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興建海港

根據朱駿的命令,捷報沿着四通八達的馳道迅速的傳遍九省,海商們也將消息送到了爪哇,如今爪哇的十幾個港口正在翻修,所征伐的老公數以萬計,當地的土人原本還略有不滿,但聽說了此事之後立即就壓抑住了怒火,荷蘭人統治了他們半個世紀,他們不敢反,因爲荷蘭人船堅炮利,如今明軍到了這裡打敗了荷蘭人,開始時還有些僥倖,利用了偷襲的手段佔據了雅歌達,而後來殲滅荷蘭艦隊就不是這樣簡單的了,土人們想通之後也就沒有了脾氣。緊接着一批荷蘭勞工在西班牙打手的監視下來到了爪哇,這些衣着襤褸的荷蘭人在西班牙打手的監督下參與了港口的修繕,當地的土人一下子幸災樂禍起來。

這些高高在上的紅毛狗在幾個月前還揮舞着鞭子欺壓他們,現如今已經成了奴隸,吃不飽,穿不暖,幹活不認真還會受到鞭笞。相比起來土人的待遇實在猶如身在天堂一般,雖然工錢不多,但是勉強填飽肚子還是沒有問題的,雖然也屬於強制勞動,但是至少不會挨鞭子,苦不苦,想想紅毛苦工也就覺得幸福了,土人們幹活很帶勁。

爪哇已經更名爲定海省,定海省布政司姓劉,名川德,劉川德乃是崇禎九年的進士,後爲錢塘縣令,跟隨永曆南逃之後爲翰林院侍講,接着被吏部功考科大筆一揮,成爲了鎮守一方的布政使,如今定海省百廢待興,許多東西都需要重新修建,更何況這裡扼守馬六甲海峽,更是重要的軍港和商業港口,海都的海商開始在這裡建立分點,原本這裡也有兩百餘阿拉伯、歐羅巴、漢人等組成的海商,這些人原本還有些害怕明軍搶掠。過了一段時間見明軍並無動靜,於是也就放心大膽的繼續做他的生意了。這樣一來,每日涌到到雅歌達的商船便有數百之多,按照皇上所下地旨意,雅歌達必須建立一座大港口來與海都港口爲犄角,兩個港口之間只相隔了一日的水路。既方便水師來回巡防,又可使兩港之間的商貿互補。並且控制馬六甲海峽,另外海峽對岸的馬六甲海港也要修建,那裡原本被水師偷襲,燒成了瓦礫,如今荷蘭人全軍覆沒,這個天然的絕佳據點也就成了馬六甲海峽的一顆明珠,兩個港口都需要興建,國庫也撥下了一百五十萬兩白銀下來。這樣地巨大工程,人手卻成了問題。

金碧輝煌的前爪哇總督府內。這裡已經換上了布政司地匾額。在原有繁複的西式風格的裝飾上又添置了幾張東方特色的桌案、字畫,倒是顯得不倫不類。劉德川與定海省監察使楊文龍以及陸、海二營指揮使劉二、王秋二人分列坐在會客室內。劉德川凝重的向同僚介紹了當今的局勢:“如今各處港口需要修繕,雅歌達、馬六甲二港需要修建。可定南一省的人口不過十萬,其中精壯勞力也不過三萬人。如今已經徵發到各地修繕港口了,而雅歌達、馬六甲二港是工部親自批文逾期修建的,若是遲了工期,在座諸位如何向皇上交代?可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啊,兩個大港地修建至少需要兩萬的工匠、苦力,本官就是變也變不出這樣多地人來。”

楊文龍原是都察院地官員,如今調到了定海省也算是連升了幾級,早就有了做出一番事業名垂千古的心思,沒想到剛剛上任就遇到了這樣地難題,也是大感爲難,如今十省都在修建工程,原先的九省剛剛修建完了馳道,皇上又下旨搞開發區,誰知那開發區越來越大,原本只打算容納二三百個作坊也就是了,可報名選址建廠房地商人越來越多,到了第二批就達到了三百多個,第三批時竟有五百多個商人報名,一些小富之家也是眼紅的很,居然到處舉債去辦作坊搞實業,這樣一來,北方九省地勞工原本就十分緊缺,根本就不可能抽調出來支援定海省,如今皇上又下了嚴令,務必三個月內在雅歌達、馬六甲兩個碼頭處修建巨型海港,而且還規定至少要容納一千條大商船停泊,這樣一來,定南省的官員可就倒黴了荷蘭人這裡收繳了五百餘萬兩白銀,皇上又如此折騰,這海港能就算建的再大又有什麼用處?倒不如與民歇息實在。”楊文龍嘆了口氣。

“楊大人。”王秋臉色沉了下來:“皇上說過,爪哇與馬六甲都是海運要塞,南洋與印度洋、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所有的海商要想做生意,就必須停泊在這兩大港口歇腳,有朝一日,每日商船的稅金便可達到數萬、甚至數十萬兩白銀,這是利國利民的事,你如此不恭,難道是對皇上有何不滿嗎?”

劉二也是一臉忿然,軍官與朝臣不同,朝臣多少會反駁皇上的觀點,希望從皇上身上找出施政的錯誤,而軍官卻都是新始帝的死忠派,皇上說什麼就是什麼,誰要是敢和皇上對着幹,丘八們第一個不答應。不過劉二與王秋不同,王秋魯莽,劉二內斂,就算是生氣,他也不會表現的太過激動,只是橫瞪了楊文龍一眼。

“咳咳……”布政使劉德川尷尬的咳嗽一句,作爲一省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他不得不出面調解:“王將軍不必生氣,楊大人也不過是口不擇言嘛,他對皇上也是赤膽忠誠的,只是不能理解皇上的本意,更不能有皇上那樣高遠的見識,這才如此,大家同省爲官,一起爲皇上辦差,爲我大明江山效力的,要的就是和和睦睦嘛。咳咳……這個嘛,嗯,當務之急,是大家要想出個法子出來,如何將皇上交代下來的海港建好纔是正理。”

劉德川和了會稀泥,氣氛雖然緩和了一些,但仍然有些尷尬,只好繼續發言道:“本官估算了一個大概的數字,要在這三月之內修建出兩個港出來,至少需兩萬勞工和五百的工匠出來,工匠倒好湊齊,朝廷已經撥下了一批荷蘭工匠和勞工下來,可是這缺口仍有一萬五千的勞工,如今爪哇能徵召的精壯都已去了修繕碼頭,爪哇一地,單碼頭就有二十七座,哎,楊大人,兩位將軍,你們可有什麼辦法?”

王秋、劉二二人對望了一眼,說到這政務還真非他們所長,讓他們想出辦法確實是難爲了他們。倒是楊文龍似乎有些眉目,他端着茶盞凝神不動,許久之後,道:“辦法並不是沒有,只是於兵部那裡不好交代,而且還需兩位將軍配合才成。”

“哦?楊大人請講。”劉德川支起了耳朵。

“北方九省是再也抽調不出勞工了,爪哇也徵召不出,倒是駐守爪哇的陸戰師和水師正有一萬五千名青壯,劉大人,兩位將軍,我們可上呈一份摺子上去,請皇上批示,若是皇上答允,我明軍也可加入建造海港如何?”楊文龍道。

“不成!當兵的不是苦工,如何能夠讓他們去挑擔挖石?”王秋連忙否決,駐守在爪哇的明軍共分爲兩部,一部爲王秋下屬的陸戰混編營,共有五千人,另一部爲南洋水師營,由劉二統帥,加上水手共有一萬餘人。

楊文龍據理力爭道:“王將軍,本官平日也會抽空看你們操練,無非是站姿和長跑還有戰鬥集訓而已,這些都是訓練士兵體力的吧?既是如此,讓士兵們去修建海港,又何嘗不斷鍛鍊體力?再說這也只是三個月的事,三個月後,當兵的仍然當兵,誰也不會干涉你們,士兵們既能領取軍餉,而且做工之後布政使大人還會撥下工錢,士兵們一日雙餉,豈不是件美事?如今皇上嚴令修建海港,我等爲君分憂乃是份內之事,不若這樣,平日裡士兵體力訓練時便讓他們到海港做事,待實戰訓練,舞蹈弄槍之時你們便可將各部召回去自行整訓,這樣一來,皇上的港口修建了,士兵們的訓練也沒有耽誤,又能額外多出一份工錢,這是皆大歡喜的事,王將軍爲何反對?”

上首的劉德川也是連連點頭,覺得這個法子不錯,各方面都有所照顧,他瞥了王秋一眼,見他臉上也是猶豫,似乎又有些不願服輸,於是連忙道:“楊大人的法子可以斟酌,不過此事事關重大,在座的各位都做不得主,今夜本官便寫好摺子,讓人連夜送往京師,由皇上御覽。”

王秋點了點頭,既然劉德川搬出了皇上出來,他自然也沒有了反對的理由:“那此事便依劉大人了,若是皇上硃批同意,末將絕不反對。”

劉二也是點了點頭,商量完了海港的事,兩文兩武之間倒沒有了什麼共同的話題,寒蟬了幾句之後,王秋與劉二首先告辭而去,楊文龍想着還有公務要辦,也起身告別而出。

劉德川不敢怠慢,連忙讓皁隸取來筆墨折書,將今日所商議的事一一寫成了奏摺,吹乾之後,叫來一名皁隸送了出去。

“哎,兩座大海港啊。”劉德川忙完了一切,嘆息了一聲。

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寶庫(上)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438章 銅脈第439章 鬥富第208章 權鬥第80章 陰謀第71章 納降第28章 歃血爲盟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490章 巷戰第146章 將計就計五百六十七章 向各國宣戰第802章 分裂第469章 對決第102章 鏖戰第23章 防禦工事第201章 下馬威第119章 殺雞嚇猴第515章 國書第114章 天地會第73章 裝逼第201章 下馬威第241章 日本王第144章 立後第526章 深山鬼魅第12章 拐賣兒童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402章 澳門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530章 不和第516章 登城第564章 目標極北第433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561章 叔侄第93章 中西合璧戰艦第63章 討賊第571章 沒落的葡萄牙帝國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寶庫(上)第114章 天地會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82章 巷戰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139章 攻佔爪哇第343章 鎮壓日本叛亂第163章 大破吳三桂第119章 殺雞嚇猴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第185章 詐敗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第438章 銅脈第89章 爭國本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49章 船廠第413章 施琅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123章 講武堂第162章 決一死戰(二)第451章 越後騎兵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566章 拜占庭的財富第791章 羅斯托夫 我來了第397章 新儒家第五十六 邸報司第452章 平叛第471章 求和第55章 輿論殺人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376章 羣體事件第256章 合圍第195章 敢死第11章 客商第562章 大饑荒第28章 歃血爲盟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377章 買家宰賣家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802章 分裂第375章 最強大的教師陣容第484章 降清第415章 新城上海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150章 海商第259章 進佔婁底第14章 苦肉計第171章 大捷第512章 密旨第446章 民不可愚第186章 野外第560章 困獸猶鬥第522章 宣傳攻勢第23章 防禦工事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504章 遼東血戰第164章 追殺吳三桂第186章 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