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進殿面對

王素思考再三,答應讓徐平推薦自己任羣牧判官。正常來講,舉薦人並不需要被舉人的同意,絕多數的情況下也不會問被舉人的意見,任命下來不同意推辭就是。徐平問王素的意見是因爲兩人關係密切,而且後續公事上也需要他配合。

在王素來說,他在京城裡的應酬太多,哪怕就是不出任羣牧判官,在館閣裡面也難得清閒,還不如去任個實職差遣。而且徐平莊裡養馬也賺了不少錢,他看在眼裡,現在有個熟悉養馬的機會,又怎麼會放過?做上一任判官,自己莊裡養馬就沒有問題了。

到了五月初四這一天,剛到下午衙門裡的官吏就已經無心做事,有的甚至已經早早就收拾了回家。端午節是難得的長假,再加上現在天氣正好,正好用這個機會遊玩。如果再等上一段時間,酷暑的天氣來臨,就是有假期也不好出門了。

垂拱殿外,徐平來回踱步,不時焦急地看一看天上的太陽。

今天他要入殿面對,可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陛辭的王沿在殿裡一拖再拖,就是不見出門來,也不知道他哪裡有那麼多話說。從河北轉運使任上回京,王沿上了自己所著的《春秋集傳》十六卷,得授館職直昭文館,很是有些銳意進取的樣子。

閤門那裡李璋當值,不時抽空閒的時候出來陪徐平聊會天。

等候面對這個時間很難捱,必須按照閤門排好的時間過來等候,排在前面的人又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來,後面的官員只能在這裡死等。這裡是什麼地方?大內的正大門,門邊閤門、皇城司和殿前司的衛士戒備森嚴,任誰在這裡都不會覺得舒服。

徐平都忘了自己在這裡等了多少時間,終於李璋從閤門那裡快步過來,低聲道:“王工部陛辭過了,我們進去。官家已經去延和殿,宰執大臣早都已經等在那裡。”

出了口氣,徐平略整一整衣冠,隨着李璋進了垂拱殿的閤門。

陛辭是在崇政殿,這是皇帝本人的權力體現,旁邊不能有大臣,方便與出外爲官的臣僚說些私密的話,交待一些皇帝特別關心的事情。徐平的事情則要有宰執大臣參與,面對的地方便改爲了延和殿,好在兩殿也是緊挨着,趙禎走不了幾步路。

沿着重重回廊前行,走不多遠,迎面正碰上陛辭出來的王沿。

遠遠看見徐平和李璋過來,王沿忙整衣冠,恭敬地立在一邊。他的本官是工部員外郎,職是直昭文館,官和職都遠低於徐平,迎面碰上自當讓路。

到了身邊,王沿捧笏恭聲道:“下官王沿,見過徐待制。”

徐平點頭回禮:“你陛辭罷了當要立即出城,天色不早,我就不耽誤你的時間了。”

王沿卻道:“回待制,剛纔面君,已經改了下官的差遣,改爲去三司任職了。”

“什麼?”徐平本來要轉身去走,聽見這話,又停下腳步。“你去三司任職?不知替的是現在三司的哪位官員?”

“下官代王副使去任戶部副使。”

王惟中是自己踏入仕途合作的第一位上司,聽見替他,徐平不能不問個清楚:“那王副使要去哪裡任職?沒聽說要放他外任啊——”

“王副使遷爲度支副使,要外任的是李副使,接替下官任河北路轉運使。”

這一串的人事變動讓徐平覺得有些頭暈,他自己也只是三司的副使,這個等級的人事調遣還不會有人來問他的意見。可這到底是圖個什麼?李紘是想外任,而且他曾經出使過契丹,去河北路正好合適,但王惟正的職務變動又爲了什麼?度支副使的排名是在戶部副使之前,但也只是個上朝班次而已,並沒有太大區別。

百思不得其解,徐平也不能在大內里拉着王沿問個清楚,草草說過幾句話,便告辭隨着李璋走向皇宮深處。

到了延和殿外,小黃門通報過了,徐平整整衣冠,行禮如儀,進入殿內。

只見皇上趙禎端坐在上,兩旁一邊是兩位宰相呂夷簡和王曾,另一邊是樞密使張士遜和副使李諮與王德用,下首坐着兩位翰林學士,晏殊和梅詢。

徐平上前行過了禮,趙禎吩咐看座,小黃門一起上了茶湯來。

此時已經過了中午,趙禎和幾位大臣退朝之後都沒有吃飯,趁着這個機會填一填肚子。徐平倒是不餓,到了這個世界這麼多年,他已經習慣白天只吃兩頓飯了。

吃喝罷了,小黃門把東西撤了下去,纔開始正式談事情。

趙禎道:“徐平,前兩日-你上了一道奏章,談到鹽鐵判官郭諮查看唐、汝、蔡三州行小鐵錢事之餘,細探地理,覺得可以引洛水入汴河,封汴口,如此一來能夠減少汴河裡的泥沙。朕與宰執大臣思考再三,覺得此事似乎有可行的道理,今日召你面奏。”

徐平起身捧笏領命,正要開口奏事,趙禎又道:“還有一事,羣牧使梅詢言你莊裡有育馬良法,可以用一匹好公母,讓百計母馬受孕。馬政一向爲國家大計,如果此法真地可行,庶幾可以緩解軍馬之不足。今日招你來,兩件事情一起面奏。”

說到這裡,趙禎又想起什麼事情,吩咐身邊的內侍:“前幾天徐待制的莊子裡上了今年種出來的西瓜,你去取幾個來,在座幾位大臣一起嚐鮮。”

內侍躬身領旨,帶了個小黃門出了延和殿。

徐平捧着笏站在那裡有些無奈,皇上跟自己說話的時候比較放鬆,想起一出來是一出,可把自己晾在這裡就有些尷尬了。

趙禎吩咐罷了,回頭見徐平還站在那裡,忙道:“坐下說話,這裡不是前殿,儘可以放輕鬆。在座的大臣,都是平日見慣了的,不用太過拘禮。”

徐平謝恩,在位子坐了下來。心裡卻有些無奈,皇上年輕,覺得雙方都放鬆了有利於談話,在座的宰執大臣可未必這樣想。尤其是自己年紀輕輕就身登高位,最不想的就是讓人說輕浮無大臣禮,影響的不僅僅是名聲,還有自己的仕途。

推一本同羣的書《大明1629》,這是一本朝代興亡史,且看一個穿越者從無到有,從小至大闖蕩明末的故事。

第43章 賜姓第64章 歸來第155章 接風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47章 帶毒的餌第89章 搶佔要地第19章 宣詔使臣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46章 外戚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1章 酒精燈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99章 搞事情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258章 拆借第97章 試探第116章 對衝第59章 掃雪第12章 治術(三)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73章 點將第173章 佈置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53章 炭價風波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49章 舊部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92章 收權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34章 同年歡宴第33章 我有秘法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66章 以民爲師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58章 怪人知縣第81章 談不攏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19章 審問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6章 買書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65章 版權費第42章 旬估第23章 秋意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6章 嶺南故人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72章 夜戰第83章 有放有收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155章 接風第96章 移風易俗第17章 乾脆搞大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18章 銀行(下)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47章 吃點苦頭第47章 一年一考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45章 孟州李迪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37章 夜對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2章 秀秀(上)第3章 盡頭牙第8章 雪第322章 齊魯豪傑第125章 歸正人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29章 講不清楚第53章 秦二第72章 魚水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208章 使氣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