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抽絲

倪良許與劉成的聚會沒有敢去叫上張恭彥,不過即便是叫了估計也來不了。

作爲一個後來者,張恭彥從來沒有視自身的籍貫有別於浙江明軍中的絕大多數軍官,而浙江明軍雖然是一個以浙江人爲主體的抗清集團,但是自一開始就並非是純粹由浙江人組成。陳文不提,如今貴爲衢州鎮總兵官,浙江明軍中公認的第一騎將李瑞鑫就是遼東人士。起兵多年,又加入了例如於世忠這樣來自於其他省份的軍官,而這些軍官在各自的位置上也都能夠盡忠職守,再加上軍隊內部職權和階級的不斷強化,如今的這支浙江明軍的地方主義色彩反倒遠低於其他明軍或是清軍。

張恭彥加入浙江明軍已有半年,這半年在浙江講武學堂的學習使得他很是開闊了軍務方面的眼界,前不久的守衛金華更是平添了不少的膽氣,讓這個在陳文面前直言“寧爲百夫長,不爲一書生”的雲南讀書人早已今非昔比。

不比陳文還沒有想好如何安置的倪良許,張恭彥學的是參謀科,主要的工作就是繪製地圖、製作沙盤、按照那些根據經驗和以現階段科技水平測量出來的數據以及情報爲主將分析數據和情報並提供參考意見,並沒有直接指揮軍隊的權利。當然,像他這樣剛剛學習軍務不久,且沒有下過軍隊的,主要還是從事最基本的工作。

前些天,講武學堂下達了命令,通知他在一個月後前往南塘營新建的參謀隊報道,那將是他作爲實習參謀的第一個崗位。不過在此之前,他已經得了一個同窗的擔保,加入到華夏復興會,而今天正是他作爲預備會員參加第一次內部集會的日子。

“全體起立,向軒轅黃帝像和會旗行禮!”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集會,先是向軒轅黃帝的雕像和會旗行禮、上香,幾乎每一個動作都有一定之規,據說華夏復興會還在內部徵集會歌,可是這些頗有些宗教意味的儀式不僅僅沒有讓張恭彥這個正兒八經的儒生產生類似對聞香教、白蓮教那般的反感,反倒是有了一種精神上的寄託。

至於原因,大概是他們參拜、供奉的並非是如無生老母、彌勒佛之類的偶像,做的也並非喝符水就能刀槍不入的愚行,而是在軒轅黃帝的護佑下用長槍白刃弓銃火炮與韃子廝殺,以免再出現如暴元滅宋那般華夏亡於韃虜的慘劇。

“……是故,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君臣之義焉能比之華夷大防?”

建會已有一年的光景了,隨着華夏復興會的急速擴大,軍中或是官府中達到了一定規模就可以成立會小組,在沒有集會的日子裡自行學習章程和宗旨,最初的會上講解已經不再進行了,更多還是傳達一些精神。

比如張恭彥,他現在可以作爲預備會員參加講武學堂裡的會小組集會,等到他前往南塘營實習後就要將小組的關係轉到那裡,學習章程和宗旨以及精神也要轉到那裡。

“……虜廷以科舉爲手段,行借伸君臣之義以抑華夷大防之實……”

站在前面誦讀着這些的是一個儒生打扮的年輕人,張恭彥聽那人自我介紹時自稱是嚴州府人士,叫做呂留良,一個文官訓練般的學員,不過卻已經是正式會員了。此刻正在誦讀的正是陳文讓其根據順治年間滿清科舉考試答卷進行的點評,而這一份正是順治三年滿清首次會試中一份答卷的點評。

“……虜廷妄圖以君臣之義湮滅華夷大防,雖體制一如皇明之科舉,實乃欺世盜名之行徑。”

科舉考試,張恭彥不是沒有參加過,雖然距離會試還比較遙遠,但是沒有吃過豬肉,總還是見過豬走的。呂留良將科舉考題和答案中潛藏的那些東西扒了出來,立刻就讓張恭彥想起了他在書上看到過的一個例子。

王安石變法期間,熙寧三年的葉祖洽就是迎合新法纔得到了狀元這足以光宗耀祖的身份,那期間所取的進士也基本上都是新法的支持者,起碼不是反對者。這種事情在歷朝歷代其實都不罕見,畢竟這考題和答案正確與否總要看考官的喜好,以及天子或是權臣的施政目的。

滿清利用科舉考試所幹的事情就是這個原理,並非如暴元那般強以四等民視之,反倒是借尊孔、科舉等事爲其自身披上了正統王朝的外衣,着實讓張恭彥感到不寒而慄。

“然則,虜廷倡言君臣之義,無疑是助長了那些聖教敗類的氣焰,並且借高官厚祿誘使了很多不明聖人教誨的儒生爲虎作倀,適當警惕。”

確實是要警惕再三,重重的點了點頭,張恭彥井井有味的繼續聽了下去,只是這份不文不白的還是讓他感覺有些彆扭。只是他並不知道,呂留良的原文並非如此,這是被陳文逼着改成這樣的,爲的是讓華夏復興會中佔據絕大多數的那些軍官出身,勉強能識些字的會員可以聽得到。至於傳抄出去的,則完全是另一個版本。

直到徹底聽完了,接下來便是講解一些各個會小組反應上來的理解難點,以及表彰和新會員加入的會議環節。一直持續到了中午,會員和預備會員們纔回去吃飯,然後以小組爲單位自行討論。

“侯爺,要不要將這點評貼到韃子的佔領區去?”

雖然相交日久,陳文也說過可以以表字互相稱呼,但是周敬亭卻始終用官爵的尊稱,甚至用他的話說,君臣之義雖不及華夷大防,可也是極爲重要的,斷不可亂了上下。

“不,再修改修改,暫時還是隻在我軍控制的各府縣張貼。”

對於這個提議,陳文確實怦然心動,滿清利用科舉比起其他蠻族確實技高一籌,但也遠沒到將什麼諸如大東亞共榮之類的詞彙漆到牆上那個份上。在滿清佔領區貼大字報,向當地讀書人投送傳單,這些手段確實夠滿清喝一壺的。可是考慮到浙江明軍在臨近的幾個府以及如南京那樣的重要城市好容易建立起來的淡薄情報網,在這個文盲遍地,識字率不到百分之十的時代幹這個就有點得不償失了,至少暫時還只能設法讓讀書人之間自相傳播。

獻計未成,周敬亭卻也並不氣餒,與陳文繼續談着其他的事情。這段時間以來,華夏復興會的工作很多都是周敬亭這個“辦公室主任”協助他做下來的,尤其是那些文案工作,着實讓陳文輕鬆了不少。

算起來,周敬亭在陳文的麾下效力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雖然能力上並非極強,但是一個任勞任怨卻還是不足以形容,甚至可以說,整個浙江明軍的高層中,除了陳文和孫鈺外,周敬亭一直是最忙碌的存在。

但是這麼長時間,除了東主與幕僚之間的關係外,二人在私人關係上其實進展卻並不大,尤其是曹從龍之亂後總是隔着一層。隔着中間的是什麼陳文很清楚,所幸浙江明軍在制度上已經細化起來,很多軍務上的事情都不需要他親自負責,正好有時間把另外的一些事情解決了——不只是因爲周敬亭,甚至可以說周敬亭在其中所佔的比重很小,更多的還是來源於陳文的內心。

“周先生,我想見見你妹妹,就明天吧。”

第五十八章 婉拒第六十五章 舊恨(二)第三十五章 暗度(一)第四十六章 衛所第一百零七章 環境第四章 串聯第五十二章 破立第一百一十七章 後手第七十九章 誓言第四十九章 卷平崗(中)第三十九章 萌芽(下)第八十二章 岔路口(下)第七十章 南下第六十三章 興明討虜(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經典第三十九章 心願第五十二章 運去(上)第五十五章 師夷長技第一百四十二章 維谷第五十六章 力量第八十一章 抉擇第九十九章 質變(八)第九十二章 僵持第三十章 隱憂第七十九章 偉力(下)第三十一章 新軍(上)第六十九章 三天(下)第二十二章 舟山(三)第二章 暗流第二十九章 演技(三)第二十六章 並行第五十五章 偶遇第五十九章 織網(下)第九十八章 質變(七)第八十一章 懸殊第四十五章 量變第九十三章 偏方(上)第四十一章 革新第三十一章 新軍(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望(完)第三十三章 逆轉第十九章 質疑第八十一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二章 郡王(下)第一百零一章 收緊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心第四十八章 卷平崗(上)第八十五章 爭論第一百一十八章 桃子第八十七章 審判(下)第四十三章 馬進寶(上)第二十一章 徽商第四章 弄巧第五十一章 盜首(下)第五十二章 亂起(三)第九十六章 故技(下)第六十五章 相見(下)第七十章 醞釀第一百零三章 如鯁在喉(中)第八章 再戰衢州第九十二章 僵持第四十六章 新謀第十一章 答案(下)第十二章 算賬第一百一十一章 困境(下)第六十八章 條例第九十二章 僵持第六十章 破圍(三)第十章 解答第五十三章 運去(下)第一百一十章 絕望第六十六章 疾風(五)第八十八章 誅心第二十九章 演技(三)第十三章 攪動第三十一章 新軍(上)第六十一章 相見(中)第五章 八月(上)第六十六章 疾風(五)第十七章 模擬(下)第六十六章 反應(中)第一百零六章 前進第五十四章 伏筆第三十五章 暗度(一)第三十章 救贖第五十七章 誓師第七十七章 先發制人(下)第六十一章 選擇(下)寫在卷尾的話:我、南明以及第三十四章 借力第二十九章 演技(三)第四十八章 改寫(下)第四十九章 本色(下)第二十一章 講古第十八章 方向第九十章 重拳(下)第一百零四章 花街第三十四章 野望(上)第九十七章 質變(六)第五十九章 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