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出乎意料

葉劍英見主席對山東軍區充滿信心提醒道山東軍區比起其他軍區的確算得上兵強馬壯,可他們的形勢也很嚴峻,除了東北軍區就屬他們困難了

。東邊是大海、西邊是津浦鐵路、南邊是隴海鐵路、北邊有黃河天險,再往北是平津,他們的戰略空間十分有限。

遠離大後方孤懸敵後,只與同樣困難、力量較小的冀中、蘇北有一定聯繫,甚至不如東北軍區有綏遠、察哈爾、熱河給予支撐。敵人哪怕不發起進攻,只在鐵路線、平原地區固守,依託山區、依靠繳獲的他們生存就很成問題,這次敵人進攻他們的壓力最大。

所以我們建議,晉察冀放過敵人,冀中拖住敵人,蘇北、皖北扯動敵人,魯南消滅敵人。”

“哎,有意思!說來聽聽!”對戰略感興趣的一下來了精神,盯着地圖說道。

“張家口方向敵人集中了三四萬兵力,意圖打通平綏鐵路,連通張家口,謀取大同、太原、歸綏、包頭。把敵人力量分散開是我軍作戰的基本原則,山西解放以後,敵人被壓縮在太行山以東,兵力更加集中,不利於我們發展敵後根據地,我軍敵後部隊的壓力陡然增大。

這就需要我們讓出部分敵人視爲必佔之地的區域,讓他重兵防守,給我們周邊的部隊提供訓練對象、提供生活物資,張家口就是可以被利用的誘餌,對我們來說佔領它意義並不大,留在敵人手裡反而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所以晉察冀軍區應該放過西進的敵人,沿路阻截演練防守戰術,綏遠軍區的空軍部隊也可以適當練兵,予敵一定殺傷後讓他們會師。”

“嗯,有道理。冀中拖住敵人恐怕有些難,地處平原、無險可守、交通便捷、利於鬼子機動,你剛纔說賀老總手裡兵力不多戰力一般,如此多的不利因素拖得起呀!”

“靠他一個軍區肯定拖不起,可他西邊就是太行山,彭老總、劉總、聶總手裡可是有十幾萬得勝之師,居高臨下虎視眈眈,只需要各自派出一個師下山轉轉,鬼子的西邊部署就會亂套,第一軍用於冀中的進攻兵力肯定會減少很多,賀總的壓力也就隨之減輕了。”

“老彭他們新逢大戰,傷亡也比較大,目前正在休整補充,能抽出兵力來嗎?”吾網不跳字。

“咱們八路軍跟國民黨最大的不同就是局部服從整體利益,執行統一的戰鬥號令,即便是他們有困難,抽出三個師五萬人應該是不成問題的,我估計老彭巴不得下山走走呢!”

“哈哈,這倒是真的,老彭三天聽不到槍聲就想罵人!山西情況樣?”

“衛立煌退守洛陽以後,李興中也隨之而去,山西只剩下李家鈺一個軍,也在鬼子圍攻下傷亡慘重,我軍消滅第三混成旅團後,把他救出永濟,城裡只剩下3多人,他決定加入18集團軍,通過關係從川中調來多子弟兵補充進47軍,不過被縮編成一個師,目前跟隨戰區韋國清校長的隨營學校在運城一帶整訓,一切按八路軍條令執行,情緒穩定。

彭總18集團軍現在有劉伯承的63軍許世友一師、陳賡二師、陳再道三師,趙壽山的38軍王近山四師、李達五師;朱綬光第6集團軍有續範亭33軍王宏坤六師、耿彪七師,王維舟34軍有倪志亮八師、譚希林九師;總部直轄李家鈺獨立師、程世才第十師、炮兵師一師、坦克一師、空軍一師、高炮團、通訊團、工兵團等部隊,總兵力1萬左右

此外山西民主政府秘書長薄一波效仿綏遠組建了一個日俘勞改師、五個工程兵師、三個礦山師配合包頭趕來的五萬建設大軍建設美國商人投資興建的鋼鐵廠、電廠、鋁廠、煤礦、水泥廠、化工廠、機械廠、機車廠等工業項目,鐵路、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

聶總晉察冀軍區現有宋時輪一師、鄧華二師、陳伯鈞三師、章拯宇四師,六萬餘人。

許世友一師、李達五師在豫北濟源、林州一帶活動,陳伯鈞三師在察南小五臺山、鄧華二師、張拯宇四師在冀西蔚縣、淶源一帶活動,山西境內有13個師1萬人左右。”

“真是想不到,短短一年,部隊發展如此迅猛,我和海松去蘇聯時,部隊剛剛超過1萬,海松當時預計三八年底能再翻上一番,這都翻了幾番了!”任弼時不由得讚歎不已。

“別說你想不到,我們也想不到,估計武漢的蔣、東京的裕仁、莫斯科的斯大林都想不到,一旦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執行符合實際的政策策略,集中起各方面的進步力量一心一意謀發展,爆發出的威力是難以想象的,我們也對形勢的發展缺乏必要的準備。

好在海松似乎對此早有預計,提出了許多可能出現的問題的預防措施和應對策略,讓我們及時做出了調整,像黨的各級組織把工作重點從軍事工作向軍政、軍民、經濟方向轉移,重視黨的幹部、地方幹部、技術幹部的培養,黨內民主集中制的建設、黨員黨性的鍛鍊、政治思想工作的加強,軍隊從量的積累向質的方向轉移,加強正規化訓練,防止左傾誤。

現在看來,措施很有針對性很及時、效果很明顯,避免了工作的無序、混亂。”

“唉,可惜沒有見着他,上次結伴去莫斯科,我們談的很愉快、很投機,讓我受益匪淺。”

“是的,每一次和他交談眼界都開闊許多,對形勢的認識也深刻很多,是個了不起的年輕人,我估計他從蘇聯時不知會帶來樣的驚喜,以他的個性不會空手而歸的。

東北、華南地處敵人心臟,是敵人的眼中釘肉中刺,現在形勢樣?”

“東北王大勇一師、李毅二師現在集中在樺甸、海龍、蒙江之間的龍崗山區裡僞裝成敵僞地方武裝掩護根據地建設,總兵力近五萬,總部還有一個飛行訓練團一個炮兵團。林楓報告說鍊鋼廠、機械廠、玻璃廠、水泥廠也以日本僑民產業的名義合法建成,兵工廠已經開始生產迫擊炮、步槍、機槍、手榴彈,從奉天繳獲的設備很不,槍支彈藥質量上乘。

徐明三師就是抗聯十軍、解放勞工組建的日僑自衛旅團、皇協軍16旅,加上從虎林、東寧解救的勞工整編集訓後的兩個旅組成的,跟隨日僑拓殖隊以合法身份分佈在黑龍江各重要地區,師部駐五常。有一個機場,四個旅,五個獨立團,總兵力超過三萬。

五常是陳海松親自謀劃的中心根據地,處在我軍完全控制之下,推廣水稻種植,建有水泥廠、玻璃廠、鋼鐵廠、毛紡廠,最主要的是一個醫學研究所,青黴素就是那裡研發出來的。

陶勇遼北獨立旅八千餘人駐法庫、彰武一帶、已與晉綏軍區白鳳海科爾沁草原蒙古騎兵師、冀熱遼軍區熱河李特獨立師連成一片,隨時可以在外線截斷中東鐵路,威脅長春、瀋陽。

黃志軍遼東獨立旅六千多人駐千山山脈寬甸、桓仁一帶,向北屏障樺甸根據地,向西南威脅大連、向西威脅鞍山、撫順、本溪等東北工業區、向東策應朝鮮方向。

楊俊恆、何大成、柳萬熙朝鮮獨立旅六千多人駐熙川、長津一帶、該部是抗聯中朝鮮族同志整合後組建的新部隊,起初他們在共產國際指使下成立了朝鮮光復會的政黨、秘密在抗聯中建立了朝鮮人民軍,陳海松把他們集中起來編爲朝鮮支隊派往朝鮮牽制日軍。

由於主要幹部用蘇聯經驗和理論指導工作,兵力弱小、方法不當,得不到朝鮮本地羣衆的支持,作戰中傷亡很大,連以上幹部大多犧牲,光復會解體。張國燾任職以後,派去了數百名幹部、兩千多名戰士,重建了朝鮮獨立旅,幹部全部是黨員。

周純麟興安嶺獨立旅是五常根據地部隊分出來的,遠東戰役結束後損失慘重的蘇軍7軍軍長朱可夫上將奉斯大林命令秘密來到漠河,與趕來相見的張國燾、黃世英、趙尚志等商議,請中國同志在毗鄰中蘇邊界的大興安嶺地區、小興安嶺地區、完達山區建立根據地。

襲擾邊境地區的日軍、破壞日軍的休整補充,掩護蘇軍的兵力調整,在新的邊境衝突中策應蘇軍。其實陳海松早有在大興安嶺地區進駐的計劃,一直因爲兵力原因沒有落實。張國燾與陳海松溝通以後,同意派出團級部隊在大興安嶺、完達山兩地開闢根據地。只是遠離後方根據地,所需輜重物資由蘇方提供,朱可夫請示莫斯科後同意了我方請求。

這樣周純麟率領五常自衛軍二團進駐塔河、加格達奇一帶,後來根據陳海松建議東北軍區又陸續調派了一個多團,晉綏軍區派來一個騎兵團,該部改稱興安嶺獨立旅。

在琿春、大連建立大功的劉建力北滿獨立團奉命進駐完達山一帶,伏擊第八師團運兵火車、夜襲牡丹江後,劉建力與抗聯五軍柴世榮合併,趁敵人虛弱之機在老爺嶺、張廣才嶺一帶四處出擊,繳獲大批裝備吸收五千勞工,隊伍擴大到七千人,改編爲北滿獨立旅。

東北軍區現有三個野戰師、五個獨立旅,十幾個獨立團,兩個機場,多架飛機,八萬多人,貌似危險,有陳海松的巧妙佈局相對安全,兵力部署相當精妙,隨時可以實現戰場聯動,而且裝備精良、戰力強悍,尤其是王大勇第一師絕不比程世才晉綏二師差,甚至還超過二師。”

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76章 亂中取勝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62章 分兵發展第21章 壽一來了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468章 轟炸黃土崖第537章 燃燒的港灣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27章 撤離廣靈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90章 換裝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36章 欺軟怕硬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208章 116師團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583章 周邊狀況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86章 演習4第18章 地方名流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97章 土匪逞兇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374章 殺奔宋家莊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3章 看誰狠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515章 日蘇比較第65章 表彰1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486章 衛立煌的決心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458章 優勢不再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457章 大難不死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312章 楊家嶺第99章 聚攏精兵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49章 深山練兵第570章 無奈回撤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91章 佈局蒙古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205章 轉戰北大營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81章 受領任務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65章 教訓蒙奸第21章 壽一來了第17章 抗聯往事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11章 河西大學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