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勸皇上

當兆盛榕帶着人氣勢洶洶的來到皇后寢宮後意外的發現裡面一絲平靜就連印芙也安安靜靜地站在院子裡擡頭看着天空頓時一揮手“大家靜下也別聲就由朕和清王爺去”

“是”衆人用極低的聲音應道兆傅清幾步跟上兆盛榕輕輕地來到印芙跟前印芙因爲只顧關注天空也沒低頭所以很快就被兩個人給力劈暈了

在讓人把印芙暫時放在轎子裡這兄弟二人這才前去偷聽

“何嵐如若除了那個還有什麼嗎”這請求的聲音竟然是戚凌之的讓兄弟二人詫異極了不是說何嵐被皇后責怪嗎怎麼現在皇后請求何嵐呢

“自然有啊”這是何嵐帶着笑意的口氣“只是你走不出那一步也就沒法了哎可惜了只要大膽走出那一步也真正的能完成兆國大業了”

“那本宮是不是要出去向他們道歉呢”戚凌之又問道帶着急迫的口吻

“娘娘你似乎忘記了皇上禁足你十日現在纔是第四日啊你怎麼能出去呢除非那些洋人能來這裡纔不會計較失禮的不過你也不用擔心在他們那邊也不會過於計較的只是以後不來往而已”何嵐輕鬆自如的說道

“可是這樣不是對皇上不好嗎作爲一個當家的女主人不出面迎接貴客恐怕傳出去……”戚凌之似乎有點遺憾

聽到這時兆盛榕和兆傅清吃驚不異地相互望了一眼這到底是什麼狀況爲什麼戚凌之似乎害怕何嵐一樣何嵐和她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想到這時兆盛榕他們又悄悄地退回來到轎子跟前把轎子簾打開這才問道“印芙可醒了”

“已經醒了微臣暫時給她封了啞穴”林慶全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把啞穴給她解了朕有話要問她”兆盛榕開口道

“是”

當印芙醒來時看到是皇上正要下跪行禮時反被皇上阻止

“印芙朕問你話你必須實話實說可知曉”兆盛榕帶着責怪的口氣說道

“老奴定會實話實說的”印芙低下頭卑謙的說道

“今日皇后可曾說過你的級別高於何嵐的級別”兆盛榕脫口就是這句話頓時讓印芙身上起了冷汗

“回陛下娘娘不是那個意思娘娘只是口誤而已而且還有娘娘也是想讓清王妃……”印芙正在琢磨如何回答時卻被兆傅清一句話給堵住“你只准回答是與否就行不必如此解釋”

頓時讓印芙一時答不出來那個她怎麼敢承認皇后說自己級別高這樣得罪的可是三個人而她不過是一個奴婢而已那三個人分別是皇上、清王爺及皇后

“你不說就代表你默認了”兆盛榕板着面孔說道

“陛下娘娘真的不是有意的娘娘以爲清王妃是從五品的所以這才一時……”印芙嚇着急忙跪下磕頭

“呵呵這麼說來難道朕親自封何嵐爲一品誥命夫人的事皇后也沒當真”兆盛榕帶着冷笑“難道她真的不怕朕一時生氣而廢了她的後位成爲冷宮的第一廢后”

“兆盛榕你這可不行”就在這時突然轎子外傳來何嵐的聲音兆傅清一聽急忙跳下轎子伸出手攔住了她“嵐兒沒事吧”

“自然沒事而且我也與皇后結拜爲姐妹了”何嵐淡淡地一笑“陛下臣妾有一要求不知能不能說”

“清王妃就請說吧”兆盛榕面帶笑容應道

“能否把戚姐姐的禁足給解了”何嵐竟然如此爲皇后着想這讓兆盛榕和兆傅清吃驚不異

“爲什麼要解了她可是要害你啊”兆傅清急忙追問道

“戚姐姐說她想外出學學一些新穎的方法也好回來吸引陛下到時候陛下只寵她一個人就行了但是因爲禁足她也沒法外出學習不過陛下就請放心有臣妾在定會安全帶她出去遊玩一番也讓她知道民間的疾苦”何嵐緩緩說道帶着笑容“還有作爲一個男人對自己的結髮妻子除了會廢除會威脅甚至會禁足不做點好事似乎也不大好吧”

“如若皇兄害怕臣弟也可以一同外出遊玩咱們就來個微服私訪反正上次不是已經有過一次嗎”兆傅清再次說道 wWW● Tтka n● ¢○

“你這個小滑頭”兆盛榕想了下笑了總算鬆了一口氣然後無奈說道“好吧今日你受驚了那麼朕就準你的奏了皇后娘娘的禁足今日就結束了十日後與朕一同微服私訪去還有五北、九弟及卓晨、林慶全、麻森也要跟隨”

“臣妾謝皇上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何嵐這才與戚凌之一同跪下謝恩

而兆傅清和兆昌德也是跪下“臣弟遵旨”

“臣等遵命”這聲回答是卓晨、林慶全和麻森的回答

“大家平身吧”兆盛榕揮手道“凌之你把印芙帶回去以後少說那些失禮之話”

“是臣妾這就回去以後絕不會再說那些冒失之語了不知貴賓還在與否臣妾想前去獻樂畢竟臣妾可是一國之母啊也是當家的女主人”戚凌之在回答後又追問道

“貴賓已經離去了說是既然是朕的家事也不好影響朕了所以也都回去了”兆盛榕的話音剛剛落下何嵐不滿的聲音就起來了“哎呀我那個洋徒弟呢是不是也回去了真正的是不孝啊拜師也不給師傅辭別就要回去這多麼不知禮數啊我也真是吃虧死了”

看到何嵐這付樣子反而把衆人都給逗樂了就連戚凌之也是笑盈盈的樣子

“凌之你果然變美了”兆盛榕似乎從未發現過戚凌之會有如此風韻不由脫口而出

話一出口戚凌之臉一紅嬌羞道“陛下您看差了”何嵐一旁笑了“我就說過只要你放寬心去寬容對待他人定能讓自己的男人看到別具一格的風韻現在沒錯吧戚姐姐看到沒有這可是我教你教出來的”

“是是多謝嵐妹妹了”戚凌之也笑了笑得更加風采飛揚

“今晚朕就在皇后寢宮休息其他人就別打擾我們了”兆盛榕這話音一落下衆人極爲興奮一切又要恢復正常了

“皇兄這樣說那臣弟也要帶自己的女人走了”說着兆傅清趁何嵐不留意竟然伸出手把她抱在懷裡

“兆傅清趕緊放我下來啊我不要我不要”何嵐在拍打着兆傅清的手

“你要當多餘的人嗎就算你要當我也不會讓你當的”兆傅清低聲道隨即躍身而起消失在衆人面前

霍思輝本以爲自己告狀後何嵐會被懲罰可是沒想到何嵐不僅沒被懲罰返還讓何嵐與戚凌之結爲姐妹了這讓他心裡的氣更加難出經過一番思考決定還是要找太后說一番總不能讓何嵐把這皇宮搞得更加亂吧

當霍思輝來到慈和宮時恰巧聽見伊田還在說什麼但是太后卻是一付若無其事的樣子

朱嬤嬤看到霍思輝來小聲噓了一聲示意他要安靜暫時不要說話

霍思輝不解道“朱嬤嬤爲什麼伊公公到底怎麼了”

“伊田在告清王妃的狀自然把太后給惹惱了說是就不該這麼告狀的畢竟她剛剛與皇上關係緩和下來而且太后娘娘也是有清王妃這才活下來這樣以來不是讓她更加難作人嗎”

霍思輝聽了先是一怔隨即笑道“朱嬤嬤其實伊公公這事奴才也知曉不過那個事的確是很重要的而且還有更加讓人覺得可氣就的……”霍思輝掏出20文悄悄塞給朱嬤嬤隨即低聲道“皇上要微服私訪這事如若不告訴太后知曉將來皇上在外邊出了危險誰能承擔啊”

聽到這時朱嬤嬤接過文悄悄藏在身上隨即點點頭“這倒是一個理由我試着與太后說說看你在外邊稍候”然後朱嬤嬤小心翼翼地打開寢宮門在行禮後來到單于彩天跟前低聲幾句

單于彩天道“讓霍思輝進來吧”

“是老奴這就叫他進來”朱嬤嬤應道隨即看了一眼伊田又匆匆而走並小聲地把霍思輝叫進來還善意的提醒他要注意口氣別過於自大否則惹惱了太后也沒有好果子吃

當伊田看到霍思輝過來時頓時明白了霍思輝在皇后那邊失敗了看來他們還真是小看了何嵐

“奴才拜見太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霍思輝跪下行禮隨即恭恭敬敬說道

單于彩天坐在那裡不看他們而是把目光轉向了一旁桌子上的水只是靜靜地不說話而朱嬤嬤也是站在一旁一聲不語

沒人叫自己起來霍思輝也不敢自己起來生怕被太后責怪所以也一直跪着等着太后的懿旨……

第9章 他是王爺?!第11章 王爺的目的(上)第82章 衆人的勸解(上)兆昌德爲難何嵐反被吸引第60章 晴公主告狀被駁上第66章 御膳房大亂(下)第137章 皇后給豎敵(上)第49章 婉拒提議(上)第80章 老闆出現(上)第21章 壽誕之上(上)兆盛榕無法納入的何嵐第143章 晚膳三賠罪(下)第35章 皇后的擔心(下)第99章 何嵐的辯解(下)第90章 夜闖皇宮(下)第122章 成爲異性好姐妹(上)第102章 皇上的怒氣(上)第5章 火燜灌腸第145章 救兆晴妙出火海第71章 亂騰的後宮(中)第97章 太后的忠告第144章 兆晴妙的求助第94章 兆傅清的搞笑(下)第68章 奇葩飯店(下)第146章 再當紅娘(上)第124章 皇宮的笑聲再現(上)第104章 周泉出計第109章 豐盛的晚宴(下)第12章 王爺的目的(中)第58章 外來威脅者(中)第70章 亂騰的後宮(上)第30章 慶功酒(上)第106章 洋人來了(中)第43章 伊田的詭計第87章 思想矛盾(上)第117章 微服私訪當紅娘(上)第23章 壽誕之上(下)第40章 皇上的宣詔(上)第40章 皇上的宣詔(上)第14章 進入御膳房(上)第56章 晴公主傳信第29章 被封官第60章 晴公主告狀被駁上第98章 何嵐的辯解(上)第46章 何嵐的反駁第28章 王爺的追問(下)第92章 生氣而爭吵(下)第20章 太后的難題(下)第113章 勸皇后第90章 夜闖皇宮(下)第37章 太后的打探(下)第77章 過三關(上)第140章 冷笑反詰(下)第45章 兆晴妙的勸說第41章 皇上的宣詔(中)第34章 皇后的擔心(上)第97章 太后的忠告第145章 救兆晴妙出火海第117章 微服私訪當紅娘(上)第4章 烤老鷹第72章 亂騰的後宮(下)第20章 太后的難題(下)第145章 救兆晴妙出火海第50章 婉拒提議(下)第107章 洋人來了(下)第87章 思想矛盾(上)第96章 單于玲的告狀第88章 思想矛盾(下)第59章 外來威脅者下第146章 再當紅娘(上)第69章 何嵐發威第139章 冷笑反詰(上)第71章 亂騰的後宮(中)第65章 御膳房大亂(中)第85章 一則公開通告(上)第99章 何嵐的辯解(下)第19章 太后的難題(中)第51章 拒絕好意(上)第143章 晚膳三賠罪(下)第80章 老闆出現(上)第123章 成爲異性好姐妹(下)第81章 老闆出現(下)兆昌德爲難何嵐反被吸引第93章 兆傅清的搞笑(上)第108章 豐盛的晚宴(上)第148章 兄妹夜談(上)第132章 王爺的條件(下)第13章 王爺的目的(下)第120章 失望之單于玲第31章 慶功酒(中)第18章 太后的難題(上)第93章 兆傅清的搞笑(上)第41章 皇上的宣詔(中)第60章 晴公主告狀被駁上兆昌德爲難何嵐反被吸引第39章 歡樂的御膳房(下)第89章 夜闖皇宮(上)第154章 公主的婚宴第44章 勸說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