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貨幣短缺

從皇宮出來,太陽已經偏西,紅彤彤的霞光掃過巨大的皇城,鋪灑到旁邊綠色的琉璃瓦上,透出一種清新的顏色,讓人覺得新奇。

徐平坐在各衙門穿行的三輪車上,看着遠處的夕陽,恍惚間有些出神。

不知不覺間,在三司打造出來的這個包括農、工、商在一起的聯合體,又又漸漸向邕州蔗糖務的體系靠過去了。

徐平也不知道這是好還是不好,按照前世的知識,歐洲最早發展起來靠的是充分競爭的資本主義,那種經濟制度有一個基本假設,參與經濟運行的每個自然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天然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一切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甚至包括法律和道德都在這個基本假設上生髮開來,甚至成爲一種絕對正確。只要是爲了自己的利益,違反法律、踐踏道德甚至泯滅良知,都是可以被理解的,甚至天然就是正當的。

如今徐平在三司的基礎上推行經濟上的擴大再生產,這個假設就不再存在,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也將與那個歷史不同。法律還有嚴肅性,道德不允許被踐踏,這一切還都將走在中國傳統的軌道上。

徐平不知道這條路將走向何方,也不知道能不能走下去,他沒有目的地。然而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只有這條路可以走,除非先把這片土地變成地獄。

到了條例編修所的門口,車子停下,徐平纔回過神來。嘆了口氣,徐平擡步下了車子,準備回衙門收拾一下,就回家裡去。

剛到門口,守門的軍將叉手行禮:“副使,剛纔城北場務裡有人來,說是在那裡做事的丘待詔,磨完了什麼鏡片,要讓副使過去看。”

徐平一愣:“哦,什麼時候來的?人呢?”

“人已經回去了,說是在場務裡等,走了不到半個時辰吧。”

丘待詔是翰林院裡的有名工匠,宮裡的很多有名玉器都是他雕琢出來,是這個年代的工藝大師級的人物。工匠的地位低,有些手藝特別好的難免就有點傲氣,反正他又升不上什麼官,離了翰林院出去收入又不會少,沒那個閒心伺候閒雜人等。

到了編修所裡,丘待詔看沒什麼人理會自己,便把消息留下,自己回去了。

磨的鏡片是徐平用來做望遠鏡的,因爲要求高,已經有些日子了。現在終於有了消息,徐平急忙回衙門匆匆處理了幾件文書,便就向城北趕去。

出了皇城,想起天章閣待制燕肅一再說這望遠鏡做好了讓他一起過去看,徐平吩咐一個隨從,去通知燕肅,一起在制玻璃的工場裡會合。

正是吃晚飯的時候,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徐平騎着馬也走不快。

多年的太平日子,開封城裡的百姓也養刁了,很多人家裡面不怎麼開火,到了飯點全涌到街上來,要麼攤子上吃小吃,要麼小店裡喝點小酒。一座沒什麼工商業的城市聚集了一百多萬人,服務業發展到了極致,幾乎吃喝拉撒的每一項都有專門人做。

就算在家裡開火做飯,也省不了什麼錢,京城裡米要買,柴要買,甚至就連做飯用的水都有專門人在賣。與其費那些心力,還不如出門吃着方便。

到了城北的玻璃務,西天的太陽已經只剩一點點邊露着,撐起落日的餘暉。路邊的楊柳早已經滿樹碧綠,間雜着靠牆的幾株桃花杏花,還抓着春天的尾巴。

燕肅家離這裡近,竟然已經在門口等着徐平。

上前兩人見過了禮,燕肅看着不遠處緩緩駛過的馬車,口中嘖嘖嘆道:“三司是越來越財大氣粗了,官吏衙門來往竟然有專門的油壁車,我都想到三司做事了。”

“還不是因爲內城的地價太貴,店宅務的房子租出去,讓他們來這裡住,每月省出來的房租錢都夠買好多輛車了。燕待制若是喜歡,儘可以搬到這裡來,這些車子你上朝下朝都可以坐,我還讓人專門給你留位子出來呢!”

燕肅聽了,連連搖頭:“你莫要以爲我不想,不過是破家值萬貫,搬來搬去不划算罷了。現在城北這裡,自從新場務開起來,鋪子也有了,人也有了,就連勾欄瓦子都新開了兩家。若是有閒錢的,在這裡買地建宅院,必定賺錢!”

徐平笑道:“待制你一副畫就要賣上百貫,手裡還能沒錢?既然看上了這裡,就儘快出手,這種事情手快有手慢無!”

“本來是有幾個閒錢的,前些日子都送到你新開的鋪子裡面去了。現在年紀大了,想畫兩幅畫賣,急切間哪裡畫得來?”

燕肅連連嘆氣,跟徐平一起進了玻璃務。

新鋪子最始開張的這些日子,真真正正地是日進斗金,徐平算賬都些害怕。按照這個速度,很快京城裡的銅錢就全收進三司來了,那還得了?好在幾天過後銷售額慢慢降下來,徐平纔出了口氣。

三司收進銅錢,卻沒有渠道向外面花,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貨幣的意義在於流通,一旦停滯下來對經濟是非常不利的,也會嚴重影響商業的繁榮。有聚有散,貨幣才能流通天下,不管是公是私,貨幣停在哪裡,就意味着哪裡的貨幣退出了市場。

這些日子徐平一直密切留意收進三司的銅錢數量,按照計算,再過幾個月,京城就會面臨銅錢缺少的局面。在前世解決這個問題靠的是銀行,但現在徐平還沒有做好準備,銀行一時半會是建不起來的,只能用另外的方法應急。

折衷的辦法,就是由三司開的鋪子發行購物券,部分地取代貨幣,最少使三司賣出去的東西不至於嚴重影響京城的商業。而且購物券也可以爲將來開銀行發行紙幣積累必要的經驗,不至於到時候沒有人才可用。

燕肅就是徐平看中的設計購物券的人才,他畫技一流,又與自己相熟,對科技也有興趣,很多事情可以商量着來。

進了玻璃務,兩人讓當值的公吏領着,徑直向丘待詔的小院走去。

第48章 做假貨的第58章 步步爲營第95章 遷隆峒第41章 亂局第218章 銀行(下)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19章 出行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5章 和尚契嵩第7章 學以致用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2章 夜談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24章 煩心事第49章 事發第35章 衆說紛紜第40章 炸山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83章 有放有收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121章過門不入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71章 戰場第20章 定計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11章 潑皮第59章 夜戰(下)第95章 西瓜種子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61章 開課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46章 外戚第17章 回聲第205章 蛻變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1章 太后崩殂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135章 瘋狂時代(六)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88章 紙醉金迷第50章 牛羊滿欄第19章 匪訊(上)第23章 蔡襄之錯第229章 圍寨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15章 分工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48章 下忠州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65章 智雲法師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38章 兩地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41章 串香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62章 劉員外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96章 三角城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20章 定計第129章 刻漏社第11章 遇仙樓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191章 反擊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82章 祭奠續第66章 金光洞第14章 賜名上架感言第81章 各逞其能第225章 新消息第160章 改天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