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物價

幹想也想不出法子來,石桂皺眉頭想得會兒,最好是有什麼東西能就地取材,實在不成就去買些小木桶,想着就問寶芝,她是本地人,有什麼她們不知道的,寶芝總是知道的。

寶芝果然笑起來:“這有什麼難的,碼頭上工人喝水的壺都是竹子做的,上頭要運東西下來,都裝在竹裡,紮起來順着河往下運,連船都不用。”

石桂見着的竹子都是幽篁裡種的那種千姿萬態,風一吹動竹葉就沙沙作響,葉文心在裡頭梵香寫字,偶爾也彈一彈琴,再沒把這東西跟運送貨物聯想在一息。

寶芝乾脆帶着石桂去碼頭,長竹筒是不隨身帶着的,指點着小商船上排的三兩個長竹筒:“那就是裝水用的,熱天裡頭的水也是涼的,鄉下農人下田也是拿這個裝飯盛菜吃水,比瓷的陶的都好用。”

田間地頭農忙時哪裡顧得上回家吃飯,俱是帶着一道下田,瓦甌陶器都易碎,只有竹筒串了繩子就能提起來,拎着下田,就擱在田埂上,吃完了便把

大店裡的開門迎客自然要用燒好的細瓷,越是講究的店鋪越是如此,穗州南來北往的人多了,淮揚館子裡頭做得尤其精細,燒玻璃的燒琉璃的樣樣都有,擺出來成套十三件纔是正經待客的宴席。

可石桂又不是開酒樓,不必做這細功夫,只要好用結實耐得住損耗,竹筒比尋常瓷碗陶碗不知好了多少,那裝水的竹筒總有碗口大,取當中一節一節的當碗用,做好的熱飯往裡盛,上面再蓋上澆頭,推着就能出來賣,還輕便的多。

寶芝沒成想她的主意竟真派上了用場,又帶了她往竹店去,本地多產竹,古水一縣都是產竹的地方,青竹茶竹篙竹要什麼的樣都有。

竹子做的各樣傢俱小物,一條街上全是,寶芝帶了石桂過去,她一家家的問價,石桂還聽不太懂,便只讓寶芝問價,她背了手兒各處看一看,幾家店轉上一圈,有價錢合適能定貨的,這才進店去再談。

竹店一家挨着一家,有的鋪面大擺的東西齊全,有些鋪面小,東西也少,石桂專挑那些個門面小的,倒更願意做生意,一問便答,看見是女客,還把老婆叫出來招待。

這一條街上全是竹製品,竹蓆竹扇竹香子竹篾兒竹籃子,一應俱全,裡頭還有編出花樣來的,也有盛水的竹筒,卻沒有石桂要的那種能盛飯的大竹筒。

店家聽她比劃一下,笑起來:“那不就是食盆子,當真要這個?”

石桂點了頭:“當真要這個,最好差不多大,太大的不在,太小的也不要。”

竹店老闆滿面難色:“咱們這兒一根竹子,粗的能做盆,粗的能做竹夫人,按根來算錢,你單要給做碗的,沒有這麼個賣法。”

只能按一根竹子的價錢來買,算是定做,石桂知道這是看着她是外來的,這才佔她的便宜,一根竹子處處是寶,竹葉還能用來曬茶呢,片成絲編成籃子,耗損極小,同她說甚一根一根的賣就是誑人的。

看着寶芝年小,石桂又是外鄉人故意騙她的,寶芝還不曾說話,石桂就先笑起來,也不同他再說,臉上再殷勤也是無用,打的就是佔便宜的心思。

石桂出了門,後頭反而跟着追出來,再讓價石桂也不肯光顧他,打着佔便宜的心思,總能找到地方扣上幾分,拐進另一家裡問起價來。

竹子一頭粗一頭細,除了做碗還能做成杯子,成套的竹件,問了兩三家,心裡有個底,把竹筒碗定了下來,兩百隻碗,再加一百隻杯子,先給訂錢二錢銀子,收貨的時候再付剩下的。

訂下了碗,又往布莊去,要了兩匹紅布,寶芝還當是石桂做衣裳裙子,看她只管往鮮妍的顏色裡頭挑,還替她挑了兩條繡花腰帶,哪知道石桂搖搖頭:“這可不是我穿的,給工人穿。”

紅布扎眼,等起好了名字,就用黑線繡上字,做上這麼兩身衣裳,秋娘三四天也就做好了,只那竹筒碗不是現成的,倒要等上十天,石桂算一算找地方僱工人還得尋個木匠造車,件件都要花功夫,十天還真是一天多餘的功夫都沒有。

回去拿了布給秋娘看,秋娘也當是石桂要裁紅裙子,石桂比劃給她聽:“外頭跑堂的,也穿着一樣的衣裳,哪一樓哪一家,清清楚楚,咱們這個可是得在外頭跑的,更不能少了,餘下來的白布,再做一個旗子,別家的幡都要掛在樓上,咱們的幡掛在車上,知道的人更多些。”不獨掛幡,還在車上寫字兒,漆得漂亮些,推在街上才扎眼。

法子是好的,可眼下要找個好木匠卻難,外頭倒有推着小車做生意的,多是些餛飩攤子魚丸攤,那車的大小石桂看過,帶得再寬些,一車裡能裝一百份,推起來要容易,上面還能插旗子,最好還能裝雨棚,車上擱一張小杌子,賣飯的還能坐一坐歇歇腳。

碗是買着了,鈔鍋鐵鍋這些還不齊全,人手也沒招到,還得跑菜場去,看看市場上有什麼菜,哪些能用來做竹筒飯,豬肉百葉是秋娘的拿手菜,湯汁拌了飯,喜子一氣能吃兩碗,剛開始做時也不必日日翻新花樣,有四五種輪換着就成。

阿珍做的臘肉飯也好,可好吃是因爲用料足,還是得算一算成本是多少,石桂還想往市場去,寶芝已經累得成不動路了,石桂找了個茶鋪子,給寶芝買了一碗糖水喝,燉的山芋甜水,糖水甜蜜蜜的,還擱上些冰,寶芝一氣兒喝盡了。

不住拿扇子扇着,這才覺得舒服些,寶芝到底年小,捶了腿兒揉着腕子,石桂越發覺着這樣不成,必得把本地話學會了,總不能樣樣靠寶芝,先時還說僱上幾日的,這一僱都快半個月了。

石桂既在街上走,也不是樣樣都不會說,寶芝說着,她也記在心裡,回去便拉了阿珍,把她會的,說給阿珍聽。

秋娘看她忙碌碌在外頭奔波一天,給她燉了湯喝:“這是我跟阿珍娘學的,湯裡頭古古怪怪也不知擺了多少東西,阿珍娘說看你太忙了,給你補一補,你也別這樣打着轉的乾熬,咱們手上的錢,總還能支應一陣子。”

石桂一刻都歇不得,人自到了穗州已經瘦了一圈,精神頭卻極好:“我一點都不累,娘不知道,他說了,聖壽節的時候要演武的,碼頭上搭臺子,要用許多工匠,連他們當兵的也得去搭手,早些把這生意做起來,立時就有賺頭了。”

秋娘看着她微微笑,生意的事兒她也懂得一些,畢竟是跟綠萼兩個擺過攤的,可半點不如女兒有打算,也不知她肚子裡是怎麼有這許多彎彎繞繞的,沒聽過沒見過的主意,她一個個往外頭蹦。

秋娘覺着女兒太辛苦,腰條都細了,裡裡外外都是她一個人跑,越發過意不去,石桂拉了她的手:“娘要做衣裳,還得想菜單子,哪裡就是我一個人忙。”

秋娘替她打了水泡腳,這才幾天,腳上就走出一層薄薄的繭子來,石桂怎麼肯讓秋娘替她洗,趕緊攔了,秋娘怎麼也不肯,還給她揉腿,一下一下的按了:“你爹農忙的時候下了地,回來了我就給泡腳,也不知道他這會兒在哪呢。”

石桂知道秋娘想着石頭爹,她越是空閒的時候多,就越是想個不停,想得會兒道:“娘明兒跟我一道上市集罷,我在宋家也沒買過菜,怕叫人坑了去,你跟着我,咱們好講價。”

秋娘正覺着女兒太辛苦,恨不得能替她多分擔些,立時應了:“你哪裡跑過菜場魚場,我跟你一道去。”

石桂笑起來,又想着還有什麼能讓秋娘來辦,從來都怕她太辛苦,想讓她好好歇一歇的,不曾想她閒着反而無措,便又把喜子的事拿出來說,寶芝爹還真的着個講官話的私塾。

那坐館的先生是個年輕的秀才,若不是會講官話,也開不了私塾,石桂本來就沒想着要喜子去讀書考功名,奉上束脩,拎上兩條臘肉再加一隻金陵的桂花鹹水鴨,喜子後天就能進學堂了。

兩個細細喁喁的說了話,安撫住了秋娘,石桂往燈裡添些油,撥亮了燈芯子,拿出炭條來,穗州人多有會畫鄭筆的,全是跟着六榕寺的拾得師傅學,他不說不聽,畫畫的時候有人願意看着就看着,也從來不趕人走,可他想畫就畫,不想畫就扔着幾天不動筆,肯下功夫跟着他的,才能學到些真本事。

他這幾年都呆在六榕寺不曾出過山門,學着一鱗半爪會些皮毛的,再流傳出去,因此穗州的山水畫也同別處的不一樣,不獨是山水花鳥技法,連着繡花的圖案也大不相同,旁的地方少有賣炭筆的,這兒只要是筆墨鋪子裡頭,就都有售賣。

石桂想畫上紅燒肉蓋飯,自然得用炭筆,在紙上畫出碗來,再畫上米飯,這些東西容易,可上色卻不容易,她多少年沒畫過,手早就生了,扔下筆想一回,不知道街邊有沒有替人畫畫的。

石桂屋裡點燈到半夜才歇,第二天一早秋娘打着主意讓她多睡一會,不意寶芝卻早早上了門,歡歡喜喜的道:“我爹尋個個好地方,讓姑娘趕緊看看去呢。”

第326章 裝病第143章 趙家第49章 賞賜第285章 紀氏第219章 身契第268章 逃婚第28章 清白第61章 因禍第239章 草芥第227章 受騙第324章 得勝第118章 學問第140章 買藥第315章 虛實第328章 心結第153章 調職第368章 水匪第117章 投機第287章 問訊第244章 補衣第49章 賞賜第335章 兩敗第47章 出門第299章 廣告第151章 饋贈第182章 襯心第94章 無間第155章 小巧第25章 中選第254章 病危第6章 賣筍第127章 罵槐第372章 合美第289章 開店第42章低頭第224章 財路第80章 藉機第332章 贖身第361章 俠女第153章 調職第119章 冰花第348章 吳第47章 出門第276章告別第317章 巧勁第262章 軍棍第88章 約定第86章 太子第316章 天第95章 反間第72章 貴人第232章 送嫁第311章 大腳第290章 齊心第71章 長相第97章 愛意第176章 地藏第78章 棉衣第321章 約定第16章 生非(改口)第120章 老莊第2章 賣身第366章 無憂第164章 告別第166章 稻草第260章 去處第236章 喜子第84章 爭權第207章 謊言第281章安頓(捉)第54章 舊事第269章安定第254章 病危第325章 來了第116章 功德第104章 頭功第330章 補償第132章 求親第310章 盤剝第175章 露散第27章 少爺第214章 下獄第28章 清白第10章 宋家第274章謝恩(捉)第129章 白塔第236章 喜子第110章 失竊第324章 得勝第11章 來人第280章穗州第307章 心照第50章 風頭第189章 盤算第346章 買田第213章 中秋第356章 颱風第28章 清白作者有話要說:  第三章有驚喜第365章 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