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身份

要隱匿身份,只有避難所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身份”。

換句話說,一個背景“乾淨”、能在人類世界安全活動的身份,纔是方然的目標。

這種乾淨的身份,如果提前謀劃,也假設幼年時的自己就有近乎一流的黑客水平,在西曆1450~60年代的聯邦,並不難憑空捏造出來。

但今天,隨着IT技術的迅速發展,聯邦政府機構、社會公共部門與其他組織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也水漲船高,特別是規劃太晚,從而錯失了一系列訊息造假的最佳時間窗口,諸多的限制、風險,讓完全捏造身份成爲了一種不可能。

當然,以聯邦強力機構的能量、手段,並不難做得到,但方然可沒有這種便利,也承擔不起行徑敗露的風險。

相應的,他的行動策略,則是從掃描、篩選符合要求的“身份宿主”開始。

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賓夕法尼亞州大學,馬塞諸塞州,波士頓,馬薩諸塞理工學院,在避難所選址時,觸類旁通而洞悉了管理員之動機的ASA,就替他物色了這兩處地點,3.0版本的線上掃描進展神速,很快,一份包含約五十名目標人物的清單,就呈現在了方然面前的電腦屏幕上。

初篩,得到約五十個目標,這一結果並不是太理想,但也還湊合。

接下來,作爲系統的設計者、和行動的發起人,方然就不能完全依賴ASA,他需要逐一瀏覽AI蒐括來的目標資訊,進行二次篩選。

初篩的標準,是個人信息的相似度高於90%,這一要求,ASA是可以代勞。

但是更精細的篩選,考慮的方方面面就複雜得多,自忖能力、眼界有限,至少眼下,方然還沒研究出如此智能化的AI內核,來代替自己做這樣的工作,再說即便有了構思,他的時間精力、乃至運行平臺的算力,也仍然太菲薄。

逐一查看信息,腦海中構思着行動方案,意識到自己正在謀劃什麼,方然不免喉頭髮緊。

是的,他對正計劃着的事,覺得噁心;

但既然別無選擇,索性也只有一直走下去,或許……

習慣了就好。

永生,追尋無限長的生命,不可能是一路風景的悠然之旅,對此,方然有心理準備。

不過當真的要邁出第一步時,他還是會緊張。

在ASA提交的幾十名目標人物中,找出最容易“取代”的那一個,判斷的依據,是目標人物的個人特質與自己高度擬合,這且不算,最重要的一個特性,是此人的社會聯繫、生活圈子,不能太複雜,而應該是越簡單、越隱匿越好。

換句話講,方然的狙擊鏡,正在搜索一個條件匹配的宅男。

“宅男”,按通常的定義,似乎是指習慣於閉門不出,窩在轉椅上、沉浸網絡中的肥胖青年男子,一開始,方然也難免會被這種既有印象所影響,而擔心匹配失敗,畢竟以自己的身體條件,所謂的“健美陽光大男孩”,是很難符合一個典型宅男的形象。

然而搜索開始後,他很快發現,時代的變遷、社會的演變,速度和程度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曾幾何時,人類社會的維繫、運轉,幾乎完全以人與人之間的頻繁互動,事實上往往是熟人之間的頻繁互動爲基礎,以血緣和經濟紐帶連接起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甚至被認爲是社會這一概念的基石。

但今天,藉由互聯網絡的蓬勃發展,社會的面貌和運行模式,都已不復以往。

至少在網絡發達的聯邦,一個人,如果有起碼的經濟來源,不需要爲餬口而被迫行動,這前提對計算機方向的大學生而言並不難滿足,那麼,只要他、或者她願意,完全可以脫離傳統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甚至徹底切斷這紐帶,而做到完全的深居簡出。

在這方面,方然就有切身的體會;

如果不是爲了外表一切如常、避免被潛在的同類關注,以規避風險計,他完全可以很長時間不和聯邦社會的任何人發生實質性的接觸,而依然活的很好。

既然如此,初篩通過的名單竟有幾十人之多,也就一點都不難理解。

但僅有這些便利,還不夠,接下來方然就必須詳細的考察人性,或者,換一種更隨和的說法,他需要憑人的思維模式來揣測,預測,這些擁有乾淨的身份信息、外表與言行也無甚異狀的目標人物裡,哪些相對而言更易“得手”,

又有哪些,根本一點都不能碰,因其可能是潛在的永生追尋者。

身份信息的高度匹配,選擇了計算機方向,深居簡出,以上條件綜合起來,不難發現,和憧憬永生的方然一樣,這些也都是永生追尋者的典型行爲特質。

所以在初篩名單裡,會存在競爭者,這確乎是有可能的事。

不過,即便發現一絲疑似同類的跡象,以方然的策略,他也決計不會考慮打草驚蛇、冒極大的風險去將其幹掉。

內鬥,現在還不是時候;

不管其他競爭者怎麼想,怎麼做,他都不想倉猝行動。

分析,甄別最合適的目標任務,按ASA指引的大方向來安排下一步計劃,方然並不是全無疑慮,對新身份的選擇,也細緻的權衡過利弊。

從今後一段時間行動的便利性考慮,要滲透網絡、掌控暴力,選擇計算機領域專業人士的身份最合適。

但這也會帶來額外的風險,身爲永生追尋者,對“永不下車”之路的分析也近乎一致,計算機領域的身份,又是很顯眼的標籤,更容易被行事激進的其他競爭者懷疑,甚至,以“寧殺錯不放過”的動機,痛下殺手。

那麼選擇一個與IT風馬牛不相及的身份,會更安全些嗎,好像也不見得。

就以自己的鑑別思路,未來某一刻,對效力於聯邦暴力體系的計算機管理員,倘若其中一個是科班出身、另一個卻曾經是導遊、甚至調酒師,誰會更像是同類呢;

方然自己也會認爲,後一個的可疑程度會遠高於前者,錯配的身份背景,反而更招人懷疑。

說白了,身份特質與潛在風險,這就是一個如何取捨的微妙問題。

第五十章 條件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二八七章 奴僕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一六四章 複製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八二九章 醒來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五四二章 階梯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四九七章 調試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一〇三章 請教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六四四章 鐵壁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八六八章 天頂第七九八章 火種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五二一章 審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