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看着桌子上的電報紙上一個個的要求忍不住痛苦的呻吟“中國人是在趁火打劫呀。”
赫爾聳聳肩“可是現在我們沒有辦法,形勢太緊迫了,我認爲我們必須滿足中國人的要求,哪怕中國人要的是英國的技術也要壓迫英國人提供。不然他們真的會繼續按兵不動,等到日本人進攻澳大利亞和印度之後再行動。我認爲這是非常危險的。”說完他看向陸軍參謀長馬歇爾。
馬歇爾連連點頭“是的,從中國人的角度來說在日本佔領澳大利亞和印度之後再發動反擊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那時日本有限的兵力分佈在巨大的戰場上很難相互支援,中國人能夠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但是盟國在亞洲一直在打敗仗,再丟失印度和澳大利亞可能徹底摧毀士氣。更重要的是日本一旦佔領印度沿海的港口就可以到達中東,與德國遙相呼應。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英國想要保住印度必須要調集精銳部隊,這會削弱在歐洲牽制德軍的力量,讓德國人可以在俄國投入更多的部隊,有可能造成俄國被打垮。”
羅斯福說“你們認爲牽制日本人的力量是必須的?而且應該由中國來牽制日本?”
馬歇爾說“如果讓美國軍隊去保衛澳大利亞或者印度,德國可能利用這段時間打敗俄國。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會白費。現在只有中國人有這個能力。日本人花了十年時間也沒有打敗他們,現在中國人一定有牽制日本人的能力。”
羅斯福點點頭“你說的沒錯。但是盟國現在處在一個很危險的時候,每一個盟友都要出一份力。中國人作爲盟友必須講道義。美國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資援助,但不能盟友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
赫爾、史汀生的臉色都很精彩一副便秘的模樣。赫爾說“很遺憾,華北政府明確向司徒雷登先生指出他們並非美國的盟友,所以不存在道義問題。而且他們提出由於美國爲日本侵華提供支持所以應該受到懲罰,華北在這個問題上不放棄對美國的索賠。所以讓華北政府在是否牽制日本的問題上只會從自身需求出發。”
羅斯福被噎住了,他從沒有想過華北政府會如此直白,根本就沒留一點兒迴旋的餘地。但人家說的是事實,他痛苦的嘆了口氣迅速的盤算起來。
1942年2月底,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仍然勢不可擋,隨着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被日軍攻佔,日軍全力進攻菲律賓。從目前的形勢看菲律賓的美軍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英國爲了怕日本攻佔印度將部署於亞太的兵力向印度收縮,擺出了放棄澳大利亞的架勢,想着把澳大利亞的防務甩給美國。這本來對美國是個求之不得的機會,但是現在羅斯福卻不願意接這個燙手的山芋。一切都因爲太平洋艦隊遭到偷襲受創太重,不但主力艦損失殆盡而且油料燒光港口受損,就是從大西洋艦隊調去軍艦也無法立刻投入作戰。因此,美國海軍實際將太平洋艦隊剩餘力量撤到了美國西海岸把整個西太平洋留給日本。
美國的生產能力雖然藉着“租借法案”向英國和蘇聯提供戰爭物資已經得到動員,但是要完全動員起來還需要時間。美國軍隊也需要時間進行完全的動員並取得戰鬥經驗,否則必然像在菲律賓一樣被敵軍痛扁卻毫無還手之力。羅斯福現在已經不敢相信美國陸軍和將軍們的能力,不敢想象沒有做好準備的美國軍隊面對比日軍更強大的德軍會是什麼後果,更不敢想象當蘇聯被打垮需要美軍單獨面對德軍會是什麼樣的災難。所以羅斯福迫切需要中國戰場牽制日軍兵力,讓美國完成生產和軍隊的動員並幫助蘇聯頂住德國的進攻。
至於中國戰場將會爲牽制日軍付出多大犧牲就不是羅斯福考慮的問題了。反正中國已經和日本打了近十年沒有被打敗,一時半會兒羅斯福也看不出中國會被打敗的苗頭。羅斯福首先要求常凱申出兵緬甸屏護印度並在中國戰場發動反擊。但是中國遠征軍和英軍聯合作戰的計劃被英國人卑鄙的打亂,當英軍連招呼都不打就像兔子一樣逃往印度之後日軍便全力猛攻由於英軍突然撤退側翼完全暴露的中國遠征軍,並且日軍66師團也在緬甸人的幫助下和優勢的空中支援下從叢林裡鑽出來猛攻臘戍。臘戍一丟在曼德勒的中國遠征軍主力便會被切斷後路無法補給,爲避免陷十萬部隊於死地,常凱申不顧史迪威反對親自下令部隊穩步撤向臘戍。遠征軍放棄曼德勒堅固的工事且戰且走反倒差點兒包抄了已經攻佔臘戍一半面積的日軍66師團。日軍見中國遠征軍蝟集一起背靠雲南一時無法撼動,也只好暫時停止進攻等待補給。至2月下旬,中國遠征軍僅控制臘戍、八莫、密支那等據點屏護中緬邊境,已不可能阻止日軍進攻印度。
羅斯福要求史迪威用更多軍援的許諾誘惑常凱申增兵緬甸,
但是常凱申只是虛與委蛇。被任命爲美國大使的司徒雷登接連急電國務院說明中國的情況指出在華北無論是經濟、軍力還是聲望上都大大超過常凱申領導的政府的情況下,常凱申要保持其地位必須要握有足以與華北對抗的軍隊,常凱申絕不會爲了暫時拿不到的軍援白白讓部隊消耗。而且從中國的形勢看,中央軍如果缺乏華北的物資供應即使發動大規模的反擊戰役對日軍也沒有多大威脅。所以司徒雷登等在華美國外交和軍事人員一致認爲促使華北積極對日作戰纔是牽制日軍的最佳方法。
羅斯福這才放下身段讓司徒雷登親自參加與華北的談判,沒想到華北一下子就拋出一份清單,要求美國提供數百項技術、接納1000名中國學生到美國進修併爲中國培養十萬名工人。華北要求的這些技術很多都是美國企業的機密,甚至還有英國企業的機密,如果放在平日轉讓這些技術有可能至少要支付十幾億美金。中國人真的是獅子大開口。
但是現在日本潛艇在美國西海岸佈雷,起飛飛機轟炸西海岸的城市,造成大量西海岸居民逃離西海岸。海軍抽調大西洋的艦隻加強西海岸的防衛又讓德國潛艇在美國東海岸展開的“擊鼓”行動能夠順利實施,一個月內就擊沉了50萬噸的船隻。美國本土失敗主義正在不斷蔓延,小道消息滿天飛,一場普通的火災都會讓居民變得歇斯底里地拿起武器四處搜尋日本和德國間諜,這造成了大量黑人、拉丁裔和其他少數族裔遭殃。羅斯福現在需要穩定形勢,更需要一場勝利穩定人心,否則用不了多久美國社會就要崩潰。
在權衡半天之後羅斯福終於痛下決心接受劉宗漢的訛詐。但是這件事事關重大,羅斯福自己決定不了,他必須取得國會的授權。用了兩天時間他才說服國會同意向中國轉讓這些技術。培養人的問題相對好辦,但是羅斯福又耍了個滑頭,按照他的指示,美國不但要爲華北培養1000名學士、碩士、博士和十萬名重工業工人而且要爲中國南方培養更多的人才來抵消華北的影響。
3月1日司徒雷登在鄭州與劉宗漢簽訂備忘錄,約定美國在一個月內開始轉讓技術,華北在4月之前採取行動拖住日本進攻印度和澳大利亞的步伐。
劉宗漢其實早就在作反攻的準備,新的步兵師在不斷的編成,新式武器逐步入役,讓人民軍已經有了可以實施局部反攻的能力。到1942年3月1日爲止,人民軍新組建13個步兵師,一個山地師,將空降兵擴充爲旅,火炮和迫擊炮數量已經達到1.2萬門,火箭炮340門,坦克數量達到474輛,作戰飛機數量達到670架。這樣的兵力和火力面對東北或蘇北方向上的日軍綽綽有餘。劉宗漢一直沒有發動大規模反攻就是在等日本不斷擴大的作戰地域將日本的軍力稀釋到極限,當然如果美國能拿出他看得上眼的東西來交換還是可以爲美國分擔些壓力的。
美國人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便一直在試探劉宗漢,劉宗漢一口咬定不會和昔日日本的盟友成爲盟友,一副超然的態度。這也是羅斯福一開始把牽制日本的希望放在常凱申身上的原因,等發現常凱申確實擔不起這個責任才無奈讓剛被任命爲大使的司徒雷登親自赴鄭州與華北政府談判。劉宗漢讓陳有仁作代表接見司徒雷登,也不拖泥帶水,嚴正指出華北與美國並非盟友關係,如果美國希望華北出兵牽制日本就應接受交換條件併爲以往夥同日本侵略中國的活動道歉和賠償。最後好說歹說陳有仁纔不提要求美國道歉和賠償的事情,但是要價卻也相應增加,就有了最後的那份清單。
現在滇緬通道已經斷絕,美國運往蘇聯的物資還不夠蘇聯用的,華北就是要物資援助也運不進來。難道能從阿富汗運幾十萬噸鋼鐵進來?所以說美國許諾多少援助也都是口惠實不至,還不如要些技術實在。華北方面對美英的工業情報掌握得非常詳細,什麼技術先進知道得一清二楚。那個清單裡開列的有羅爾斯-羅伊斯航空發動機的渦輪增壓技術、野馬式戰鬥機的層流翼技術、英國的計算機技術等等,有的還指明來教技術的人中必須有哪個人,也難怪羅斯福下不了決心。
現在簽訂了備忘錄,司徒雷登又一再保證轉讓技術的第一批人員已經開始集中劉宗漢才親自接見司徒雷登並透露了一點兒人民軍的反擊計劃。計劃的第一個行動就是轟炸東京。
按照劉宗漢的說法他本來準備等4月日本天長節的時候再轟炸東京的,那樣給日本人的精神打擊更加嚴重,但是既然美國急需一個可以誇耀的勝利那就提前吧。但是轟炸東京需要掃清航路上的威脅,濟州島等地的日本機場必須破壞,所以劉宗漢要求將美國空軍派駐印度的B17轟炸機交由人民軍指揮。
戰爭開始後不久英國空軍的
30架B17轟炸機就途徑非洲飛抵印度作爲抵禦日本進攻印度的空中力量。在整個緬甸作戰中,這30架轟炸機數次轟炸泰國至緬甸的鐵路以及仰光、曼德勒等鐵路樞紐,雖然取得一定戰果但也被擊落了11架。由於損失太大,這些飛機現在基本不會出現在緬甸上空,劉宗漢準備將這些B17廢物利用。
轟炸東京的計劃對美國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無論能炸到什麼,只要轟炸機能飛到東京上空扔下炸彈,哪怕扔下去一顆一磅重的炸彈美國政府都可以向美國人宣傳盟國有打擊日本的能力,穩定人心。羅斯福連想都沒想就指令駐英大使直接找丘吉爾索要這些轟炸機的指揮權。正所謂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丘吉爾需要靠美援物資過日子只能讓這些轟炸機滿載着維修器械途徑緬甸飛往中國。
在華北與美英達成協議的時候日本內部卻因爲勝利出現了分歧。戰爭初期的勝利來的太容易,除了那個怪胎加裡曼丹島,馬來亞、荷屬東印度、菲律賓和緬甸都輕易成了日本的囊中物。日本海軍派出的談判人員到加裡曼丹島上轉了一圈報告說所有的石油設施都埋設了炸藥,日軍拿下海島很容易,但是卻肯定無法獲得石油。這讓日本海軍投鼠忌器,只得先談判一下看看情況。黃顯洋提出可以象英國和荷蘭人統治時一樣向日本提供石油並且納稅,可以給日本海軍額外的好處,又送給了日本攻略艦隊指揮官一批禮物,這位指揮官便向聯合艦隊報告說讓加裡曼丹島保持現狀比直接佔領更有利。日本海軍沒有陸軍那樣大量的兵源,分散駐守加裡曼丹島這樣並非戰略要點之地很不經濟,並且讓其中立海軍還可以撈一筆,便同意讓加裡曼丹島保持中立,只派十幾個官吏來監督。加裡曼丹島便成了名正言順只向日本海軍進貢的中立地區。
現在日本面臨下一步戰略方向選擇的問題,是向西進攻印度還是向東進攻夏威夷又或是回頭進攻中國。田中隆吉用電報向董志勇報告日本陸軍垂涎印度的富庶力主入侵印度,但是海軍由其是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憂心沒能迫使美國屈服,將來與美國海軍的決戰不可避免力主先攻陷澳大利亞取得巨型鐵礦的控制權。
到3月上旬,日本陸海軍的意見始終無法調和,伏見宮、閒院宮和裕仁舉行的秘密會議後決定以日本海軍爲主攻略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日本陸軍則獨立攻取印度。
後來史學界一直在研究日本海軍制定攻略澳大利亞的計劃時怎麼把夏威夷也包括進去。日本海軍親歷者們出的書衆口一詞將這個事情推到一個叫本多的參謀身上。比如井上成美在回憶錄中就說是在制定攻取澳大利亞作戰方案的時候本多突然提出中途島、威克島都是美國無建制領地,不算美國領土;即使夏威夷如果嚴格按照國際法也並非美國領土。所以開戰前爲了便於與美國打成停戰協議不佔領美國領土所以不能佔領夏威夷的認識是錯誤的。幾個參與制定計劃的參謀都認爲應該控制夏威夷將美國海軍活動範圍壓縮到夏威夷以東,保證日本海軍在未來的決戰中佔有地利優勢,這個方案就被定了下來。很奇怪的是後來這幾個參謀相繼出任南洋守備部隊軍官或是出任艦長,最終全部戰死也就死無對證。
有很多人不相信這個說法。很顯然,日軍早就有攻取澳大利亞的完整計劃完全沒有必要再搞一套新計劃,而且如果日本海軍大佬無意進攻夏威夷只要一句話就可以推翻這個方案。可是無論是山本五十六還是其他大佬都批准了這個方案。於是有人提出實際是日本海軍害怕戰後被清算所以把責任推到了這幾個死鬼身上。
澳大利亞海軍主力已經在保衛荷屬東印度的戰役中被日本海軍摧毀,根本不值得日本海軍大動干戈。從整個戰役過程來看,日本海軍也一直是以奪取夏威夷爲重點。只是日本人從來都不承認這一點,一直聲稱進攻夏威夷只是爲了隔絕美國太平洋艦隊對澳大利亞的增援。
3月10日和11日,日本登陸艦隊分別在新幾內亞的圖拉吉島和莫爾茲比港登陸消滅島上守軍。由此,日本海軍陸基航空兵便獲得了轟炸澳大利亞的前進基地。3月19日,以日本登陸艦隊掩護日本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團發起對湯斯維爾的登陸作戰。
現在日本海軍對登陸作戰已經非常熟悉,開始先以陸基轟炸機和艦載機大規模轟炸壓制岸防火力對海上艦隊的威脅,然後由重巡洋艦用大口徑艦炮抵近射擊摧毀岸防工事,然後步兵乘小艇搶灘登陸。各部日軍配合得異常默契,只用了四個小時,第一波日軍就登上海灘。澳大利亞軍隊的抵抗微不足道,眼看奪取湯斯維爾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日本官兵從上到下都熱血沸騰。誰知半夜裡日本艦隊卻開始流傳一則讓日本人心驚膽戰的小道消息——東京遭到了轟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