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偷襲汝南

第432章 偷襲汝南

“偷襲汝南?!”

“嗯,末將以爲,汝南亦是進入中原之徑,然據細作探報,此地防備並不嚴密。汝南太守滿寵滯留鄴城不歸,地方並無主將,乃可襲之地也。若將軍准許,可由艾親領精兵數千,自新野出發,繞開許縣,偷襲汝南郡,從汝南郡闖入中原腹地,如此,必可令曹軍方寸大亂,顧此失彼,強似如今對峙之局。”

一回到鄧縣附近的關羽軍大營,鄧艾就找到了關羽和徐庶兩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分兵偷襲汝南。

現在南陽的戰況,有點陷入一壇死水的境地。

關羽想要進攻,但張遼防守嚴密,硬拼損傷太大,關羽怕真正需要硬拼的時候拿不出所有的戰力。

張遼這邊同樣小心,知道關羽不好對付,又有曹丕的傳令,堅守宛城,只要宛城不破,南陽郡最精華的幾個縣都在宛城附近,擊退關羽後,損失也不會太大。

而許都的司馬懿,兵力不足,固守許都當然是夠了,但要想出兵援助張遼,威脅關羽側翼,也需要承擔一種失敗的後果萬一兵敗,被關羽趁勢攻取許都,那麻煩就大了。

所以南陽方向的戰線,就處在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上,誰也找不到可以打破平衡的點。

但現在鄧艾找到了。

分兵進攻汝南郡。

但這個計劃,太險了。

徐庶第一個表達了反對。

“此計過於弄險!”徐庶搖頭,說道,“自新野出發,從陸路領軍前往汝南,勢必要路過許縣。許縣守將司馬懿,乃河內名士,曾聽人言,此人熟知兵法,胸有韜略,必然有所防備若被起探馬發現,豈不是羊入虎口,白白折損將士?!”

鄧艾卻說道,“徐軍師之言,艾知之。只是,此番繞路,艾不走大路,只走小路,入豫州後立刻南下,轉道江夏郡,自江夏郡翻山而入汝南郡.如此,必可避開司馬懿派出的探馬。”

徐庶聞聽,不說話,先看地圖。

確實,豫州雖然是天下十三州之一,但本來地方就不大,還被分割出去了一個許都。

而汝南郡本身跟江夏還有一部分地方是挨着的,而現在的江夏已經重新回到了劉備的手裡,爲了策應關羽北伐,文聘率領江夏水軍一直在漢水附近遊弋,這就給了鄧艾設計這個計策的靈感。

從陸路去偷襲汝南郡,最大的障礙就是司馬懿屯守的許都,要繞過許都的探馬查探並不容易。

但如果真的跟鄧艾想的那樣,先往豫州方向前進,進入豫州後立刻南下轉道進入江夏郡,繞一個大圈子,爬過大別山支脈,從大別山道進入汝南,確實可以避開司馬懿的查探。

但問題是

“山地之中,虎豹猛獸橫行,且萬一汝南守軍有備,豈不是白白送死?!”徐庶還是不同意,說道,“況且,即便汝一時得功,汝一入汝南,曹軍必然震動,四面圍剿於汝,汝如何脫身退回?!”

鄧艾繼續說道,“山路之事,徐先生莫急。艾定計之前,曾問過軍中士卒,江夏北部確有數條小道可穿越大山,山路確實難行,然數千將士穿越,並非不可能,艾早已尋覓好向導,當不會誤事。若汝南守軍無備,艾順勢突入汝南,若汝南有備,艾原路退回便是。曹軍主力多以西移,中原腹地之內必然空虛,只需闖入,必可令曹軍方寸大亂,介時艾渾水摸魚,豈愁無有退路?!若當真事有不諧,亦可領兵退往江夏交界之處,麻煩文太守率兵接應既可。”

鄧艾一通話,把徐庶的問題,全都回答了。

徐庶有點不知道說什麼。

有一說一,徐庶覺得,鄧艾的計策,不能說好,因爲實在太冒險了。

但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尤其是鄧艾已經想好了整個作戰計劃,怎麼進兵,怎麼退兵,怎麼打,都有自己的想法.他甚至連山地嚮導都找好了。

而且,鄧艾這個計策,一旦成功的話,那結果將是決定性的。

曹軍不可能看着一直劉備軍部隊進入中原腹地大肆破壞的,而中原腹地現在又確實相對空虛,大部分兵力都調到了南陽這邊,少部分兵力集中在合肥和徐州防備江東,中間的豫州大部和兗州完全空虛.兗州這地方,曹操的起家之地,誰敢任由劉備軍的人在這裡放肆。

因此,一旦豫州和兗州有警,曹丕肯定會責令地方調兵救援的,而從徐州調兵太遠,從合肥調兵太危險.肯定得從南陽戰場這邊調兵。

這樣就會讓南陽戰場的對峙局勢出現變化,說不定可以給關羽提供破局的機會。

要實在破不了局也無所謂,只要鄧艾這次能在中原腹地溜達一圈回來,對曹魏在中原腹地的統治也會造成相當大的打擊,同時也是向那些中原世家們宣告,劉備集團有能力進入中原,未來何去何從,這些世家們就得好好掂量一下了。

說實話,好處有點多,雖然風險依然很大,但有一說一,徐庶心動了。

徐庶不是那種喜歡冒險風格的謀士,他其實比較四平八穩,用奇計不擅長,用巧計也不行,但他平穩,他給出的計策,也許不會有太大的收益,但絕對不會有太大的失敗。

劉備就是看重了徐庶這一點,才讓他一直留在荊州,幫關羽看住荊州這個場子的。

但這次,徐庶真的有心冒險一把.這個計策真的很吸引人。

而且有一說一,一直這麼僵持下去,比拼糧草消耗的話,荊州一州之地,肯定拼不過有整個中原和河北支持的南陽守軍的。

如果最後還是要拼消耗和拼士卒死傷的話,那倒不如冒險一次,嘗試突入汝南郡,看看能不能有奇效。

正想着,要不同意了這個計劃的時候,二爺終於是表態了。

“此計過險,不可爲之!”

嗯,很乾脆利落的否決了。

原因很簡單.二爺可不想自己的女兒年紀輕輕的當寡婦。

真當曹魏這麼好打的麼?!

現在正面硬剛又不是沒有機會贏,幹嘛非要冒險去搞偷襲?!

完全沒有必要的做法。

反正二爺是不想讓小輩去冒這種風險又是爬山,又是孤軍深入的,一個不好,就徹底交代了。

可鄧艾一聽就急了這麼低成本,高回報的事兒,雖然有風險,幹啥不做?!

再腦袋一轉,鄧艾大概是想到了什麼,頓時也不爽了。

雖然吧,娶關銀屏的時候就有過這樣的預感,但這個是不是有點過了?!

“君侯!”鄧艾不滿的,對着二爺說道,“大丈夫在世,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留英名於後世.豈可久處羽翼之下,如何安得久長?!”

關羽聞言,眼睛一瞪,看向了鄧艾。

但鄧艾比他的老師要有出息,面對二爺的瞪眼,鄧艾可是一點都不怵,直勾勾的瞪視回去。

而徐庶一聽鄧艾說這個話,頓時也先暫時閉口不言這是人家翁婿家事,外人不好摻和。

關羽瞪了半天,發現沒啥用,不由的感慨,自己可能真的是老了,瞪眼都沒啥殺傷力了。

只好開口說道,“非不欲令汝立功,實是此計過險.縱使汝師在此,亦不會贊同汝用此計。”

這話沒錯,就張溪那個謹慎小心的性格,自然不可能玩這麼冒險的計策。

但鄧艾也有話說啊。

“此計雖險,卻非不可行!”鄧艾再三強調的說道,“我師固然謹慎,卻也曾告誡於艾: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有一說一啊,這裡鄧艾是故意曲解了這句話——以奇勝,不是以奇兵獲勝的意思,是依靠戰術變化獲勝.鄧艾這是欺負關羽沒讀過《孫子兵法》。

別說關羽沒讀過,徐庶也沒有讀過,但徐庶從諸葛亮那邊蹭過《六韜》,雖然覺得這話說的很有道理,但徐庶隱約覺得,這話應該不是鄧艾講的那個意思。

但問題是,既然鄧艾都這麼說了,還搬出了疑似兵法書上的原話來說明這個問題,關羽反而有些沒法反駁了。

事實上,關羽之所以反對鄧艾的這個計劃,真不是在軍事層面。

雖然計策險了一些,會導致執行計策的人孤軍深入,陷入重圍不好脫身,但一旦真的實施了,那至少許都的司馬懿不可能繼續再威脅自己的側翼,必然要想辦法解決掉鄧艾的這支孤軍才行。

而趁這個機會,關羽也不是沒有往北再推進一下戰線,甚至兵臨宛城的可能性。

關羽真正反對這個計劃的原因,是這個計劃,既然是鄧艾提出來的,肯定得是鄧艾去執行.可能導致自己女兒年紀輕輕就守寡的。

但這話.沒法說出來!!!

(本章完)

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927章 收徒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159章 分工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146章 回府第908章 請帖第709章 異動第1165章 平策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574章 懲罰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251章 調人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802章 援兵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933章 魯陽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743章 人事第20章 被搶了第650章 大雪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643章 名將隕落第100章 接應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724章 人選第130章 攻城(一)第692章 爭論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115章 察覺第225章 處置第1222章 經濟戰第1003章 江陵保衛戰開端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644章 議事(一)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73章 調令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957章 天意第78章 開始練兵第1111章 劃紅線第251章 調人第1204章 猶豫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9章 寇封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1130章 變策第100章 接應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743章 人事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148章 出巡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459章 變故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35章 酒之事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810章 勸降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