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巢車
巢車又名樓車,主要作爲古代攻城的戰略性武器存在,是一種專供觀察敵情用的瞭望車,車底部裝有輪子,可以推動,車上用堅木豎起兩根長柱,柱子頂端設一轆轤軸(滑車),用繩索系一小板屋於轆轤上,板屋高9尺,方4尺,四面開有12個瞭望孔,外面蒙有生牛皮,以防敵人矢石破壞。
屋內可容納兩人,通過轆轤車升高數丈,攻城時可觀察城內敵兵情況。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戰時,楚共王曾在太宰伯州犁的陪同下,親自登上巢車察看敵情。23年王莽軍圍攻昆陽時,造高10餘丈的大型巢車,用來觀察城內守軍動態,稱爲雲車。
宋代又出現一種將望樓固定在高竿上的“望樓車”。這種車以堅木爲竿,高8丈,頂端置板層,方闊5尺,內容納一入執白旗瞭望敵人動靜,用簡單的旗語同下面的將士通報敵情。將旗捲起表示無敵人,開旗則敵人來;旗竿平伸則敵人近,旗竿垂直則敵到;敵人退卻將旗竿慢慢舉起,敵人已退走又將旗捲起。
望樓車,車底有輪可來回推動;豎杆上有腳踏橛,可供哨兵上下攀登;豎杆旁用粗繩索斜拉固定;望樓本身下裝轉軸,可四面旋轉觀察。這種望樓車比巢車高大,觀察視野開闊。後來隨着觀察器材的不斷改進,置有固定的瞭望塔,觀察敵情。
二、木幔
木幔,是古代一種裝有木板作掩護的攻城車。是古人在攻城在對付守城方類似箭石等投擲物時想出的辦法,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用草、布、木、皮等各種材料造出一大塊東西,挑起懸掛在城牆外,就能對拋射物進行緩衝。
它們被稱爲“籍幕”、“布幔”、“木幔”、“籬笆”、“皮簾”等。《宋書·武帝紀上》:“張綱治攻具成,設諸奇巧,飛樓木幔之屬,莫不畢備。”《通典·兵十三》:“以板爲幔,立桔槔於四輪車上,懸幔逼城堞間,使趫捷者蟻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謂之木幔。”
三、轒轀車
轒轀(fenyun)車,古代攻城武器名。爲四輪無底木車,上蒙牛皮抵禦城上箭矢,人在車中推車前行,可掩護士卒抵近城牆進行攻擊,但無法直接破壞城牆。一車可藏十人左右。據《武經總要》記載:轀轒車,下虛上蓋,如斧刃(其車梯盤勿施桄板,中可容人着地推車),載以四車輪,其蓋以獨繩爲脊,以生牛皮革蒙之。中可蔽十人,墳隍推之,直抵城下攻厥。
在南北朝的時候經過侯景的改良成“尖頭木驢”,據《太平御覽》、《梁書》及《通典》,因《通典·兵典》的詳細記載:樑將侯景反,兵逼建業,皆危懼。樑將羊侃爲守城督,因僞稱得外射書,雲「邵陵王、西昌侯兵已至近路」,乃少安。賊爲尖頭木驢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鐵鏃,以油灌之,擲驢上,焚之俄盡。
爲增加行車的安定性,該器具路輪又增加成爲六個,車長爲一丈五尺(4.7公尺),高八尺(2.504公尺)。《武備志。軍資乘攻二》記載:古時攻城戰車。六輪,上橫大木爲脊,長一丈五尺,高八尺,上尖下方,外蒙以生牛皮,內載十人;推逼城下,以攻城作地道。
四、撞車
撞車,是中國古代量破壞城牆或城門的主要兵器,靠衝撞的力量破壞城池的防禦措施。《三才圖會·器用五·撞車圖說》記載:“撞車:上設撞木,以鐵葉裹其首,逐便移徙,伺飛梯臨城,則撞之。”
五、臨衝
臨衝,又稱臨衝呂公車或呂公車,相傳此車便是由姜太公發明的,因其受封於呂地,所以尊稱爲呂公。而實際上,臨衝呂公車最早成型應該追溯到宋代,明代纔有較多應用。
臨衝呂公車是古代一種巨型攻城戰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戰車。車高數丈,長數十丈,車內分上下五層,每層有梯子可供上下,車中可載幾百名武士,配有機弩毒矢,槍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壞城牆設施的器械。
進攻時衆人將車推到城腳,車頂可與城牆齊,兵士們通過天橋衝到城上與敵人拼殺,車下面用撞木等工具破壞城牆。這種龐然大物似的兵車在戰鬥中並不常見,它形體笨重,受地形限制,很難發揮威力,但它的突然出現,往往對守城兵士有一種巨大的威懾力,從而亂其陣腳。
六、雲梯
雲梯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古代攻城器具,是古人用於攀越城牆攻城的用具。它並不是很多影視作品中最常見到的那種,長得像一個竹梯的東西。這種器具有的種類其下帶有輪子,可以推動行駛,故也被稱爲“雲梯車”,配備有防盾,絞車,抓鉤等器具,有的帶有用滑輪升降設備。
雲梯的發明者一般認爲是春秋時期魯國能工巧匠公輸盤(魯班),其時楚惠王爲了達到稱雄目的,命令公輸盤製造了歷史上的第一架雲梯。《淮南子·兵略訓》許慎注曰“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說明雲梯另外一個用途可以登高望遠偵探敵情。
戰國時期的雲梯,從戰國水陸攻戰紋銅鑑所示圖案判斷,系由3部分構成:底部裝有車輪,可以移動;梯身可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擡,倚架於城牆壁上;梯頂端裝有鉤狀物,用以鉤援城緣,並可保護梯首免遭守軍的推拒和破壞。
唐朝的雲梯比戰國時期有很大改進:梯身(主梯)以一定角度固定裝置在底盤上;在主梯之外,又增設一具活動的上城梯(副梯),其頂端裝有一對轆轤,登城時可以沿着城牆壁面上下滑動,謂之飛雲梯;雲梯的底部則“以大木爲牀,下置六輪”。由於主梯採用了固定式裝置,簡化了架梯程序,縮短了架梯時間,而活動的上城梯的設計,則大大降低了雲梯在接敵前的高度。
攻城時只需將主梯停靠城下,然後再在主梯上架設上城梯,便可“枕城而上”,從而減少了敵前架梯的危險和艱難,同時又保證雲梯在登城前不過早與城緣接近,免遭守軍破壞。宋朝的雲梯結構有了更大的改進,採用了中間以轉軸聯接的摺疊式結構,並在梯底部增添了防護設施。
此外,上城梯(副梯)也出現了多種形式,有飛梯、竹飛梯、躡頭飛梯等。這些改進,使登城接敵運動簡便迅速。明朝以後,由於火器的迅速發展,這種笨重的木製雲梯也逐漸被廢棄,退出了歷史的戰爭舞臺。
七、壕橋
壕橋又稱爲“飛江”或“飛橋”,是古人爲了通過城外的壕溝或護城河等障礙,作爲攻城軍機動性的便橋。
我國自戰國時代便有使用壕橋的紀錄,根據《六韜·虎韜·軍用》的紀錄中有:“渡溝塹飛橋,一間廣一丈五尺(4.7公尺),長二丈(6.26公尺)以上,着轉關、轆轤、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由此可知宋代之前我國在壕橋的發展方面已極爲成熟,不但應用了銷軸、轆轤等機械裝置,其橋寬達一丈五尺,若一次使用八具,可以提供寬達十二丈(37.56公尺)的正面供部隊通過。
《武經總要》記載,宋時壕橋已普遍裝上輪子,做成車型,以便推徙。所載的宋代壕橋類器材總共有五種,壕橋的寬度是視城壕或護城河的寬度而定,這些壕橋多半是在圍城時攻方觀測後就地取材製作的。
爲了運輸的方便,壕橋的橋座下有兩個大輪子,以便攻城軍可以出其不意的部署壕橋,使部隊迅速通過橋面,進行攻堅作業。爲了確保橋面的安定性,壕橋的前端有兩個用來固定的小輪,當小輪陷入對岸的土壤中,就可以使橋更爲穩定,此種特殊設計比起前代用許多繩子固定的方法,顯然較爲進步。
而到了唐代,護城河寬達二丈。製造壕橋不易找到巨大木材;橋過長時,使用也不便。所以當壕溝或護城河過寬時,則利用機構較爲複雜的摺疊橋。
八、投石車
投石車想必大家也不會陌生,它是利用槓桿原理拋射石彈的大型人力遠射兵器,它的出現,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戰爭的需要。如中國象棋黑方的炮寫作“炮(石包)”,就是投石車,火字偏旁的炮,古文中多指的是炮烙。
春秋時期已開始使用,隋唐以後成爲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宋代較隋唐更有進一步的發展,不僅用於攻守城,而且用於野戰。古書中的“拋石”、“飛石”指的就是投石車。
最初的投石車結構非常簡單,只是用一根巨大的槓桿,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繫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槓桿原理將石塊拋出。
中國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攻楚的時候,楚軍秘密準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面潰敗,李信自己也兵敗自殺,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堪稱古代遠攻武器之王。隨着技術的發展,投石車也越來越先進,很多三國遊戲中的“霹靂車”就是戰國時代投石車的改進形。
中國的投石車在宋代到達高峰,宋代兵書《武經總要》中記載,“凡炮,軍中利器也,攻守師行皆用之”,足見對投石車的重視。
古墓挖出古代攻城炮彈,這種炮彈曾炸開過古代運河,助軍隊毀掉過一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