當,上次給我個什麼三班借職的官,一個月才七百文錢,還不是全給實錢,折來折去,算算到手還不足六百文。這樣的差事,幹着有什麼意思?”

官府算賬,除了特殊情況,都是用的足文,所謂省陌,那是在市場交易的時候各行業的行規。孫七郎被扣錢不是這個原因,而是因爲三司府庫積壓了各種收上來的物品,在發官員俸祿的時候強行攤派出去,叫作折支。在京官員,發俸祿一向只發六成現錢,其他四成就折成各種積壓的貨物。這樣一折,再加上經手官吏動手腳,官俸肯是打折了。只有待制以上的高官才發實錢,其他官員要有特旨才享受這個待遇。

最近孫七郎剛剛成家,正是缺錢的時候,沒少在徐平這裡抱怨他給宮裡幹活給的錢太少,不大願意去。徐平只好寬慰他,每次他都能實實在在地從宮裡領錢出來,人家還是看了自己的面子。不信出去打聽,有多少工匠在宮裡幹完了活,工錢拖着不給的。

見孫七郎一臉不高興,徐平笑道:“玉津園裡的職事可是京裡少有的肥差,不知多少高官貴戚甚至宗室子弟都託人想謀這樣一個差事,你還挑三揀四!”

孫七郎滿不信:“玉津園裡一半地種着麥子,那裡當差,跟在莊裡面種地有什麼分別?發的工錢還比莊裡少得多,哪個會謀那樣的差事!”

“唉,這話可不能明說。你在莊裡種地,一分一毫都是莊裡的,你要是敢偷偷拿着自己出去賣了,看看能不能瞞過夫的眼睛。玉津園裡嗎……”

孫七郎眼睛一亮:“原來是那園裡的差事有貓膩!”

徐平面容一整:“最近不少臣僚上奏,京城的幾處皇家園林管理鬆散,常有看園官吏偷賣裡面的林木花卉,導致稅課減少,正要整治。你要是到裡面當差,記得不要胡鬧,被抓住了不但是你自己受苦,還連累了我家裡的名聲!”

孫七郎嘻嘻一笑:“我自然省得,官人安心,我絕不會鬧出事情來!”

當年在邕州,徐平管得可比京城的官吏嚴得多,孫七郎和黃天彪兩個依然沒停下吃香的喝辣的,手段早已爐火純青,怎麼會給人留下把柄?只要有門道他就能玩出花來。

京城東西南北四家皇家園林,南門外玉津園大半是麥地,每年夏季皇帝觀割麥就是在這裡。除此之外,還養着各種珍禽異獸,是個動物園。西門外瓊林苑,則是春天與金明池一起開放供京城百姓遊覽的地方,也是賜宴新進士的地方,是個大公園。北門外的瑞聖園則以種的竹子見長,另外還種有大片水稻,是皇上觀割稻的地方。東門外的宜春苑,則種四時各種花卉,供給皇宮使用,是個花圃。

這四家園林,都有官吏提點,而且都有稅額,裡面的每株樹都在三司有登記,賣出去是要有收入的,而且種的稻麥還有稅額。不過制度是這樣,鑽空子的還是無數,不知有多少人靠着這四座園林發財,京城貴人子弟蔭官之後最熱門的職事之一就是那裡。

正在孫七郎低頭盤算自己怎麼從這園林裡撈點實惠的時候,徐昌走過來,對徐平道:“七郎說起收入,我也有一件事要與大郎說。前兩天有幾個城裡的貴家幹人來找我,說是要一起合做什麼生意,我也正琢磨合不合適呢。”

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章 徐家莊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57章 原則第18章 草市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147章 破綻第58章 怪人知縣第226章 自助餐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109章 補天裂第7章 第一權臣第70章 兩個榜樣第214章 蠟丸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02章 幫一把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253章 亮劍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46章 忠州事發第26章 慶祝第167章 獵犬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69章 姚黃魏紫第90章 發酒發肉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138章 憤怒第34章 移民第165章 試探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253章 收網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37章 三頭目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273章 示威第157章 清場第37章 逼迫第47章 吃點苦頭第251章 危機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115章 奇觀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14章 賜名第90章 公人世界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34章 雜事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4章 馬政第92章 可以招兵第318章 解甲第220章 星空(下)第21章 同年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46章 分別第124章飛來橫財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36章 手舞足蹈第97章 雪中論兵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28章 蟾宮折桂第72章 最後處置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192章 鑿齒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