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看守
等把姓胡的小販子打發走,兄妹三人下山了。
幫助建宅子的大師傅,手底下跟着兩個小學徒。活怎麼幹,他們耐心的跟幫工說清楚,纔好着手。需要什麼東西了,都得找李三祝這個主家。他就家裡家外的忙叨,從早到晚,真是一刻不得清閒。
李長雷提了一大籃子的果子,也不要李長山和李秋歲幫忙,一個人呼呼呵呵的,就給提回家了。那個有字的果子就在其中,上頭還扯了把草蓋上。
許多村裡人幫忙幹活,姓胡的果販子找上門了,怎麼得的消息,總不能是隨便溜達過來的,肯定有人看到了自家果子的品相,往出說,人家才跑過來看。
果子長的好,姓胡的那位給出的價錢也算公道,長字的這事,還得一家人商量。
天黑透了,幫忙幹活的人陸續走完,李三祝一家人才撈着吃晚食。
李長安從縣城回來,家裡頭事太多,都不贊同他歇假,耽擱了讀書是大事。那麼些事兒,家裡就是有一百口人,同樣要一件一件往下辦。他讀書滿打滿算也有兩年了,都說還不錯,尋思着,明後兩年該能下場看看了。
至於趙大,有人摸上山頭,李秋歲留他在山上住下了。
吃晚食,家裡雖然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李長雷一看家裡人聚齊了,就想開口說來着,可看大哥和妹妹都很能沉得住氣,紅纓領着人,一趟一趟給桌子上端吃食,又把想說的話嚥了回去。
好不容易捱到吃過晚食,李長雷直接把果子捧給李三祝看,“爹,您看,咱家的果子上長字兒了!還是個福字!這樣的果子,咱家還有許多顆!”
李三祝一愣,早看出老二欲言又止,有意磨礪他衝動,沉不住氣的性子,一頓飯,就是柳氏衝他使眼色,也全當沒看見了。
李長雷把果子塞到他爹手裡,李三祝對這個福字並不陌生。
誰家過年不貼福字,就是之前沒學認字,他也認識這個字兒呀!
有一個長字兒就了不得,那麼多顆都長字了,這事得容他好好想想。對了,先去老宅同老爺子和大哥商量一聲,果樹都是陳家買過來的,長字這事兒先不能張揚,等把新買過來的山頭都種滿……
心裡又琢磨,陳七知不知道果子長字這一碼事,知道了,沒道理瞞着掖着,還不得到處宣揚,那果樹的價格還能與其他家大差不差?
李三祝捧着果子來回踱步……
柳氏心思來的快,她也不裡裡外外的拾掇了。吃過晚食,碗盤還都在桌子上堆着,周平家的領着人過來收拾,她都會搭把手。
如今哪還能顧得上這些,背上揹簍了,就要往山頭去。
夏禾一直都是貼心小棉襖,柳氏一動作,她馬上猜到了因由,跟着也背上了小揹簍,“娘,天太黑了,讓爹同咱們一起吧!”
李秋歲傻眼,黑天半夜,這是幹啥去?
不等她開口問,夏禾還跟她解釋,“咱家的山頭兒,本來就在村子邊上,那果子長成什麼樣,恐怕早有人偷摸上去看過了。要是不成樣子,或許不值當幹些什麼。長了字了,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上。”
她還回頭喊李三祝,“爹,就咱家這幾個人手,白夜看着都沒用啊!您去找我爺爺,二伯四叔該是吃過晚食了。”
李大祝三兄弟,包括老爺子空閒,白天都在家裡幫工,有時候會留在這邊用晚食。今兒個說是家裡有事,傍晚那會,就提前回去了。
夏禾只說李二祝和李四祝,一來,老爺子年紀大了,半夜三更走夜路不安全。還有就是,大伯李大祝身子骨弱,幫忙找個人,發發工錢這些,還能勝任,幹其他的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李秋歲哭笑不得,趙大領着人在山上守着呢!
“明日讓爹去找幾條狗,回來咱先養兩天,就是有人上山,也得掂量!”
不至於要那麼些人守着!
“今天有商販上門兒,家裡還忙,大哥把人打發了。那人聽聲是同陳七認識,爹得空了,去打聽一下人……”
柳氏聽有商販上門,忙迴轉身,打斷李秋歲的話問說:“那人看見咱家果子長字兒了?”
不等人回話,又去說李三祝,“當家的趕緊去找咱爹,他們兄妹小孩兒家家,哪知道其中的厲害?”
李三祝點頭,擡腳就要往出走。
那人沒看到咱家果子長字兒!
李秋歲還要阻攔,李長山搖頭,“讓爹孃去安排吧!”
當天晚上,李三祝李二祝哥倆,連同趙大,住在了山上。果子還要一陣兒成熟,這樣白夜守着,指望家裡幾個人,哪能吃得消。
一大早,李秋歲拎着一大籃子的吃食上山,山頭搭建了幾間簡易的茅草搭棚,湊合住人還行,不指望能在裡面做吃食。虧得現在天還不冷,不然,人真是受大罪了!
李三祝幾人,昨個夜裡輪換睡了覺,這會兒精神頭還不錯。怎麼一碼子事兒,趙大昨晚上都細說了,包括姓胡的商販給出的價錢。
李三祝接過李秋歲遞過來的白水雞蛋,“歲歲,我同你二伯商量了,今兒個我先去陳七那邊問一聲。姓胡的這人要是靠得住,先頭不帶字的那些果子,不如就給了他!”
自家果子的品相擺在那裡,李三祝打聽了一些果子的銷路,成大壽也說了要預留一些給他。
李秋歲之所以想法子儲存,是沒想到果子能這麼快出手。
先頭趙大還提議說,先給鄭家送一些果子,就是打着讓鄭家看上眼,主動上門來收購的意思。
如今這樣,也算省了許多麻煩。
“爹做主!再過一陣兒就是中秋節,鄭家那邊,端午人家先送了節禮來,這一回,長了字的果子就給送過去一些。”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鄭家既然先擺開了常來常往的架勢,果子長字也算稀罕事。
李秋歲不知道本朝有沒有人弄出了這種果子,趙大算是有幾分見識了,據他說是沒聽說過。鄭家的老太爺還在京城當官,左右她是當成節禮送過去,後續怎麼着,就是人鄭家的事了。
她家尋常果子,個頭極大了,人家都給出了二十個大錢兒。這種長了字的,不給出高價,都對不住自己花費的心思了。
中秋節還要大半個月,這麼早就要送節禮了?
李三祝哪知道,一瞬間他家小閨女就轉了這麼多念頭,人鄭家,端午節先送了節禮,這是事實。這一回家裡有了稀罕東西,送兩顆過去,也算有來有往。
“那你挑幾顆好的給送過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