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神父玩火”

下六省並沒有獨立,越南工業村投資開發公司不合法政府,正在秘密進行的軍事及經濟援助談判,一樣不同於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談判。

爲儘快從越南脫身,白宮、國-務-院、五角大樓和國會在對待給“工投系”提供援助這一問題上態度驚人一致。

撤離時限只有兩年,必須爭分奪秒,必須特事特辦。根本無需像正常談判一樣要等雙方在所有問題上全達成共識,舉行個什麼簽字儀式,然後再由具體部門穩步推進落實,而是談妥一項落實一項,效率高得令人難以置信。

“航空隊訓練援助計劃已確定,由中情局招募68名空軍退役人員以非官方身份進駐富國島。我們原來的空訓大隊從預備軍官訓練隊獨立出來,由富國航空出面開辦一所航空學院,以培訓民用航空人才爲名進行訓練。”

“此外,美國空軍各培訓單位將代爲訓練200名戰機飛行員,直升機飛行員培訓放在菲律賓。錢先生和顧先生已責令e區(越華文藝研究會職業培訓研究中心)協助戰術區訓練部大範圍遴選受訓人員。”

“武器援助談判剛取得一個新進展,美方同意提供包括航空炸彈、155榴彈炮各型炮彈在內的標準彈藥生產線及相關技術,總援助項目額約4320萬美元,國先生和秦總建議設立一家專門的軍工企業,由‘防務裝備需求委員會’負責其運營。”

……

談判消息和落實情況消息雪花般飛到華盛頓,李爲民真有些應接不暇。

要開辦航空學院。要擴大頭頓海員學校規模。要選址籌建一家大型軍工企業。要遴選空軍海軍方面的學員……相信工投公司和“越華文藝研究會”那邊一樣忙得焦頭爛額。

國民政府駐美使館派人送來一份請柬,本來可以找個藉口不去,但參加招待會的賓客中有陳納德夫人陳香梅女生,準妹夫就是她介紹的,作爲哥哥不能不去了解下情況。

李爲民一邊讓妻子幫着打領帶,一邊問道:“經援方面呢?”

孫寧裕在樓下機要室簽收電文,何天明這個助理扮演起秘書角色,捧着文件夾彙報道:“爲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美方暫時只能‘商品進口計劃’中給工投公司增加1600萬美元兌換額度。同時承諾與澳大利亞、新西蘭、西德及日本政府協調,看能否說服四國減免部分到期貸款。”

啓動“南部大開發”計劃時,msu幫下六省幾個地方政府管澳大利亞、新西蘭、西德和日本一共借了五千多萬美元低息貸款,由信譽堅挺的工投公司提供擔保,說白了就是工投公司借的。

這筆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開發的貸款,按協議明年就要開始歸還。

山姆大叔沒別人想象中那麼大方,淨喜歡幹這種慷他人之慨的事。不過有便宜不佔王八蛋,能減免部分最好,哪怕只減免利息也能省下一大筆錢。

吳莉君不關心這些國家大事,幫丈夫打完領帶微笑着走進裡間換晚禮服。李爲民把妻子目送進房間,又問道:“就這些。總共加起來沒多少,算什麼經濟援助?”

“沒談完呢。”

何天明如數家珍地笑道:“武京之先生向美方提出好幾個要求,比如購買兩億五千萬美元工投債券,提供一億六千萬美元低息貸款,又比如進一步降低越南商品的進口關稅。”

談判嘛,就漫天要價坐地還錢。

不過話又說回來,美國意識到國際收支不平衡之後,對包括西德和日本在內的主要盟友出口美國的商品加徵關稅,設置貿易壁壘。但對越南還是很照顧的,給予最優惠的貿易待遇,無形中提高越南商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以至於許多精明的日本商人,爲賺取更多利潤,紛紛到治安相對較好、社會較爲穩定的南部各工業村投資建廠。既能利用越南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又能“曲線救國”,享受到美國給予越南的優惠貿易政策。

李爲民微微點下頭,一邊帶着他往樓下走去,一邊接着問:“地面部隊擴軍方案出來沒有,阮志仁和陳潤威打算再組建幾個師?”

“出來了,不過沒幾個師那麼誇張。”

何天明合上文件夾,耐心地解釋道:“戰術區考慮到工農業生產及西貢方面的反應,同時也沒有足夠的軍官和老兵,決定只組建兩個步兵團,接替第25師駐守河朱沿線的越柬邊境。國防部不會給番號,這兩個正在籌建的團暫時掛在建江省。”

“民防部隊?”

“名義上是,反正各省都有,而且上報時人數一個比一個誇張。”

南越號稱有百萬大軍,單純從數量上看,民防部隊絕對是主力。然而水分太大,實際人數連上報數字的三分之一都沒有,並且這三分之一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兒。

這倒不是下面人想吃空餉,而是上面根本就沒下撥這筆經費,甚至連最起碼的武器彈藥都沒有。

同幾乎已徹底名存實亡的“戰略村”一樣,吳廷琰希望地方上能夠自己解決所有經費。省長、縣長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爲博取總統歡心,只能弄虛作假,只能在統計數字上做文章。

組建兩個名義上隸屬於建江省的邊防團,把三大主力之一的第25師解放出,進行野戰尤其山地作戰訓練,這倒不失爲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

李爲民走進一樓大廳,沉吟道:“只組建兩個團,估計美方肯定會有想法。”

管人家要那麼多援助,到頭來雷聲大雨點小,只象徵性的搞兩個團。確實有些說不過去。何天明連忙道:“在地面部隊擴編這一問題上。章將軍已與美方達成共識,現階段主要以建立預備役爲主。公司剛擠出一筆,設立了一個傷殘軍人基金會。以給傷殘軍人提供幫助的名義,去第一、第二及第三戰術區招募國-軍傷兵。

招募到之後,把傷兵送到峴港、頭頓、薄寮、迪石等工業村醫院進行康復治療,同時進行集中培訓。等傷養好、培訓結束之後授予其預備役軍銜,然後把他們派到農村組織民兵訓練。”

西貢財力有限,照顧不了那麼多傷兵。更不用說安置了。

把上過戰場、打過仗的傷兵安排到鄉村組織民兵,既能爲主力部隊訓練出優秀兵員,又能幫着維護地方治安,而且能夠由此獲得國-軍基層士兵對“工投系”的擁戴。

想到天-朝的省軍區、市軍分區和縣級的武裝部設置,李爲民笑道:“一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動員、指揮及後勤體系,要在縣鄉兩級設立專門機構,要保證其開展工作所需的經費。”

“仁將軍和陳參謀長考慮到了,有一套方案,等您有時間我拿給您看看。”

“晚上吧,回來就看。”

李爲民話音剛落。孫寧裕從機要室走了出來,一臉凝重地說:“董事長。出事了,老鬼急電,神父要玩火!研究會已進入緊急狀態,張英貴先生、黃獨清先生、黃亞生先生和張慕鄉先生已趕赴頭頓,與國先生及秦總研究對策。”

“神父”是吳廷琰的代號,“玩火”是指有人要煽動反-華情緒,挑起。

對“越華文藝研究會”而言,防止居心叵測的人煽動反-華排-華與抵禦河內發起全面進攻同等重要,因爲這同樣涉及到數百萬越南華人的生死存亡。

李爲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緊皺着眉頭地說:“天明,立即打電話,幫我推掉晚上的應酬。寧裕,這裡不是說話地方,走,我們上樓。”

剛走下樓梯的吳莉君不明所以,一臉疑惑地問:“不去了?”

“不去了。”

“沒事,你們上去談,我去隔壁看會電視。”

回到二樓,孫寧裕順手帶上門,一五一十詳細彙報道:“老鬼收到可靠情報,吳廷琰和吳廷瑈決定利用慶祝吳廷俶擔任主教25週年的機會,煽動他們有且僅有的那點支持者反-華排-華,進而達到轉移矛盾、轉移視線,把水攪渾的最終目的。

他們整理了好多材料,準備後天打一場轟轟烈烈的新聞戰,內容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華人集團掌握國家經濟命脈,賺走南越人民幾乎所有的錢;二是華人集團通過移民和鼓勵生育等方式數量激增,嚴重威脅到越族的主體民族地位;

三是以您爲代表的華人集團,利用人口數量及財力優勢,準備在金鷗半島搞割據,試圖讓本來已被分裂爲兩部分的國家再次分裂;四是華人集團利用遍及全南越的衆多華校,以及其控制的大量企業,尤其電影、電視劇製作和演藝公司,對人民進行華文教育、推行華語,試圖讓越南變成一個失去自己傳統的小中國……”

很嚴重的指控,並且全部說在點子上。

看來老朋友是真頂不住了,面臨美國、軍隊和佛教徒的多重壓力,於是打出這張極可能損人不利己的牌,進而達到把水攪渾,換取喘息之機的最終目的。

“越華文藝研究會”有好幾套預案,工投公司同樣有,現在的問題是選用哪一套應對。

李爲民一反常態的點上根香菸,抽了一口,低聲問:“除此之外呢?”

“事態很嚴重,吳廷瑈已命令西貢、頭頓、峴港的秘密警察,在輿論造出來之後僞裝成激憤的平民,組織煽動不明真相的羣衆,圍攻堤岸和會安兩大華人區,圍攻平東、頭頓及峴港三個工業村。同時命令其它地方的秘密警察,在三大城市動手之後組織煽動不明真相的羣衆,打砸搶燒當地華人經營的商店及工廠。”

要麼不出手,出手就這麼黑,真夠狠的!

李爲民深吸了一氣,冷冷地說:“面對成千上萬人圍攻,如果保安隊開槍,他就可以理直氣壯命令國-軍跟我們開戰。要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那他就可以一舉把我們連根拔起。”

“所以錢先生和顧先生認爲應先下手爲強。”

“先下手,像傘兵旅一樣政變?”

“那是下下策,錢先生和顧先生認爲可以利用下佛教徒,他們大肆慶祝本來就是在激化宗教矛盾。我們完全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給他來個火上澆油。同時調動一切能調動的力量,秘密抓捕那些試圖煽動羣衆打砸搶燒華人區、工業村及華人生意的秘密警察,將危險消滅在萌芽階段。”

桂青山有足夠的情報來源,對他們的一舉一動了若指掌。在第四戰術區配合下先動手,拿下吳廷瑈的那些秘密警察應該不成問題。

李爲民權衡了一番,搖頭道:“媒體呢,他們一樣控制着不少媒體,總不能把政府的電臺、報社全封掉吧,就算全封掉他們一樣可以開記者會。”。

第50章 吳廷琰歸來(一)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239章 芒村第65章 “衆人划槳開大船”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63章 被掩蓋的矛盾第159章 特殊的安置村第18章 共患難、同進退第97章 “真不怕死”第164章 “南部大開發”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00章 發展中的富國島第237章 輿論戰場第119章 交火第115章 應急預案第138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68章 董事會第24章 我們,只能靠自己!第224章 攻擊!!第98章 誰更大方!第235章 緩兵之計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92章 本世紀最傑出的音樂家第178章 政變流產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106章 大勢所趨第215章 “我們的人”第6章 燒冷竈第177章 投鼠忌器(二)第199章 富豪政治(二)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58章 軍事觀察團第155章 大幹一場第12章 啓程第78章 清理門戶第196章 如何收場?第46章 省事了!第25章 瑈夫人第111章 “飢餓營銷”第197章 攤牌第141章 換一種生活方式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174章 最好的辦法第82章 生財有道第173章 抉擇第220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56章 人才!第117章 新年新氣象第191章 李家投資第63章 被掩蓋的矛盾第214章 軍力(三)第204章 空襲(二)第145章 隱秘戰線第192章 做什麼都賺!第207章 代價!第130章 挖牆腳第113章 膽大包天第182章 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第163章 孰輕孰重第142章 全體會議第223章 不靠譜的空軍第159章 特殊的安置村第142章 全體會議第171章 下六省防衛計劃第162章 回國第52章 吳廷琰歸來(三)第228章 英雄!第129章 作死的節奏第150章 勾心鬥角的婚禮第4章 人心惶惶第121章 虛張聲勢第3章 西堤華僑第195章 懸崖勒馬第122章 亂命第32章 杯酒釋兵權第175章 有分歧沒矛盾第97章 “真不怕死”第240章 “神父玩火”第205章 自由高棉第103章 重點扶持第12章 啓程第92章 本世紀最傑出的音樂家第52章 吳廷琰歸來(三)第46章 省事了!第239章 芒村第128章 工業、軍事第12章 啓程第19章 急流勇退第170章 金邊第144章 “腳踏兩隻船”第33章 秉燭夜談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61章 “光宗耀祖”第11章 距離產生美第115章 應急預案第236章 “忍無可忍”第121章 虛張聲勢第41章 李爲民的偶像第42章 有兵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