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分配任務

第397章 分配任務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被張溪當衆給噴的體無完膚.鬧的魏延臉色一陣紅,一陣白的,偏偏還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張溪主要是煩這個貨,歷史上沒事兒就扯這個子午谷奇謀,每次都用來煩丞相,偏偏後世還有一羣傻子文人跟着起鬨,哪怕曹真和高迎祥先後用數萬大軍的生命來證明這計策不可行,還是架不住有人覺得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牛逼。

魏延對張溪這麼不給面子的駁回自己的計策相當的不滿,甚至有些憤恨。

但到底,這裡是軍議,本來就是大家暢所欲言的地方,自己既然提出了計策,就得接受別人的質疑。

而且張溪好歹是給出了自己計策不可行的地方在哪裡,只要自己能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那依然可以說服主公,採納自己的計策。

但魏延想來想去,還真的沒辦法解決張溪提出來的問題。

要想守住長安,哪怕只是拖時間等到劉備來援,唯一的辦法,大概就是增加自己帶去的士卒數量。

可子午穀道那個地方,魏延也算熟悉,派人去勘察過的,要通過那地方,帶幾千人是最合適的,撐死不能超過一萬人,不然行進的速度就太慢了,而且等到出了子午谷,帶的糧草估計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而即使自己能快速攻下長安,依靠長安城內的糧草獲得補給.靠一萬人面臨兩面夾攻,同時還要鎮壓長安城內的世家豪族,等到劉備大軍到來,也有些勉強。

魏延雖然有信心能堅守,但戰爭本來就不可預測,自己又是孤軍深入,堅守長安的時間長短很難預測而一旦守不住,那就是自己和帶去的士卒全軍覆沒的下場。

這個責任,魏延真的擔不起。

因此,對自己的計策,魏延只能再三強調自己會堅守,只要主公大軍行進順利,就可以一戰而平定關中,這樣收益最大。

事實上,就連劉備都知道,這時候的魏延只是在死鴨子嘴硬而已。

張溪也懶得再刺激魏延,畢竟張溪的目的是證明魏延的子午谷計劃不可行,並不是真的要往死裡擠兌魏延。

因此,儘管魏延還在嘴硬,但張溪懶得跟魏延囉嗦,直接退回自己的位置,等待劉備分配任務。

戰略目標已經明確了,第一步就是斷隴,第二步纔是進攻關中。

戰術方法也明確了,第一步令大將領兵出褒斜道,第二步就是大軍出武都郡,走祁山道,繞道進入涼州。

接下來,劉備開始做出軍事安排。

首先,出兵褒斜道的人選,必須是大將,而且是要能給曹魏方面帶去震懾力的大將,不然無法讓曹洪相信這是主力大軍,親自領軍前往褒斜道口布防。

因此,劉備開始在軍中詢問,誰願當此大任。

這個時候吧,武將陣營中,就沒啥人願意站出來了。

畢竟,這個只是疑兵,不管大軍勝敗,疑兵都不會有太大的戰功的。

而且既然是疑兵,那麼兵力必然不會太多,要靠少數兵力吸引住曹洪的主力大軍,沒點本事還真的做不到。

一旦疑兵潰敗,讓曹洪察覺到大軍的虛實,領兵快速增援涼州或者退回長安,那麼這次出祁山的戰略目的,也就徹底失敗了。

一般人,真的沒有這個把握能站出來領這個軍令。

而趙雲看看現在的局勢,再想想衆人中符合劉備要求的人選.這也就只有自己適合了。

一方面,趙雲是劉備心腹愛將,這些年的名聲不小,雖然不如關張馬等將,但卻也算的是劉備帳下名將。

另一方面,趙雲智勇雙全,有領兵阻擋曹洪大軍的能力,爲人又謙和,不會去爭搶功勞這種時候,自然就站出來,領取這個軍令。

劉備也非常的欣慰。

畢竟,劉備也是知道的,這個疑兵不好帶,不僅要求有能力,還得是智勇雙全,才能不讓曹洪看出破綻。

自己帳下的這些名將們,二弟在襄樊主持襄樊方向的北伐,而三弟.三弟雖然這些年長進不少,但這麼重要的任務,劉備還真的有點不太放心交給三弟去做。

至於馬超馬超但凡有這個腦子,也不至於被曹操從涼州趕到益州來。

再說,馬超另有大用,等出了涼州後,馬超帶領的義從騎兵,可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剩下符合條件的人,也就是趙雲和張溪兩個人了。

而比起張溪,趙雲作爲劉備的老牌心腹,名氣更大,更符合這次的作戰任務要求。

現在趙雲主動站出來領了這個吃力不討好的疑兵任務,劉備大大的鬆了口氣.到底是子龍,關鍵時刻就是靠的住。

但光讓趙雲去當這個疑兵也不夠,畢竟這次是劉備親自領兵,主攻方向肯定是劉備所在的地方,光靠趙雲去嚇唬曹洪,人曹洪也不一定相信。

因此,劉備把自己的漢中王大纛和黃羅傘蓋等物都交給了趙雲,並且命令陳到親領一萬白毦兵,歸趙雲指揮。

有了自己的旗幟和黃羅傘蓋,再加上自己的親兵護衛都出現在了褒斜道,劉備不相信曹洪有這個腦子會不上當。

而剩下的將軍們,各自回營統領兵馬,隨時準備出戰。

做完這些安排後,劉備宣佈散帳。

散帳後,劉備第一個反應,就是帶着自己的御用醫官,去給法正看病。

劉備可是記得呢,剛剛開始,法正就一直咳嗽不停,不知道是因爲漢中天氣寒冷,法正偶感風寒,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總之,劉備放心不下,讓人趕緊去給法正看病。

畢竟是自己的謀主嘛,馬上又要出征了,劉備不希望法正出什麼意外。

這一次北伐,根據戰略部署,襄樊那邊的二弟有徐元直輔助,問題應該不大,而自己這邊,諸葛軍師還是要留在漢中,總督後勤糧草的,能待在自己身邊參贊軍機的,也就是法正和龐統兩人,這兩個人,劉備一個都不想失去。

而醫官給法正下的診斷,是溫病。

這得感謝張仲景,感謝他寫的《傷寒雜病論》,也得感謝張溪弄出了紙張和雕版印刷術,更得感謝劉備把《傷寒雜病論》給普及了。

在這本書裡,張仲景對傷寒和溫病做出了再次細緻的劃分.否則按照法正的這個症狀,大部分醫家都會認爲是傷寒,而不是溫病的。

按照現代中醫的分類,其實就是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的區別雖然都是感冒,但風熱和風寒的感冒症狀不同,在中醫領域,用藥也是不同的。

要是風寒感冒,你吃治療風熱感冒的藥,那本來幾天就會好的感冒,說不定就能給你拖個十天半個月的,而自己還不知道是自己吃錯了藥的緣故,以爲是自己的體質不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板藍根板藍根是治療風熱感冒的良藥,但如果你渾身發冷,怕寒,有明顯的風寒感冒症狀,去喝板藍根反而有加重病情的可能。

中醫麻煩就麻煩在這裡,很多病症講究的是對症下藥,這玩意兒沒個十幾二十年的行醫經驗是很難成爲大師的,不小心用錯藥,反而有反效果。

就好像現在的法正,本身這幾年的身體就不太好,身體免疫力不足,一個普通的風熱感冒,要是用當成風寒感冒來治,很有可能出大問題。

但現在,因爲《傷寒雜病論》的普及,醫官們也懂得初步分辨風寒和溫病的區別,做出了正確的診斷,那麼剩下的事情,就比較好辦了。

醫官給開出的方子,是《傷寒雜病論》裡記載的治療方案,再結合法正體虛的身體狀況,醫官囑咐法正,必須臥牀休養,不可勞累。

畢竟這個年代吧,也沒抗生素啥的,人的身體條件確實不如現代人,這種溫病弄不好也是要出人命的,因此醫官爲了保險起見,做出了最穩妥的診斷。

可法正不幹啊。

馬上就要北伐了,自己這個謀主怎麼可以不在主公身邊分憂解難,反而臥病在牀休養呢?!

再說了,法正真不覺得自己的身體已經到了要臥牀休養的地步。

雖然是有些虛弱勞累的感覺,也經常咳嗽,但日常工作都沒有問題的,前段時間自己也是這個狀態,不也一樣撐過來了麼?!

因此,法正根本不聽,當天晚上就繼續熬夜分析情報,瞭解雍涼最新的軍力分佈,一直到四更天才睡下。

然後吧.就開始發燒了。

這下劉備可急了,趕緊的把醫官再次叫上,去給法正再次看病。

醫官也是無奈藥醫不死病啊。

自己已經提醒過了,安心休養,不要操勞,再配合自己開的藥方,慢慢調理,這個病也就是那麼一旬的時間,就能休養過來了。

現在好了,法正自己作死,溫病開始轉爲熱病了,這要調理下去,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趕緊先給法正開了一些清熱解毒的藥,得先把這個熱症給壓下去,然後才能對溫病進行調養.這一個不好,是容易出人命的。

而法正這一病,不僅僅是牽動了劉備的心,連諸葛亮,龐統,張溪等人,都挨個過來探望了。

雖然吧,不是所有人都欣賞法正的爲人做事風格,但法正對於現在劉備集團的重要性,大家都非常的清楚。

尤其是張溪,在聽說法正就是因爲感冒導致了發燒後,更是覺得不可思議這玩意兒,也不是那麼難以解決的問題吧?!

當初周瑜都燒到肺炎了,不也讓張仲景給救回來了麼?!

醫官頓時無奈表示,自己的醫術和經驗,怎麼能跟張仲景這個醫家聖手去比較確實比較棘手。

可張溪表示,這玩意兒也不用到張仲景那個程度吧

再三跟醫官確認,法正這是溫症引起的高熱,張溪就問了一個問題——板藍根呢?!

(本章完)

第1238章 改良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1204章 猶豫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587章 處罰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85章 守城方略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589章 試探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503章 誰謹慎?!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56章 學藝第861章 潼關之戰(十六)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741章 教子第1253章 拖時間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630章 勸關羽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888章 巡江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324章 激將第98章 劉表病重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430章 任免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1056章 水戰(四)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1086章 搶攻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214章 勸降?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700章 收尾第910章 水戰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76章 鄧艾去留第1165章 平策第933章 魯陽第587章 處罰第638章 身後事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183章 秋收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645章 議事(二)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862章 尾聲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665章 突圍第79章 巡視防務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204章 名分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907章 南下第1058章 過江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9章 寇封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1116章 伏擊第773章 刻板第784章 調整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437章 街亭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1091章 孟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