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瘋狂時代(六)

太陽落山了,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少了一些。徐平站起身來,對王堯臣道:“我們到前邊走一走,都說自從棉布上市,整個洛陽城就像瘋了一樣。就連我衙門裡的人都說,現在洛陽城裡好賺錢,就是站在大街上,天上都會掉銅錢砸中腦袋。”

王堯臣笑道:“這話雖然誇張了些,但也不算過於離譜。若是以外城以內論,西京城裡的人戶本就不多,哪怕只有拾把草的力氣,也能夠賺出錢來。不瞞雲行,現在河南府半個月收上來的商稅,比去年一年都多。只是啊,好多都在錢莊的賬上,我手裡沒有現錢。反倒是從外地州軍來的客商帶的飛票,要我兌換,折來折去河南府還欠着錢莊的!”

說到這裡,王堯臣無奈地攤開手,連連搖頭。

錢莊是個新生事物,那裡賬上掛着的,在王堯臣這些人的心裡,還是習慣性地不當作現成的財產。他折騰來折騰去,河南府手裡就剩下一大把飛票,錢全進錢莊裡了,他怎麼都覺得有些不甘心。要把錢莊變成銀行,僅僅是觀念的轉變就要下大功夫,將來就是發行紙幣,大部分的財富也是掛在銀行的賬上,全都印成錢發出來,物價要漲上天去。

徐平一邊走一邊笑:“你不要老是盯着錢莊,多看看手裡的飛票是哪些州軍發來的,把他們一一列出來。沒事的時候,給那些州軍去封書信,告訴他們長貳欠着你錢呢!你現在可是天下第一大的債主,要有點債主的威風。”

“威風?我就怕三司到時把飛票的賬一筆勾了,到時找哪裡說理去?”

聽了這話,徐平轉過身正色道:“伯庸,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往常各州軍的飛票進出不大,因爲銅錢運輸不便,三司把賬勾了就勾了。現在可不同,你手裡的飛票數額大且不說,那可是營田務和各場務賺出來的血汗,可不能憑空勾掉。要是三司勾掉了,本來河南府靠着棉布應該錢糧充足,政績彪炳,勾掉一下子成了欠債的,你可沒法跟下屬交待!”

王堯臣嘆氣:“我知道,不單是沒法向下屬交待,整個京西路都沒法交待。我這不是擔心嗎,數額這麼大,三司從哪裡找這麼多現錢來補?”

“那自有陳昭譽去頭痛,我們地方官,哪裡管得了那麼多!”

陳執中接了三司使,開封府那裡有徐平留下的底子,中央財政應該很充裕,但是河南府這筆賬怎麼處理,對他是很大的考驗。在徐平看來,現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成立中央銀行,通過銀行系統結算,理順全國的金融系統。如果還跟以前那樣,規規矩矩按照賬面撥付銅錢,下年哪怕把內藏庫出來的銅錢全撥到河南府,也遠遠填不上窟窿。

一般來說,州與州之間是沒有銅錢往來的,飛票也不在州間結算,都是按發出飛票的數量,與其他賦稅等項目一起,解送銅錢到京師,三司統一清算。再加上每年內藏庫出來的新鑄銅錢,三司大致能夠保證全國現錢的平衡。但是在今年河南府的棉布突然大規模上市,所值錢數很可能超出全國的兩稅收入,舊的清算系統就不堪重負了。

銀行金融是應商品經濟的需要而出現的,商品經濟發展了,銀行系統就必然會應運而生。因爲具體的條件和人的認識,面目或許有不同,但基本的功能是必然具備的。相反如果商品經濟沒有發展到那一步,強行催生出銀行也只能是鏡花水月,發揮不了作用。

別說是銀行,就是徐平最開始設立的錢莊,沒有棉布突然爆發的刺激,等到徐平離開也會人亡政息。無他,社會沒有強烈的需求,那就是多餘的,多餘的東西是不能長久的。

今年棉布行銷四方,與之相隨的就是天量資金在全國的流動,這種流動要求銀行必須出現,不出現下年的棉布交易就無法繼續。徐平也很好奇,以這個年代官員的見識,他們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會提出什麼樣的辦法。是原始的銀行?還是什麼怪物?

走不多遠,就看見前邊路邊挑出來一個高高的望子,上面繡着精美的圖案,中間寫了四個大字“龍門製衣”。正是唐大姐和秦二嫂、尤三姐三個人開的鋪子,現在應該叫製衣公司,“龍門製衣”已經成了她們的商標了。

徐平對王堯臣道:“這是第一家從錢莊借貸擴大經營規模的,也不知道到現在是賠了還是賺了,我們過去看看。他們做好了,是個榜樣,以後錢莊的借貸生意做起來,好處不少。”

說着,與王堯臣一起到了鋪子前。

門前一個小廝不認識徐平和王堯臣,急忙上前招呼:“客人是要制棉衣?自己穿的?”

徐平擺了擺手:“你忙自己的去吧,我們隨便看看。”

雖然兩人都穿的便服,但那種氣質還在,再加上後邊跟着的譚虎幾個護衛,小廝也看出來不是普通百姓。心裡嘀咕,乖乖地到一邊忙自己的了。

進了鋪子,裡面點着煤油燈,照得亮如白晝。這個時候了,還有幾個客人在那裡讓鋪子裡的人量尺寸,生意確實紅火。不過最顯眼的還是前面擺的一排一排成衣,只要不是特別講究的,都可以從這裡挑一件穿在身上,比專門裁縫縫製要便宜不少。

隨便轉着看了一看,到櫃檯前,就看見旁邊角落裡站了一個五十多歲的婦人,穿了一身花花綠綠的棉衣,正熱切地與面前一個三十餘歲的婦人講價錢。

年紀大些的婦人道:“二嫂,最近賣出來的棉布越來越多,價錢降下來了,生意不好做了啊!好壞你再降一降,少收幾十文我回家給孫子給果子吃也是好的。”

年少的婦人道:“古媽媽,我們這裡不是一個人的生意,不好隨便作主的。價錢早已經定了下來,你要收便就拿走,價錢不好講的。”

洛陽的女子在全國本就地位特別高,隨着商業的發達,很多婦人都參與到商業大潮中來,拋頭露面已經是常事,大家早已經見怪不怪。徐平和王堯臣兩人見那婦人並不是要買衣服的,一時好奇,站在那裡看兩個婦人講價錢。

旁邊看着成衣的一個女使見了,撇了撇嘴,小聲道:“那個古媽媽,靠着我們鋪子不知賺了多少錢,每次還想着佔點小便宜,真是不知羞!秦二嫂老實人,怎麼講得過她?”

徐平不由問道:“她是做什麼意?”

“收布頭的!店裡製衣總是要裁下許多碎布來,她收回去拼着賣,賺好多錢呢!”

第49章 舊部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44章 打起來了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35章 我有三策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1章 回莊第24章 大動作第124章飛來橫財第7章 雜談第152章 橫死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5章 歲除第3章 秀秀(下)第279章 黑吃黑第45章 安撫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57章 暗箭第253章 收網第172章 夜戰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58章 夜戰(中)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46章 外戚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32章 位極人臣第39章 待以客禮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3章 秀秀(下)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82章 別機機杼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227章 超市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36章 孟州通判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31章 端午(下)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207章 離別第134章 鬧事第316章 大火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34章 救星第38章 兩地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101章 七源州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44章 細鹽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148章 轉折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230章 約定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55章 解套第99章 前奏第196章 機遇第95章 西瓜種子第87章 我們投降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59章 民間亂相第37章 月夜雜談第65章 智雲法師第210章 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