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〇章 身份

調換身份信息,這樣做的工程量、難易度,視動機的不同而會有極大的差別。

同時,也和目標人物的數據暴露程度,密切相關。

在謀劃這一切時,首先審視自身,方然在周密調研後鬆了一口氣:長年累月的執着於永生,幾乎完全塑造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事風格,過去若干年來,雖然頻繁與聯邦醫療機構和公共服務機構打交道,但經過逐一排查、確認,自己尚未在樣本不斷擴充的“聯邦身份辨識信息數據庫”中留存關鍵信息。

特別是,目前尚由民衆自行決定、不具備強制力的基因測序數據,還沒有暴露。

“基因測序”,乃至“基因”,雖然是十年、二十年前就進入民衆視線的生命科學概念,但時至今日,一般民衆對其的瞭解仍十分有限,對半公益、半商業性質的“聯邦身份辨識信息”收集行爲,也頗多牴觸,其中搖旗吶喊的某些組織,無意中倒幫了方然的忙。

就他自己而言,顯而易見,任何身份信息的泄露都伴隨着風險,尤其是基因測序。

基因,一切蓋亞生命的本質特徵,以遺傳物質作爲載體、並通過複雜的生化過程決定、控制生命的特質和行爲,對人而言,同樣具有重大的意義,原則上講,人的一切身體特徵和行爲特質,都受到基因(遺傳密碼)的影響,即便這種影響,目前尚無法完整、精確的找出對應關係,仍然有巨大的應用價值。

譬如說,對一些較罕見的遺傳相關疾病,由於病例稀少、導致醫生臨牀經驗有限,經常無法對疑似病例做出準確的判斷,更難以做到有針對性的治療,在基因測序技術成熟、積累足夠的數據後,則可以藉助這一技術,快速、準確的進行診斷。

又譬如說,醫學界早已發現,某些“致病”基因的存在,與疾病的發生之間有一定相關度,基因測序可以發現這些已知的基因缺陷,從而提供了預防、監測的可能。

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就曾藉助基因測序(檢測)發現了高危基因,進而通過切除乳腺的方式規避乳腺坎瑟;

同樣的,還有PEAR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患病後也接受過全基因測序。

但是在這兒,方然考慮個人身份信息泄露的風險時,則不甚關注其醫療、健康方面的應用,他擔心的,是有朝一日被懷疑冒名頂替時,會被基因測序技術識破。

一個人的基因,除極少數罕見情形外,在配子形成時就完全被決定;

終其一生,(幾乎)不會改變。

與生命科學領域的方興未艾研究相比,基因測序應用於身份識別,在技術層面的難度要低得多,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爲基因測序在實踐中的費效比、和民衆對這一技術的本能般牴觸,這種技術會更早應用於大規模的身份調查活動,譬如抓捕嫌犯,或者確定誰纔是貴重物品真正的主人。

在過去的幾十年,人類掌握的基因測序技術,不斷演進,時效性越來越好,費用則越來越低。

從人類文明的第一次全基因測序嘗試——多國合作的“人類基因組計劃”,耗資十餘年、十二億馬克纔得到完整的基因測序結果,到不久前BGI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基因測序服務,單次全基因測序只需三至六小時即可得到結果,費用則低於1000馬克。

費用從1,000,000,000到低於1000,顯然,基因測序業務的爆炸性增長,即將到來。

但是和欣欣向榮的測序業務相比,人類基因測序數據的應用,如果聚焦在醫療領域,目前還不是十分的成熟。

甚至於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檢測機構,會拿到截然不同的“健康風險評估”數據,無所適從。

這方面的原因,方然沒有很深入的探究過,歸而總之,在於人類的基因、遺傳密碼,原則上就沒有一個“百分之百、堪稱完美”的樣板,反映在實踐中,往往是多種有差異的基因,作用完全一致,多種有差異的基因,對疾病的產生,又有十分微弱而難以獨立分析、量化的潛在因果聯繫。

說白了,和一般人的想象不同,某種基因——某種疾病,這只是極其罕見的理想情況。

更常見的情形,則是某些種類的基因,可能略微增加某一類疾病的患病概率,爲此,理論上可以從生活習慣,環境接觸和預防醫療等方面加以規避。

然而事實卻是,自然降生在蓋亞的無數人力,並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基因能做到完美無瑕、毫無缺陷,每一個人所擁有的這獨一無二之三十億鹼基對,都含有大量缺陷和潛在致病因素,要把所有這些因素都找出來,並有針對性的預防,根本就做不到。

更不用說,以生命科學領域多年來的一點一滴積累,時至今日,對人類的二十三對染色體上,每一具體位置可能出現的若干基因型,每一種可能的基因型究竟意味着什麼,是完全正常,還是勉強可用,甚或代表某種潛在的疾病隱患,已知的樣本容量尚有限,即便動用巨型機,也難以聯立分析出有價值的結論。

但不管怎樣,如果拋開人類社會的長遠危機,單純展望未來,基因測序的普遍進行,則是可以想象的一種大趨勢。

非但如此,將基因測序應用於身份識別,難度顯然遠低於臨牀醫療。

要鑑定一個人的身份,如果有確定是此人留存的基因檢測數據,或者可檢測的生物學樣本,那麼,只消簡單粗暴的比較當前採樣檢測結果與歷史數據,是否以極高的概率重合,就可以很有把握的斷定其身份真僞。

這時候,顯然無須知道基因測序結果的涵義,而只需比較兩份數據是否一致。

這種身份辨別的手段,方然想了又想,也沒有規避的辦法。

想一想也是,倘若有成熟的技術,能極大程度上改變一個人的基因,那麼對基因稍加改動、用於治療,只會更加容易;

但人類目前掌握的技術,卻只能對人體特定細胞中的基因稍加編輯,效果還差得遠。

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七十章 遷徙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五章 希望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六八三章 推進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四二九章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七〇一章 擯棄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二十章 分裂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九十章 對策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四十章 機會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八八六章 聯結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二八三章 相貌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七五七章 聚變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一八七章 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