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培訓中心

開封城西北角,五丈河邊,新起了一片院落。黛瓦白牆,用料非磚瓦即青石,就是點綴在其中的幾座二層小樓,也全都是磚石結構。在這個大量使用夯土和木料的時代,這一片建築透出一種別樣的硬朗,另有一種風味。

這裡的諸提舉、勾當公事、幹辦公事,以及吏人中的主事以上,一大羣人早早就迎在了大門之外。遠處看見馬匹過來,急忙上前行禮。

徐平等人翻身下馬,略說幾句,太陽底下也不多待,隨着衆人進了大門。

這裡就是三司屬下各種公司的培訓中心,徐平按照自己前世的大國企的自辦學樣模式建起來的。不管是什麼公司,人員培訓學習主要都是在這裡,只有那些與實際結合緊密的小學習班才由公司自己組織。不管是論規模還是學習的組織以及實效性,這裡都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子監,是京城裡實際上的最大學校。不過這裡的學生學完之後進的是各公司,而不是進官府,除了在公事上有接觸的官員,士大夫並不注意這裡。

因爲進了公司也是有了鐵飯碗,特別是那些管理崗位,待遇比官府裡的底層官吏還要優厚一些,最近一些日子開始有科舉無望的士人子弟進來,好壞謀個衣食。京城裡的官員成千上萬,能夠蔭及子孫,一個人就把全家養起來的都要到中層以上,下層的小官可沒有那麼優厚的待遇。他們的子弟,以前是奔着各衙門的公吏,以及各場務的吏職去,特別是那些有油水的職位,同樣趨之若鶩。以爲士人子弟和讀書人就不屑於做公吏,那可是大錯特錯,每次新招公吏,這些人都是最大的投考人羣。

特別是最近京城裡開始學習京西路,培訓專門的管賬人員,更是熱門,甚至有不少從國子監轉過來,專門學習做賬的。進士不是那麼好考的,而讀一輩子聖賢書,不中進士就什麼都不是,京城裡連個教職都不好找。七老八十纔有特奏名,還不一定熬得上,就是熬上了得到個官身,也絕無前途,低級選人的待遇還趕不上現在公司做賬的呢。

京城好就好在這裡,什麼都可能缺,就是從來不缺人。而且只要衣食無憂的人家,子弟大多能夠讀書認字,人員素質遠不是其他地方可比。

管這裡的蔡提舉五十多歲年紀,蔭補爲官,三十多歲纔得到實缺,到現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二十年,還是選人身份,官員中的最底層。若是在徐平前世,無法想象這樣一個機構讓這麼一個小官來管,但這個年代就是這樣,別說是這培訓機構,大量的公司管理者都是底層選人小官,還有不少是武官。所謂冗官,基本就冗在這些人的身上。徐平辦了這些公司,給這些人出路,有了實缺日子就好過多了,他們都從心裡感激徐平呢。

進了長官廳,上了茶湯。一碗酸梅湯下肚,身上的暑氣才慢慢散了去。

徐平問站在面前的蔡提舉:“你這裡建成也近一年了,現在有多少學生?”

蔡提舉恭聲道:“回省主,如今在學的有三百二十六人,其中二百六十三人是從各個公司來的,還有六十三人是從外面招進來的。”

“他們學得如何?你這裡可有什麼難處?”

“學的用心,畢竟學好了就有一碗飯吃,哪個敢懈怠?說起難住,其他都好,就是缺教的人。教公司來的人粗識些字還好,一些他們做事要用到的學問,和算學之類,就難找教書的了。這樣的人本來就少,我們這裡能請來的,就更加鳳毛麟角了。”

徐平對身邊的葉清臣道:“葉判官,這裡的事情你多上心,蔡提舉說的事情,可要記下了。我們建起這些房子來,不是爲了好看的,是要真地教出能夠做事的人來。現在一切都是相當於在一片白地上另想爐竈,必然事事艱難,只有多花上心思。話說回來,這兩年你把這裡搞好了,以後也就容易多了。”

葉清臣面現難色:“省主,其他都還好說,缺錢缺糧,三司庫裡撥付就是。但是缺教學的人,又到哪裡找去?公司裡的事情,大多都是前人不曾做過的,人人都不懂,怎麼可能找出人來教呢?這事情,只怕還要從長計議。”

徐平搖了搖頭:“話不是這樣講,人非生而知之,邊做邊學,邊學邊教就是。大不了一時搞不清楚,教的有些差錯,以後糾正過來就好。其中的關鍵,是公司裡要把做得好的人揀選出來,給他們更多的錢,更高的地位,讓那些做得好的人來教。教學相長,他們教的時候,也會發現更多的不足,事情纔會越做越好。”

“省主的話,屬下記住了。”

徐平點了點頭,還是意猶未盡,對身邊的幾人道:“官員做事,最重要是興利除弊。怎麼能才興利除弊?現實中我們碰到的難處,一百件裡有九十九件是聖賢書裡沒有的,遇事只會翻古書,是沒有用處的。太宗朝宰相呂正惠公曾有一言:‘耕問奴,織問婢’,這話說的意思就是我們遇到了什麼事情,不要憑空瞎想,而要低下頭,彎下腰,問一問那些真正做這些事的人。有他們做事的實際,再有你們胸中對天地之理的理解,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把一件事情搞明白。這處學校,你們不要小看了,依我說,三司裡的官員,閒時也可以來聽一聽,學一學。不一定要跟這裡的學生一樣學得精通,知道個大概,對將來管事便有無窮的好處。最少,不用事事都依賴吏人。”

趙賀和幾位判官一起點頭稱是,至於心裡把徐平這話聽進去幾分,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能夠把吏事搞明白的,這個年代有幾人?對大多數人,那都是完不成的任務。

徐平又道:“對官來說,手下吏員的升降黜陟是一件大事,三司底下的這麼多公司,就更加是如此。你們都是爲官多年的人,習慣了從嚴治吏,最注重的,是要挑出那些害羣之馬,從嚴懲處。要我說,對這些新立的公司卻不要如此。人有貪瀆,有無能,有懈怠,有敷衍塞責,人多了總是難免。公司裡是做事,不同於治理百姓,第一要務不是把這些人剔除出去,而是要反過來,把那些勤謹做事,聰明伶俐,乖巧能幹,善於發明的人才挑選出來,給他們更高的職位,更好的待遇,讓他們把自己的本事發揮出來。一句話,公司最重的不是汰劣,而是選優,這是跟以前做官的不同,你們記住了。”

第26章 餘波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6章 活在洛陽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236章 狂徒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81章 各逞其能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99章 傳承第19章 出行第54章 解散佛社第69章 做做樣子第47章 一年一考第40章 誰承其後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230章 約定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82章 別機機杼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89章 定論第217章 追獵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30章 斥責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26章 餘波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220章 星空(下)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45章 白砂糖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90章 各讓一步第54章 家賊第23章 誥命第87章 好事第26章 餘波第238章 做事難第58章 怪人知縣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312章 郵寄司第11章 人選第54章 官與民第80章 按規矩來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93章 新鐵錢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236章 狂徒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218章 銀行(下)第81章 各逞其能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00章 營田務第51章 大典(下)第83章 炸城門第87章 地方耆老第26章 餘波第82章 水淹三軍第56章 官督民辦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34章 一城二虎第279章 破城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98章 一起發財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章 徐家莊第12章 私下商量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180章 轉機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87章 我們投降第62章 劉員外第58章 夜戰(中)第17章 自己的路第47章 法外之地第232章 狼煙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35章 活字第31章 牛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