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

薛嶽自從九江戰役指揮第一兵團殲滅11軍主力後榮獲青天白日勳章,歎服於陳海松的戰役佈局和兵力部署,感悟到中日戰場上敵我優勢和剋制方法,憋着一口氣要獨自和日本人再次較量一番,不想這一等就是五六個月,期間國軍整編,撤消了兵團建制,他升任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主持九江外圍防禦,倒是盡心盡責,督促各部穩固防線並組建反擊兵團。

然而鬼子兵力火力依然強於僅僅是形式上完成整編的國軍,國軍各級指揮員不再恐慌畏懼、敢於戰鬥但戰略思想、戰場指揮依然無法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無論是江南、江北都是在依託陣地死守,傷亡很大,又急又氣之下多次請求側翼出擊分散敵軍卻被軍委會拒絕。

白崇禧的迴歸讓他的願望得到實現,他刻意保留的中央軍主力陶峙嶽1軍、黃維18軍、李仙洲92軍與第五戰區精銳的張淦7軍、張義純48軍、宋希濂71軍組成反攻兵團準備在江北的黃梅地區對11軍所屬15師團、獨立12、13混成旅團實施圍殲。

部隊已經運動到位,卻因爲13軍的突然殺出而被迫放棄,讓躍躍欲試的薛老虎頓足捶胸大嘆可惜,爲了保住南昌封堵住九江側翼的缺口,攻擊兵團奉命馳援南昌,出乎意料的是第三戰區一敗塗地,他們還沒到南昌,敵人已經佔了上饒,嚴重威脅九戰區側後。

蔣先生一日三電催促加快步伐,他只好派出陶峙嶽第一軍拋棄重裝備輕裝趕到南昌乘火車趕往鷹潭建立防線,剛到東鄉就遇到鬼子轟炸和前方潰兵,告知鬼子已經佔領兵力薄弱的鷹潭正向西殺來。陶峙嶽立即在楊溪、鬆間依託地形組織防禦,很快與38師團遭遇。

藤井洋治中將自從在玉山經歷了陳明仁29軍小規模的頑強抵抗外,一路勢如破竹攻到鷹潭,損失幾乎可以忽略讓他難免有些得意。自己陸大28期同學裡板垣徵四郎、山下奉文、橋本羣都被八路軍俘虜、尾高龜藏戰死在朝鮮,牛島滿戰死在黃梅。比起他們那些優等生自己雖然升遷的慢了點可最少還活着,還能爲東亞聖戰盡力,還在爲帝國開疆拓土。

稍加休整並不感到疲勞的38師團根據軍部命令和39師團一起組成西路兵團向南昌進軍,41、42師團沿鄱陽湖東岸北上策應11軍。他的38師團從東至縣出發時飛機報告有一支中國軍隊已經佔領了鐵路沿線的丘陵地帶,沒有重型武器。藤井鄙夷地撇撇嘴,皇軍都快打到南昌家門口了,你們纔來了一支輕裝部隊。皇軍的赫赫軍功從何而來?

他滿不在乎地命令37、38兩個山炮聯隊跟隨228聯隊迅速擊潰守軍,同時召喚上饒海軍航空兵戰隊給予空中支援。鋪天蓋地的炸彈、炮彈持續半個小時的轟擊把沿線低山丘陵炸得硝煙瀰漫,聯隊長土橋隆一大佐輕鬆地命令兩個大隊發起進攻卻遇到了頑強的抵抗。

第一軍原來隸屬於李宗仁第五戰區,起源自黃埔學生總隊,屬於胡宗南17軍團的看家部隊,一直是中央軍裡的嫡系。兵力雄厚、裝備精良,信陽反擊戰中與7軍攜手重創第十師團全殲33旅團,榮立軍功,軍長鬍宗南升任34集團軍司令李鐵軍接任軍長。

不久蔣先生下令1軍、76軍軍長互換,李鐵軍率76軍馳援洛陽,老成持重、穩健頑強著稱的陶峙嶽接掌1軍繼續充當戰略預備隊。白崇禧力主反攻,陳誠、李宗仁全力支持。蔣先生也期盼國軍用一場大勝挽回國軍顏面,一軍等主力得以調來薛嶽麾下組建突擊兵團。

陶峙嶽本人是湘軍悍將,保定軍校畢業在賀耀祖手下任職步步升遷。北伐時跟隨賀耀祖加入國民革命軍,參加過歷次內戰,積功擢升中將師長,淞滬會戰率領8師堅守陣地二十二天被譽爲抗日名將,一軍交到他手裡可見蔣先生對他的器重。他比在洛陽畏葸避戰的李鐵軍愛國、頑強、堅毅,明知自己的部隊沒有重裝備卻也沒有退縮。嚴令各部誓死抵抗。

整編期間他的一軍與張自忠59軍離的很近,對第七戰區充滿好奇的他時常與張自忠交流,瞭解了許多八路軍的訓練作戰方法,讓他很受啓發經常帶領各級軍官前去觀摩一同訓練,尤其是大縱深彈性防禦、陣地僞裝、交叉火力配置等戰術被一軍反覆演練、日漸成熟。

來到戰場自然要充分展現,他命令比較偏重於防守的劉安祺78師放一個營在最前面,其他部隊在丘陵兩側設伏依據地形迅速構築野戰工事。按前輕後重配屬兵力火力,善於進攻的李正先一師放在二線準備反衝鋒。結果驕傲自大的土橋聯隊火力準備後蜂擁而上,順利沖垮一線進入丘陵地帶一頭鑽進了伏擊圈,大半個聯隊被兩面的交叉火力打得暈頭轉向。

後方的山炮聯隊遠在山谷之外無法提供準確的火力支援。空中的飛機怕造成誤傷也不敢過於靠近戰場中心地帶,雙方在狹小的丘陵間短兵相接激戰了半個小時,鬼子誤入伏擊圈的兩個大隊和上前支援的大隊多次試圖攻上高地均被意志頑強的78師奮勇擊退。

陶峙嶽眼見敵軍傷亡過半,命令第一師趁機殺出,傷亡較大的228聯隊雖然壓制火力較強,可惜兩面受敵暴露在低處被密集單兵武器壓制,關鍵是這支部隊意志非常頑強、單兵技術也很不錯,步槍、手榴彈運用自如,傷亡很大卻不驚慌不退縮,仰攻中吃虧不小。

眼見第一師又機槍開路、手榴彈橫飛,端着刺刀不要命的往前衝,配屬的飛機、火炮難以形成壓制只好命令部下慢慢撤出山谷,連六七百戰死的士兵屍體也顧不上帶走。將鬼子趕出丘陵,陶峙嶽命令部隊放棄陣地向後轉移進入丘陵深處隱蔽,趙錫光167師接替防守。

首戰獲勝讓一軍上下很高興,傷亡三千可也造成鬼子將近兩千的損失,這在過去歷次戰鬥中都是少見的,黃埔出身的李正先、劉安祺也不得不佩服軍長的部署得當、八路軍的防守戰術相當有效。信心增強。陶峙嶽還是提醒他們敵人有些輕敵,咱們佔了地利突然襲擊,後面鬼子就會謹慎地多,火力準備會更猛烈,告訴弟兄們注意隱蔽一定要堅持到主力趕到。

趕到山前的藤井洋治看到的是自己的228聯隊攻擊受挫、傷亡過半,不由得怒火中燒,難道又碰到了陳明仁似的硬漢了。中國軍隊作風、戰術、技能諸方面的進步讓他很不舒服,要是每處都這樣拼消耗,皇軍什麼時候才能拿下南昌、拿下武漢,十天的期限豈不要泡湯?

他很不滿地聽了戰鬥經過,確信對方是一支匆匆趕來的輕裝部隊,只是訓練有素、佔據地利而已。呵斥了灰頭土臉的土橋大佐,命令他迅速整頓隊伍,準備繼續進攻。

大批飛機再次趕來對守軍陣地進行狂轟濫炸,山炮聯隊也在飛機指示下校正覆蓋,一二線陣地籠罩在硝煙塵土之中,那份震撼確實讓退在後邊反斜面的國軍官兵呼吸急促。

火力延伸後,陶峙嶽命令78師派出小部隊進入防線交替掩護且戰且退。把敵人引到167師陣地上去,一師做好側翼出擊的準備,準備再打鬼子一個反衝鋒,恢復陣地。

鬼子這次謹慎多了,一箇中隊在前面探路,步兵炮、機槍中隊在後面清楚威脅,後面一個大隊壓陣,另兩個大隊搶奪制高點。相互掩護向防線逼近,小股守軍對此確實沒有辦法,只能遠遠地打槍騷擾發揮不出太大作用反而成了鬼子飛機、火炮的攻擊目標。

陶峙嶽看着敵人改變了戰術乾着急卻無計可施,這種情況下要麼後方火炮阻攔、要麼使用地雷阻截,可他手裡這兩樣都沒有,只好放棄反擊把一師撤到主陣地後方準備打陣地戰。

終於在丘陵深處的蟬塘,中國精銳部隊與日本二線師團正面相撞。兩個執拗的指揮官,數萬不要命的男人在五六平方公里不大的空間裡反覆搏殺,飛機低飛掃射,75山炮、81迫擊炮、70步兵炮、50擲彈筒。加上九二式重機槍,鬼子組成立體密集火力網將第一軍前沿部隊籠罩在死亡陰影當中。而中國軍人藉助灌木、樹林、岩石的遮蔽,頑強堅守。

火力的懸殊差別不是勇氣和意志可以抗衡的,小小的山谷裡一軍將士使用步槍、手榴彈、捷克輕機槍、刺刀、工兵鍬拼死抵抗,可是在絕對實力面前只能且戰且退,傷亡慘重。

退到分水嶺時,陶峙嶽對三個師長說:“不能再往後退了,薛長官命令我軍堅守東鄉,可出了丘陵就是東鄉,我軍沒有重火力,藉助丘陵地形尚可一拼,退到平闊的東鄉只有死路一條,不僅會全軍覆沒還會給主力造成被動,我決心在此堅守,這裡就是一軍最後的陣地。”

黃埔二期畢業的李正先在淞滬戰場上也曾是威風八面的鐵血旅長,身負五創仍然死戰不退,信陽反擊消滅鬼子一個聯隊得授青天白日勳章,軍容壯闊豪情未減,在他看來國軍實力確實有了增長,即使不勝也不至於打敗,大不了再多幾處傷口而已,慨然應承。

趙錫光不是黃埔將領,雲南人,昆明講武學堂畢業後一直在贛軍裡打拼,因爲勇猛而逐步提升,北伐年間投靠國民革命軍以勇猛著稱,抗戰前在成都駐防,武漢戰役打響奉命率領本部併入胡宗南兵團,因爲是雜牌不受待見,成了一軍裡的受氣包犧牲品,所有急難險重任務都落在他們身上。

PS:鞠躬感謝書友peterzyj的月票支持,祝開心快樂,吃得香、睡得好、萬事如意!

第81章 受領任務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72章 政委的權威第619章 軍政分離第17章 抗聯往事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12章 期待輝煌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92章 全面佈局第154章 74軍來了第61章 徐州撤退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581章 趕到揭陽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9章 盤點家底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27章 撤離廣靈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23章 大意了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151章 英王府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251章 強軍的秘密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351章 將星雲集第100章 廬山2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60章 延安會議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30章 送他們下地獄第45章 說服黑虎第61章 擊斃笠原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44章 舌戰板垣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4章 鄧文山第348章 對策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59章 威服悍將第1章 延安訪友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385章 噩夢連連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49章 露出破綻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69章 要去蘇聯第36章 欺軟怕硬第17章 表裡山河第30章 統一戰線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637章 浙北惡化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79章 自己的軍工第642章 無人領取的勳章第47章 攻入魔窟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236章 南洋軍第9章 武林同道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344章 甦醒第68章 王明回國第87章 國際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