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分工和流水線
隔天,上午10:00,奉天門東偏殿。
孟歆被傳召到了殿內。殿內的上首,正坐朱棣。
左首是:工部尚書--楊榮、兵部尚書--楊士奇、御用監提督--鄭和、還有一個是司禮監兵仗局劉漢坤。
右首是:太子--朱高熾、太孫--朱瞻基。
孟歆上前,跪拜、扣頭、施禮。
朱棣正襟危坐,正色道:“朕同意你的看法--分工、合作是生產BQ的正途。可是,你只是生產槍管、彈簧,是不是太少了?你是拈輕怕重?還是朕給的錢少了啊?”
孟歆這個氣啊!這個LWB今個是吃了槍藥了嗎?
孟歆從懷裡拿出四張圖紙--槍管的三視圖和剖面圖,說道:“皇上,請看--這是槍管的三視圖--就是--從正面,上面和側面(左面或右面)三個不同的方向看一個物體,根據物體的形狀--描繪出的三張所看到的圖,即爲三視圖。從正面看到的圖形叫做正視圖(主視圖),從上面看到的圖形叫做俯視圖,從側面看到的圖形叫做側視圖,在三視圖中一般是選從左面看到的圖形即左視圖。鐵匠師傅看了這幾張三視圖,就知道產品的形狀和加工尺寸、精度。從槍管的側視圖可以看得出來--槍管的外徑爲16毫米、內徑爲--7.62毫米。初加工--第一道工序--要軋製一根17毫米的鋼棒;第二道工序--要在650毫米長的鋼棒中鑽出一個內徑7.6毫米的、筆直的孔洞,誤差要小於0.01毫米;第四道工序--要給鋼棒外拋光1毫米、誤差要小於0.01毫米;第五道工序--開始細加工--要在孔洞內進行第一次拋光1毫米,誤差必須小於0.003毫米,內徑達到7.61毫米;第六道工序--精加工--在孔洞內進行第二次拋光1毫米,誤差必須小於0.001毫米,內徑達到7.62毫米;第七道工序--精加工--在孔洞內進行四條膛線的刻畫,不允許有誤差。”
孟歆特意拎出那張剖面圖,指着圖中--旋轉、延伸的膛線,說道:“膛線刻畫的精準,決定射擊的精度--我們的BQ設計的射擊精度是--有效射程400米、標尺射程1000米、最大射程1500米。沒有精確的膛線--子彈就不會達到高速的旋轉--就會大大地降低命中率。有效射程--最多100米。這還不說槍管的特殊材質,總不能打上幾百發、1一、二千發子彈以後--槍管、膛線就磨損了吧?更不用說彈簧?”說完,孟歆靜靜地看着朱棣。
朱棣知道--莽撞了--誤會了孟歆。
朱瞻基和稀泥,說道:“大傢伙都是爲了做好BQ。主要是加工起來,困難太大。不是想要擺脫你--能者多勞嗎!”
孟歆拿出了BQ所有零件的三視圖,說道:“大傢伙好好地看一看--這是56式半自動BQ的十大組成部分分別爲:刺刀、槍管、瞄準具、活塞、機匣、槍機、復進機、擊發機、彈匣與槍托--一共48個零部件--先撿出容易加工的部分。不好加工的,咱們商量、商量,看一看怎麼辦?”
大傢伙七嘴八舌、吵吵嚷嚷。最後,剩下兩個零件--沒有人敢說能夠完成加工--一個是整體成型的子彈匣、一個是子彈匣內彈出子彈的彈簧片。
孟歆說道:“彈簧片主要是材料問題。我們煉製槍機的彈簧鋼時候,多練制一些--具體的數量再覈算--我們製作棒材、線材的時候,給你們製作一些板材--有了彈簧鋼板材,彈簧片的成型--沒有問題吧?子彈匣是衝壓成型的,有專業的衝壓機牀。就看鐵匠師傅的手藝了。剛一開始,成品率肯定不高,沒有辦法--多練手吧!”
“還有,槍機中的撞針、撞針--一定要淬火--咬有經驗的老師傅。”
劉漢坤提議:“像孟歆的大明皇家百信機械廠--生產槍管一樣--所有的生產工序儘可能地分解。讓工人互不接觸,有利於保密。每一道工序,制定加工的尺寸精度和標準、質量標準等等。”
孟歆強調:“每道工序之間的關係、流程、順序等等,包括路徑--統統地規劃、固定下來,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前到後、從裡到外等等,一道一道形成流水一樣的--流水線。工人儘量找有家室的--最好是有兒有女、高堂健在的。還要提高他們的工資--不能強迫他們保守秘密。至少要讓他們生活無憂,心甘情願地爲大明、爲國家、爲工坊、爲自己保守秘密。”
最後,孟歆代表大明皇家百信機械廠簽訂了技術協議和委託管理(臨時)衝壓(子彈匣)生產班組的合同--還是衝壓機牀的能源--電力、電池問題。
56式BQ總裝廠和相應的7.62*39毫米子彈生產廠由劉漢坤負責--設置在兵部的火器坊和手榴彈、地雷、沒良心炮的生產在一起--便於安保和管理。
大傢伙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吵吵嚷嚷了一個多時辰,終於--塵埃落定。
朱棣勞、朱高熾心勞力的卻心情舒暢--高高興興地請大傢伙吃飯。
朱瞻基拉着孟歆鬼鬼祟祟地溜走了。
孟歆想到:大明的工業化、標準化在潤物細無聲之中--悄悄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