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日本(十一)

古代開始作爲海上的交通要衝,在蒙古襲來時遭到幾乎毀滅性打擊。因此無論是中國大陸或朝鮮入侵,或是日本向外擴張,對馬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戰略要地。

對馬守護兼地頭的宗氏自鎌倉時代開始處於少貳氏麾下,進行着安定的統治,直到戰國時代也是如此。所以對馬藩的軍事實力,照比日本其他大名,要相對弱上很多。

這一日的清晨,對馬島東南沿岸的一處砦寨內,幾名武士帶領一幫足輕正守護在這裡。因爲遠東海軍幾個月的封鎖,讓對馬島宗氏非常緊張,他們也動員了島上的青壯,加強了沿岸的防禦。

但是對馬島歷史上發生多次大戰,蒙古人和日本人,朝鮮人和日本人,明軍和朝鮮軍和日本人都在此地發生過大戰,也被雙方屠過島,所以說,這個島就是個戰爭的墳場。島上沒有平原,過去對馬島的大名宗氏也是靠着貿易才能維持的,糧高几乎沒有。

所以對馬島人口才不到萬人,宗氏動員了全島的青壯,也僅僅湊出了兩千人的軍隊,但是戰鬥力幾乎沒有,而且還要守在沿岸的各個據點,所以目前的對馬島防禦形同虛設。

“大人,你看……你看啊……船……很多的船……”

一名島上強徵來的農民,突然指着遠處語無倫次的大喊了起來。幾名正靠在砦寨旁睡覺的武士瞬間蹦了起來,他們跑到砦寨前面的木欄處一看,心裡頓時拔涼拔涼的。

只見遠處的海面上,鋪天蓋地的都是密密麻麻的戰艦正從對馬島旁邊經過,一簇簇濃郁的黑煙在海面上漂浮,遮天蔽日的景象宛如末日。

幾十艘平板戰船正急速的向對馬島藩城府中城駛了過來。幾名武士早被遠處那密密麻麻的艦隊嚇破了膽,看到幾十艘遠東的戰艦開了過來,連忙對着身邊的一幫青壯大喊道:“戒備……戒備……你……馬上向藩主稟報,就說遠東打過來了,快去啊……”

他不喊還好,這麼一喊。這座砦寨裡的幾十名青壯頓時逃散一空,受他們的影響,附近的幾個砦寨的青壯和足輕,也都紛紛扔掉了手中的兵器,轉身亡命奔逃。

幾名武士苦逼的對視一眼,乾脆也跑了。面對如此強大的艦隊,僅憑着對馬島的一幫農民和漁民,哪是遠東的對手。他們還算是忠誠,直接跑回了府中城。向藩主報告了情況。

宗氏一聽遠東的艦隊來了,連忙組織府中藩城的所有兵力和城內的青壯,企圖依託藩城的城防,抵擋住遠東的進攻。可是就連宗氏自己都不相信能守住藩城,所以他們派出了幾名武士,分別在從幾個方向坐船前往九州島和本州島,把遠東入侵的消息送出去。

但是遠東的艦隊早就把附近海域封鎖的猶如鐵桶一般,空中還有大批的飛艇不對來回巡邏。幾名宗氏家的武士坐船剛剛離開對馬島,就被截了下來。

幾十艘近海蒸汽甲板駁船。裝載着山地旅的一個營和兩個外東北土著民兵營,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順利的登上了對馬島。他們連登陸陣地都沒有設置,就直接來到府中藩城的城下,僅用了一個小時就破了城。

遠東軍在對馬藩的藩城進行了血腥的屠殺,宗氏一族男女老少。以及宗氏家的家臣和武士及其家眷,都被遠東軍屠殺一空。

這次的日本戰役,遠東軍的政策就是盡最大的努力,把日本的那幫村長、縣長,及其家臣、武士。全都斬盡殺絕。甚至連日本的天皇一族,也不能留下一絲的血脈傳承。徹底的打碎日本的上層統治結構。

日本這個民族恨可怕,現在社會的日本,你看到的是,和諧有序的社會,井井有條的排隊,禮貌和善的陌生人,看顧老人的義工,絕不過度涉及私人問題的交談等等,其實這些只是這個國家的表象。

在上千年的歷史中,日本人一直生活在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裡。傳承了千餘年極其嚴苛的等級制度,已經深深的銘刻在這個民族的骨子裡,即便是在現代社會也同樣如此。日本民族就像一隻軍隊,嚴苛的等級制度,使得每個日本人就像一個個零件似的各安其分。

武士階層儘管具有寄生的特權,但即使農民所提供的賦稅不足以養活他們,他們也不得從事勞動或商業,而只能節儉度日。農民階層,儘管他們必須忍受武士之刀的凌辱而不得反抗,德川家康所頒佈的法令中規定:“對武士無禮,對上司不遜的庶民,可立即斬殺”。

各階層的人都很清楚自己的義務、特權和地位。無論是上層還是下層,一逾越自己的特權範圍,必將受到懲罰。

比如在農民大規模的請願活動中,儘管農民的抱怨是合理的,國家也應當尊重。但是農民領袖破壞了“忠”這一基本法令,於是,在他們被拉上斷頭臺的時候,他們的同胞也認爲這是必須的,即使目睹行刑也決不暴動。他們可以在事後建祠,但卻認爲行刑是自己所賴以生存的等級製法令的核心,必須接受。

這種政體原則決定了日本人們評價事物的準則,不是“正義與否”,而是“偉大與否”。善惡的意義僅僅在於它能否實現一定的目的。人性、民主也同樣被放到了一個非常低下的位置。

這樣的國家就像一支永遠處於操練中的軍隊,它有着嚴明的組織紀律,人人都苛受自己在這個組織中的地位。在那裡無所謂正義或仁愛,一切僅僅是爲實現目的而奮鬥。這樣的社會如同一支軍隊,一切異議和私慾都被軍銜制和軍紀所排除,因此其組合具有最爲強大的力量。

所有日本人都是一支龐大軍隊的成員。它是金字塔型的,以天皇爲最高精神領袖,賤民爲最底層。各階層被固定得安排到自己的位置之上,並被安排了相應的特權。

這也是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整個國家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扭成了一股繩。明治日本能夠在短短30年間躋身成爲世界列強,正是這樣一種社會價值觀的長期作用,培養了日本人強烈的集團歸屬意識。

集團主義發展的最終歸宿是所謂“忠君愛國”,就是在“國家至上”的信念引導下,抑制和放棄自我、無條件地服從天皇和國家。

在近代日本發動的一系列對外戰爭中,剝奪自我、抹殺人性的軍國主義被作爲軍人思想教化的工具,造就了無數愚昧、狂熱的軍人。在狂熱代替了理性的時代,許多人喊着“天皇陛下萬歲”的口號而喪命戰場。

第1177章 大不了遺臭萬年第1046章 西南野戰軍第1386章 掌握地方政府第917章 春季會議(三)第1539章 那是老子的種第703章 崇禎大旱(四)第487章 這次是個機會第1068章 西伯利亞的土著第1390章 永無翻身之日第699章 瘋狂的李三娃第1342章 人渣訓練營第438章 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第319章 新歸附的土着部落第194章 警報響起第440章 阿拉伯少女第1548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555章 東部軍團第1027章 宣傳第1161章 盧象升第1356章 城狐社鼠第1161章 盧象升第1362章 嚴打的方向第26章 通用物資第791章 日本(三十五)第738章 山西(六)第879章 武裝警察第1541章 父子第603章 洛可可風格第528章 互市第659章 河套第646章 新一年的計劃(二)第117章 意外第320章 交易市場第231章 情報部選拔第1385章 嚴打(九)第1167章 花銀第981章 春耕(二)第1385章 嚴打(九)第1230章 糧食,糧食第329章 胡雪明的春天第937章 回到海參崴(三)第203章 不要白不要第660章 河套(四)第683章 用得着那麼急嗎第1087章 美洲新大陸第1129章 哈薩克戰役第622章 血洗熊本第1157章 轟動第794章 日本(三十八)第1284章 延緩建國第1509章 威尼斯共和國第641章 1637四年的春節(六)第1383章 嚴打(七)第1387章 我可捨不得第876章 印度聯邦第1211章 吳氏父子第1576章 春節(三)第1189章 少年軍校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3章 交易第980章 春耕第995章 阻擊(三)第570章 吞併第31章 登陸艦第1017章 鐵路計劃(二)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29章 臨時工第301章 就當是一場實戰演習第666章 想來的人(二)第524章 大飛艇計劃的進展第1622章 我這個官不當也罷第279章 強烈的憤慨第1664章 騎兵受閱部隊第941章 驗收第1278章 我們要進宮了第69章 軍事委員會第542章 又是一年春節到第1291章 平息第190章 起點鎮第1186章 心動第511章 大型機帆運輸船第673章 如何安排第671章 談話第1401章 冬季戰役第1553章 哪有這樣的好事兒第750章 巴賽通王第549章 科爾沁部第1400章 前夜第1657章 王老第1295章 秀才遇到兵第1545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第1109章 大戰前夜第520章 開發遼東(六)第1429章 風生水起第545章 北上集團軍第1530章 這是哪門子道理第747章 糧食(下)第1599章 中隊長高木第1581章 春節(八)第143章 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