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計算機,從誕生到現在還不到一百年,計算機間的信息交流,速度又提升了多少?
不要說早期的計算機間通信,傳輸速率怎樣,即便在互聯網絡剛興起時,距今不過三四十年的技術水平,網絡接入的常見速率還只有600到1200比特每秒;
但是在今天,就我所知,伸向全世界、在聯邦更完成了全面覆蓋的互聯網絡,其中的長途幹線,採用多路光纖並行傳輸機制,其中的每一根光纖,如果採用最新的DWDM技術,理論傳輸能力都可以達到1000Gbps、甚至10000Gbps,如果再考慮到多根光纖並行,總的傳輸速率還會更高。
網絡的訪問速率,也許,無法等同於計算機獲取信息的速率,但兩者之間總有一定的比例關係,我認爲,可以用來衡量這一速率的提升速度。
今天的計算機系統,可想而知,從外界、從其他計算機獲取信息的能力,已經強大的難以想象,譬如我們人類閱讀的書本,效率最高的人也不過‘一目十行’、或者從字裡行間獲得潛藏的大量信息,然而計算機,卻可以用線路來在一瞬間獲得所有這些數據。
人和計算機的‘思維能力’,孰強孰弱,我們暫且先不考慮,至少在獲取訊息這方面,人早已被計算機碾壓,不僅如此,還完全沒有扳回劣勢的希望。”
理查德*費曼的話,語速不快,方然卻聽得聚精會神,他很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啓示。
而教授呢,則彷彿是對一牆之隔的計算機系統,產生了某種牴觸,他踱步離開,走向光線明亮的長廊盡頭。
“在信息的獲取上,計算機,已經遠遠超越了人類,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當然此外還有另一條更明顯的事實,在計算能力方面,計算機從誕生時起就碾壓了人類,至少是絕大部分人類,這就無需贅述了,是吧。”
“是,在計算能力方面,人是沒辦法與計算機抗衡的。”
這種事實,在教育普及、計算機更普及的今天,根本就是每一個人都心知肚明,方然一邊回話,一邊想到ENIAC,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的數據,龐大到佔地約百平米的ENIAC,現在看來何其粗陋,但即便是這樣用真空管和開關、線路搭建起來的東西,每秒也能完成五千次加法,而且如果不考慮故障率(ENIAC的故障率很高),還可以不眠不休的7*24小時持續工作。
相比之下,一個人每秒又能做多少次加法呢:
就算誇張一些,不考慮輸入、輸出,至多十次吧,也根本不是ENIAC的對手。
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尚且如此強悍,今天TOP500榜單上的那些巨型機,其算力之恐怖,就更不用提了。
計算機的能力,很多方面的技術指標,碾壓人類,沉浸在網絡世界裡的方然一清二楚,但他明白費曼教授提及這些的用意,顯然不是爲了說廢話,而是以此襯托出“人”在這些技術指標上的裹足不前。
順着這條思路,教授繼續講下去:
“計算機的各項技術指標,至少在目前,每一年、每一季度,甚至每一個月都會有新進展,指標刷新的速度是很驚人的。
反觀人類,思維的發展難易度量,指標的原地踏步,卻不言自明。
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總有一天,計算機的某些‘原則性’、‘關鍵性’的指標,也將超越人類,這是相當合理的假設;
如果這‘原則性’的指標裡,也包含‘智慧’,情況就很微妙了。”
情況微妙,恩,方然順着這思路走了一下,片刻間,甚至有些突然的恐慌。
然後他才意識到這只是假設,別的不談,以他推演的人類文明之未來,根本沒可能讓計算機、人工智能的演進到達那一步,只不過這種推演,費曼教授一無所知,纔會有那種近似於“計算機將毀滅世界、消滅人類”的恐慌,是這樣嗎。
但是教授接下來的話,卻出乎他的意料,根本就沒提“毀滅”這一茬:
“如果有一天,計算機的各種能力,都超越了人類,那麼,人類文明或許會迎來新的紀元。
這似乎就是在發感慨,但就我的觀察,以‘人的力量’來推動的人類文明,發展,越來越後繼乏力,這也是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
是科學技術的停滯趨勢嗎,方然這樣想到。
教授的觀點果真類似:
“現代科學,表面上的情形,新技術似乎層出不窮、十分繁榮。
但是我們這些從事理論研究的人,感覺卻很不一樣,會議,學術交流,或者日常的瀏覽,至少在理論物理領域,嶄新的成果,甚至劃時代的理論,最近若干年來幾乎就沒有出現過。
究其原因,自己就在這一領域裡,或許沒辦法做到完全的理性,客觀評價;
但我的確認爲,人的能力,對科學研究的限制,必然是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原則性問題。
不管現代計算機技術怎樣發達,工程數學、分析數學這方面的成就,如何斐然,根本上講,這也無非是和計算尺、儀器臺那樣,是理論研究者的工具;如何利用這工具,或者,僅僅是如何接收這工具的計算成果,對研究者而言,可並不是一個只要睜眼看、動耳聽,就可以解決的細枝末節。
方然,在你攻讀的領域,是否也有一些這樣的情況:
面對計算機給出的處理結果,除非是高度格式化、歸一化的結論,否則,人要理解起來都極端困難。
說白了,使用計算機,無非只是代替人去計算,去趟過繁冗的中間過程,它無法替人去思考,沒辦法將自身的強大算力,融合到人的思考過程當中。
而現代科學的前沿領域,即便極度仰賴計算機的算力,事實上,卻幾乎沒有什麼,是僅憑計算就能解決的。
正是因爲這一點,我纔會想,倘若科學的進步,始終要完全依賴人的思考,
而這思考的執行者:大腦,又無法升級、演進,那麼長遠來看,總有一天,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會後繼乏力,甚至後繼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