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家長年累月的鍛鍊,身韻逐漸化在骨子裡,成了她們表演時儀態與氣質。
這種儀態和氣質,不一定完全帶到她們生活中去,畢竟這種東西,大多時候,也需要情境的襯托。
但在表演時,在規定的情境裡,卻能很好的給觀衆帶來“共情”,帶來“真實感”。
“實際上,不僅僅是舞蹈表演。”
“還有……影視劇!”
李石立馬想起前段時間看過的幾個古裝仙俠片,不對確切的說,應該叫仙偶劇,裡面的仙男仙女們,各個都是高大上的設定,可通篇看下來,卻在他們身上看不到絲毫仙氣。
還有如今古裝劇裡的皇子公主們……
“記得小時候看的劇,劇裡的角色可沒現在這麼讓人容易齣戲。”
李石回憶片刻,在瀏覽器裡搜了一圈,然後再度打開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b站等幾個視頻平臺,搜了一下印象比較深的幾個老劇:《西遊記》、《紅樓夢》……
“以前這些演員,尤其很多演古代公主和大家小姐、女俠的女演員,是長期接受過舞蹈、戲劇、武術訓練的人,也就是說,她們是修過身韻,養過儀態的人,所以才能在特地的情境中,表演出符合古代公主、女俠的氣質,讓觀衆看了有‘真實感’,而不像現在這批演員,沒練過身韻、養過儀態,演公主的沒半點貴氣、演女俠的沒半點俠氣、演神仙的沒半點仙氣,一看就很假……”
李石搜索一圈,最後鎖定在一部老劇的某個角色身上——《狄仁傑斷案傳奇》,瑞陽公主,飾演者蓋一坤。
他先是在b站上看了網友剪輯的角色視頻。
只見裡面的公主梳着靈動飄逸的飛仙鬢,五官秀麗端莊,氣質華貴清雅,通身的氣派,讓人見之忘俗。
李石把這個剪輯視頻反覆看了五遍,猶覺不夠,索性又搜了這部電視劇,恰好b站上就有資源,當即找到這個角色所在單元的第一二集,觀看起來。
“咦,演狄仁傑這位演員,演技也很不凡啊。”
“還有這劇的臺詞和服化道,不僅僅是用了心,水平比現在的大部分劇高太多了。”
“取景和佈景也都非常講究。”
他這一看,頓時驚喜,沒想到這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拍的老劇質量居然奇高,原本是打算只看“瑞陽公主”這個角色的,卻不知不覺跟隨“狄仁傑”,沉浸在大唐的世界裡了。
等到第一集末尾,“瑞陽公主”出現,李石才恍然過來,想起自己的初衷,不由一笑。
“這劇從演員的表演到臺詞的考究,再到服化道,以及取景佈景,都營造出一種真實感,而真實感帶來的,便是觀衆的代入感。”
“果然,這樣的好劇,是很容易讓人看進的!”
“不像近幾年出的那些古裝劇,讓我一看就出戲。”
李石暫停了一會,捋清思路後,再繼續。
“瑞陽公主”這個角色出場的時間不多,但她一出場,便立馬死死抓住了李石的注意力,連之前吸引人的“狄公”都要靠邊站。
李石把她出場的片段又反覆看了幾遍,仔細觀察着她的一舉一動。
公主頭上簪着閃閃的金釵,綴着曳曳的流蘇步搖,行動時,玉肩先自然下沉,然後再舉手,蓮步輕移,不徐不疾,身姿挺拔而曼妙……走站坐臥,一舉一動,無不舒展優雅,行雲流水中卻還能瞥見角色那柔中帶剛的性格,一顰一笑間,都皆散發着華貴與威儀。
這……
李石看的有些癡。
倒不是別的,只是他從未在現實中見過這樣的古典華貴清雅之美。
作爲愛美之人,他難免浮想聯翩,動了要把這樣的美融入到作品裡的念頭。
“可惜,這樣的人絕難再出現在現代社會了——可這位演員,卻把瑞陽公主演的如此真實!”
切到瀏覽器,開始搜這個演員的資料。
“蓋一坤,著名古典舞蹈家,國家一級演員……”
李石一邊看,一邊往屋裡走。
魚竿就隨性地插在石頭縫裡。
“身韻練到骨子裡就是儀態,這種情況,真是在古典舞蹈家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所以,這也是一種養氣的過程嗎?”
到了樓下,李石沒管在一樓客廳聊天的吳媛和賀雅茹,徑直來到樓上的客房,拿出筆記本,翻到新的一頁,開始書寫:
儀態,氣質。
養儀態,養氣……質?
學習舞蹈、戲曲、武術的人,以身韻養氣;身居高位的人,以權勢養氣;擁有才華的人,以學識養氣。
……
字如人。
人的五官、高矮胖瘦和穿着打扮等外貌,就是字的筆畫、長短肥瘦,也就是字的形。
人以外貌、穿着打扮爲表,以學識、修養、權勢、資源等等爲裡。
字則是以形爲表,以字意爲裡。
人的儀態與氣質,源於人的學識修養、權勢和資源,但依託人的外表來展露。
字的韻,則是源於字意,依託於字形來表現。
……
李石之前只借鑑古典舞的身韻來側面研究書法的書韻,如今則引申到人的儀態與氣質,來類比。
“這個演瑞陽公主的演員,在劇裡表現出來的儀態與氣質,或許和平時生活中還是存在較大差異的,因爲劇裡是特定情境,有環境的烘托,這個環境不僅僅是服化道與場景,還有其他角色……這便是單獨一個字與整篇書法作品的關係,整篇書法,便是每一個單獨的字的情境。”
李石落筆,再把自己所寫的內容反覆看了一遍,頓覺身心舒暢,猶如三伏天裡吃了一塊冰鎮西瓜。
他再鋪蓋筆墨紙硯,倒墨汁,提筆開始寫《道德經》的第一章。
反反覆覆實踐。
如今再看自己寫的字,似乎看到的不是字,而是一個個的“人”!
而整段書法,又組成一個更“大”的“人”。
半個小時後,他再次拿起隨身筆記本,又翻開新的一頁,寫了一個題目:《從“韻”的角度探索“字如其人”》
想了想,又寫了一個——《從“字如其人”探索書法高級階段的進階問題》。
寫完後,用手機給吳媛打了個電話:“媛姐,你幫問下賀姐,能不能拿個筆記本電腦給我用用。”
賀雅茹就在吳媛旁邊,當即問了聲,回道:“我們馬上上來。”不到兩分鐘,她們兩個就從樓下來到樓上,賀姐從她房間裡拿出她放在這邊備用的蘋果MacBook Pro,遞給李石:“李老師,密碼是10121012,不過這個電腦沒裝釘釘和qq這些工作軟件,如果你需要用的話,要自己裝一下。”
李石接過來:“謝謝,不過我用不到這些,有Word文檔就行。”
吳媛在一旁道:“李老師,你要寫文章嗎?那我們先出去,不打擾你。”
李石看着她露出笑意:“沒事,我就是突然有點靈感,準備寫兩篇論文,已經有腹稿了,你們在邊上也打擾不到我,不用刻意迴避的。”
賀雅茹雙眸一亮:“論文?是書法方面的論文嗎?李老師,需不需要我們幫你找資料?”
“是書法方面的,不過不用找資料了。”
引用的典故和文獻,都是他以前學過的書,都在他腦海裡。
李石應着,把電腦放在筆記本旁邊的書桌上,連接電源開機,創建新文檔,然後先輸入第一篇論文的題目——《從“韻”的角度探索“字如其人”》。
兩篇論文都已經有腹稿,但第一篇是以之前記錄在筆記本上的內容爲主題,腹稿更完善,所以他都不需要再醞釀什麼,直接就碼字開幹。
很快,身後的吳媛與賀雅茹就聽見節奏極快的敲擊聲在房間裡迴盪。
兩人互相對視一眼,默契地從房間裡退了出去。
從樓上下來,賀雅茹突然對吳媛感慨了一句:“李老師確實太與衆不同了,前面還在河邊釣魚玩遊戲看小說,這會就直接在寫論文了,而且還要寫兩篇,看他打字的速度,顯然早就想好怎麼寫了,資料都不用查……這在天才裡,也是很特別的了。”
她見多識廣,和一些社會上認知的天才打過交道,包括數學、金融、藝術等領域的天才。
那些人或自信自傲,或木訥寡言……也有外表看着跟普通人差不多的,但李石和他們似乎又都不太一樣。
李石如此年紀,書法造詣就到了連小姨都認證的大師境界,自然是書法上的超級天才!
可……
賀雅茹和吳媛聊了一會,靠在沙發上,一隻手撐着下巴,沉思。
她實在找不出具體詞語描述對李石的感受。
吳媛在旁開看電視,放的是《家有兒女》出來的女童星主演的仙偶劇。
賀雅茹擡頭瞄了一眼,便起身對她輕聲道:“小媛,我過去看看那副《美人浴》,打算從今天開始臨摹,趁李老師還在這,可以多跟他請教。”
吳媛也是一邊看電視,一邊玩手機,聞言擡頭看向她,笑着道:“嗯,雅茹姐,不用管我,你去吧。”
賀雅茹來到右邊這棟樓的修復室。
老太太這會沒看字,正和古師傅商量修復一幅畫的細節——裝裱的工作,很多時候是在等待,老太太想着也難得請古師傅來一趟,便把以前沒修復的幾幅字畫都拿出來,給古師傅“加餐”。
古師傅樂得如此,反正他這個檔次的裝裱修復師,都是按件計價的。
和老太太先聊了幾句,賀雅茹便站在已經晾曬在掛板上的《美人浴》前。
她也不記得這是過去幾天裡第多少次欣賞這幅書法了。
反正每次只要看到這幅字,她就覺得賞心悅目,心情舒暢。
着實讓她越看越喜歡。
和以前通篇欣賞不同,這一她重點看第一句話:美人浴,碧沼蓮開芬馥。
盯着看了小半天,然後找來一套筆墨紙硯,來到另一個工作臺前,坐下,開始臨摹。
沉浸在學習中,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賀雅茹已經很久沒體驗過這種感覺,等接到吳芳的電話喊她們過去吃中午飯的時候,便已經把第一句話臨了五六十遍。
“雅茹,走吧,先吃飯,別讓他們等久了。”老太太喊了一句。
賀雅茹找了一張自覺臨摹的最好的,連忙跟上。
路上,她想起李石寫論文的事,也跟老太太說了一下。
老太太立馬道:“李老師的論文,那我必須先睹爲快。”
等她們來到左邊樓的餐廳,李石已經坐在餐桌邊,老太太當即笑着問:“李老師,你這次寫的論文是什麼啊,寫好之後可不可以讓我先過過眼癮?”
李石見人到齊,看着芳姐和阿姨準備的滿桌子的美食,其中還有幾道湘菜,正要擼起袖子大開吃戒,聞言停下來,起身:“行啊,初稿我已經寫好了,正要請吳老師你幫我把把關。”
這兩篇論文寫出來,他有發表的想法。
吳老師身爲退休教授,以前發表過諸多論文,這方面經驗肯定豐富。
說完,也不待他人反應,直接上樓去拿筆記本。
他步伐也很輕盈,看着沒加速,好像和平時一樣悠閒悠閒的,可三五幾步,便消失在樓道口,沒一會,就拿着筆記本電腦下來。
電腦已經開機,李石直接放在老太太面前:“桌面上的兩個文檔,就是我這次寫的兩篇論文,吳老師你給指導指導。”
兩篇都完成了?!
老太太和賀雅茹齊齊露出吃驚的神色。
尤其老太太,退休前,她不僅自己論文寫的多,指導學生寫的也多,知道寫一篇論文有多麻煩,有多費時間和精力。
“沒想到李老師還是個快槍手,不過這也太快了一點吧。”
她連忙點用手指在面板上滑動操作,點開桌面上的文檔認真看了起來。
這一看,老太太便陷進去了,連一桌子美食都視而不見了。
李石這兩篇論文,字數在六千字和一萬二千字左右,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論文裡的角度太新穎了,除了第一篇前半部分有關身韻和儀態氣質的關係之外,第一篇的後半部分,以及第二篇論文的內容,都是她以前從未在別的論文與著作中看到過的,甚至都沒聽其他任何書法家有過這方面類似的論述。
良久,老太太的視線終於從筆記本屏幕上移開,看向李石:“李老師,你這兩篇論文觀點新穎巧妙,第一篇我還看的懂,但第二篇這個《從“字如其人”探索書法高級階段的進階問題》,我讀起來就很吃力了,千萬別再說什麼指導了……甚至你的行文都很凝練,文學造詣頗高啊,我最多隻能在投稿格式上跟你說說。”
這正是他缺少的經驗,李石連忙道謝。
老太太又感慨地道:
“等你完善之後,我直接幫你遞到《書法研究》或者《華夏書法》去吧。”
“你這樣的書法大家,真應該早點和世人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