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搞清楚這裡面的玄機,得從“銀行券”的起源說起。所謂的“銀行券”,其實就是金本位時代爲適應商品經濟的繁榮而誕生的一種“準紙幣”。相比沉重的金屬貨幣,“銀行券”能爲商業活動帶來很大的便利。
舉例而言,麪包店主約翰先生想收購臨街喬治先生的麪包店,將之改造成自家的分店,於是來到威爾先生的銀行要求貸款1000金幣。威爾先生向約翰先生提供了兩種貸款方式:第一種貸款方式是直接借給他1000枚響噹噹的金幣,裝口袋裡由他拎走;第二種方式是威爾先生給他開一張面值1000金幣的支票,這張支票就叫銀行券,約翰先生隨時可以將之兌換成真金白銀。
最初約翰先生可能會懷疑那張薄紙片的信用,寧願選擇拿真金白銀,然而1000個金幣相當沉重,隨身攜帶既累贅又不安全,還有一個問題是金幣的質地比較軟,容易磨損,從銀行貸到的金幣往往是新幣,而從市場上收回的則是磨損甚至被有意切掉邊角的劣幣,銀行是不肯吃虧的,用劣幣歸還貸款時要打個折扣,這個損失也得由貸款者承擔。
相比之下,直接拿銀行券既方便又安全,而且不存在磨損問題,如果約翰先生的交易對手喬治先生也願意接受銀行券,那麼直接用銀行券交易就是更明智的選擇。
通常情況下,貸款者的交易對手也要與銀行打交道,比如喬治先生將自己的麪包店賣給約翰先生所獲收入轉手就會存進銀行吃利息,只要威爾先生的銀行接受自家發行的銀行券,他也樂得接受這種替代真金白銀的“紙幣”,於是乎銀行券就這樣進入了流通領域。
根據上述流通現象不難發現銀行券就是一種銀行承兌的支票,一種債務憑證,這與紙幣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銀行券在誕生之初就與紙幣有相似之處,但是在其最終進化成紙幣之前,還是與紙幣存在一些差別。比如人們持有紙幣並不會獲得利息收益,100元面值的鈔票放在錢包裡一整年仍然是100元,有些種類的銀行券則會設定一個利率。既然能夠產生利息,銀行券在流通中就要考慮貼現之類的技術問題……不過這些都是細枝末節,無關宏旨。
銀行券最大的奧秘在於其隨時可以兌換成與其面值相等的金銀的“承諾”是一個非常巧妙的心理騙局。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只要人們相信這張印刷花紋的紙片可以隨時兌換成真金白銀,就沒有必要真的將之兌換成沉重累贅不易保管的金銀,直接用銀行券作爲支付工具明顯更方便。
基於上述共識,銀行券就成了一種實際上的信用貨幣。也就是從這時起,銀行券邁出成爲紙幣的最關鍵一步。
與地球上金匯兌本位(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的紙幣相比,私人金融機構發行的銀行券的信用並非來自政府的擔保,也不能以國家權力強制推行,之所以能夠在市場上流通、普遍被人接受,是因爲人們相信發行銀行券的那家銀行足夠誠信,相信銀行的金庫裡儲藏着至少與其發行的銀行券總面值等價的金銀以供儲戶隨時兌換,然而這只是人們的想象,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或許的確存在老實本分的銀行家,有多少金銀儲備就發行多少銀行券,然而當銀行家們忽然發現這樣一個秘密——哪怕他印製的銀行券已經超出金銀儲備人們也不會發現,照樣信任並且樂於接受超發的銀行券。面對這“點紙成金”的巨大誘惑,還會有多少銀行家能夠堅守誠信?
所有銀行家都會賭咒發誓自己絕對誠實守信,然而現實卻是市面上流通的銀行券總面值比所有銀行的金銀儲備加起來還多出不止十倍。可想而知,銀行家的信用就像他們發行的銀行券那樣含金量微乎其微,一旦這個充滿謊言的肥皂泡被戳破,銀行券將因遭到擠兌而急劇貶值,銀行也難逃破產的厄運,至於那些還沒來得及兌換的銀行券,在銀行宣告破產的同時也就成了一文不值得廢紙。
這就完了?
不,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頭。
只要一家銀行信用破產,人們就會懷疑其它銀行的銀行券也存在相同的騙局,並且急於將手中的銀行券兌換成更可靠的真金白銀以保護財產不貶值。
很不幸,人們的懷疑往往切中真相,其它銀行同樣沒有足夠的金銀兌現承諾,於是一家緊接着一家銀行死於擠兌,恐慌如同滾雪球般不斷擴大,最終將所有金融機構都捲進來,演變成一場波及全社會的金融崩潰。
羅蘭的最終目標是禁止私人銀行發行銀行券,改由央行統一發行紙幣,但是不能急於求成,一步一步慢慢來,儘量避免對國內金融秩序造成負面衝擊。
溫水煮青蛙的第一步是建立準備金制度。央行默認私人銀行有權發行銀行券,但是不能容忍無限度的超發、濫發,要求每一張銀行券背後都要有至少50%的金銀儲備作爲擔保,也就是強制銀行券具備至少不低於其面值一半的含金(銀)量。
制定規矩容易,問題在於如何監督私人銀行是否存在違規行爲。如果是在地球上,這就要涉及一出審計與會計、查賬與假賬的撕逼大戲,最終多半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查賬的永遠贏不了做假賬的,監督的永遠無法戰勝鑽空子的……
但是在瓦雷斯世界,情況就大不一樣。別忘了,這是一個存在真神和魔法的世界。
查賬很難嗎?的確很難,涉及到大量的數據計算。但是如果你有一張“識破謊言”卷軸在手,或者你能施展“誠實之域”,看不懂資產負債表又何妨?銀行老闆、高管、會計、出納通通隔離審問,就不信所有人都具備鋼鐵般的意志,全都能騙過識破謊言的法術。只要一個人交代了,牽出蘿蔔帶出泥,其他涉案者的違規行爲也都將無所遁形。
法術就是這麼不講理,簡單,粗暴,但是有效——這就是羅蘭特地調集一批辛德拉牧師參加財會培訓,並且委任爲央行審計專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