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

潘濬真的沒有吹牛,他在零陵郡內部的威望之高,完全超乎了石苞的可理解範圍。

反正吧,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在石苞看來,就有點太過於玄幻了些。

在依靠自身威望直接勸降了都樑縣後,潘濬甚至都沒有讓石苞分兵南下,只是派人寫了幾封信送出去,直接導致了零陵郡南部的洮陽,零陵,始安三縣選擇重歸大漢。

而後,潘濬建議石苞,暫緩北上攻擊屯駐在夫夷的陸凱,而是往東,攻打零陵郡的郡治泉陵縣。

泉陵縣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攻下泉陵,就等於是掌握了進入桂陽郡和長沙郡的跳板。

這麼重要的地方被攻擊,潘濬不相信屯兵在夫夷的陸凱會沒有動作,而只要陸凱選擇率兵離開夫夷縣,那麼潘濬就有把握可以直接勸降夫夷縣的世家大族,讓夫夷縣兵不血刃的歸順大漢。

如此一來,陸凱率領的零陵郡兵,就成了無家可歸的浮萍軍心必然渙散。

介時石苞再反身攻擊陸凱率領的零陵郡兵,必然大勝。

而陸凱敗,泉陵必然不能久守,想來也只有投降一途可走.至此,零陵郡就徹底平定了。

石苞一聽,潘濬都已經計劃的這麼完美了.那還有啥好說的,依計而行就是了。

就這樣,石苞在都樑縣稍微停留休整了五天,然後留下三千人給潘濬駐守都樑縣以防萬一,自己帶着兩萬七千混編隊伍,朝着泉陵縣而去。

而呆在都樑縣的潘濬,在石苞出發沒多久之後,就收到了零陵郡南部三縣縣令的書信.這些人,都願意“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重新歸順大漢朝廷。

你真的不能怪這幫縣令這麼牆頭草,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理由。

首先,是潘濬在零陵郡的威望,確實非常的高。

潘濬在零陵郡呆的時間太長了,長的這裡的各縣縣令,除了泉陵縣縣令是東吳那邊直接任命過來的,其他各縣的縣令,都是潘濬當年提拔起來的本地世家子弟。

知遇之恩啊,這個東西但凡要點臉的人,都得認的。

其次,東吳治理零陵郡的方式,也確實讓零陵郡的本地世家大族們,極度的不滿。

當年潘濬在零陵郡東北部開墾沼澤灘塗,在零陵郡南部通過自己的私人關係,跟交州士家開通商道聯繫,讓整個零陵郡的世家大族們跟着潘濬可以說是賺的盆滿鉢滿的。

又能得到土地,又有錢糧可掙.潘濬在零陵郡內極高的威望,就是這麼來的。

可東吳的人一來,東北部新開墾的那些沼澤灘塗土地,全都被東吳的世家大族們給瓜分了,南部世家那裡這些年跟交州士家的貿易,隨着呂岱一舉覆滅交州士家,這條貿易路線也斷了。

你說說,零陵世家大族們,對東吳,能有個屁的好感啊。

但可惜,零陵郡地處武陵郡,桂陽郡,交州的三面包夾之下,就算世家大族手裡有那麼點私兵,但肯定不可能是三郡東吳兵的對手,而且呂岱這個人,也不是那麼好惹的實在沒辦法之下,零陵郡的世家大族們,這纔不得不隱忍了下來。

現在好了,潘濬回來了,不僅帶來了大漢的精兵,同時還帶來了新的利益分配方案按照潘濬的描述,以後零陵郡重歸大漢以後,零陵郡內部的利益分配,可就是大家自己說了算的了。

這點,不僅有潘濬打包票,還有來自大漢丞相諸葛亮的背書這兩人的信譽,可比那些個吳狗要可靠的多。

這種情況下,只要腦子稍微清醒一點的世家大族,都知道應該怎麼選。

很輕易的,潘濬僅靠幾封書信,就勸降了半個零陵郡,而剩下的半個,就看石苞能不能吸引陸凱從夫夷縣出兵了。

而此時的陸凱,終於是察覺到了身後的異樣.他終於是接到了來自零陵郡南部的情報,得知身後的半個零陵郡,全都反了。

陸凱直接驚呆了。

說實話,這事兒吧,真不能怪陸凱的反應太慢。

東吳的整個軍事情報體系,在零陵郡內,就一直運行的不是很通暢。

上次石苞在零陵郡北部肆虐,哪怕是呂岱親自領兵圍剿,依然總是慢人一步.原因其實很簡單,當地的世家大族並不願意配合東吳軍。

那還只是石苞一個人,打着大漢的旗號,四處流竄作戰,就已經有了這樣的結果.這次,可是潘濬親自帶兵殺回來了。

陸凱能在半個月之內得知零陵南部的巨大變故,已經算是他足夠警惕,在零陵南部提前安排細作蒐集情報的原因。說起來也是挺可悲的.在自家的領土上,陸凱居然還要通過安插細作才能得知軍情機密。

但不管如何吧,現在陸凱已經知道零陵郡南部四縣反叛,同時也得知了石苞帶領三萬蜀軍,直逼泉陵縣。

現在擺在陸凱面前的,有兩條路。

一條,是直逼身後的都樑縣,剿滅駐紮在那邊的潘濬所部蜀軍。

陸凱在搞清楚零陵南部四縣反叛的原因後,立刻就察覺到了潘濬的重要性.只要剿滅了潘濬,那麼剩下的三縣,必然也會隨之平定,連出兵的必要都沒有。

另一條,就是趕緊率兵去增援泉陵,保住郡治的同時,也可以阻止石苞闖入桂陽,甚至長沙郡。

但不管哪一個選擇,陸凱都必須立刻出兵,而且只能選擇一條路線進軍,不能兩者兼顧。

去圍剿潘濬,就只能坐視泉陵被攻擊,而如果去救泉陵,能不能守住先不說,南部四縣叛亂的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大。

這樣的路線選擇,就已經足夠讓陸凱頭大的了,可還有一個更加讓陸凱頭大的問題——他根本不能就這麼簡單的出兵,離開夫夷縣。

陸凱雖然軍事能力比不上自己的族叔,但好歹也是有一定的戰略眼光的。

離開夫夷縣的後果,陸凱其實還是能看明白的他潘濬能勸降零陵南部三縣,難道就不能勸降夫夷縣了麼?!

一旦夫夷縣倒戈蜀軍,那麼陸凱所部的一萬郡兵就會變成無根之萍,到時候軍心渙散,根本不具備一戰之力。

後果,不堪設想。

可是,陸凱又不能一直在夫夷按兵不動。

他要是在夫夷呆着不動的話,潘濬完全可以聯絡南部四縣,湊出一支世家的私兵隊伍來守衛城池,這樣再想平定南部四縣的叛亂,要付出的代價可就太大了。

而更要命的是,石苞那一路,三萬蜀軍進攻一個泉陵,而泉陵現在守軍都不到五百人.陸凱甚至都不用去想,當泉陵縣令得知自己要用五百人對陣三萬蜀軍的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決策。

能逃離泉陵,去往東吳其他郡縣,都算是這個縣令忠於大吳了。

泉陵是肯定守不住的,而泉陵一旦守不住,現在守備力量基本等於沒有的桂陽郡,也就直接暴露在蜀軍的鋒芒之下了。

蜀軍要攻取桂陽郡,根本不用打,一路行軍,然後派人去接收縣城就可以了。

當然,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石苞在攻克泉陵後,一旦選擇領兵北上,直接進入長沙郡長沙郡兵現在都集中在羅縣一帶,南部根本毫無防備。

駐守西縣的朱然,有非常大的可能,要直接面對蜀軍的前後夾擊了。

而一旦朱然守不住的話荊南四郡丟失,已成定局。

陸凱的戰略眼光真的不差,他終於是理清楚了蜀軍這次進攻荊南的所有戰略意圖。

但陸凱的軍事能力又真的無法跟他的族叔相比,他雖然能看清楚蜀軍的所有戰略意圖,但他卻想不出任何破局的辦法。

現在的陸凱,非常的無力,他感覺,不管他做出什麼樣的決斷,是不是離開夫夷縣,好像都沒有什麼好結果。

嗯.其實,也不是沒有第三個選擇。

第三個選擇,就是陸凱現在立刻北上匯合武陵縣的呂岱,然後和呂岱一起棄守武陵郡,全力支援長沙郡的朱然。

這樣,集合六萬兵力據守長沙郡各處,阻擋超過十萬的蜀軍圍攻.守住長沙郡,應該還是可以的。

只是,如此一來,就等於是徹底拋棄三郡這麼大的戰略決策,不是他陸凱區區一介太守,能做出來的。

而且,這麼做的好壞,陸凱也無法徹底研判。

這種決策,哪怕是朱然將軍,恐怕也不敢輕易決斷。

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662章 張溪罵陣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49章 大勝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1209章 變數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996章 試探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183章 秋收第243章 爭議第1231章 魏亡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507章 開戰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176章 誤解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487章 佔便宜第988章 巧合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456章 反攻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60章 授徒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506章 等第591章 大昌集第1130章 變策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863章 突圍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737章 爭(二)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91章 準備退路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686章 公平第59章 諸葛出山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706章 拖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429章 搶時間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766章 人選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1184章 急襲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52章 軍中嬉戲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168章 解釋第92章 疲兵之計第1159章 分工第1213章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813章 撤軍第19章 練兵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502章 重想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621章 跑了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658章 投誠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1215章 下詔伐吳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246章 去成都第11章 鄧艾?!第60章 授徒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