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方案

其實吧,諸葛亮下令全軍暫停進攻,短暫休整的事兒,也不能算是誘餌。

這幾天的進攻不順利,軍中雖然沒有士氣低落,但難免有些焦躁的情緒.爲了防止某些將軍打起來上頭,不管不顧的強攻,諸葛亮才下令暫時休整的。

嗯,這些個將軍說的不是別人,就是關平,寇封兩個人。

有一說一,這兩人,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他們最多就是一個合格的將軍而已這些年來,一直如此,已經不可能改變了。

如果有個人能統帥他們,讓他們聽命行事,那麼他們也能發揮出極高的戰術價值,但你如果讓他們單獨統兵,遇到小問題還好,遇到像現在這樣需要協調作戰的大戰役,這倆就差的那麼一點。

打起來容易上頭,必須要進行一些限制,否則的話,第一個因爲久攻不下傷及士氣的地方,就是他們這裡。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原因,諸葛亮必須要插手調整整個戰役的進攻節奏。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也確實跟王昶率領的援軍即將抵達有很大的關係。

諸葛亮向張溪求援,本來是指望張溪能分點兵力過來幫忙.能來個一兩萬人,諸葛亮就已經很滿意了。

畢竟,河東戰事,張溪以七萬人牽制十萬人,抽調太多的話,威懾力也會減少,張溪反而可能落入魏軍的圍攻之下。

可諸葛亮也沒想到,張溪居然直接讓王昶帶着三萬人來援,自己帶着一萬多羌胡騎兵和兩萬多郡兵退守孟津渡了.那這三萬士卒,諸葛亮必須用在刀刃上。

暫停進攻,休整一天,一方面是爲了保住軍中士氣,另一方面,也是在等王昶所部到來,然後再發動總攻擊。

至於司馬懿,他如果現在要安排撤軍,諸葛亮也有足夠的把握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動員,並且出兵追擊,而如果他錯過了這個撤軍機會,那麼接下來的時間裡,諸葛亮是不會給司馬懿任何撤軍的機會了。

王昶的這三萬人,就是諸葛亮決戰的信號只要到位,就開始全力猛攻。

因此,司馬懿到底是撤軍還是按兵不動,其實都在諸葛亮的計劃之內,根本不是司馬懿認爲的,引誘自己主動退兵的誘餌。

而在雙方進行了一天休戰後,隔天,大戰繼續開始。

依然還是三線強攻,但這次強攻不過兩天的事件,郭淮那邊,第一個頂不住了。

沒辦法啊,以前郭淮用三萬人對抗諸葛亮的不到四萬人,雖然辛苦,但依靠營寨防禦和依託身後酸棗城的接應,倒也不至於太處在下風。

可現在,郭淮是用三萬人在應對蜀賊近乎七萬人的進攻.王昶已經領兵增援到位了。

兵力差距進一步拉大了,而郭淮要面對的敵軍將領,跟其他兩條防線也沒法比。

諸葛亮,魏延,胡奮,王昶這四個人,哪個好惹?!

諸葛亮足智多謀,統帥調度有方。

魏延,胡奮武勇過人,作戰兇猛。

如今又多了一個能文能武,擅長查漏補缺的王昶.郭淮的日子能好過纔怪咧。

一開始的時候,郭淮還能勉力支撐,可在經歷了三天之內,每日傷亡人數高達千人之後,郭淮是真的撐不住了。

倒不是說郭淮現在已經傷亡慘重到無力支撐局面的地步了,而是如果按照現在的傷亡數字長期積累下去.再堅守十天,單單是郭淮負責的西路防線,就有可能傷亡萬人以上。

郭淮麾下一共就只有三萬餘士卒,傷亡過萬人,就是傷亡三分之一了。

恐怕還沒等到蜀賊久攻不下,士氣低落,自己麾下的士卒反倒會首先撐不住,因爲傷亡過大而導致軍心不穩吧!!!

郭淮必須提前把這種可能性考慮在內,並且提前告知司馬懿,讓司馬懿早有決斷。

而司馬懿這邊其實壓力也很大。

郭淮好歹是有三萬人,而他的對手也不過最近才漲到七萬人的司馬懿這邊,一直是用不到兩萬人在對抗鄧艾指揮的五萬士卒的進攻啊。

之前司馬懿能撐下來,一方面是司馬懿的用兵力能力真的很強,指揮防禦滴水不漏,另一方面,也是司馬懿鐵了心的縮在營寨內苟着一動不動,絕對不做多餘的事情。

前面的四五天進攻,鄧艾用兵還是比較謹慎理智的,如果敵軍有防禦空檔可以利用,鄧艾就抓住機會一點突破,但如果突破不進去,鄧艾也是立刻下領收兵,不會選擇強攻。

簡單來說,鄧艾的用兵風格,還是受到了他老師的影響,不太捨得用麾下士卒的性命去堆取勝利。

司馬懿也是佔了這個便宜,纔算是擋住了鄧艾的優勢兵力進攻。

可現在,連諸葛亮這樣的人都下令全線強攻了,那鄧艾也不好再按照自己的想法用兵.作爲一名統帥,該狠下心的時候,也必須得狠得下心才行。

嗯,這也是張溪傳授給鄧艾的用兵心得之一。

而鄧艾一旦選擇強攻,兵力處在劣勢的司馬懿也有點支撐不住了。最重要的是,隨着郭淮,陳泰等人相繼派人前來告急,表示這幾天蜀賊的進攻力度加大,攻勢加強.很顯然,這不是敵軍一路將領的臨時起意,而是有組織的強攻。

諸葛亮這是要用強攻尋求單點突破,然後以點破面了。

這種情況下,其實司馬懿有兩種應對選擇。

一種,是留下來硬撐,爭取撐到蜀賊的這波進攻節奏退去,然後再安排退兵.這樣,是有可能有驚無險的完成退兵的。

只是,能退回去多少人,可就不好說了。

這一圈強攻,按照現在各條防禦線上彙報的傷亡人數來看,十天之後,魏軍至少要傷亡兩萬人以上.如果在加上撤軍途中可能造成的傷亡,最終能撤回冀州的士卒,能有三萬人就是老天保佑了。

哪怕加上第一,第二批撤回去的四萬人,總共也只能撤回去七萬人。

這次會戰,不算河東地區,光光兗州,大魏前後投入了大概十五萬大軍,最後撤回去只有七萬人,還丟了整個兗州.司馬懿的罪過,不是一般的大。

當然,能撤回去這些人的前提條件,還是魏軍必須守住三條防線種的任意一條,如果有一條沒有守住的話,那結局甚至有可能是全軍覆沒只有第一批,第二批撤回去的四萬人而已。

這個應對方式,太被動了,風險也太大了。

而第二種應對方式是壯士斷腕。

在蜀賊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前,立刻安排撤軍,留下一部分斷後,其餘的主力迅速撤到延津渡口,儘快撤退。

但是,考慮到蜀賊總兵力已經超過了十五萬,並且有騎兵相助,這次撤兵的安排,必須慎之又慎。

司馬懿不是沒有相應的撤兵計劃,但如果按照司馬懿的計劃來的話,恐怕“賣”一個陳泰,已經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了。

爲此,司馬懿不得不把自己的想法和困境,寫成書信,送到酸棗城內和西線,交給陳泰和郭淮兩人,請兩人一起參謀決斷。

說好聽點,是參謀決斷,說難聽點.其實司馬懿是希望這兩個人,能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

給陳泰的信中,司馬懿其實說的很直白了。

他希望陳泰能率領五千人,堅守酸棗。

不求他以死報國,只求他能爲大軍拖延出三天的撤軍時間,之後,哪怕是陳泰開城投降,他在鄴城的家小,司馬懿也會一力保存下來。

同時,司馬懿也在信中跟陳泰挑明瞭,留陳泰守酸棗,其實也是在成全陳泰本人和潁川陳氏。

潁川郡在這次大戰中失守的那麼快,其實就已經表明了潁川世家的選擇和立場,他們已經集體選擇了投向蜀漢。

陳泰就算回到了大魏朝中,沒有地方世家的支持,他也不可能有太好的發展。

相反,這次只要陳泰能堅守酸棗,爲司馬懿撤軍拖延到三天時間,保全了魏軍主力退回河北,就已經是潁川陳氏一族,對大魏的忠心表現了。

至於之後陳泰是不是開城投降蜀漢,已經不重要了身陷必死之地,爲國取義,哪怕是曹叡,都不會對陳泰是不是投降蜀漢有任何想法。

畢竟,是大魏先放棄的陳泰,而不是陳泰先拋棄的大魏.這年月,也不苛求所有人都能做到以死全節。

而陳泰之後投降蜀漢,他同樣能再次成爲蜀漢內部的潁川世家領袖,而蜀漢朝廷,不管是出於安撫潁川世家的立場,還是看在陳羣當年跟劉備私交的立場上,都不會爲難陳泰,甚至還要重用陳泰。

某種程度上來說,司馬懿留下陳泰守酸棗,其實就是在跟陳泰一個體面的,不損壞潁川陳氏名聲,同時又相對合理的轉換陣營的機會。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麼做,對大魏也有好處。

這也是司馬懿能心安理得的“賣”陳泰的理由。

對陳泰,司馬懿可以這麼去直白的去勸說,畢竟大家都是大世家的代言人,內心裡的東西,大家都差不多。

可對郭淮,司馬懿卻沒法這麼說郭淮也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沒錯,但郭淮這個人,有節操。

而且,歷仕大魏三代的郭淮,跟陳泰這個官二代,是完全不同的。

這樣的人,是不可能用什麼利益關係去說服他.能說服他,只有大義。

司馬懿在給郭淮的信中表示,他比較傾向於第二種應對方案立刻撤軍,並且,司馬懿願意親自率領前部,爲大軍阻擋騎兵威脅,同時把中軍交給郭淮率領。

而郭淮的回信,也不出任何意外豈有一軍主帥,以身犯險之理?!

第547章 逃命第423章 鏖戰第35章 酒之事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367章 花關索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956章 影響第39章 訪友第807章 夜戰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9章 寇封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180章 迎親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372章 密謀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1147章 破關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139章 變故第194章 示範區第59章 諸葛出山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868章 選擇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778章 舌辯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146章 回府第706章 拖第665章 突圍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563章 圍堵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400章 夜襲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486章 衆議第735章 決議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984章 聯姻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894章 撤離第539章 追擊夏侯楙第26章 找原因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580章 接應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30章 攻城(一)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766章 人選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41章 應對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83章 秋收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94章 援兵到來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1051章 戰略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1234章 悲歡不定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158章 送犁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