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聖武元年

第232章 聖武元年

至正十三年七月十四日,張士誠遷都如皋。

至正十三年七月十七日,大周對外宣稱將與大漢聯盟。

這兩道消息傳了出去,天下皆驚。

程德第一時間知曉後,便命令楊仲開聯繫大周徐英傑,問一問徐英傑爲何大周與大漢聯盟的消息不聯繫絕聲衛早些傳給他。

至正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程德在南京城收到了徐英傑的回覆。

徐英傑在密信中言道:大周與大漢不過是明面上聯盟,至於暗地裡卻是另有謀劃。周漢聯盟宣之於衆,不過是張士誠爲圖謀大漢的一些利益,而穩住漢朝使者之心的做法。至於暗地裡張士誠已經明確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對於大漢的各種對付大明的行動,絕不參與。

至於沒有及時聯繫絕聲衛將消息傳給他,是因爲他一直找不到恰當的機會。

同時,徐英傑表示,張士誠已經暗中派使者聯繫自己,此舉用意是張士誠想要表明大周絕無對付大明之心。

程德反覆觀看徐英傑送來的密信後,心中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只是,對於大周張士誠和大漢陳友諒結盟究竟是假的還是真的,還需要多番打聽一下消息,多方面證實一番才行。

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是永恆的。

雖然徐英傑提到張士誠會派人暗中和自己說明,以證明周漢聯盟爲假,但是,誰知道這周漢聯盟假的會不會哪一天就成真的了呢?

有關這點,程德可不會去賭。

如果大周和大漢私底下眉來眼去的消息被絕聲衛查到了,那麼,程德想着要不要在收拾陳友諒前,改爲先收拾張士誠?

雖然陳友諒很可怕,但並不意味着他程德就怕了陳友諒。

先打陳友諒,還是先打張士誠,對於程德來說都一樣,目的都是爲了一統南方。

只不過是打張士誠,還是打陳友諒,這區別就在於一統南方的時間早晚罷了。

想到這裡,程德忽而想到了此時馮國用已經領軍翻入了大別山一段時間了。

如果馮國用順利越過大別山的話,那麼,他奇襲黃州城的事情,將會傳遍天下。

現在,黃州城那邊的絕聲衛沒有什麼消息傳來,側面說明馮國用或許還在大別山裡。

馮國用這邊若是無意外,肯定能成。

令程德更爲欣喜的是鄧友德與李三七在攻打安慶路的戰況。

根據鄧友德傳回的戰報,安慶路元軍龜縮不出,後路也已經被斷絕,拿下安慶路是遲早的事情。

除了這些消息外,大明國其餘各地目前都在休養生息。

減負減稅,減少餓死的事情發生,這些都是大明國都在做的事情。

轉眼間,便是六個多月過去了。

大周與大明秋毫無犯,兩國都在卯着勁兒發展。

鄧友德領軍圍困安慶路,餘闕一直緊閉城門不出,倒也沒有讓鄧友德尋到合適的戰機。

可是大周就不一樣了,這四個月裡,大周先後拿下了泰興、靜海、無錫、常州等地,地盤迅速擴大,人口激增。

而陳友諒的大漢也在迅速壯大,短短六個多月裡,地盤增加了建昌路、贛州、汀州等地。

至正十四年一月十九日,漢王陳友諒遷都武昌路江夏城,程德正式入住新建淮王宮殿,並於此日在羣臣死諫下三辭而稱帝,是爲大明皇帝,年號聖武。而淮王宮殿改爲大明皇宮,原世子程標立爲大明國太子,馬秀英是爲大明國皇后,羅燕是爲大明國燕妃、劉娥是爲大明國德妃、沈靈鈴是爲大明國賢妃、郭慧是爲大明國慧妃,馬秀英誕下一子爲程棡,被封爲晉王,羅燕誕下一子爲程慡,被封爲秦王,羅燕誕下一女兒爲大明國長公主寧國公主、沈靈鈴誕下一子程棣,被封爲燕王。

聖武元年一月二十日,馮國用領軍突襲黃州路,黃州路以北區域、黃州路以東區域宣告失守。

聖武元年一月二十一日,陳友諒得知黃州路戰況大怒,親自領軍三十萬駐紮於黃州路黃陂城、新洲城兩地,與馮國用大軍八萬大軍對峙。

聖武元年一月二十七日,安慶路境內元軍糧食全都消耗殆盡,元軍人心浮動,開始殘殺百姓而分食之。

聖武元年一月二十八日,程德獲悉馮國用氣息黃州路的戰報,在王宮勤政殿召集文官武將商議事情。

由於淮王宮殿規格是照着帝王宮殿規模來建的,因而宮殿極其宏偉壯大,所耗錢財不少,令程德心痛了不少時日,但真住進去後,就覺得都值了。

此時。

程德頭戴旒冕,旒是冕12串前後垂掛的白色玉串,一身黑色龍袍,圖案“十二章紋”,上衣是畫工用筆墨顏料直接繪六種圖案:日、月、星辰、山、龍、華蟲(有時候分爲花和鳥);下裳則用刺繡六種圖案:宗彝(南宋以前是一虎一蛇)、藻、火、粉米、黼、黻,腰間左側系黃赤大佩,長二丈九尺九寸,高坐在宮殿龍椅上,目光炯炯、虎視眈眈,令羣臣不敢直視。

羣臣所站立的位置,是在程德腳下的十二玉階之下,分左右而立,文左武右。

文臣武將兩列各有一個雕龍金色巨柱,雕龍栩栩如生。

此時,站在文臣最前頭的是李善長,在他之後的便是呂不用,在呂不用後面的都是依次而立。

武將最前頭站着的是李三七,因爲程德考慮到安慶之戰有鄧友德一人就行,便將李三七召回。

在李三七身後的便是耿再成、花雲、周德興、李孝慈、馮勝等人,這些人都被程德召回南京城,至於他們原先駐守之地,都被程德安排了新的將領替代他們。

羣臣在行完禮後,此刻都低着頭、目視地面。

程德環視衆臣一眼,便開口道:“馮國用奇襲黃州路,拿下了黃州路以北、以東的地盤,大概有黃州路的一半。只是,馮國用傳回情報,這陳友諒已經親領三十萬在黃陂、新洲兩地,似是誓要奪回黃州路。朕召你們前來,是想要議一議此事該如何處理?”

李善長聞言,則是將目光瞥向武將爲首的李三七身上。

呂不用、施耐庵等人則是沉默着沒有開口說話。

李三七見無人迴應,便率先站出來道:“啓奏陛下,末將以爲安慶路當速戰速決,唯有如此,方能讓我軍通過安慶路進入黃州路而支援馮將軍。”

聽到李三七的話,程德的目光有些陰鬱,保持着沉默。

因爲程德想起來馮國用領着十萬大軍翻越大別山成功後,只剩下八萬多人,將近兩萬人死亡在大別山,這種死亡率還是極爲驚人的。

而且,因爲這件事,使得武將一方都對大別山有些恐懼。

大別山裡面叢林密佈,各種各樣的危險,被毒蟲毒蛇咬了後,由於醫療條件較差,導致許多人就喪生在了大別山叢林中。

也因爲此事,程德加大了太醫院研發針對毒蟲毒蛇一類見效快的藥膏力度,而這件事也引來了羣臣非議,不過程德憑着自己的威望將其壓了下來。

在程德看來,倘若這種藥膏研製出來,將來便可以減少在叢林作戰的傷亡。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落後的醫療條件也讓程德意識到醫療技術的發展,對於大明國百姓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爲了大明國百姓生病後有足夠的醫療條件,程德也在默默地努力着,並將後世的一些釀酒等技術帶到了這個世上,也安排了專門的人負責營銷,給大明國財政增加收入。

程德想着等大明國財政增加後,想要將三成收入投入到公立醫院籌建中,從而爲生病的百姓免費治療。

當然,這件事還需要慢慢籌劃,一時半會兒急不得。

(本章完)

第60章 守其初心,始終不變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124章 鞏卜班中計慘死,七萬大軍來投第187章 全椒捷報第236章 分權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上架感言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249章 黃州大戰(二)第129章 脫脫:我定要讓那程德後悔不迭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45章 周七三叛變,圖赤魯憤怒第158章 脫脫的退意第8章 暗涌第107章 劉伯溫獻計,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第166章 沔陽的先手佈置,少兒軍主將藍玉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160章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第65章 元使突至第145章 哈麻:陛下是千古未有之皇帝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第43章 日月所照,皆爲漢人第219章 蕩雁磯預施毒計第51章 千載一時,不可失也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186章 一步好棋第195章 和州終克第231章 聯周抗明第146章 洪澤商人主動提議開港招商,汝中柏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17章 入世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151章 設局誘崔瑩入城,程德深夜準備收服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217章 當塗城八百里急報第55章 元朝欲招安第189章 爲陳霆解惑第94章 一個和尚,能造成什麼威脅第14章 肅正風氣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145章 哈麻:陛下是千古未有之皇帝第255章 黃州大戰(八)第276章 父子相談,用心良苦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284章 一統天下,神武元年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21章 攻克盱眙第39章 病來如山倒第219章 蕩雁磯預施毒計第264章 朝會佈置,滅張滅方上架感言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39章 病來如山倒第183章 劍指金陵第154章 程瑩夜下奪宿遷,馬秀英深夜召泗州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98章 整備衣甲器械與戰前動員第15章 鄧友德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116章 張道陵後裔張邋遢第110章 程德聞名天下,張士城欲起事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爲,有所必爲第101章 夜襲元軍,揚泗州軍之名第237章 刑部欲增設三司第180章 羅茂遭刺殺有驚無險第23章 夜奪定遠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1章 重生在元末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5章 狐假虎威第47章 按計攻滁,直奔淮安第26章 天下無飢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65章 元使突至第97章 才設軍機處,便有緊急軍情到第265章 衍聖公人選第6章 楊威投靠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第20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5章 鄧友德第107章 劉伯溫獻計,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35章 治國,就是治吏第51章 千載一時,不可失也第86章 喜報連連第198章 朱元璋的野心青史留名第103章 洪澤湖決堤放水第92章 李善長教弟,雨夜說官場第1章 重生在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