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一章 相隔

大唐兵馬再次來襲,吐蕃王廷上下卻以早已預料到這個結果。早在石堡城之戰大敗王忠嗣之後,大丞相倚祥葉樂便上奏吐蕃贊普尺帶珠丹(赤德祖贊),提醒尺帶珠丹做好唐朝報復反撲的準備。

這位尺帶珠丹贊普便是金城公主的丈夫。中宗時金城公主入藏嫁給此人爲妻,大唐王朝本擬以和親之策保證吐蕃和大唐之間的和平,然而事與願違,尺帶珠丹人也要仗也要打,和大唐之間的戰事不斷。金城公主早已於開元末年香消玉殞,吐蕃和大唐之間最後的一絲親情紐帶早已斷絕,這也是自開元末年到天寶七年之間大唐和吐蕃之間爆發大規模戰事最爲密集的時間,雙方早已撕破臉了。

尺帶珠丹當然知道大唐不好惹,但他卻從未懼怕過唐朝。吐蕃國立足高原之地能屹立而不倒,成爲僅次於大唐的第二大強國,並非沒有原因。大唐和吐蕃之間的戰爭雖然吐蕃大多數時候落於下風,然大唐卻無能力深入吐蕃腹地,對吐蕃產生真正的威脅。

吐蕃立國之地多爲高原雪域之地,環境之惡劣令人難以想象,若不做好充分的準備,別說打仗,便是走上一遭也吃不消。另外吐蕃國的戰力也非一般。吐蕃國常備兵馬雖只有二十萬,但吐蕃國男子大多善於騎射勇武無比。在高原雪域中張大的吐蕃人有着一種超乎尋常的彪悍和堅韌。一旦國有戰事,吐蕃國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充兵馬數倍。

當年和大唐的青海湖一戰,大唐兵馬出兵十八萬進攻,當時以爲只有吐蕃十萬兵馬迎戰,但在短短半個月中,吐蕃國竟然增兵達四十萬之衆。大唐朝固然宣稱青海湖之戰是大唐大獲全勝,但其實各有勝負,並未能取得戰役的全勝,部分原因便是大唐兵馬完全沒預料到吐蕃國會有如此多的兵馬。這一切便得益於吐蕃國可以迅速徵集兵馬加入軍隊作戰,而吐蕃國的成年男子又都是善於騎射的彪悍秉性,募集至軍中幾乎無需多加訓練便可參與作戰。

這一次尺帶珠丹當然不可能掉以輕心,預料到大唐將展開大規模的報復行動之後,尺帶丹珠立刻下令在吐蕃全國募集兵馬,到大唐三路兵馬開始進攻吐蕃時,尺帶丹珠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將兵馬擴充了一倍有餘,總數高達四十三之衆。

吐蕃人認爲,唐軍主攻方向無非是北境和西境,那裡是唐軍重兵駐紮之地,也是最容易深入吐蕃境內的入口,所以新募集的二十萬兵馬除了一半留在邏些城和匹播城納木湖一帶拱衛都城的安全之外,剩下的十萬兵馬一分爲二均增援西境和北境。事實證明,西境的大勃律國首先遭到了高仙芝的攻擊,北境也發現了唐軍兵馬的蹤跡,可見他們大唐的進攻方略是被他們洞悉的。

他們唯一覺得意外的便是東境的劍南軍。倒不是他們的疏忽,而是按照常理而言,劍南道的大唐兵馬數量不多,又有沙漠隔絕,唐軍若從沙漠

進軍深入吐蕃腹地進攻無異於找死。唐軍一旦越過沙漠之地,便等於自斷後路。匹播城駐紮的近八萬大軍將會立刻增援犛牛城。只要數日時間便可將唐軍堵在犛牛河一帶,到時候唐軍退無退路,進無進計,只能被吐蕃大軍包餃子。

當然,劍南軍唯一可以進擊的道路是東南方向的姚州,從姚州沿金沙江上溯進入吐蕃境內倒是可免除沙漠之險,但金沙江上游的律賁城駐紮有四萬大軍,正是爲了扼斷這條唯一可行的進攻路線。律賁城坐在之地山谷縱橫樹林茂密,除了從律賁城所在的要道深入吐蕃國境之外,幾無其他的路徑。而律賁城的大軍顯然足以阻擋住唐軍意圖從東南攻擊的路線。

當大唐劍南軍真的從沙漠之中進軍之後,接到稟報的匹播城大將軍額那兒古當時便驚愕了,但也僅僅是驚愕而已,接下來便是覺得好機會來了。犛牛城的守軍發出求救之後,額那兒古按照預先的計劃立刻率兵六萬前來增援。從匹播城到犛牛城只有七天的行程,而犛牛城的守軍是在沙漠中發現劍南軍的,算算時間要抵達犛牛城起碼要三四天,只要犛牛城守軍能堅守兩三天,援兵一到便可將劍南軍盡數殲滅在犛牛城下。

然而,額那兒古還只行軍到了一大半的時候,便傳來了犛牛城被拿下的消息。額那兒古這一回是真的驚愕了,算算時間纔過去四天,唐軍出沙漠便需要三四天,也就是說唐軍幾乎剛出沙漠便立刻攻下了犛牛城,這是難以想象的。即便吐蕃兵馬一向不善於守城,但總不至於一萬多守軍連一兩天都撐不住。

接下來,額那兒古遇到了一個難題,是繼續進軍犛牛城還是退回匹播城?繼續進軍犛牛城便是要同唐軍在犛牛城展開攻城作戰,這是額那兒古所頭痛的。這次救援是要和唐軍正面作戰,六萬兵馬以騎兵爲主,可沒帶什麼攻城的器械。騎兵攻城可連步兵都不如。而且犛牛城一失,唐軍有數條道路可撤,一則往西向吐蕃縱深挺進,威脅邏些城北部的一些小城池,二則往東南攻擊律賁城,三則可以鋌而走險直接往南攻擊律賁城後方的墨脫城,自己不可能率軍跟着唐軍的屁股後面跑。

唐軍往西還罷了,因爲邏些城北的納木湖一帶重兵雲集,唐軍去了那裡便會陷入重重包圍。但如果唐軍選擇往南攻擊律賁城或者墨脫城,甚至很可能趁着匹播城空虛威脅到匹播城,那可不是鬧着玩的。作爲負責吐蕃東境防禦的大將軍,他決不能讓邏些城遭受來自東邊的威脅,而匹播城便是最後一道通向邏些城的屏障不容有失。

考慮再三之後,額那兒古決定派一萬騎兵去犛牛城左近偵查唐軍動向,其餘兵馬打道回府歸於匹播城。同時向墨脫城和律賁城的守軍發出警告,要他們密切注意敵軍的蹤跡,一旦確定唐軍的攻擊方向便立刻稟報自己,自己將率兵增援。

……

犛牛城中

,劍南軍稍作整頓便棄城而走,城中的一切物資被一掃而空。王源本想的是派部分兵馬佔據犛牛城,這樣可將吐蕃南北兩地進行有限的隔絕,同時可解除野牛城的威脅。但王源忽然發現這個想法不切實際。派兵留守犛牛城是不智之舉,不但削弱了自己的兵力,而且將這一部兵馬陷於險境之中,對於南北的隔絕也起不到大作用。所以王源選擇了搜刮毀城之後立刻撤離。

當額那兒古的一萬騎兵在兩日後趕到犛牛城時,犛牛城已經成了一座廢墟。城中的所有房舍設施均已被搗毀燒燬,城中已經空無一人。在詢問了在曠野中游蕩的吐蕃百姓之後,他們得到了大唐兵馬已經在兩天前放火燒了城池,並向東南方向進軍的消息。騎兵將領立刻掉頭趕回匹播城稟報消息。從唐軍的動向來看,定是奔律賁城而去了。

四萬劍南軍在兩天前便撤出了犛牛城直奔律賁城。犛牛城距律賁城四天的路程,算算時間足可趕上同李宓和閣羅鳳大軍的匯合日程。只是越往東南,山嶺縱橫,道路難行,地勢險要,大軍的行進異常的艱苦。但好在沿犛牛河而下便是律賁城的方向,倒也不虞認錯道路。苦於無戰船可用,否則大軍沿激流而下倒也輕鬆,如今卻不得不在越來越高深的兩岸山巒和峽谷上方行軍,甚是艱難的很。

犛牛城而下六十餘里便可稱作金沙江了。滔滔江水穿越峽谷往東,水勢洶涌澎湃,泥沙滾滾,甚是駭人。大軍行進在峽谷北邊的高岸上,數萬兵馬綿延數裡之遙,卻在大江的襯托下如螻蟻一般。

第四天傍晚時分,前方探路的斥候飛馬趕回來稟報前方已經抵達律賁城。王源忙騎馬趕往前方觀瞧,但見夕陽照耀之下,一座大城盤踞在金沙江南岸的山崖之上。綿延數裡的城牆看上去堅固高大,高高的城牆上的箭塔密密麻麻,一派森嚴之象。

好消息是,並無交戰的跡象,說明李宓和閣羅鳳的大軍並未遭受攻擊,雖然王源預計他們已經抵達了律賁城下。壞消息是,自己的大軍同律賁城隔着一條深邃的峽谷,峽谷之下是滔滔的金沙江的激流。

王源並非不知道律賁城在金沙江南岸,攻下犛牛城後大軍也有機會泅渡水勢不急的犛牛河直接從南岸抵達律賁城。但王源不能那麼做。以爲一旦渡河進軍便無退路。金沙江南邊還有一條江叫做瀾滄江,若大軍行軍於兩江之間的山崖地形中,無異於是出於絕地。這種地形一旦被堵截在當中,除了死戰之外幾無退路,所以王源寧願從北岸進軍,讓大軍有迴旋的餘地。

眼下要做的便是和李宓閣羅鳳的兵馬取得聯繫,再勘察一處可渡河的地點渡江匯合,之後從東邊攻擊律賁城,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王源下令大軍在峽谷之北的山谷中紮下營盤。由於不知李宓和閣羅鳳的位置,王源決定和公孫蘭渡江去找到他們。

(本章完)

第七五四章 秘居第一三三章 困居第一零八七章 血夜(上)第三九七章 援兵第三四零章 死路第四零九章 畫餅第六三四章 將至第一八零章 醋意第二四八章 規勸第一零七四章 決絕第五八五章 贈書第一千零八章 將行第二六三章 一炬第三二六章 禁地第二零四章 序幕第十六章 秘密第三二九章 自罰第一一三二章 崩塌第一零六二章 蠱惑第八十章 東樓第七一六章 密奏第二七五章 鬥智第七八九章 伏擊第十九章 蛇蠍第九十一章 友誼第一零七章 新調第一零八章 珠聯第六十一章 抽薪第四九四章 抉擇(續)第六零九章 衆議第三十六章 拉攏第五一一章 魂飛第二十三章 訪客第一四五章 贈奴第八六五章 搶渡第四五九章 奇兵第七六十四章 竹林第九十七章 楊釗第一一五章 東枌第二四九章 戰論第五六六章 黑金第七四五章 陷落第一七五章 花劫第三七九章 心機第八五二章 雷厲第一零二四章 大禮第三三三章 雞鳴第二八九章 忌諱第三三九章 誘敵第二九零章 情趣第七九五章 虛驚第一七四章 條件第五二五章 違心第七十一章 逃離第一一一章 心事第二二二章 天降第七三八章 馬嵬(六)第三十三章 衆怒第一零五一章 意決第五九九章 盾傘第七三五章 馬嵬(三)第二一五章 精明第五一零章 鉗斷第六九二章 人選第四四四章 強攻第一零一六章 莫名第七八四章 亂戰第五一四章 請求第三八五章 新曲第五八二章 訪客第四四六章 補給第十七章 送信第一六九章 虛驚第四八九章 任性第五二六章 救贖第三六二章 毒計第七十四章 對策第八十章 東樓第九十二章 自強第五三零章 耗盡第一八二章 吉溫第二九二章 夜奔(續)第七七七章 消息第四四二章 大壩第八一八章 相左第四零九章 畫餅第八八零章 夜殺第六三三章 轉折第三十三章 衆怒第一零三零章 狂歡第一零五三章 急切第八八三章 變局第八二四章 太行第七六一章 塊壘第七六二章 啓釁第三一三章 失蹤第七九零章 彈壓第二八八章 替身第一四三章 武鬥(續)第八三四章 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