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三號山口

“營長!”趙敬平向我報告道:“四號山口已經失守,蘇軍繼續正在朝三號山口開進!”

“現在看來……”教導員指着地圖上的幾個山口說道:“咱們也許很難把蘇軍封死在山口裡……蘇聯鬼子要是拼起命來,這戰鬥力也不可小覷啊……再加上他們裝備又比我們先進,我看是不是見好就收了?”

教導員這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嚴格的來說,我們在希傑奧山谷全殲蘇軍的意義不是很大。

首先是我們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了……蘇軍想要拿下希傑奧山谷的計劃已經失敗,而且敗得很慘,在這個前提下再圍殲蘇軍就變成沒有意義的事,尤其是在阿富汗。

要知道蘇軍在阿富汗的部隊僅僅只有十萬人,而整個蘇聯的軍隊卻和我們一樣龐大……也上百萬。

蘇軍之所以在阿富汗只派了十萬人,完全是因爲國際上的壓力和後勤補給的限制……現在世界各國都在呼籲蘇聯從阿富汗撤軍,蘇聯政府就算可以頂住壓力不撤軍,但也還不至於會繼續增兵,這很有可能會被當作對國際社會的渺視。另一方面……阿富汗糟糕的後勤也堪堪能維持十萬蘇軍另加十萬阿富汗政府軍的補給,再往阿富汗增兵不只對戰局沒有幫助,反而有可能使事情越來越糟。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蘇聯政府來說,蘇軍在阿富汗多死點人就從國內再多派一些補滿十萬人就是,換句話說就是不管我們殺多殺少,在阿富汗的蘇軍一直都會保持在十萬人左右,因此就算我們成功的圍殲了蘇軍……也不會對阿富汗戰局有任何的幫助,也不會對希傑奧山谷有任何的幫助,相反在圍殲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使我們自己傷了元氣,還有可能讓蘇軍對我們埋下深深的仇恨,對我們這個希傑奧山谷非得除之而後快

“要不……”教導員見我不說話,就繼續勸道:“咱們就把山口放一放……在蘇軍逃走的時候給他們一個教訓就算了!”

“放是一定要放的!”我說:“多殺幾個蘇軍沒有什麼意義,但我卻覺得不能這麼輕易的就放他們走……原因很簡單。現在如果輕易的放他們走,就很有可能讓他們誤解爲我軍沒有能力擋住蘇軍的攻勢,這樣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再次對希傑奧山谷展開進攻!”

“那營長的意思是……”聽着我的話教導員有些不解。

“我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完全有能力把他們封死在山谷裡!”我說:“然後再有條件的放了他們……這樣不僅是對敵人的一種警告和威脅,同時也可以給希傑奧山谷爭取一些實質上的利益!”

教導員點了點頭笑道:“這方面你是行家,我當然不會有意見,放手幹吧……我全力支持!”

“把命令傳下去!”我轉身對趙敬平說道:“命令三號山口死守……不管用什麼辦法,一定要爲我軍爭取半小時的準備時間,同時命令其它各山谷的迫炮部隊和高射機槍部隊往二號山口及02號兩側高地移動……在半小時內必須趕到目的地並構築好工事,做好阻擊蘇軍的準備!”

“是!”趙敬平應了聲就通過步話機把我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我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利用三號山口來拖延時間。使我軍主力能夠在02號山谷集結……要知道山口就只有幾百米寬。如果我們能夠集結足夠多的迫擊炮……那麼只要炮彈足夠。那僅僅用迫擊炮就可以將山口給封死了,不管是坦克也好、裝甲車也好,步兵就更不用說了……要闖出去的話就得讓迫擊炮給炸上一遍再說。

這其中蘇軍的直升機也許會有點麻煩……但問題是蘇軍直升機現在總共才六架,先不說這六架直升機的飛行員已經是連續作戰十幾小時早已疲憊不堪了。這六架直升機在打完彈藥後還得有時間回去補充彈藥,另外我們在02號山谷還有安排許多的高射機槍和防空炮……這些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對米24構成一定的威脅,所以直升機對能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應該說已經很小了

於是計劃很快就展開了……

這場戰鬥中我儘量不把中國軍隊派上戰場直接與蘇軍對陣,一方面是因爲中國軍隊還不是很熟悉阿富汗,在希傑奧山區這樣複雜的地形下作戰不一定會比阿富汗游擊隊要強。另一方面是因爲這場戰鬥需要相當多的高射機槍、防空火炮以及迫擊炮……

這些新裝備雖然打起來並不困難,往簡單裡說也就是裝彈、瞄準然後扣扳機……但要打得準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尤其是迫擊炮和防空火炮,這要想打得準那還得有許多的數學知識……這對於游擊隊來說就很難做到,但我們中國軍人來說就並不是件難事。

所以。中國軍人在這場戰鬥中更多的是在迫炮部隊、高機部隊及防空火炮部隊中發揮作用……當然,狙擊部隊的作用還是分散到山區中潛伏擔任偵察和狙殺敵軍重要目標的任務。

這也就使我不得不把山口的防禦全部交給游擊隊隊員,頂多就是在各個山口安排幾個中國軍人做軍事顧問。

我得承認的是……這麼安排其實也是我所希望的,因爲在山口的戰鬥往往是與蘇軍步兵面對面的作戰,這無疑會使我軍的傷亡增大……而我們這些中國軍人的作用又不僅僅是打仗。所以直接在山口防禦可以說是件很傻的事。

駐守三號山口的是個叫阿普丘的游擊隊員,他是阿杜扎伊的手下……做爲一名在希傑奧山谷土生土長的人,他當然也有對地形熟悉的優勢,但我之所以會選擇讓他駐守三號山口卻並不僅僅是因爲這個……要知道三號山口可是在北面圍困蘇軍的各山口中起到承前啓後的作用,所以我當然會慎重考慮駐守它的人選。

阿普丘出身於獵戶家庭……這在阿富汗很少見,因爲阿富汗有太多沙漠,在其它地方要是以打獵爲生的話只怕早就餓死了……但在希傑奧山谷卻不然,原因是這個山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充足的水源、大面積的植被和森林……這些都是動物生存的條件,有動物生存當然就會有獵戶,於是就有阿普丘這樣的人存在。

一名獵戶,從小到大都跟着父親在山區裡設下陷阱,或是拿着一把獵槍靜靜地等待着獵物出現……那麼他在戰場上的表現自然也就差不多到哪裡去。

因爲這就是他的專業……他只需要把以前狩獵的對像由動物轉變成敵人就可以了

事實也是如此……據說這個阿普丘在對抗蘇軍的第一次掃蕩的時候,單憑一個人的力量就殺死了十餘個敵人,這其中還包括三名蘇軍士兵。

這也就爲阿普丘在游擊隊中奠定了基礎……但就像所有的獵戶一樣,他們總是習慣於獨自在山區裡尋找獵物,他們並不擅長領導一支部隊與敵人作戰……所以像他這樣的人其實更適合成爲一名狙擊手而不是領導者。

但是……在阿富汗游擊隊中像他這樣的人才已經很少了,再加上讓他作爲領導者也有助於使他的戰鬥經驗在游擊隊中傳播,所以我就讓他帶了一百多名游擊隊駐守三號山口,同時讓撒海德作爲他的軍事顧問與其一同駐防。

會讓撒海德作爲他的軍事顧問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撒海德作爲特工連裡的一名排長,以前還在40師擔任過連長,對於指揮部隊戰鬥這方面的事很有經驗。另一方面則是撒海德會波斯語,跟阿普丘交流起來不會有什麼困難,於是在戰場上也能夠很好的配合甚至是與我們進行聯繫。

果然就像我想的那樣……三號山口的防禦在蘇軍一展開進攻時就表現得有些與衆不同……

首先就是攔阻工事方面……別的地方的鐵絲網都是用木架搭起來攔在陣地前的,這樣做的確能夠給敵人造成一定的麻煩,但缺點也很明顯……高高的在陣地前架着,就像牆一樣……敵人在進攻之前肯定會對這玩意打上一排炮彈先炸幾個缺口再說。

但阿普丘卻不是這樣做,他是把鐵絲網給放倒在地上用的……而且還用在鐵絲網上弄了許多倒勾,然後再在這鐵絲網下間或的弄一些地雷,於是一個簡單的陷阱就佈下了。

這要做的好處就是老遠看去並不知道鐵絲網在哪裡,只有步兵走上斜面的時候才發現……雖然因爲鐵絲網放在地上阻滯效果不是很大,但卻因爲有倒勾往往能把那些快速衝鋒的蘇軍給絆倒,再加上又有地雷的威嚇……於是就給蘇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駐守在高處的游擊隊隊員就乘着這時候大打出手。

其次就是阿普丘的防守比較靈活……也不知道這是撒海德的主意還是阿普丘的傑作,他們並不是在三號山口上死守,而是在幾條防線上撤退、進攻、再撤退、再進攻這樣的反覆拉據,使得蘇軍往往被打得措手不及無所適從……

第94章 馬島戰爭(十三)第二章第169章 老山戰役(三)第176章 老山戰役(十)第133章 敵人第29章 哨所第88章 忘恩負義第10章 哈桑第133章 詐降第88章 兵分兩路第42章 歹徒第1章 治安第77章 化妝第8章 炮兵觀察員(二)第113章 7.12戰役(十二)第125章 豪賭第86章 輿論第五十五章第六十七章第9章 軍屬(二)第74章 晚餐(二)第168章 老山戰役(二)第48章 出頭鳥第190章 突襲第七十八章第91章 學習第99章 異心第十二章第五十九章第85章 營連戰術第66章 壓力第223章 交待第134章 跳傘(三)第19章 可持續發展第38章 羣架第十一章第106章 等待第181章 老山戰役(十五)第126章 阿爾法第106章 等待第75章 臥底第105章 法卡山戰役(十)第35章 訓練第54章 基金第142章 衝鋒第113章 殲敵第108章 立足之地第119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四)第97章 馬島戰爭(十六)第175章 河水第77章 五號山口第四十四章第94章 馬島戰爭(十三)第89章 索降第102章 超級軍旗第51章 回師第221章 越軍特工第136章 信第74章 時間第178章 老山戰役(十二)第9章 炮兵觀察員(三)第205章 7.12戰役(四)第六十一章第107章 空戰第1章 家第61章 遷徒第八十九章第156章 眼線第8章 偵察作戰(三)第41章 新兵第50章 391團團長第32章 全國總動員第122章 搜索第113章 法卡山戰役(十八)第五十三章第116章 SAS(三)第七十三章第94章 訓練第二十七章第59章 突發事件第100章 警犬第11章 第二代傘兵傘(二)第17章 意外的結果第59章 突發事件第40章 自殺性行動第230章 先進公司第234章 嚴打第86章 馬島戰爭(五)第106章 等待第203章 彈藥庫第164章 問題第6章 人質第130章 伏擊第72章 邀請第143章 排雷第188章 公路橋(二)第36章 者陰山第14章 高原訓練第101章 法卡山戰役(六)第46章 山頂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